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390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90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存礼点点头,这件事他会安排。
  顾玖问道:“朱家可有变卖产业?”
  “并没有。朱家现金流充沛,一百五十五万两并没有掏空他们的库银。”
  “真是,”顾玖咬牙切齿,“气煞人也。我最恨现金流充沛的家族,简直不给人活路。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朱家不需要变卖产业,就能如期支付一百五十五万两的税款和罚银,现金流多得令人咋舌。
  原本她打算落井下石,趁机收购朱家的产业,这个计划不得不搁浅。
  朱家根本不给她做落井下石小人的机会。
  真不爽!
  邓存礼提醒道:“朝堂那边,夫人该和公子商量一番,看看要怎么应对。”
  顾玖轻声一笑,“那些御史想要弹劾,就让他们弹劾去,不用阻拦。但是不能放过朱家。
  人无完人,我也不能做完人。南城门外将聚集几十万人口,上千万的利益,人人都看着眼红。甚至连陛下都看着眼红。我得有瑕疵,有漏洞,你懂吗?”
  邓存礼微微点头,“就像鲁侯一样,看似满身漏洞,把柄一抓一大堆,方能让陛下放心。”
  “就是这个理。几万流民,上万青壮,拉起来稍微训练就是一支能战的军队。你说别人能不防着我吗?你我都得庆幸,公子从一开始就没插手南城门外的项目,没有朝那些流民伸手。否则现在我和他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顾玖也挺后怕。
  最初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只想着怎么弄钱,怎么卖房子,真没往深处想。没那精力也没到那地步。
  当初刘诏流露过要帮忙的意思,那时候她刚怀孕。
  好在她坚定的拒绝了刘诏的好意。
  如今想来,真是庆幸当初拒绝了刘诏。
  如果刘诏朝那些流民伸手,这回的争斗,她和朱家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邓存礼也是一阵后怕。
  “夫人,以后招工是不是要一半流民一半本地人?”
  顾玖点头,“招工比例,暂时按照六成流民,三成本地人,一成技术工。你要提醒下面的管事,开工的时候,本地人同流民必须分开,免得双方打起来。”
  “老奴明白。”
  本地人永远都不可能真心接纳这批流民,至少两代人之内,不可能真心接纳。
  等到第三代第四代,届时才有可能不分本地人和流民,大家和平生活在一起。
  顾玖不会费力不讨好的做流民融入京城的工作。
  没这必要,也做不到。
  几万人背井离乡,要让本地人迅速的接纳他们,做梦吧。
  现代社会,交通信息那么发达,地域歧视都无法杜绝,更何况是在古代。
  乡土意识,被刻在了基因里,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改变不了的。
  将双方隔绝开,互相警惕,互相竞争,对顾玖来说好处大于坏处。
  至于谁敢闹事,宋正所率领的护卫队,不是吃素的。
  该动刑的时候,绝不会有不合时宜的心软仁慈。
  几万流民如何学会排队,学会听令行事,靠的就是护卫们手中的棍棒。
  摊开地图。
  整个南城门外,数十万亩土地山林,全都在地图上。
  新村坊市,只是占了很小一块地方。
  还有大片大片的空地,山林,等待着顾玖去建设。
  她指着规划好的工业用地,“可以开始建造工业区。煤厂建在山背面,防止污染。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这片空地,可以考虑设一个小型集市,方便下工的工人购物。当然,商贸这一块主要还是集中在东南面新建的南城门集市。”
  邓存礼拿着小本子一一记下。
  顾玖问他:“听说有人很好看正在建的集市?”
  “正是。”
  “情况怎么样?”
  邓存礼说道:“租赁方面很顺利,都是京城的老商户,已经租下一百多套铺面,租期统一为五年。至于巷尾五十套铺面却无人问津。”
  整个集市,共有铺面近五百套。其中地段好的,只租不卖。
  地段最烂的五十套铺面,可租可卖。
  很显然,京城的老商户看不起那五十套铺面。情愿租赁地段好的铺面。
  一听卖不出去,顾玖也不在意,“卖不出去就算了,大不了我们自己人用来做仓库。”
  她将计划书翻出来看了看,问道:“流民搬迁工作顺利吗?”
  “很顺利。除了极个别拖延了一两天搬迁外,绝大部分流民都在三日到期之前,搬出了窝棚区。”
  顾玖问道:“拆了吗?”
