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597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597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日炎炎,近千人的护卫队,护送着价值上百万两的精美货物,以及几百名随行伙计掌柜,前往西北。
  行程缓慢,队伍足足拉开了几里路。
  为确保安全,护卫队统领赵三,不得不命人骑着马,沿着队伍来来回回巡视。催促伙计们快一点,再快一点。
  离着诏夫人同裴蒙定下的两个月期限,没剩下多少日子。
  必须赶在期限之前,将货物准时完整地送往西北,顺利交接。
  赵三骑着马来到最前面,同钱富邓存礼还有无望大师汇合。
  “钱公公,邓公公,天气太热,人畜都累得不行。这样赶路,恐怕会出意外。”
  这笔货物一旦出了意外,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整个战略都会受到拖累。
  裴蒙说服鲁侯,已经开始着手同西凉暂时休战,为后面的贸易做准备。
  他们这里要是掉链子,出了问题,那只能以死谢罪。
  钱富问道:“赵将军有何建议?”
  赵三早有想法,“今日不走了,就在前面镇子上休整。从明儿开始,出发时间提前两个时辰,早上赶路,到中午就休息。如此才能确保队伍能准时到达西北。”
  “我们距离西北具体还有多远?”
  “还剩下三百里路。”赵三肯定地说道。
  钱富同邓存礼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说道:“接下来的行程,全凭赵将军安排,安全第一。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前往西北,请裴将军派兵接送我们。要是咱家没记错的话,前面有一段路,不太平啊!”
  邓存礼早年替顾玖打理羊毛产业,在西北待了多年,对这边的情况很了解。
  他说道:“前方百里处地势险峻,又有密林。常年有响马活动。过去咱家和响马头子有两分交情,还能花钱消灾。只可惜,咱家认识的那位响马头子已经死了两年。如今的响马头子,可不会给咱家面子。”
  钱富望着前方:“前往西北的必经之路,有响马骚扰,这可不利于之后的计划。总不能每次运送货物到了这段路,都跟着提心吊胆。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有必要将前方路段彻底打扫一番,该杀的杀,凡是响马,男女老少一个都别放过。”
  邓存礼却说道:“本地官府无能,别指望他们能剿匪。西北军属于边军,只负责对外作战。没有西北大都督府的手令,不得插手地方剿匪和防务。”
  钱富笑了笑,“邓公公提醒了咱家。无望大师,辛苦你手书一封,由赵将军派人送给鲁侯过目。内容嘛,就说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群耗子,令人十分厌恶。
  请他借几个杀耗子经验丰富的人马给我们,等我们将沿途清扫干净后,一定会及时归还所借人马。”
  耗子,自然指的是沿途响马。
  杀耗子的人,并非大头兵,而是指那些专门刺探情报,以一敌十,战斗力凶悍的夜不收。
  “阿弥陀佛!”
  无望道了一声佛号,下马,上马车,书写信件。
  信件写好,赵三也点齐了人马。
  一队二十人,一人两骑,带着信件和任务以及印信,快马加鞭前往西北军大营。
  商队继续前进。
  钱富问赵三,“将山上那些耗子全部清扫干净,需要多少时间?”
  赵三说道:“如果真的能借到西北军的夜不收,最多三天,就能将山上清扫干净。如果只是普通大头兵,时间就难说了。山上地势复杂,那些响马只需躲进山里,就能逃过追杀。”
  钱富望着远处高山,“真想放一把火,将整座山给烧了。”
  邓存礼哈哈一笑,“那可不行。山脚下有不少村落,还有几个集市。”
  钱富笑了笑,“随口一说,邓公公不必当真。”
  邓存礼笑着问道:“后面的小尾巴,是不是该解决了?”
  钱富说道:“再等两天,看看还有没有人加入这条小尾巴。两天后,就要辛苦赵将军带人将后面的尾巴彻底解决。记住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切忌妇人之仁。
  别管什么女人,小孩,老人,干了这行当,就要有被杀头的觉悟。咱家不希望赵将军因为一时心软,放走任何一个祸害。”
  赵三抱拳道:“钱公公放心,我绝不会妇人之仁。”
  “如此甚好!”
  ……
  京城。
  青梅和赵三成亲三年,三年抱两。
  一个大胖小子,一个闺女,凑成了一个好字。
  当初赵三主动请缨前往西凉,青梅心头是反对的。
  去西凉的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危险。
  万一……
  青梅不敢深想。
  可是当她看见赵三眼中的渴望和火热,她知道自己拦不住。
  拦得住这一次,也拦不住下一次。
  纵然不舍,青梅还是同意赵三前往西凉。
  她默默替赵三准备行李,又送他离开京城。
  人一走,她难过了好几天才回过神来。
  直到新民县女子中级学堂给她送来聘书。
  “请我当先生?我,我哪有那个本事。不行,不行,我教不了人,可别误人子弟。”
  顾玖发笑,捏捏她的脸颊,“不是请你去教四书五经,你怕什么?”
