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帝级大明星 >

第670部分

帝级大明星-第670部分

小说: 帝级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年代,就像是赵微饰演角色所言,六哥那也风光过,一个人打十几个,那在街面上能让女孩为其尖叫投怀送抱的。

这个年代,二代,飙车,帅哥,酷到底,这些又都是这个时代年轻女孩所喜欢的。

六爷与小飞的碰撞,是观念是价值观的碰撞。六爷与儿子的碰撞,那基本上就算是现如今所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碰撞,父子俩的吵架大家都很熟悉,无论老少都有代入感,平日里都难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问题,在电影中你会看到双方的感受,再有赵微在其中的中和,会让大家对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也有一个相对的认可,在小酒馆里,父子俩的对话,很棒,但在很多能够深入去看电影的人,能够捕捉到电影中一些细节的人,一眼就看到了晓波刚坐下要跟父亲喝酒的时候,六爷很随意的用手背,推了推那两道小菜往儿子方向的动作。

足以成为经典的一个镜头,拍摄的时候,当杨以辰在剧本里专门注明了这个动作的描述,小钢炮一看,第一反应就是冲着杨以辰竖起大拇指,喝酒抽烟,在儿子坐下来的那一瞬间,不管之前有什么,这两盘小菜就如同六爷所拥有的一切,尽管不值钱,也没什么用,但他愿意全部都给儿子。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父亲对儿子那种发自身体自然反应的关怀,菜推过去,离儿子近一点,他好夹菜。

看似很普通的剧情,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两个时代的碰撞,但不管你站在哪一边,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没有教育你说让你改正什么的意思,只是让你觉得,另一个自己曾经抗拒不了接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时代,似乎也不是那么跟自己较劲,也挺可爱的,只要自己换个角度去看,那个时代,也有不少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

而这其中,赵微的角色算是一个中间角色,两边都靠,但又两边都靠不到,杨以辰饰演的闷三儿,才是整部戏中,跟两边都搭边的,他不是老炮儿,他也没有真正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尽管他混的不如意,但喊一嗓子,依旧还有一群小兄弟愿意跟着他一起玩,他是战士,是从二十年前就勇猛无比的战士,到了今天,哪怕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依旧是战士,依旧义薄云天,依旧义字当头。

闷三儿这类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大家所熟悉的,落魄潦倒,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你看六爷,还总觉得他有些发飘,觉得这类人毕竟是极少数极少数的极品,老炮儿嘛,那个时代最威风的男人,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少数群体。

但闷三儿,却显得平庸普通了许多,在那个时代是跟在六爷后面的战士,一路勇往直前,在时代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就算只是打架,人家记得的也只是当年六爷的威。到了这个时代,那就更惨了,要钱没钱,要什么没什么,看到他你就觉得看到了燕京胡同里那些中年男子,干着最普通的工作,下了班,蹲在胡同口拎着一个杯子,里面泡着普通的茶叶,看着下棋侃着大山,生活似乎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混字。

杨以辰饰演这个角色,刚出场的时候,大家还觉得这个角色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你像是灯罩儿也行,张嘉译演绎的懦弱胆小多少年来都只能混在最底层还屡屡被人欺负,这个闷三儿,有什么啊。

干着代驾,穿着很普通款式的羽绒服戴着帽子,怎么看都是街头混得不如意的那一群人,也算是逐渐步入中年了,要钱没钱,要家没家,要媳妇没媳妇,要什么没什么,整日还惹是生非,时不时还打个架。

好废材的一个人啊。

没什么镜头,很多杨以辰的粉丝是非常失望的,辰仔,你别当了导演就不注意演戏了啊,这部戏好角色这么多,这闷三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看着看着,在相对平静的剧情之中,大家砸吧嘴砸吧出来了很多味道,看着一点不累,还想要到底看看这六爷是如何摆平这件事的,牵扯从几个因为狂所以傲的年轻人到一个足以顷刻间摧毁六爷的阶层,他从始至终的那种办事态度,都透着一股子我不管你是谁,我也不畏惧你是谁,当我穿上当年的将校呢子大衣,当我将尘封多年的战刀拿出来,我宁可选择用最激烈一点不留余地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也绝不会像是胡同口那位比六爷混得还早的老人,到风烛残年的时候,只能靠别人给点一支烟抽,这不是六爷,六爷不那么混,六爷也不那么处理问题。

六爷掰手指头,扇嘴巴子那唱戏,直接就算是爆发了一个全剧的超级大高潮,在电影院里,不少人直接拍掌叫好:“好,干得漂亮。”

“过瘾。”

这其中不乏年轻人,没有一个人看电影会将自己代入弱势一方,况且这六爷的可爱,正在一点点呈现给大家,当小年轻一点不尊老的对他指手画脚比比划划的时候,很多人要憋着一股劲,下面的镜头小钢炮要是不出彩,我可就不看了,什么玩意儿,我又不是来受虐的。

这一掰,这几个耳刮子,漂亮,观众们前面憋着的一口气,全部都释放了出来,真TM的过瘾,就该这样,六爷是谁,那可是当年拿着一把砍刀一个人对十几个人的家伙,你们就敢这么对他?

