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411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11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哥终究和她一条心。
  刘议伸出手,搂着她,“表妹哭什么?”
  “我太激动。”萧琴儿是喜极而泣。
  刘议抬手,直接用衣袖替她擦拭眼泪,“别哭。我们争取多生几个孩子。”
  “我都听表哥的。”
  萧琴儿又一头扎进了刘议的温柔陷阱中。
  ……
  兴庆宫,十几个皇孙排排站,供天子看清楚每个人面貌。
  居中的人,自然是已经赐爵封王的楚王。
  楚王想起进宫前,方少监对他的提点和叮嘱,于是尽量保持冷静克制。
  他偷偷瞥了眼刘诏,又瞥了眼赵王嫡长子,下意识的将背挺得更直。
  天子靠坐在床头,目光从每个嫡长皇孙的面上扫过。
  然后开始提问。
  天子的问题很简单,就是问问家常,问问皇孙们最近在忙些什么。
  最后布置了一道策论,叫皇孙们下去琢磨琢磨。
  就这样,将所有皇孙给打发了。
  寝宫又安静下来。
  许久后,天子睁开眼睛,问道:“修缮三大殿,进展如何?”
  “启禀陛下,再有一年半载,就能完工。”
  “银钱够用吗?”
  “工部交上来的预算,足够用了。说不定还能剩下一点。”
  天子看着自己的寝宫,可惜他可能看不到修缮好的三大殿。
  接着天子又问道:“南城门外的流民都安置妥当了吗?”
  “有诏夫人出面,陛下不用担心流民会冻饿而死。”
  “朕怎么听说,又有上万流民涌进京畿地区?”
  陈大昌心道,谁背着他,偷偷将此事告诉了陛下。
  不管他内心怎么想,他始终躬着身:“的确有上万流民涌进京城,这些流民来自四面八方。不过陛下不用担心,诏夫人已经派人召集这些流民,统一安置在南城门外十里亭附近。户部也提供了足够的粮草,帮助这些流民过冬。”
  天子微微点头,“这几年,流民越来越多了。”
  “都是老天爷不开眼,陛下已经尽力了。天灾人祸,难以避免。”陈大昌宽慰道。
  天子想笑,却没想出来。
  右边脸僵硬到,已经影响到左半边脸颊。
  天子也不为难自己。
  好歹如今说话还算清楚。
  太医院的太医们,好歹还有点本事。
  “去将顾玖叫来,朕要问问他,流民安置情况。”
  陈大昌明显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天子会在这个时候召见诏夫人。
  太意外!
  太不同寻常。
  他躬身领命,即刻派人去宁王府请顾玖进宫。
  ……
  不光陈大昌意外,顾玖比谁都意外。
  陛下这个时候召见她,有何用意?
  真的是询问流民安置情况吗?
  其实要知道流民的情况,问户部也可以啊。
  户部那里有完整的数据。
  许有四请示道:“夫人,要不要晚点进宫,等公子回府后再说。”
  顾玖摇头,“公公们就等在外面,怎会允许我无故拖延。青梅,多准备点荷包和银票,随我进宫。”
  “奴婢遵命!”、
  ------题外话------
  赶存稿的时候遇上腹痛腹泻,想哭。
  求一波月票治愈!


第441章 谁有资格继承皇位
  “公子,陛下下旨召见夫人。”
  林书平来到刘诏身边,悄声说道。
  刘诏眉头轻蹙,“知道原因吗?”
  “据说陛下担心城外的流民,故此召见夫人询问具体的情况。”
  刘诏缓缓摇头,“城外流民的情况,问户部是一样的。皇祖父这个时候召见小玖,恐怕没那么简单。”
  林书平悄声说道:“公子,陛下会不会是在观皇孙?”
  “不许胡说。”
  林书平连忙请罪,又偷偷看了眼门外,没有人偷听。
  他又说道:“公子不这么想,不等于其他人不会这么想。夫人的本事在众多皇孙妻中首屈一指,陛下对夫人,一直都比较看重。如今非常时刻,陛下突然召见夫人,难道就没深意。”
  刘诏盯着林书平,“就算有深意,你也得将你的猜测藏起来,不露任何痕迹。”
  公子的目光好吓人。
  林书平哆嗦了一下,“老奴谨记公子教诲。”
  刘诏又说道:“去外面看着,别让人进来。”
  “老奴遵命。”
  兵部衙门人来人往。
  刘诏坐在签押房内,犹如老僧入定,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
  顾玖一路顺利来到兴庆宫,经过通报,这才跟随内侍前往寝宫参见天子。
  早就知道天子中风偏瘫,等亲眼见到,才发现天子的情况比她猜想的还要严重些。
  “孙媳叩见陛下!”