  “我什么都不会,我能教什么啊?”
  “你是我亲自调教出来的,你能教的内容多了去。刺绣,算账,管家,调教小丫头,迎来送往,这些你都可以教。”
  青梅愣住,“夫人,我斗胆问一句,这个女子学堂,到底是学什么的?”
  顾玖轻声一笑,“简单的说,女子初级学堂,主要学习识字算术,学制三年,毕业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能写能算。
  女子中级学堂,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主要是教导大家谋生的技能。就说刺绣,贫困家的女孩子,别说学刺绣,连接触针线的机会都没有,哪里又有机会学习刺绣。我们教会她们刺绣,她们便有了谋生的技能。有了谋生技能,就多了一份收入,多了一点尊重。”
  顾玖一番话,说服了青梅。
  之后,她就收拾行李,带着孩子去了新民县中级女子学堂做教习先生。
  教授刺绣,以及算账。
  学堂有保育员,帮忙照顾孩子,可以让青梅心无旁骛的教学。
  同时,学堂也开设了保育课程。
  京城富户对保育员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这个市场很不规范,也很混乱。
  女子中级学堂开设保育课程,自然是要靠优质的学员,抢占这个市场。打响女子学堂的名声。
  名声打响,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大户人家,到女子学堂招人。
  会识字,会算数,懂规矩,知分寸,讲卫生,还会各种技能的女子,自然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愚昧无知,还管不住嘴巴的人更受欢迎一百倍。
  当越来越多的女子学堂学员找到活干,挣得不比男人少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女孩子并不是赔钱货,女孩子也可以挣钱养家。
  会有更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学堂读书,学谋生技能。
  到时候,女子高级学堂也可以办起来。
  高级学堂学什么?
  当然是学习琴棋书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学成后,就可以去大户人家做女先生,教闺阁小姐读书。
  工作清贵,待遇又高。
  刘诏身边的丫鬟,在顾玖眼里都是顶尖人才。
  爬爷们床,当姨娘实在是太浪费。
  这些丫鬟,自小经过专业培训,四书五经读的,琴棋书画也来的,针线刺绣管家算账,样样都行。而且模样还漂亮。
  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能浪费。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顾玖塞进了学堂当教书先生。
  她们就成了女子学堂第一批教书先生。
  就连原本在闲人居当差,以及在纺织工坊做管事的侍琴,侍棋几个大丫鬟,纷纷辞了差事,跑到学堂当教书先生。
  “教书先生名声好听,又清贵,待遇又好,还受人尊重。走在路上,遇到学生,都得叫我一声先生。”
  “我就冲着‘先生’二字来的。而且待遇比起纺织工坊也不差,还更清闲一些。”
  “窗明几净,又没臭男人骚扰。当然是教书啊。”
  在闲人居那边当差,总是免不了碰的几个不开眼的人。
  “我们几个,就不信会比青梅差。青梅能教,我们怎么不能教。”
  “就是!至少我们的字都比青梅写得好。我们都读过四书五经,青梅可没读过。”
  几个丫鬟聚在一起,难免要和从顾玖身边出来的青梅较量一番。
  青梅呵呵两声,光嘴上说得厉害有个屁用。
  “等学期末考试的时候,比一比各自教的学生,敢吗?”
  “有什么不敢,比就比。”
  两边立下战书,心头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就要加倍操练手上的学生。
  不干翻对方,就把名字倒过来写。
  王依无所事事,求到顾玖跟前,“夫人,奴婢也想去学堂教书,教女护卫。大户人家的姑娘,身边总得有个身手利索的丫鬟伺候。”
  顾玖头痛。
  “你可以教教府中的丫鬟。”
  “府中的丫鬟个个娇滴滴的,又笨,怎么教都教不会。就得挑选农家子,那种从小吃苦,身体健壮的姑娘教她们习武。”
  王依头头是道。
  顾玖问道:“这番话谁教你的?”
  王依嘿嘿一笑,“是御哥儿教的。”
  御哥儿竟然给王依出主意?
  顾玖甩甩头,“真是御哥儿教的?”
  王依重重点头,“方嬷嬷也知道。御哥儿教我这么说,说是夫人一定会同意。”
  顾玖哭笑不得,“这事你先别急。就算我放你去学堂,学堂也没有合适的学员给你教啊。等几天,我想好后再告诉你。”
  “奴婢就等夫人的好消息。”王依高高兴兴地离开。
  顾玖命人将御哥儿叫到跟前。
  “是你给王依出主意?”
