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二三事 >

第9部分

二三事-第9部分

小说: 二三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幻觉,却又是这样真实。夏天非常闷热。没有空调。电风扇使用的也不频繁。人们利用蒲扇,冰块,穿堂风,凉席等一切天然的因素来使自己降温。人们在幽长阴凉的弄堂里午睡。青石板的缝隙里长出羊齿植物及小朵野花。穿堂风非常有力,贯穿到底,会听到呼啸的声音。有一股苔藓及尘土的气味。柔和清凉。让肌肤产生飞翔之感。

    风仿佛使身边的现实产生开放性,无限延长,具备了一切可能。

    天气总是一会雨一会晴,有时候阳光剧烈的时候,有云飘过,就开始下起淅沥雨丝。琢磨不定的气候。大雨滂沱是经常的事情。时下时停。有时候阳光还是剧烈的,粗大的雨点却雹子一样砸下来。雷雨天的下午,闪电和轰雷袭击城市的上空。孩子们在家里午睡,凉席因为气候降低而变得清凉,裹着小薄棉被,房间关严了门窗,依然有雨水的湿气从墙体缝隙渗透进来。

    雨水的声音有许多分别分辨。哗拉拉的狂暴。淅淅沥沥的细碎轻盈。以及雨水流过不同物体表面接触不同质感的声音共振。雨水使整个时间和空间发生改变。因此在台风天气的暴雨天,人会觉得与自然无限靠近。

    在南方,雨,台风,炎热,潮湿。是一个人出生,长大的印记。我们在一种变幻无常,充满翻覆的空间里接受细微的声音及气味的变更。我记得常常会故意让自己淋湿。骑着单车在大雨中,眼睛被雨抽打着生疼。或者爬上屋顶,与雨水浑然一体。敏感缘自于一种生命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就像大自然一样,反复无常,但非常坚定。

    也许人只有在颠沛流离之后,才能重新印证时间在内心留下的痕迹。当我们开始对回忆着迷的时候,也许只是开始对时间着迷。站在一条河流之中,时间是水,回忆是水波中的容颜。看到的不是当时。而总是当时之前,或者当时之后。

    这细微的距离之间,有无法探测的极其静默的秘密。

    这秘密的寓意,属于此时此地。总是有一种心碎之感。因为所有的一切,在发生的同时即告消失。

 
 莲安(17) 

    旅途中我们的最后一个夜晚。一起住在稻城的藏民旅馆房间。一夜倾谈,两人都睡得不实。寒气逼人的凌晨四点。我醒来时她已起床。窗框边依然天色微弱,天空一片漆黑。
    狗吠和(又鸟)鸣此起彼落。莲安坐在黑暗里,怕把我吵醒,所以没有开灯,就着窗外的暗光梳头。一遍一遍把她漆黑的长发梳透。

    

    几点钟,莲安?

    五点十二分。你还可以再睡二十分钟。

    不。我们该出发了。

    我们起床去赶从稻城开往理塘的早班车。莲安半途在桑堆下车,转道回乡城。

    凌晨的空气有刺骨的寒冷,穿上羽绒衣还是浑身哆嗦。莲安在塑料盆里倒了热水,让我洗脸刷牙。两个人喝了热茶,吃自带的巧克力蛋糕。把大背囊整理好。用围巾把头和脖子包裹起来。店主提着马灯替我们开了院子的大门。道别之后,我们就往汽车站走去。

    河滩边的树林和水面都是黑的,淡淡的月光照亮沙石子路,寂静中只能见两个人的脚步声。一片空旷。这奇异的景象就像一场深入的梦魇。

    车站里已经有十多个的乘客。还有人牵着黑色的狗。大巴车上一阵骚动。各自坐定之后,车子在黑暗中开上空旷的山路。一路颠簸。我觉得非常冷。莲安伸手过来握住我,她的手指却是暖的。她用力握住我,眼神明亮地看着我。

    我说,外面天黑,且无人,你在野外等车安全吗。

    她不动声色地说,还有比在天地之间更安全的地方吗。

    与我一道走。莲安。

    我们会再见面的。相信我。

    我写了一张纸条给她。上面有我的北京地址,电邮和手机号码。她把纸条塞进口袋里。

    司机在前面已经开始叫客,让在桑堆要换车的人,拿好行李,去车门边等候。莲安独自扛着庞大的背囊,跨过堆满行李的逼仄过道。我来不及再看到她的脸,她下车的身影矫健如一头兽。她把行李包放在地上,直起身来寻找我。对住我的眼睛,对我微笑,举起手来挥动。

    车子启动。车灯的范围之外,荒野空旷寂静,没有一个人影。莲安的身影即刻被抛在了光亮之后,被黑暗所吞没。
     
   
 莲安(18) 

    我是在近一个小时之后,在山道上看到从康定过来的客车盘旋而下。
    我不知道莲安是否依然留在路口,还是独自走上了茫茫山路。她的一意孤行,总是让人觉得决然。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有无限落寞难过。把头抵在窗玻璃上,企图让自己又睡过去。但是却分明地感觉到她在背后拥抱住我。在小旅馆散发着异味的铺床上,我们盖了两床被子,还是觉得冷。只有洁白的月光透出窗缝,水一样流动。她的声音。一切声动都了然与 