六爷也有让人觉得落寞的时候,去借钱,那一个个老兄弟,不管是态度变了还是迫于生活无奈的远离,他们都不再是老炮儿,更不是战士,甚至连当年根本没胆子做一个老炮儿和一个战士的灯罩儿都不如。

但有一个人,就像是今日的六爷一样,从始至终没有变过。

闷三儿重场戏不多,甚至只有寥寥一两场,但就这一场,杨以辰用了十几秒钟的戏份,彻底让闷三儿这个角色活了过来,让所有城市所有电影院内观看这部电影的关注,哪怕你反应少点也要倒吸一口凉气,正常反应是叫一声好,拍一下大腿,这片子,不是动作片,一来一点动作,那可要比动作片过瘾多了。

闷三儿脱掉老旧的黑羽绒服,两把军刺,那叫一个寒光闪闪,背心下鼓起的肌肉和整个人暴虐,帽子被碰掉之后疤痕的流露,一声怒吼我看谁敢过来,那可不是原版本一带而过的画面,更不是这帮年轻人觉得他老棒子装犊子的画面,是真正的残暴,从那军刺上,你是能够感受到血腥味道的,从闷三儿的眼中,你是能够感受到再踏前一步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军刺扎进自己肚子的暴虐。

杨以辰改了这一段的戏,真正给了闷三儿一个质的飞跃,他演的也好,之前还在纠结杨以辰这一次客串没有什么亮点的粉丝,甚至有一些直接在电影院就喊出了口号:“又一个最佳男配角来了。”

“帅!”

就连一些自诩不会被小鲜肉帅哥所吸引的女人,包括一些三四十岁的女人,都不自觉的在心里赞一声,真帅,勾起她们心底的回忆,让她们找到自己青葱岁月时的那个凶猛男人形象。

任何一个时代,能打架的男生,在学生中总会是被人高看一眼,表面上会说你是坏孩子,可心里,谁都有那么点对人家的崇拜。

战士,永远不老。

这就是闷三儿,颓废的胡渣怎么了,不堪的装束怎么了,没什么亮点的生存等级怎么了。

帽子下衣服内,那是这一辈子的勋章,纵然被人唾弃一辈子不务正业就做了一个小混混又如何,战士的心,不求普通人懂,你们认为我是什么都可以,只要我的心里,还住着一个真正的战士,那我这一生就无怨无悔。

这无怨无悔,就是闷三儿抽出军刺的时候,两把长军刺透着寒光,他抽刀无悔为了兄弟,生活无悔这是他的选择。闷三儿在不懂那个时代的人眼中,是老炮儿,而真正懂得那个时代的人,知道他是那个时代不同于老炮儿的战士,一样的出彩,一样的是让人崇拜的对象。(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喝两杯

如果用一个简单点的方式来区别老炮儿和老战士,那即是前者先摆道理讲规矩,迫不得已才会进行绝不退缩的战斗;后者是认定了那就是战斗,永不退缩。

杨以辰用了十几秒钟,彻底将闷三儿这个角色给演活了,原版本是被强制剪掉了关于闷三儿的几分钟前面戏份,他当代驾打人的戏份,杨以辰是根本没用那段戏份,因为就这十几秒钟,就足够丰满这个角色了,从帽子羽绒服到背心满是疤痕的身体和军刺,这就已经是两个不同的闷三儿了。

到影片的结尾,在更为宽松的过审条件下,杨以辰改变了一个地方,不算过份,但却有了不一样的味道,那就是闷三儿将老兄弟们都请来了,这些人可不是得到消息六爷病重要死了而来,而是真的得知自己老兄弟跟人摆场子,一个个凑了过来。

甭管是成功人士,还是贩夫走卒,这一刻都聚拢而来,他没用任何办法,就是将自己的帽子摘掉站在这些人面前,告诉他们今天六哥剃了头换了衣服拿上了拿把刀,骑着自行车,一个人去冰湖了,你们,去吗?