  御哥儿小心翼翼点头,“儿子见她着急,就随口提点了两句。”
  “你怎么会想到让她找农家女子教导武艺?”
  “娘亲说过,最能吃苦的人,就数那些家里困难的农家女,尤其是长女。带着一串弟弟妹妹,不想吃苦都不行。”
  顾玖没想到,当初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竟然让御哥儿记住了。
  她摸摸御哥儿的头,“有空多教教弟弟。我书房里的书,你可以随便翻看。你父亲书房里的书,我和他商量一下,给你辟个小书房,把书籍搬到小书房给你看。”
  顾玖的书房没有敏感的内容。
  刘诏的书房,处处都是敏感内容。放御哥儿随意进出不合适。
  御哥儿喜笑颜开,“谢谢娘亲!我去带弟弟玩水。”
  “注意安全!”
  “儿子晓得。”


第700章 文德七年
  春去秋来,几个寒暑。
  文德七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都要早。
  刚过完正月,天气就逐渐暖和起来。
  人们脱下厚实的冬装,换上轻薄的春装,浑身上下仿佛都轻了三斤。
  山中别院,名曰晓筑。
  春日暖阳穿过窗户,落在两个小子身上。
  桌上,皆是两个小子的功课,堆满了书桌。
  大的那个,奋笔疾书,小脸严肃。
  小的那个,抓耳饶腮,写几笔就看看窗外。人在书房坐,心早就飞了出去。
  啪!
  大的那个卷起一个纸团,打在小的头上。
  小的那个嘟嘴腹诽,只能按下躁动贪玩的心,埋头苦练基本功。
  隔壁花厅,光线敞亮。
  顾玖靠在软塌上,闻着早春的气息,手里拿着一本书,似睡非睡。
  腹部明显隆起,显然已经怀孕多时。
  她将书本放下,顺便打了个哈欠。
  真困!
  这一胎自怀上,她就一直觉着困倦。
  随着肚子日渐隆起,每日总觉着睡不够。
  这一胎她怀得十分辛苦。
  头三月的孕吐,差点没要了她的老命。
  过了头三月,本以为会好一些,哪想到身体日渐笨重。
  出门一趟,感觉半条命都没了。
  拿一本书消遣,看不了几页,就觉着浑身都累得不行。
  顾玖轻抚自己的腹部,谁叫她这回怀了双胎。
  双胎远比单胎辛苦,非常非常辛苦。
  她还要克制饮食,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还要尽量保持情绪平和,累死她了。
  “什么时候才能卸货啊!”顾玖又一次发出强烈的呼喊。
  “夫人再忍忍,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
  丫鬟阿晴蹲下来,替顾玖捏腿。
  因为怀孕,顾玖双腿浮肿。
  原先的鞋子都穿不下啦,裤子更是小了几个码数。
  她又打了一个哈欠,“青竹下个月生,我没记错吧。”
  阿晴笑着点头,“夫人没记错,就是下个月生。青竹姐姐这一胎怀得轻松。”
  “羡慕她。”
  青竹前年出嫁,嫁的是二壮。
  二壮老大不小,娶了青竹,好歹是解决了终身大事。
  小翠也嫁出去了,嫁的是王府的一个年轻管事。也不知二人是什么时候看对眼的。
  顾玖许了这门婚事,小翠开开心心嫁了出去。
  最初跟随在她身边的丫鬟,都嫁人了。
  现在在身边伺候的丫鬟,全都是经过细心调教,由顾玖亲自提拔上来。
  阿晴后来居上,她来得晚,做事却最妥帖不过,顾玖便点了她的名,叫她贴身伺候。
  方嬷嬷老了,精力有限。已经照顾不了精力充沛的御哥儿,衡哥儿。
  她觉着自己老了没用,还闹了一阵情绪。人也瘦了一圈。
  顾玖说她:“就是闲的。找点事情做,什么毛病都没了。”
  果不其然,方嬷嬷去了女子学堂教授规矩礼节,精神一天天好起来。像是焕发了第二春。
  王依的终身大事还没有着落。
  顾玖不出门,她就去书院做教习,教导几个农家姑娘习武。晚上再回晓筑居住。
  许有四被派往西北。
  四海商行在西北建了一个货栈,专门为西凉贸易而建。
  许有四带着人守着货栈,还要应付西北军,压力山大。
  如今在顾玖身边伺候的内侍,是邓存礼的徒弟赵民发。
  顾玖同阿晴说道:“我躺一会,殿下回来,记得叫醒我。”
  “奴婢扶夫人去床上躺着。”
  经过小书房的时候,顾玖伸头,看了眼御哥儿衡哥儿,“功课写完了吗?”
  “快写完了。”御哥儿停下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