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447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47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赵王一家人,以及薛家的处置,天子也有了决定。
  薛家父兄斩首,抄家,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除薛家父兄外,薛家其他男丁都活了下来。
  抄家流放的确很惨,好歹是活了下来。
  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
  天子足够冷酷,旨意一下,腊月二十九就驱赶薛家人出京流放,一日都不肯耽误。
  天子不肯让薛家过了年再流放,显然是恨死了薛家人。
  若非薛贵妃配合查案,天子必定会杀光薛家所有男丁,叫薛家绝后。
  负责押送薛家南下流放的衙役,自认十分倒霉。
  过年都不得消停,吃风喝雪,苦不堪言,自然是将一腔怒火发泄在薛家人身上。
  薛家人流放这一路,少不得要吃许多苦头。
  好在薛家人手头上还攒了些好东西,舍了钱财,总算能活着到达流放地。
  赵王一家,由皇室成员贬为庶民,迁居西北垦荒。无旨不得回京。
  这下场,比燕王一家惨多了。
  燕王一家虽然不得自由,好歹还能留在京城,有片瓦遮身,还有少府供应米粮。
  赵王一家离京的日子,同样是腊月二十九。
  寒风呼啸,呜呜灌进衣领,夺走身上仅有一点热乎气。
  赵王一家同薛家在城门碰面。
  两家人互相看着彼此,眼神太过复杂。
  仇恨,悔悟,悲凉,绝望,还有一点点残留的坚持……
  至于能不能真的坚持下去,那一刻谁都不知道。
  衙役驱赶着两家人,一家南下,去那烟瘴之地。一家往西,到那荒凉之地垦荒吃沙子。
  这一离京,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回到京城。
  恐怕这辈子再也不得相见。
  城门这一面,就是两家这辈子最后一面。
  可怜吗?
  有人自然认为这两家人极为可怜。
  同情吗?
  也是有人同情他们的。
  不过在朝臣心目中,不会有半分同情。
  赵王一家,薛氏一家,全都是咎由自取。
  成王败寇,陛下还留着他们一命,已经是格外开恩。
  至于他们日子会有多苦,只能说一句:活该!
  大年三十,一大早,宁王就守在兴庆宫,伺候在天子身边。
  天子下不的床,却又不耐烦躺在床上。
  宁王就命人将天子安置在躺椅改做的轮椅,推出门,吹吹寒风。
  多吹吹风,脑子就清醒了。
  天空飘起了雪花。
  宁王哈哈一笑,“瑞雪兆丰年,好兆头。”
  天子不置可否。
  整个人缩在轮椅里,盖着厚厚的毯子,看着只剩下一团。
  天子自中风以来,原本健壮的身体开始跟着缩水。
  人越来越消瘦,越来越矮小,抱在手里轻飘飘的。
  宁王有时候会想,人老了,是不是都这样。
  “按照父皇您的吩咐,今晚上的宫宴,就安排在兴庆宫。只有我们这些兄弟。”
  天子点点头,含糊道:“将刘诏两口子也叫上。”
  宁王笑起来,“父皇对刘诏两口子倒是另眼相看。”
  天子不客气地说道:“你若是能挣来许多钱粮,朕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宁王哈哈一笑,半点不在意。
  天气严寒,吹了会风,他亲自将天子送回寝宫安置。
  “还是寝宫暖和,外面冷飕飕的。”
  天子坐在书桌前,伸出左手,拿起一本奏章。然而手指却不听使唤,不停的颤抖。
  啪!
  奏章掉落在地上。
  所有宫人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宁王神色平静,弯腰捡起奏章,“父皇要什么,和儿子说一声就成,干什么辛苦自己。”
  “滚!”
  天子突然发怒,怒火来得异常凶狠。
  他连拿东西都拿不稳了,和废人有什么区别。
  宁王还敢说笑,找死吗?
  宁王面色未变,“儿子一会就滚。不过滚之前,儿子先替父皇料理了这些奏章。我来念给父皇听。”
  “滚!”
  天子只要求宁王滚远点,别在他面前碍眼。
  宁王无所畏惧,坚持念完了所有奏章。
  这期间,无论天子如何驱赶,宁王都不为所动。
  寝宫内的宫人,也不敢真的驱赶宁王。
  宁王身为储君,未来帝王,他们真不敢得罪。尤其是天子眼看着一日日衰弱下去的档口。
  天子被气坏了,差一点闭过气去。
  结果又被宁王给气得中气十足,厉声大骂。
  骂骂咧咧,时间过得很快。
  兴庆宫摆宴,皇子们携皇子妃出席。
  刘诏顾玖两口子,是唯一的皇孙皇孙妻,十分打眼。皇子们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父皇如此看重刘诏,难不成要越过宁王,立刘诏为皇太孙吗?