  “免礼。起来说话。”
  “谢陛下。”
  顾玖站起来,头微微低着,以示恭敬。
  眼角余光则留意着天子的动静。
  天子的右手动弹不了,也就无法批阅奏章,只能让人代笔。
  不过听声音,天子说话还算清晰。比传闻中说话含糊的情况好了不少。
  看来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拿出了真本事替天子调理身体。
  “南城门外现在什么情况?”
  天子语气平缓地问道。
  顾玖微微躬身,“启禀陛下,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目前有一半的流民已经搬进了新房。剩下的一半流民,过完这个冬天,最迟明年三四月份就会全部搬入新房。”
  “哦!你让朕很意外,朕没想到事情会进展得这么顺利。你不仅解决了流民的吃饭问题,还让他们住进了新房。了不起!”
  “托陛下洪福,流民们才有机会住上新房。”
  天子想笑,却笑不出来。
  他呵呵两声,自中风以来,难得高兴了一回。
  “你很有本事。”
  顾玖一脸诚惶诚恐,“孙媳只是运气比常人好一点。”
  天子招手,“你靠近些,让朕好好看看你。”
  顾玖心头生出怪异的感觉,下意识抬头看向天子。
  天子目光和蔼。
  她又朝陈大昌看去。
  陈大昌站在床边,像是一根木头,陛下不需要他的时候,他会自觉的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顾玖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
  “再靠近一些。”
  顾玖继续往前,一直走到离龙床两步远的距离。
  这是一个相对而言,还算安全的距离。
  天子抬着头,浑浊的目光,在她脸上搜寻,似乎是想发现点什么。
  紧接着,顾玖就听到一道送命题。
  “你可想过,等新皇继位,南城门外的项目要怎么办?”
  顾玖大惊失色。
  就连冷静克制地陈大昌也微微变了脸色。
  顾玖口干舌燥,“陛下洪福齐天,一定能长命百岁。”
  除此之外,任何回答,都是送命。
  天子努力地笑出来,“看来你也很清楚,南城门外项目能顺利进行,都是因为有朕在替你撑腰。等到哪一天,朕不在了,新皇继位,未必肯给你机会让你继续经营南城门外。”
  顾玖冷汗津津,她猜不透天子将窗户纸捅破的深意。
  是在考验她,还是在看她笑话。
  “你别怕,朕没打算吓唬你。”天子突然安抚起顾玖。
  顾玖此刻感觉很怪异。
  这不是她印象中的天子。
  印象中的天子,哪会管他人死活。
  “多谢陛下。”她适当示弱。
  天子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南城门外,被你经营得很好。几万流民能够得到妥善安置,这是大功一件,任何人都无法抹杀你的功劳。不过以防万一,朕还是要提前做点准备。”
  顾玖心中惴惴不安。
  她偷偷看了眼陈大昌。
  很显然,陈大昌事先也不知道天子会聊得这么深,简直是毫无顾忌。
  “你对南城门外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顾玖深吸一口气,“南城门外,全凭陛下做主。”
  “哦!你就不担心朕百年之后,新皇为难你,不准你继续经营南城门外项目吗?”
  顾玖说道:“为了经营南城门外,孙媳集资了几十万两,又从少府钱庄借贷了三百万两。如果宫里有人不让孙媳继续经营下去,几百万的借贷,孙媳百分百还不上。”
  “你拿钱威胁人,未必管用啊。”天子似乎挺高兴。或许是因为顾玖没耍花招,一直都在说实话。
  顾玖躬身说道:“除此之外,城外几万流民要如何安置,就该轮到朝廷发愁。”
  天子点点头,“对于朝廷官员来说,流民是最令人厌烦的事情。他们巴不得流民即便饿死,也是饿死在家里,别给官府添乱,别出门逃荒制造事端。
  然而没人愿意等死,老百姓在家乡活不下去,就只能逃荒做流民。以往逃荒到京城的流民,每天就靠一顿稀粥吊着命。
  等到开春天气暖和后,官府强制将他们驱赶。年复一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期间有多少流民死于疾病饥饿,无人关心。是你,改变了这种现状。”
  顾玖诚惶诚恐,“孙媳要建房,需要大量的劳力。那些流民中有很多青壮劳力,浪费可惜了。”
  天子赞许地点点头,“你说的对,放着那些青壮劳力不用,坐视他们上山为匪,不仅是浪费更是败坏江山社稷。你能将流民中的青壮劳力组织起来,叫他们安分守己,很了不起。”
  “孙媳没陛下说的那么好。孙媳只是恰逢其会,做了该做的事情。”
  在天子面前,顾玖还是要谦虚一点。
  天子笑了笑,“以防万一,朕打算提前在南城门外设一个县,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顾玖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来了,来了!
