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456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56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顾玖是皇子妻,那些人也不会手软。
  户部尚书同少府家令都是老持稳重的人,知道要促使一件事,就不能急,得有足够的耐心。
  游商税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
  数天后,京城街头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
  一大早,小贩赵阿六挑着担子出门叫卖。
  赵阿六卖的是大酱和酱醋。
  他做这个营生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
  原本他是酒楼跑堂的小二,有一次得罪了一位贵人,害得东家赔了好大一笔银子,他就做不成小二了。
  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那点事情,没两天就传遍了京城餐饮行业。
  再想继续干小二,可惜没一家愿意用他。
  害得东家赔大笔钱的小二,都不是好小二,是要上行业黑名单的。
  眼看着丢了工作,没了收入,婆娘怀着身孕,几个孩子都等着他养活。兄弟姐妹们都穷,接济了一回,已经是仁至义尽,他也没脸再次开口求人。
  后来,走投无路,只能干起走街串巷叫卖的行当。
  大酱和酱醋都是从街坊商铺里拿的货。
  七八年下来,好歹是养活了一家人。
  只是这叫卖的生意,时好时坏。偶尔倒霉,被衙役抓到衙门大牢关起来,一个月就白干了。
  不过那都是老皇历。
  如今不同啦!
  赵阿六挑着担子来到大街上,一个衙役上前,“竹签。”
  赵阿六将昨天的竹签交出来,加上五文钱,换取了一根新的竹签。
  衙役将铜钱朝挂在腰间左边的布袋一放,收回昨日的竹签放入右边布袋。
  然后拿出一根炭条,小心翼翼在挂在腰间的硬纸上花了一个圈圈。
  这些关系到月底的奖金,万万马虎不得。
  做完这一切,衙役冲他点点头,“可以了。”
  赵阿六小心翼翼收好竹签,沿街叫卖。
  遇到衙役查竹签,他便把今儿新领的竹签拿出来。
  衙役将腰上挂着的竹签同赵阿六的竹签对比,确定是今天的竹签,没有作假,就挥挥手,放他离开。
  赵阿六从早叫卖到下午,然后挑着担子去了南城门外的集市。
  一会那些流民工匠就该下工了,这个时候去南城门外集市摆摊刚刚合适。
  到了南城门外,将担子往大槐树坝子上一放,总算能歇口气。
  有衙役上前,“竹签。”
  赵阿六将早上领的竹签拿出来,衙役对照了上面的花色,嗯,确定是今天新领的,已经交过游商税,便将竹签还给了赵阿六。
  到此为止,今日便不会有衙役再来查竹签。
  一天下来,赵阿六遇到查竹签的人,就不下十个。
  每个衙役,都会将他的手中的竹签同腰间挂着的竹签对比,确定交了税,便不会为难他。
  如此,除了皇城那边,京城任何一个坊市,任何一条街道,他都可以去叫卖,再不怕被衙役驱赶抓捕。
  虽说每天要交五文钱游商税,但是比起一天几十文的赚头,五文钱完全可以接受。
  只要衙门以后都这样做,赵阿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咧嘴一笑,好日子离他不远了。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他也能在南城门外买一栋房子。
  第二日,赵阿六又重复着昨日的生活。
  每天领到的竹签,花色图案皆不一样。
  听人说,每天用什么花色图案的竹签收税,旁人一概不知。
  都是大早上,开市之前,由户部几位大人决定当天的竹签,然后衙役们领了当天的竹签,开始工作。
  这种办法,极大有效的堵住了用假冒竹签收税逃税的可能。
  听说,户部特制的竹签,还有什么,什么防伪功能。
  一般人根本仿不了。
  就算仿出来,你也不知道今儿衙门用什么花色的竹签收税。
  收取发放竹签,关系到衙役们的收入,衙役们对假冒竹签也是严防死守。
  游商税试行了一个月,朝廷上下又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件事情上。
  大家都想知道户部一个月收取了多少游商税。
  他们等着打户部的脸。
  “别只收了几千两。从今以后,看户部还有什么脸见人。”
  “就算收了一二万两,同样没脸。”
  早朝,文德帝恶趣味十足,偏不询问户部一个月的成果。
  杂七杂八,各种鸡毛蒜皮的政务处理完了,眼看日头高涨,文德帝还没问到户部,有人急了。
  “陛下,游商税试行一月,已经到期。不如请赵大人同大家说说,试行一个月到底收取了多少税收。”
  文德帝打了个哈哈,具体的数目他早已知道。
  问他的心情,只有一个字:爽!
  爽得他昨晚上多吃了一碗饭,还临幸了新得一个美人。
  真是太爽了。
  文德帝朝户部尚书点点头,仿佛是在说:赵大人赶紧出来打百官的脸,一定要打得啪啪作响,朕看好你。
  户部尚书赵大人出列,他没有让文德帝失望,“启禀陛下,游商税试行一个月,收取税款共计三十万零四百五十一两七钱银子。”
  “什么?”