  “正在拆迁。”
  第一批流民搬迁,涉及到一千多个窝棚,能腾出一大片地方。
  邓存礼直接在地图上画出已经搬迁的面积。
  “这两天正在安排人夷平地面,很快二期工程就能动工。”
  顾玖点点头,“抓紧时间吧。争取在冬天来临之前,二期头批房屋能建成。冬天一来,工地停工,可以专心卖房子。京城小民买了新房子,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在新房子里面过。”
  邓存礼算着时间,离着冬天已经不远了。
  他说道:“集中人力建房子,冬天来临之前,大约能抢建五百栋房屋。”
  顾玖笑了起来,“五百栋也不错。五百栋卖出去,收点钱回来,年底给大家发奖金。至于分红,今年是没有的。”
  今年尽花钱,就没赚什么钱。
  光是各种社区配套,就废了牛鼻子劲。
  顾玖是要造城,要建百年工程。
  光是一个地下排污通道,一个地下泄洪通道,花费甚巨。
  京城内,尤其是南城,一到下雨天就内涝。能在城里划船。
  过去地雨花巷就是这样。
  顾玖吸取南城城建的教训,对泄洪通道格外重视。
  她不希望三天暴雨就把整个南城门外给淹了,变成脏乱差的代名词。
  她顾玖主持修建的房子,即便没有高大上的价格,至少也是有质量保证。让人买得放心,住得安心。
  所以南城门外的房子,地基都被抬高了一些。
  邓存礼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道:“等到冬天,工地停工。那么多青壮劳力没活干,也没收入,而且很多人都背着房贷,届时该怎么办?”
  顾玖很干脆,“安排他们去修路,去挖河渠,疏通河道。上山开荒去。或是去码头扛大包。总有地方安置他们。”
  邓存礼紧皱眉头,“冬天土地都被冻硬了,本就不是下地干活的时候。叫他们修路挖渠,怕是一天下来工程也没进展。夫人是打算用这种办法养着他们吗?”
  顾玖没否认,“不养着他们怎么办?让他们喝西北风吗?我知道冬天开工困难多,可是本夫人总不能施舍救济粮一样白养活他们,一个个全都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性。
  开工才有饭吃,才有工钱拿,这是原则,也是底线。我相信尽管是冬天,那些流民为了吃上肉汤,也乐意天天开工。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个额外的福利。”
  “什么福利。”
  “免费的棉服。”
  邓存礼诧异。棉服可不便宜,那么多流民,免费棉服,这得破产啊!
  顾玖神秘一笑,“据我所知,军营很有多老旧棉服。你说我和军营合作,低价出售新棉服,条件是换取旧棉服。
  旧棉服稍微改一改,洗一洗,加点棉花进去,下发给出工的流民。此举既能取悦兵部,又能收买流民人心,还能解决一部分流民的工作。也算是一举三得。”
  邓存礼紧蹙眉头,“兵部不一定会同意合作。”
  “兵部不同意没关系,鲁侯一定愿意和我做这笔生意。”
  顾玖甚至想到,即便鲁侯不同意,她就在京城设一个棉服店,以旧换新,价格低廉。不愁收集不到足够的旧棉服。
  总归,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当然最好还是和兵部合作。能拿下兵部的订单,纺织工坊就能扩大经营,继续招工,开足马力生产。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她发散思维,“我们甚至可以开个二手店,出售旧棉被。”
  “夫人的意思是要开当铺?”
  “不,不是当铺。就是二手店。所有东西收上来,翻新,按照二手货价格出售。你觉着这笔生意怎么样?这生意我不打算自己做,不过我可以出钱投资。谁愿意认领这门生意,到我这里来签个协议,我帮他开店。”
  “奴婢愿意!”青梅第一个报名。
  顾玖笑了起来,“你不行,你得在我身边伺候。”
  青梅好生失望。当然她也不是真的想做二手货生意。
  邓存礼想了想,说道:“不如把这门生意交给下面的人集资,夫人也投一点钱进来。”
  “哪些人集资?”
  邓存礼早就想好了,“宋正和他手下那些护卫。他们路子野,人面广,收旧货有优势。”
  “会不会耽误正经事?别整天正经事不做,成日走街串巷跑去收旧货。”
  邓存礼忙说道:“老奴以为,这个二手店只要坚持以旧换新的运作,就不愁收不到足够数量的旧货。只是担心,别人会误会我们以旧充新,以次充好。”
  顾玖闻言,笑了起来。
  这年头假冒仿制手段,真比不上现代社会。
  旧就是旧,翻新也是旧。
  这年头的人,舍得以旧换新,必然是用得很旧的东西。比如磨损的被面,破烂的衣衫。
  这种程度的旧,怎么以旧充新?