  终于要在南城门外设县。
  她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道:“陛下真要在南城门外设县,孙媳只有一个要求。”
  “说!”
  “孙媳希望由我推荐的人出任这个县的第一任县令。南城门外项目还要继续下去,孙媳不希望有人掣肘。”
  天子笑了笑,“你倒是一点都不掩饰自己。”
  顾玖低头说道:“在陛下面前,孙媳不敢耍花腔。”
  天子问道:“你想推荐谁出任第一任县令?”
  顾玖深吸一口气,压抑着情绪,尽量平静地说道:“孙媳推荐族兄顾喻出任第一任县令。”
  “为何推荐他?”
  顾玖镇定地说道:“他有举人功名,多年来一直跟随在家父身边历练,对于民生经济十分了解。处理小民纠纷,同样经验丰富。以他的学识才干,他做不了朝廷高官,但他绝对是县令的不二人选。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
  “哦!他如今在哪里?”
  “他现在在户部当差,八品小吏。”
  天子笑了笑,“八品小吏,出任七品县令,也不算惊世骇俗。你推荐的这个人,朕会考虑。”
  顾玖难掩激动,“孙媳替族兄顾喻谢谢陛下。”
  “别高兴得太早。南城门外设县,许多人都盯着县令的位置。你那族兄,区区举人功名,除了经验丰富外,并无别的优势。”
  顾玖忙说道:“这些孙媳都清楚。故此还需陛下费心。”
  天子盯着她,“你就确定朕会帮你?”
  顾玖眨眨眼,“相信陛下也不希望南城门外流民安置半途而废。而且随着京城的消息传遍全天下,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京城。
  没有孙媳,这些流民就会像过去那样,每天一顿稀粥吊着命,开春就被驱赶,要么死要么落草为寇,为祸地方。”
  天子呵呵两声,“你倒是一点都不谦虚。”
  顾玖忙低着头,“孙媳只是实话实说。”
  天子挥挥手,叫伺候的人都退下。
  陈大昌面色惊疑不定。
  “退下!”天子有些不耐烦。
  陈大昌带着人,急忙躬身退下。
  天子此举何意?
  只留诏夫人一人在寝宫说话,天子要说什么?难道是要交代身后事?
  还是说事关立皇储?
  陈大昌脑中各种念头转动,心里头有隐忧。
  天子将他赶出去,独自留人说话,这是极为少见的。
  他隐隐有些不安。
  同样不安的人还有顾玖。
  天子何意?
  留她一人要说什么?
  她现在离开还来得及吗?
  千万别给送命题啊!
  她只有小命一条,真不想死。
  她还盼着能够长命百岁。
  “陛下?”
  “不用慌张,朕只是有些话想说。”
  此刻,天子就是一个病弱的老头。什么天子威严,完全没用。
  “你坐着吧,站着累。朕抬着头看你也觉着累。”
  “多谢陛下。”
  顾玖在床边圆凳上坐下,格外端正。
  天子喘了口气,今儿说话说得有些多。
  “这么多皇子中,你认为谁适合继承大统?”
  顾玖:“……”
  都说了不要给她送命题,这种要命的问题,她哪里敢回答。她又不是活腻了。
  她一脸惶恐,“立皇储事关江山社稷,百年国运。孙媳一介妇人,哪里能议论此事。陛下不如召集朝臣一起商量。”
  “无妨!现在没有第三个人在,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朕恕你无罪。就算你说立宁王为皇储,朕也理解。”
  天子目光期待地看着顾玖。
  顾玖压力山大,“孙媳不懂国家大事,不知道谁适合继承大统。”
  “哦?朕怎么觉着你没说实话。”
  “孙媳说的确实是实话,孙媳不敢欺瞒陛下。”
  天子笑了笑,“朕想听你真正的实话。”
  顾玖低着头,这种要命题,她哪里敢说实话。
  “你不说实话,朕岂能放过你。”
  天子突然加重了语气,似是威胁。
  顾玖感到委屈。
  “陛下真想听孙媳说实话?可是实话并不动听。”
  天子努力做出一个微笑地表情,“朕活到今天,你以为朕还会在意话动不动听吗?朕现在只想听实话,而非谄媚之语。”
  顾玖点点头,“我知道了。”
  “那你肯说实话吗?”
  顾玖斟酌了一下,说道:“孙媳对诸位王叔并不了解,要说谁适合继承大统,心中并无答案。这是真话。”
  “宁王呢?”天子问道。
  顾玖摇头,“孙媳不确定王爷是否合适。”
  “听你的意思,没有一个皇子合适吗?”
  顾玖点头,“在我眼里,没有任何人适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