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金丹老祖在现代 >

第190部分

金丹老祖在现代-第190部分

小说: 金丹老祖在现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成片成片的白云中,隐隐约约看到一些亭台楼阁之类的建筑。但最吸引人注意的,却是最中央那株青色的槐树。
  那是一株异常高大的古槐树,只有密集的树冠穿透了层层白云,而主要枝干都掩藏在厚厚的白云下。
  “这株树……”
  秋长生皱了皱眉,伸指掐算了片刻,才道:“这树,不详!”
  不详!
  只需要这两个字的评价,柳夕就已经明白了。
  对于她和秋长生这样的修士来说,当得起他们一句不详,就说明这株古槐树能够威胁到他们。
  柳夕这下也看清楚了,墓室中的白云不是真正的白云,甚至连雾气都不是。
  它们是巨大槐树开出的白色的花,也不知道开了多少年,才聚集了这么多的白色花瓣。
  至于这些花瓣为什么不腐烂,这种问题,柳夕想都懒得想。
  悬崖处也不是无路可走,其实还是有道的,虽然是一条青铜打造的铜链,一头连着悬崖,一头连着悬崖对面。
  区区一条悬空的铜锁链,当然拦不住柳夕和秋长生。
  两人看都没有低头看一眼,便准确的踩在铜锁链上,铜锁链连晃都没有晃动一下。
  柳夕和秋长生如同凌空腾飞一般,脚步在铜锁链上点了几下,人便如飞鸟般在白云中穿梭,很快就到达了白云最浓厚的地方。
  脚下一片绵软,地面上铺着厚厚的一层槐树花,远远看去,果真如片片白云一般。
  柳夕走在槐树花铺着的地上,踩碎了层层花瓣,顿时花香四溢,到处都充满了槐树花那种清醇的花香。
  除了两人脚下踩着花碎的声音之外,巨大的墓室空间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秋长生四下打量了一阵,笑着说:“墓室主人应该是一个求仙之人,死后的墓室才打造成了仙宫一般的模样。”
  他指了指中央的巨大古槐树,眼神复杂的说道:“以前修建的时候,这里应该种了很多古槐树,想要模仿槐树开花是如同白云覆盖的仙家气象。可惜后来只有这一株古槐树存活,不过凭借它一己之力,依然让整个墓室被槐树花覆盖,也算是达成了墓室主人的心意。”
  “这株树……不对劲。”
  柳夕走到古槐树旁边,伸出手按在树干上,神识试图浸入树身之中。但很快,她闭上的眼睛又重新睁开,眼中有些诧异。
  “怎么?”秋长生连忙问道。
  “这株树排斥我的神识。”柳夕说。
  秋长生沉默了片刻,也伸出手,按在树皮上。
  过了一会儿,秋长生脸色古怪的收回了手,朝柳夕说:“这树没有成精,应该是有其他的东西在保护它。”
  话音一落,柳夕和秋长生同时感觉到脚下一空,两人顿时落了下去。
  两人却似乎早就料到了,秋长生一把抓住柳夕的手,脚下不知何时踩着一把金光灿灿的飞剑,带着柳夕飞到了空中。
  仿佛墓室的地板突然掉了一般,那些组成片片白云的槐树花也纷纷往下掉。
  寂静的墓室内,仿佛下起了一阵花瓣雨。
  花瓣雨持续了好一会儿才总算全部落入了地下,周围的景物出现在柳夕和秋长生面前。
  云开雨霁,雨过后,云就散了。
  此时柳夕才发现此地好惊险,她和秋长生就站在一块直径大约不到两米的天然石柱上。
  两人随便哪一个刚才走出了那一星半点,此时绝对是掉下深不见底的悬崖。
  原来莺潭市飞机场下,竟然还有这么巨大的一个古代墓葬。
  幸好飞机场一直没有建起来,如果真的建立飞机场,重量很可能压垮支撑地下墓葬的支柱,导致整个地面掉了下来。
  看来此地之所以不能建不成飞机场,不仅仅是因为养鬼池见不得光的缘故,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初一定要选择在此地修建飞机场呢?
  柳夕有些不明白了,这个地下墓葬很明显是经过有心人特意设计,才会变成这个样子。而且,看的出来,那人对地下墓葬十分的看重,怎么会选择在此地建立飞机场呢?
  除非……地下墓葬的主人和炼制养鬼的人,不是同一伙。
  不仅不是同一伙人,而且很可能互相有仇。
  炼制养鬼池的人应该是烛九阴,他要炼制养鬼池一是为了自己吞噬,二很可能是为了引出异能者自由联盟和国安局异能组,让他们出手对付地下墓葬的主人,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不愧是烛九阴,果然够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养鬼池的主人是烛九阴,那么地下墓葬的主人又是谁呢?