  “三十万两?”
  “不可能!”
  “区区游商,怎么可能交这么多税收。莫非户部做假账?”
  “据我所知,京城坐商一个月加起来也不可能收取三十万两的税款吧。”
  户部尚书呵呵一笑,“那是因为很多坐商背靠大树,根本不缴税。全京城的坐商,有八成不缴税。这八成还都是赚钱的买卖。然而那些游商,只要上街叫卖,就要缴税,无人例外。
  故此,京城坐商每月所交的税款竟不如区区游商。诸位大人,你们家商铺缴税了吗?”
  “荒唐!”
  “京官俸禄低廉,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家仆开个商铺赚点养家糊口钱,怎能缴税。”
  “游商赚的难道不是养家糊口钱?怎么他们能缴税,尔等却不能缴税?”
  叫文武百官缴税,等于是动了天下所有官宦阶层,贵族阶层的利益。是万万不行的。
  当心这帮人联合起来造反。
  先帝都不敢动这一块,文德帝更不敢动。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诸位爱卿,对游商税可有异议?”
  “并无异议。”
  “户部每月多了三十万两的税银,是否该将我们衙门的钱粮尽快拨下来。”
  “还有我们衙门的钱粮。”
  “兵部钱粮吃紧,每月三十万两游商税,得先紧着我们兵部。”
  “放屁!兵部滚一边去。
  这帮朝臣,又开始为了如何分配这多出来的三十万两,吵了起来。
  吵到最后不过瘾,直接在金銮殿上打了起来。
  打吧,打吧。
  文德帝半点不在意,提笔开始批阅奏章。
  嗯,一边批阅奏章,一边看打架,这日子真是有滋有味。文德帝顿觉做皇帝也不那么辛苦。
  游商税方便了小贩,免于被驱赶抓捕。同时户部每个月增添了三十万两的收入。
  这等好事,再无人反对。
  不仅不反对,反而还要称颂一番。
  称颂完了,各个衙门的人继续吵。为了这笔多出来的钱,打个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就在百官们忙着吵架打架的时候,积欠近半年的俸禄全发下来了。
  各衙门缺胳膊断腿的办公桌办公椅,也给换了新的。
  漏风漏雨的衙门,也有钱修了。
  就连每天的工作餐也多了两片肉。
  嘤嘤嘤!
  户部上下全都是好人啊!


第499章 不敢赌皇帝的良心
  户部每个月多收入三十万,让文德帝心情很好。
  中午干脆到未央宫陪裴皇后一起用饭。
  刘议两口子竟然也在。
  “没差事做吗?”文德帝板着脸,摆出严父的模样问刘议。
  刘议躬身说道:“启禀父皇,儿臣忙完了差事,才进宫给母后请安。”
  “老四一直公私分明,从不耽误差事。”裴皇后在旁边说道。
  文德帝嗯了一声,“既然请了安,就赶紧滚吧。”
  刘议很心塞。
  裴皇后忙说道:“这都中午了,不如留下来,一起用饭。”
  “随便。”
  文德帝也不是不近人情。
  裴皇后赶紧命人摆餐。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期间,只听见碗筷碰撞发出的一点点响动,就再无其他动静。
  吃过午膳,文德帝打算歇一会,加上心情好,他就叫刘议到跟前说话。
  “游商税的事情都听说了吧。”
  刘议一脸喜笑颜开,“恭喜父皇,贺喜父皇,户部再添一个税源,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文德帝心情好,爽朗一笑,说道:“嗯,增加税源是件大喜事。最让朕高兴的是,游商税对于小商小贩来说并不重,不会成为小贩的大负担。
  不仅能给小贩方便,也不用担心成为小贩们的负担,还能让户部增添一部分收入,这等好事,哈哈……亏户部想的出来。改明儿朕要问问,这个游商税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刘议忙说道:“关于这件事情,儿子倒是知道一点内幕。”
  “哦?”文德帝看着刘议,“说来听听。”
  刘议斟酌道:“最近一段时间,户部和少府两位大人,同大嫂来往频繁。儿子听闻户部有一本游商税计划书,就是出自大嫂之手。这个游商税,不出意外,很可能是大嫂琢磨出来的。”
  文德帝抬头,朝常恩看去:“这事你知道吗?”
  常恩躬身说道:“老奴略有耳闻,不过还没来得及求证。”
  文德帝挥挥手,“叫户部尚书到兴庆宫候着,朕有话问他。”
  常恩躬身领命。
  刘议一副欲言又止地模样,“父皇,儿子还听到一些不太好的传言。”
  “什么传言?”