  不会有人拿着八成新的衣服以旧换新。即便有,也是去当铺,而非二手店。
  顾玖说道:“不用担心被人误会,旧的就是旧的,不会变成新的。新的做旧容易,旧的做新可就难上加难。凡是用过的二手货,总会有痕迹留下。”
  邓存礼把这事记下,准备下去后找宋正商量集资的问题。
  如果愿意,二手店就能开起来。
  如果不乐意,二手店开不开也没关系。直接由纺织工坊同兵部合作,还能省下不少麻烦。
  顾玖写写画画。
  她和朱家一场斗争,越来越多的人盯上了她,也盯上了南城门外项目。
  这回是朱家,下回就可能是赵钱孙李许多家。
  她得想个办法化解才行。
  顾玖轻声说道:“看来有必要组织二次资金招募。”
  “夫人决定分摊利润风险?”邓存礼瞬间就意识到顾玖这么做的目的。
  顾玖没有否认,“是该分摊分摊,大家利益均沾。但不是整体打包分摊,而是切割成许多小块。这一次,我们募集用于二期工程,纺织工坊,煤厂的资金。”
  “夫人决定了吗?”
  “我再想想。”
  光是一个二期工程,两个工厂,吸引力似乎不够大。
  她得再加点筹码。
  她对邓存礼说道:“派人盯着朱家。上次在宫门口,承恩伯朱辞吐血昏迷,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最近除了缴税,朱家风平浪静,有点古怪。朱家肯定隐瞒了什么事。”
  “小的明白。”
  事情料理完毕,邓存礼出王府回工地。
  顾玖瘫在椅子上,看着高高隆起的腹部,离着预产期很近了。
  很快她就能卸货,身轻如燕。
  就是不知这一胎是男孩还是女孩。
  她自然是希望男孩,男孩活得轻松点,不像女孩那么苦逼。
  这年头,真是将女人往死里逼。
  她不忍心生个闺女出来受苦。
  在院子里走了几圈,活动活动筋骨。
  离着预产期越近,她越要多运动,生的时候才顺利。
  等到刘诏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扭了两圈,做了两套伸张运动。
  “来,你过来。”
  她朝他招手。
  顾玖上前,“做什么?”
  “你搂着我的腰,我要拉伸一下。要不然我感觉我的腰都快生锈了。”
  “这样能行?孩子不会出问题吗?”
  “我子嗣简单拉伸,不会有问题。”
  她是真的觉着自己的二十年的老腰快要生锈了。
  主要是腰部运动太少。
  在刘诏的辅助下,大胆拉伸了两个回合,二十年的老腰总算活了过来。
  她瘫坐在软塌上,对刘诏说道:“帮我约一下兵部老大人,我有事情和他谈。”
  “什么事情?不如直接和我谈。”
  顾玖笑了起来,“好啊。我打算和兵部合作,低价出售棉服,换取军营的旧棉服。”
  刘诏皱眉,这是什么神奇操作。
  “你能做主吗?不能做主的话,还是乖乖替我约见尚书大人。”
  刘诏捏捏鼻子,“军需采购这一块,的确不归我负责。好吧,我替你约见尚书大人。”
  在顾玖的目光逼视下,刘诏果断妥协。


第421章 金钱攻势
  顾玖同兵部尚书见面,没有剑拔弩张,没有针锋相对。
  全程和和睦睦,春风暖阳。
  当她提出比市场价低两成的价格出售棉服,换取旧棉服的时候,兵部尚书很痛快地答应了这笔交易。
  初定棉服数目为两万套,足够一个京西营换装。
  但同时,兵部尚书提了两个条件。
  第一,押款一个月。也就是先交货,交货后一个月付款。
  顾玖咬牙切齿,部堂尚书统统都是臭不要脸老王八蛋。
  双方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兵部先支付四成定金,余下六成货款在交货后一个月支付。棉服交出,只要不是质量问题,概不退换。
  第二个条件,旧棉服有多旧,由兵部决定。顾玖不得提要求。
  顾玖龇牙,这是要坑她,还是要坑她。
  顾玖干脆说道:“旧棉服,交货时必须干爽,每件重量不得低于三斤,补丁不得多于四个。数量三万套。”
  “刚才说好两三套,现在又改口三万套。诏夫人,你这生意做得不地道啊。”
  顾玖浅浅一笑,“老大人,你总得让我赚点钱吧。全新棉服,加羊毛,内胆全是今年的新棉花,低于市场价两成卖给兵部。
  这样的买卖,错过了这村可没那个店。你看看我们的样品,是不是要比传统的棉服更厚实,更暖和,手感也更好?”
  兵部尚书摸摸样品,手感的确很好,用的都是正宗的棉麻布料。双层,里面一层是羊毛织布。内胆是压得结结实实的新棉花。摸起来特别舒服。
  “你保证两万套全是这个质量?”
  “当然!老大人可以派人问问我的口碑,我做生意,从不干以次充好的事情。鲁侯那边,你也可以打听打听。”
  兵部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