第426章 古墓主人
  但既然不在乎柳夕和秋长生的死活,又为何要故意放两人进入古墓呢?
  如果不是古墓主人有意放两人进来,两人不会那么顺利就进入古墓。
  地下停车库那道墙,就是进入古墓的门。
  没有主人在里面打开,外面的人要想进入古墓,无疑十分困难。
  首先,普通人恐怕连这道墙都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只会觉得就是一堵普通的墙。
  即使有高人能认出这堵墙的玄妙,里面不开门,也找不到进入的方法。
  就连上面疑似觉醒者的烛九阴,在此地已经足足三十年都没法进入古墓,就能看出古墓有多么隐蔽。
  柳夕和秋长生什么手段都没有用,直接开车就冲了进来,只能说明古墓的主人替两人“开”了门。
  但是刚才,槐树花构成的白云突然散开,若不是秋长生御剑飞行抓着柳夕,两人都会坠入看不见的深渊。
  片片白云般的槐树花散尽后,整个巨大的地下墓室总算露出了凤毛麟角。
  柳夕打量着周围,这里应该是一个宫殿。而在周围和更远处,还有连绵起伏的宫殿楼阁。
  根据墓葬“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因而墓葬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死者在世时的样子。
  如此看来,这座地下古墓的主人,在世时应该是一个王爷,甚至是一个皇帝。
  皇帝一般都有陵寝,规模浩大且大多有史记载。
  但历史上,莺潭市从来没有修建过陵墓,自然也不可能埋葬帝王。
  不过也没有那么绝对,毕竟一千多年前,正好是六代十二国时期,那时候诸侯林立,到处都有人称开国登基。
  各个国家之间又相互攻伐,你灭我我灭你。今天还是开国皇帝,很可能明天就是阶下之囚。
  国家之间相互攻伐不休,国家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为了争夺皇位,子弑父,叔杀侄等等惨剧层出不穷,国君更替十分频繁。
  因此,谁能保证这里就没有埋葬过历史上某位皇帝呢?
  只是没有被记载进史书,这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帝王的陵墓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他们当然不愿意死后还盗墓贼钻进古墓里打扰自己。
  地下古墓的规模很是宏大,想必当年为了建造这里,一定征用了大量的民夫和各类手艺人,耗费了巨大的钱财,花费起码三十年以上的时间来修建。
  能做到这一点,也只能是一国之君才有这样的实力。
  这个时候,柳夕来到地球后泡在图书馆里看的上万本书,有了用武之地。
  她本就是金丹大圆满境界,神识一扫就能看完整本书的内容,堪称一目十书。整个图书馆的书琳琅满目,内容包含方方面面,柳夕又不挑,挨着看完了所有的书。
  这些知识平时没用的时候就存储到她的脑子里,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会自动选出有用的资料供柳夕参考。
  就好像柳夕带着一个存储了各类知识的硬盘,需要时就把相关的知识调出来。
  这里属于赣区,在六代十二国时期便是南平国的地界。
  一千多年前,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后来被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史称南平。
  高季兴建南平后,南平共传了五代君王。
  其中在位最长的是第二代皇帝高从海和第三代皇帝高保融,分别在位二十年和十二年。
  如果说当时有能力建造这处地下古墓的人,最有可能的人选就是高从海和高保融两位南平皇帝。
  只有他们有那个财力和权利,征召大量民夫来修建这处地下古墓。
  而且,也只有他们的身份,才符合这处地下古墓的样式。
  神道幽深宽阔,墙壁上十米一盏长明灯。主体墓室则是宫殿结构,象征着皇帝在死后依旧过着天上地下唯吾独尊的生活。
  心里有了大概猜测,柳夕这一次观察起来便发现更多的线索。
  这处陵墓的地形和建筑布局,类似于古代荆州的建筑布局。四方开门,门外立天阙,神道两侧有石人石兽等石像。
  堂堂帝都气象,堪称气象宏伟恢弘。
  看来这里的确是南平王的陵寝,而且陵寝的主人只可能是高从海或者高保融。
  南平的开国皇帝高季兴,在位只不过五年而已,而且建国时南平地域狭小,百姓贫困不堪。又恰逢乱世,可谓人生如朝露,今朝生明朝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南平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
  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而每年贡奉均假道于南平。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
  至南汉、闽、楚各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由是被诸国视为“高赖子”。
  高季兴连其他国家使者都要打劫,还不要脸的朝四方称臣来获取赏赐并维持商业往来,哪里有钱去修如此浩大的工程?
  而南平后面两位皇帝,一个在位两年,一个在位一年便被北宋灭了,哪里有时间和精力钱财来修建陵墓?
  再联想到高季兴和高从海在位时,南平外无战事,国家和平稳定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平稳。
  然而高保融继位之后,南平便开始走下坡路,经济发展一年不如一年,但国家还能勉强运行。
  高保融死后,南平政权下滑一落千丈,短短三年历经两代国主,随后被便北宋所灭。
  历经高季兴和高从海两代明主,明明发展势头很好的南平国,按理说只要高保融不乱搞,国家会依照惯性继续发展壮大。
  高保融的确没有乱来,他延续前代政策,是一个守成的君主。但南平的经济却一日不如一日,每年都在衰败,这是让史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可惜翻遍当时的历史,都没有记载南平在高保融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南平国力开始衰败。
  正史没有记载也就罢了,毕竟如果皇帝不允许,什么史书都传不下来。但是连野史也没有相应的传说,这才是真正奇怪的地方。
  现在柳夕知道了,原来是修建这座地下陵墓啊!