  众人又朝宁王看去。
  宁王嘻嘻哈哈,心宽体胖。
  乱七八糟的猜测,到了他这里,全都不走心。
  天子被人推出来。
  短短时日,天子老成这般模样。有皇子当场哭了出来。
  “父皇,你受苦了。”
  天子深吸一口气,怒骂,“哭什么哭?号丧吗?朕还没死,等朕死了你们再哭也不迟。”
  正哭的伤心的皇子,这下子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一脸尴尬。
  宁王出面调解,“今天过年,大家都高兴高兴。只可惜,今年少了两位兄弟。哎……”
  宁王哪壶不开提哪壶,搞得众人高度紧张。
  顾玖同刘诏坐在一起。
  她悄声说道:“今晚过后,你就成了靶子。”
  刘诏笑了笑,满不在意,“迟早的事情。”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今晚本是皇子聚餐,为何偏偏叫了你我二人出席?太尴尬了。”
  顾玖左右看看,真心尴尬。
  而且宫宴又不好吃,还比不上王府的厨子。
  她情愿留在王府吃年夜饭,也不乐意进宫吃这冷冰冰的宫宴。
  刘诏握住她的手,“别急。皇祖父叫你我二人出席宫宴,定有用意。”


第490章 谁敢搞事,本王弄死他
  宴无好宴。
  天子病体沉重,年三十的宫宴,能出席已经是极好的。自然不能长时间留在宫宴上,和大家一起吃吃喝喝。
  于是天子抓紧时间办正经事。
  天子朝顾玖招手,“小玖,过来!”
  顾玖诧异,心中各种念头飘过。
  她下意识地朝刘诏看去。
  刘诏捏捏她的手,叫她放心。
  顾玖低眉顺眼起身,上前,来到大殿中央。
  天子又朝她招手,叫她靠近一些。
  顾玖上前几步,已经能清晰看到天子脸上任何细微的表情。
  垂垂老矣,行将朽木。
  更直白的说法:离死不远。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天子的生命力正在流失,非人力能抗衡。
  并非治好了天子中风偏瘫的毛病,就能挽救天子的性命。
  看着天子一脸灰败气息,很显然天子的五脏六腑都在不同程度的衰竭。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
  人力也无法阻止生命的消失。
  显然,天子也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
  天子就坐在摇椅改造的轮椅上,半躺着,身上盖着厚实的棉被。
  他问顾玖,“南城门外经营得如何?”
  顾玖躬身回答:“托陛下洪福,进展还算顺利,这一年的计划基本上都完成了。”
  天子点点头,“投了那么多钱进去,总得听个水花。”
  顾玖低着头,不知道天子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在场的皇子,皇子妃,目光有意无意都集中在她的身上。
  这会,她俨然取代刘诏,成了众人的靶子。
  顾玖不乐意当靶子,尤其是在这种场合下。
  可她不能催促天子,叫天子快点快点,不要耽误她的时间。
  她又没活腻。
  天子又问道:“南城门外,尽看到投钱进去,没看到赚钱。你那项目能赚钱吗?”
  顾玖点头,“能赚钱的。个别项目其实已经开始赚钱,只是不显眼,大家没注意罢了。”
  天子哈哈一笑,“大家都盯着那些房子。你能将几万流民妥善安置,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子孙后代。”
  顾玖抿唇一笑,“全赖少府钱庄大力支持。”
  “哈哈,这份感谢,你自己对少府家令说去。总归你是有功的,对待有功之臣,朕自然不能吝啬。”
  咦?
  天子要奖励她吗?
  顾玖心中好奇。
  天子朝宁王扫了眼,“奉朕口谕,南城门外一日未完工,任何人任何衙门,一日不得干涉南城门外的运作。有关南城门外运作事宜,皆由顾玖做主。”
  顾玖:“……”
  她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天子竟然给她送来这样一份大礼。
  “孙媳叩谢陛下隆恩。”顾玖心甘情愿对天子行大礼。
  有了天子这道口谕,她可以放心大胆甩开膀子的干。旁人休想指手画脚。
  就算有朝一日,新皇继位,也不会动南城门。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动。
  其他人,脸色极为复杂。
  “父皇对刘诏两口子,真是格外优容。”
  “旁的皇孙皇孙妻,可没有这个待遇。”
  “谁叫他们没娶到如同顾玖这般能干的媳妇!”
  皇子们毫不避讳,当着天子的面,议论纷纷。甚至还在打趣刘诏,今日能坐在宫宴上,全靠老婆。
  “哈哈哈……”
  宁王突然放声大笑,“父皇睿智。南城门外那片土地,几万流民,交给任何人儿子都不放心。唯有交给顾玖经营,才够妥当。儿子双手赞成父皇这个决定。”
  天子盯着宁王,似乎是想从他的表情中判断,这番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宁王正儿八经起来,那是十足十纯金的真心实意,半点不带虚假的。
  宁王还叮嘱顾玖,“小玖啊,陛下对你对南城门外寄予厚望,你可不能让陛下失望,知道吗?”