    心。她抚摸我的膝盖,一点一点把我蜷缩起来的膝盖扳直。

    良生,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尽全力的能力,来记得它。因很多事情我们慢慢地,慢慢地,就会变得不记得。相信我。

    长夜漫漫。互相取暖。她的眼神是穿透夜色的一小束洁白月光,照亮我心底的小小阴暗天地。我在微光中轻轻握住她的手。眼中却无泪。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这句词是我年少时从一本书上所抄。也就十四,五岁时。一见便觉惊却欢喜,浑身无法动弹。无限眷恋,哀而不伤。当一个人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不会知晓与他分别的时地。就像我们在生的时候,亦不会知道死。

  
恩和 
      
   
 恩和(1) 

    孩子。孩子像核一样植根在血肉深处。暗的子宫,是一枚沉坠至静的果实,因着意念,逐渐膨胀。渐序发芽。绽出花蕾。枝干挺直蔓延。直到它成为依附肉体而存活的一棵树
    。汁液饱满轻微颤动的树。

    莲安说,我的乳房里有肿块,子宫又有肌瘤。医生说这妊娠会非常危险。很有可能随时 

    会流产。但是我要这个孩子。良生。我要。

    在有些个夜晚,我会见到莲安。她亦这样鲜活,离我非常靠近。是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租住小公寓里。褪色灰暗的墙壁,水泥地板,斑驳的天花板渗出雨水痕迹。莲安坐在窗台上抽烟。南京的夏天太过炎热,阳光剧烈。她光裸着身体在屋子里晃荡,已不需要尊严或羞耻的提醒。她被某种强大的沉堕的力量掌控面目全非。

    怀孕了6个月的身体,瘦而奇突,乳房肿胀,腹部隆起。她又常是脸色苍白,皮肤上冒出蝴蝶一样的褐色斑纹。莲安的身体似变成一个脆弱易碎的瓦罐。断续地出血。只是少量。但有时半夜在床上醒来,便会摸到床单上温暖并且稀薄的液体。是淡褐色的血。她的腿上也有。带她去医院检查。抽血化验,做B超。胎儿却每次都还是好的,没有坏掉。

    我习惯了她的血,散发着淡淡腥味点点滴滴流淌不尽的血。每天睡觉的时候心惊胆战,怕睡过去莲安就会在深夜流产。一夜要惊醒两三次。或总是梦见自己踩着摸着一地的血。在那段时候,我变得异常惊慌而暴躁。

    但是我听到她低声唤我。良生。良生。过来听一听。她坐在楼顶阳台的藤椅上,黄昏,紫灰色与暗红晚霞互相交会。天色暗淡。鸽子在屋顶上咕咕的轻声啼叫。波斯菊开得招摇,在风中轻轻起伏。她穿白色的宽身细棉裙子,把裙沿顺着细瘦的小腿撩到上去,撩到腰部。

    我蹲在她的面前,把脸贴在她的腹部上。隆起而柔软的腹部。皮肤温热并且光滑。有清晰轻盈的心跳声,一下,一下,击打我的脸颊。飘忽但是有力。这小小的生长中的树。莲安用手捧住我的头,温柔地抚摸我的头发,发出轻轻的笑声。

    我的心是这样酸涩煎熬。因着这幸福。以及幸福的短暂。

    
   
 恩和(2) 

    恩和的生日是2月17日。早产。生下来的时候不足六斤重,一落地即被抱进氧气房里看护。莲安在怀孕时的不知节制,酗酒抽烟,以及心情抑郁,都给孩子带来影响。我每天给莲安送完饭,便去婴儿护理室的窗外看望她。看着她在恒温氧气箱子里入睡,或者醒过来,转过脸,用黑眼睛静静地看着空处。有时候她撅嘴,伸腿,咬自己的小拳头。她像一个被折断了翅膀的天使,陡然来到这个尘世,还未曾得知任何生命的痛楚。
    

    而我至为爱惜她。三天后,第一次把她抱在手里,这柔若无骨的小小肉体,像水泡在手心里碎掉般的透亮。让我惊惶得手足无措。觉得自己的胸肋都会搁着她。她很虚弱,但依旧是一个非常非常漂亮的女孩。头发漆黑,有淡淡的眉,眼睛极其明亮,总似浸润着眼泪。小脸如同莲花般皎洁。非常爱哭。笑起来亦使人忘掉了一切烦恼。