第427章 
  这座地下陵墓的主人也呼之欲出,南平王高保融。
  历史上对高保融的记载极少,只记载了他在位十二年,是高从海第三子,南平第三任国君。
  史书上说高保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勖决断。
  后来高保融病死,因太子年幼,便传位其弟高保勖。而高保勖在位两年后,亦因病而死,死前又将王位传给了高保融的长子,长大了的太子。
  柳夕向秋长生简单讲述了这段历史,并推测,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高保融。
  秋长生闻言,也觉得柳夕分析的有道理。
  “不过,如果这个古墓的主人是高保融,那么他现在到底属于什么东西?”秋长生又问道。
  高保融死了一千多年了,那么此刻操纵古墓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鬼还是僵尸,或者是其他什么东西?
  高保融建立这个地下陵墓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是为了入土为安吗?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一个古代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皇帝,倾尽国力建造了一个浩大的地底陵墓,最多就是昏庸罢了,为什么值得觉醒者烛九阴花费三十年时间守在这里?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两人的心里涌起,两人顿觉这个古墓危机重重,水相当的深。
  “先到处看看吧。”
  柳夕说道,在这里猜来猜去也无法确认,还不如实地检验一番,或许就能够找到相应的线索。
  秋长生自然没有意见,招出龙形飞剑,载着他和柳夕御剑而行,
  这座古墓依山而建,或许原来这里就是一座山,里面被挖空了建造陵墓。
  山体中心被彻底挖空,墓室全部建造在内侧山壁之中,因此看起来每一个墓室之间都隔空相望,彼此没有道路相连。
  墓室分为六六三十六层,从山底内侧开始,一路往上直到山顶,共有三十六层墓室。
  很明显,这个墓室的等级森严,如同一个小小的国家。
  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最下面的一层墓室是奴隶,然后依次是仆役、贫民、商人、手工业者,高官显贵和皇亲国戚,最上层的陵墓,自然是墓室主人的墓室,周围的墓室则是他的后宫佳丽。
  那株巨大的槐树,便如一支通天柱一般,从山底长到山峰。每年盛开的槐树花,积累起来形成一层层的白云,让整座陵墓仿佛在仙境一般,翩然若仙。
  从山底长到山峰,差不多七百多米,这株巨大的槐树真的称得上参天古木。
  两人御剑而行,沿着古槐树从最高处往下,清楚的看到每一层都有上百个墓室。上下三十六层,每一次上百个墓室,当初这里埋葬了至少上万人。
  这些人大多数应该都是士兵,奉旨殉葬的宫妃宫女和太监,建造陵墓的工匠和民工,以及一些病死和战死的将军文臣……
  按理说,这些人大多数绝不是自愿殉葬,死后必定怨气冲天。
  但奇怪的是,柳夕和秋长生一路往下,竟然没有察觉到丝毫怨气。
  整个陵墓空旷寂寞,没有半点时间,仿佛这就是一个千年来无人来过陵墓。
  “没有陷阱,也没有任何机关。”秋长生说。
  柳夕闻言,眉头微蹙起来。
  就连一个富家翁修建墓室,都要设计几样机关流沙之类的,防止死后有人盗墓。堂堂南平国君王,耗尽国力修建的皇帝陵墓,竟然会没有机关陷阱?
  这不可能!
  除非墓室的主人认为不需要,因此才没有设置机关。
  柳夕越发疑惑了,她承认自己居然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