  顾玖躬身领命,“儿媳明白,儿媳谨遵父王教诲。”
  宁王哈哈一笑,挥挥手,“退下吧,刘诏都急了。”
  一句打趣,倒是叫场上的气氛和缓了一些。大家都嘻嘻哈哈,看着轻松闲适。
  顾玖巴不得,赶紧退下,回到刘诏身边。
  两口子相视一笑,自有默契。
  天子盯着宁王看了会,眼皮一垂,“朕乏了。”
  “老奴送陛下回寝宫歇息。”
  天子点点头。
  宁王丢家酒杯,“儿子送父皇回去。”
  天子没阻拦。
  宁王从陈大昌手中抢过轮椅,推着天子回寝宫。
  正主一走,这宫宴顿时少了几分滋味。
  不过即便要离去,也该和宁王打一声招呼才行。
  所以,大家都安坐在位置上,等待宁王回来。
  结果宁王这一去,就给耽搁了。
  宁王将天子送回请寝宫,安顿在床榻上。
  宁王本想告辞回宴席,天子却招手,叫他留下。
  宁王只好坐在龙床边,听天子教诲。
  天子长出一口气,“朕恐时日无多,有些事情需得叮嘱你。”
  “父皇长命百岁……”
  “少说废话,老实听朕说话。燕王,朕已经贬他为庶民。等你登基后,也别忙着施恩,少说磋磨他一二年,叫他知道些好歹。”
  宁王笑哈哈的,“父皇放心,燕王弟弟那里,这一二年,定要叫他深刻反省。”
  燕王已经被贬斥,对燕王的称呼,一时间众人还是改不过口来。
  天子又说道:“孙氏,朕交由你处置。孙家,留着,别动。孙氏的事情,同孙家并无关系。”
  宁王却摇头,“孙氏是我嫂嫂,我处置她不合适。父皇辛苦些,干脆下一道旨意,要死要活全凭父皇心意。”
  天子哼了一声,“给你机会立威,你倒是将往外推。”
  宁王却说道:“区区一个孙氏,无用。立威,自有蔡家的人头。”
  “蔡家的案子查得如何?”
  “年前又多了两位人证。目前看来,屠村一事,并没有冤枉姓蔡的。当年他领兵的那些人,多是京畿地区的人,陆续找到,全都关押在诏狱。等开了春,一个一个审,定要将此案办成铁案。”
  天子提醒他,“登基初期,立威重要,却也不能大兴牢狱,不可牵连无辜之人。”
  宁王打趣天子,“父皇越老,越来越仁慈了。”
  想当年,天子刚登基的头两年,将京城杀了个尸山血海。如今却叫宁王不可大兴牢狱。
  天子长叹一声,“朕最近时时想起当年的事情,的确杀戮过重。有些人,不该死,也死了。其中不乏国之栋梁。”
  宁王不置可否。
  在他看来,该杀就杀,无需后悔。
  登基之初,不杀一批人,朝臣还当他一个新皇好拿捏。
  宁王拖着蔡家案子,就是要用蔡家人的人头,还有那些犯案将士的人头,露一露肌肉,叫世人都知道他的决心。
  天子盯着宁王,已经能从宁王的眼中一丝峥嵘。
  天子有心劝解,转念一想,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罢了,宁王一大把年纪,不是二十啷当的小年轻,自该知道如何抉择才是好的。
  天子说起另外一件事,“等你登基后,可要立太子?”
  宁王心头一跳,“还请父皇教我。”
  天子思索一番,“朕给你建议,暂不立太子。所有皇子,全部出宫开府,不必住在宫中。你最小的儿子都到了娶妻的年龄,不必墨守成规。”
  按理,皇子们在封王赐爵之前,一般都是住在宫里头。
  不过宁王情况特殊。
  因他儿子都大了,住宫里头反而不合适。
  宁王颔首,“儿子明白。儿子也觉着暂不立太子很好。民间有传闻,我朝太子无一人善终,嫡出皇子更无善终者。恐怕和过早立太子也有关系。”
  天子怒声呵斥,“市井荒唐之言,你也相信。”
  宁王哈哈一笑,“这话也有几分道理。故此儿子打算,不立太子。非立不可的时候,也只立储君。”
  储君看似和太子一样,其实是有本质区别。
  储君住王府,太子住东宫。
  太子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俗称小朝廷,储君无。
  太子除了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班底,按制还能拥有五千人的太子亲军。
  这些,储君都没有。
  储君只是比别的皇子多了一个继承权,实际上手中的权利并不大。
  无天子旨意,储君既不能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建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