    就是这样的小小宝贝。

    哭了要冲奶粉给她喝,半夜还要起来换尿片。但她使我和莲安的生活,一下子富足起来,是这样簇簇涌动着的温暖火焰,照亮了天地。

    同室的产妇,每天都有大堆亲戚出入,热热闹闹。孩子轮换地被抱着,亲吻,抚摸。鲜花与礼物从不间断。莲安却冷清,只有我一个人来来去去。

    若有多事的人问起父亲为何没有来,我与莲安均会不动声色,微笑着说,他有事出差。于是他们回应,真辛苦。自己一个人来生。怜悯就显露在脸上。

    这世间许多享受世俗幸福的人,会觉得别人若与他们的生活有细微不同,便也是极大的罪孽。他们是一些活在自我小天地里的人,生老病死,一生即使盲亦也是圆满。我与莲安倒是无谓。只是恩和。恩和下地之后便没有男性的手来抚摸过她。没有再多的人对她表示欢迎。有些人生来便带着生命的诸多欠缺,犹如一种原罪。恩和亦没有躲过。

    恩和自小便是敏感激烈的孩子。敏感的孩子都容易早熟,激烈则容易带给自己和旁人伤害。她3岁的时候,便会因为小小心事,不愿意吐露,一个人关在紧闭的房间里不出来。身体也虚弱,三天两头就会发起低烧。这低烧有时候给她喂些许糖浆就会平息,有时候不知不觉半夜醒来摸一摸她的额头,就已经烧得滚烫。于是就要用毯子包裹住她,连夜打车送她去医院打吊针。

    她有天生的依赖,需要得到旁人对她的更多关注。所有的爱与恨都是都有着水晶般的脆硬。一拍就碎。我知道我其实对她诚惶诚恐。因我与莲安,皆有过欠缺的童年,知道这欠缺的阴影难以驱除,甚至对一生都留下创伤。且只能通过漫长而流离的自我摸索,才能够渐渐探测到真相。所以我自恩和1岁时开始带她在身边,就未曾轻易离开她。

    独自一人带得非常辛苦。平时只能在她入睡时,趁些许安静,抓紧写稿。亦有时让她在地上嬉戏,一边用言语哄她,一边在桌子上写。去超市买菜都用囊兜抱着她在胸前。

    我总是要随时在她的身边。让她知道饿的时候,寂寞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伸手就能找着我。这对她会很重要。让她知道,在身边总是有一个人在。这样,即使以后长大,面对其他的人和事,一样可以获得信心。我不愿意让她有失望。即使以后难以避免地会有,那也应该是对人世,而不是对感情。在她生命的最起初,她就应该获得感情,并得知它的真相。

    我对她有无限娇宠,但又并不想让她觉得对一切可以无尽需索。她应懂得与别人彼此交付。即使她会与我融为血肉,终究也会脱离我而去,用她自己的方式生活。所以我们用成人的方式相待。亲近,但不亲热。有不欠缺的距离感在这里,只为了彼此尊重。我随时都会询问她的意见和感觉,并鼓励她说出来。与她交谈。时常拥抱她。

    我只想她能成为一个欢喜善良的人。别无所求。

    这名字亦是我替她取的。我把她从在上海寄养的保姆家里接出来,带回北京。飞机上起的名字。跟的是我的姓。苏恩和。恩慈的恩,和善的和。

    莲安自她生下来之后,便一直叫她囡囡。她对我说,囡囡每次被我抱着喂奶都要哭,一旦被你接手却笑吟吟。她与你的缘分,也许比与我要深。

    我说,你抱着她不舒服罢。孩子的身体敏感。你抱她太过小心紧迫,仿佛她是你的唯一所有。但你不能渴望占有她。良生。她一被生下来,就是完全独立的生命。她会有她自己的意志。

    是。是。我知道。

    但她还是娇惯恩和。一点点哭都让她紧张焦灼。她产后创口愈合缓慢,出血一直淋漓不净,不能起身。我因此时常留在病房里陪她过夜,照顾恩和。那些日日夜夜,躺在她床边的小床上,房间里寂静清凉。偶尔能听到女婴在睡梦之中发出伊伊哦哦的低声吟叫,非常甜美。空气中有一股奶粉和幼小皮肤散发出来的醇香。这一方小小天地。我便知足接近满溢。又一直都觉得疲累。不想起一切的事情。亦只愿让时间停顿。

    她有时深夜痛得睡不着,轻轻唤我,良生。良生。我走过去躺在她的身边。让她从背后拥抱住我。她轻轻叹息,把脸贴在我的肩上,伸出手抚摸我的膝盖,把我蜷缩起来的腿一点一点地拉直。我背对着她,心里是壮阔天地间彼此意念相通相融的温暖,脸上却安定沉稳,如同一面湖水,不泛起一丝波纹。

    那一刻,清凉洁白的月光就照在我们的床上。良生抱着我,我抱着恩和,恩和亦醒过来,在月光里挥舞着小手呀呀地低声叫唤。初春的温暖气候。花好月圆。这是我们三人最后一次圆满的相聚。
     
   
 恩和(3) 

    是在我们分开三个月的时候,莲安打电话给我。我已经很长时间失去她的消息。若打电话给她,必定是秘书台的接听。她就是这样的女子。内心情意深重但与人相交始终都是
    淡然如水,看起来又似断然无情。

    那日黄昏我正在厨房里,用手剥黄花鱼的头皮,准备褒鱼汤等沿见下班。莲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