  刘议张张嘴,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按理儿臣不该说人是非,尤其是有关大哥大嫂的是非。只是事关朝堂政事,儿臣也不敢隐瞒。”
  “说吧!”
  刘议恭敬道:“是!是这样的,如今不少人都知道户部突然开征游商税,都是因为大嫂在背后鼓动。
  故而,有人说话就极为难听,说堂堂户部,竟然操控于妇人之手。一介妇人,今日插手户部政务,明儿是不是就要插手军国大事?还有人说,大嫂此举,皆是大哥指使。说大哥……”
  “说什么?尽管说来。”文德帝的脸色已经变得阴沉起来。
  刘议一脸紧张不安,“有人说大哥刚做了皇子就急不可耐,背着父皇插手六部政务。等他一天权柄在握,莫非要行那大逆不道之事。
  这话儿臣是万万不敢相信,大哥绝不是那样的人。儿臣也不敢隐瞒父皇。儿臣恳请父皇派出金吾卫严查此事,还大哥大嫂清白。一定要将背后造谣的人抓起来,严惩不贷。”
  文德帝脸黑如锅底,“果真有人这么说?”
  刘议战战兢兢,“衙门里已经有人在这样议论,说大哥野心勃勃,竟然派大嫂行那争权之事,只怕是图谋不轨。
  又说户部尚书赵大人定是收了大嫂的贿赂,才会一力主张开征游商税。还说,大嫂拿着少府钱庄的钱为大哥谋私利。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实在是令人不堪。若是不加以遏制,恐怕很快御史就会动起来,弹劾大哥大嫂。”
  文德帝冷哼一声,“朕倒是不知道,京城各个衙门私下里竟然这般热闹,犹如那市井三姑六婆,整日里搬弄是非。”
  “父皇说的是。衙门风气的确有些松散。”
  文德帝俨然没了歇息的心思,“行了,你回去好好当差。朕也要回去继续忙着。”
  说罢,文德帝起身,带着人离开了未央宫。
  裴皇后将文德帝送出宫门,回头狠狠瞪了眼刘议。
  刘议一脸无辜。
  裴皇后板着脸,“那些传言是真的?”
  刘议神情平静地说道:“的确有人在议论此事。”
  “那你也不该挑这个时候提起此事。”
  “母后,儿子难得见父皇一面。事关大哥大嫂的声誉,儿子能隐瞒不报吗?难得要等到朝堂上下非议不断的时候,才禀报吗?”
  刘议还挺委屈的。
  裴皇后却蹙眉说道:“就算你替你大哥着想,这事也不该由你出头。”
  “儿子是担心大哥大嫂,才忍不住说出来。”
  裴皇后狐疑地盯着刘议。
  刘议一脸坦荡,心中无私。
  裴皇后皱眉,她的确在怀疑刘议此举的用意。
  她担心刘议是故意告状,给陛下添堵,顺便阴刘诏一把。
  不过刘议如此坦荡,她又压下了心头的怀疑,“罢了,你先出宫忙差事吧。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叫别人告诉陛下,别自己出头。别忘了你父皇当初提醒你们的话,你父皇不希望看到你们兄弟相残。”
  “母后误会了,儿子是一心一意替大哥大嫂着想,绝不会兄弟相残。不过如今想来,儿子的确莽撞。恐怕大哥大嫂会误会我的用意。哎,事难两全,希望大哥能大度一些,不要计较我的考虑不周。”
  “你大哥那里,他要是对你不满,本宫会替你解释。”
  “多谢母后。”
  “行了,以后做事稳妥点,别像个毛头小子似的整日冲动行事。”
  “儿子谨记母后教诲。”
  刘议带着萧琴儿告辞离开。
  裴皇后却这一脸忧心忡忡。
  未央宫少监文忠文公公,伺候在裴皇后身边。
  “娘娘可是在担心?”
  裴皇后点点头,“老大老四都是本宫的孩子,本宫不希望他们两兄弟势同水火,互相争斗,最后却便宜了别人。”
  文忠斟酌了一下,“要不改天将两位殿下都请到未央宫,娘娘开门见山,同两位点点说一说这里面的利弊。两位殿下若是互帮互助,想来别的皇子是不会有机会的。”
  裴皇后却问了另外一个问题:“你看老四会服气老大吗?他会甘愿替老大奔走吗?”
  “这?”
  文忠也是一脸迟疑。
  过去在宁王府的时候,他就伺候在裴氏身边。因此他对府中几位公子的脾气都有了解。
  几位公子摇身一变,做了皇子,脾气自然还是过去的脾气,不可能因为做了皇子就换了脾性。
  以四殿下刘议的脾气,只怕不甘心居大殿下刘诏身后,更不甘心替大殿下做嫁衣。
  他想了想,说道:“虽不容易,却也要试一试。两位殿下若是斗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