他们,可不是被骗来的,是自己想来的,尽管穿着打扮年纪社会地位都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但手里拎着各式各样武器冲过去的模样,却依旧是当年的模样,一个兄弟冲上去了,我们尽管不再是骑自行车了,开上车了,但我们冲锋的状态却永远都不会忘记,哪怕时间能将一切都洗涤没,却无法洗掉大家内心深处曾经为之疯狂的年少轻狂和峥嵘岁月。

六爷倒了。

这样一个结尾,悲情,无奈,透着一点点遗憾,但却是最好的结尾,那件事处理不了的,如果能处理他也就不是六爷了,不是一个老炮儿了,作为一个老炮儿,最后选择倒在冲锋的路上,这就可以了,无怨无悔,没有遗憾。

老炮儿,本就应该这样,这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无力改变什么,他只是一个市井胡同里怀揣着自己理想生活状态的小人物,但他不能逃避,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哪怕失败,哪怕在旁人眼中看起来非常的可笑,哪怕他所解决的也只是整个事件里非常小的一环。

他觉得够了,至少,他从未放弃过努力,最后还拿出了自己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可以了,真的可以了。

这个结尾,不管别人怎么说,杨以辰觉得是完美的,也是最好的结尾,哪怕你有再好的创意,也比不上老炮儿倒下的那一刻画面来得应情应景,此时此刻,你所能看到的不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一种情怀的不屈和面对现实的无奈。

影片落幕,现场寂静无声,只有一首飘荡在冰湖之上的音乐,那是来自崔健的摇滚音乐,一首《一无所有》,一个定格的画面,老炮儿躺在冰面上的画面。

画面一转,冰湖的另一面树下,一支乐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摇滚老炮儿,不,更准确点说该是摇滚老战士,崔健。

杨以辰走了过去,更为高亢苍凉的声音,可以说崔健的声音条件是完全不如杨以辰的,但人家那种阅历,那种音乐中透露出来的感觉,过去是杨以辰非常羡慕和拍马不及的。

片尾曲的录制,现场演唱,就在最后一场戏拍完之后,就在现场演唱,然后所有的剧组成员,缓缓聚拢过来,所有的配角,所有的客串人员,这一场戏是都在的,现在都聚拢过来,一起演唱这首耳熟能详没有人不会的歌曲,当年曾经一嗓子喊开了华夏摇滚乐的声音,到了今日,依旧不落伍。

全国所有的电影院,几乎每一个播放《老炮儿》电影的放映厅内,都响起了并不齐整的演唱声音,就觉得如果不将这片尾看完,对不起这部电影,而所有的电影院也都很配合,并没有在此刻亮起放映厅的大灯,直到最后,音乐声中,上百人的合唱,然后,画面重新出现之前六爷骑着自行车从家里面胡同出来时的背影,落寂,却又不卑不亢,这是他的世界,这是他的规矩,换上战袍背上战刀,踏上征程,征程过后是什么,他不想知道,也从未想过要知道。

没有宣传,没有首映,什么都没有,一部直接上映被大家认为已经完全失败的电影,就这样落幕了,留下的是什么?

在燕京某个电影院内,几个四五十岁的大老爷们,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他们是真正奔着电影来的,老炮儿,他们想好了,如果杨以辰和小钢炮要敢把他们那个时代的英雄和标志给拍砸了,无论如何也要讨个说法。

老炮儿可以平庸可以落魄可以潦倒可以狗**都不是,它可以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可以成为别人都不愿意提起的对象,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亵渎它侮辱它。

从电影开始的第一分钟,他们就被影片中浓浓的情怀所吸引,那真的不是外行在拍他们,拍出来的人物就是他们。

真性情的爷们,看到六爷那战斗的造型出现时,泪水就已经止不住了,不是悲伤,真的是激动的,那是一种突然间觉得自己又重新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激动,一直以来,连自己的家人都觉得自己特立独行,总是与别人的想法背道而驰,明明没什么能耐却又给人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

没人理解。

哭的人,是曾经的边缘人物,他们不是老炮儿也不是战士,但却跟着这样的人一起度过了那段最好的时光。

有一些人,没有哭,也没有表现的很激动,但却在走出电影院之后,拿出手机,第一时间拨打给自己的兄弟:“哥们,我请你们看电影,看了,好,老地方,喝两杯。”

“喝两杯。”

这三个字,成为了今晚说的最多的三个字,而在整个燕京,今晚上的各种招牌老店或是街边小店,生意都特别的好,一群中年人畅饮,哭着笑着唱着,喝的非常开心,因为他们有最好的下酒菜。

老炮儿是燕京的说法,但在全国各地,反响都差不多,别的地方虽说没有老炮儿,但有老克拉、老耍、老杆子、老求皮、老板凳……

生活不一样,故事不一样,但情怀是一样的,这几年,随着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影视剧,让大家对那个时代的人开始感兴趣,对那个时代的故事开始感兴趣,但从没有人想过,那个时代的人现在在干什么。

血色浪漫杨以辰的版本里,他说了那句原版本里就有的旁边,我们这一代人是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却也没忘记加上一句,即便声名不显也活得铿锵有力。

这一次,杨以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