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599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599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玖眉头紧皱,“这么说今日在宫里,陛下有责骂你?”
  刘诏点头,没有否认。
  “你没辩解吗?”
  “你觉着父皇会相信我说的话?”
  顾玖苦笑。
  文德帝不会相信刘诏的话,这是明摆着的。
  想出这个计谋的人,显然很清楚刘诏同文德帝之间的嫌隙。借机挑拨,一击必中。
  顾玖长叹一声,“有人看你不顺眼,要给你下眼药。”
  刘诏不在意地说道:“朝中看我不顺眼的人多了去。”
  顾玖望着他,郑重说道:“我知道你为什么急着回朝堂。”
  刘诏用力搂着她,什么都没说。
  那些人已经开始光明正大的在文德帝面前下眼药,刘诏再不回朝堂,不反击那帮人,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人心就要散了。
  支持刘诏的人,自然是希望刘诏狠狠反击那些王八蛋。
  一直缩在别院不回朝堂,任由那些人攻击自己,一次两次下面的人能忍。
  三年五年,十次八次,别说刘诏暴躁,下面的人都快要造反了。
  就算刘诏答应做个闲散皇子,继续陪着顾玖住在别院,韬光养晦,下面的人也不会答应。
  眼看人心将散,刘诏必须采取行动,挽回局面。
  顾玖说道:“你要回朝堂,少不了中书令李大人的帮助。”
  刘诏笑了起来,“想要说服他帮我,可不容易。”
  “是不容易。这不是粮食危机嘛,可以约他谈一谈。”
  刘诏摇头,“不能这么直接约他见面。我们的筹码,不能这么快亮出来。而且光一个李大人,还不够分量。还要拉拢几位大人替我出面,我才有可能回到朝堂。”
  文德帝对刘诏的防备心真的很重很重啊。
  “你打算怎么做?”顾玖问道。
  刘诏说道:“我已经有了计划,你只需告诉我,你能弄到多少粮食?”
  多少粮食?
  顾玖愣了下,“应该很多很多吧。”
  具体有多少粮食,她也不清楚。反正很多就是了。


第702章 修城墙
  “老祖宗怎么有空约我喝茶?”
  顾玖在丫鬟的搀扶下,走进茶室。
  “来了啊!快坐快坐。孩子快生了吧。”少府家令笑呵呵的。
  顾玖笑道:“还有一个多月就生了。”
  说完,她在椅子上坐下,正好同少府家令面对面。
  少府家令乐呵呵的,“原本你有孕在身,老身该去晓筑找你。奈何太过打眼,怕引人非议。只好下帖子请你出来喝茶。”
  顾玖含笑说道:“老祖宗的顾虑,我都明白。如今谁不远着我们啊。”
  “这话说的,该来往还是会来往。”
  天气暖和,窗户敞开着。外面就是蒸蒸日上的新民县。
  短短几年时间,新民县县城又扩大了一辈,人口越来越多,集市越来越热闹。
  以至于很多人干脆从拥挤逼仄的京城棚户区搬出来,在新民县定居。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顾玖又划了一片土地,修建类似二期那样的房子,被划定了六期。
  价钱不高,两层小楼,足够一家七八口人住。
  带水井还带单独的厨房,厕所,浴室。
  小区被高大的院墙围起来,有大门,有护卫。安全方面不用操心。
  这样的房子,最受小民欢迎。
  除了买房定居的人增多,来读书求学的学子也多了许多。
  以至于房租也跟着涨了一截。
  于是很多买了房子的房东,一家继续住在城里的窝棚区,新房子一间间租给求学的学子们,所得收入顶的上三个人的收入。
  若是有钱的,干脆买两栋房子。
  一栋自己家里人住,一栋用来出租。
  就连婚姻市场,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如果男方户口在京城,而且在新民县还有一栋楼,媒婆能将男方家门槛踩烂。
  地主家的闺女,都可以随便挑选。
  要是男方在新民县二期有楼,却无京城户口。地主家的闺女没办法随便挑选,但是市井小民家的闺女是可以随便挑的。
  如果只有京城户口,但是在新民县无楼,一家人还要租住在京城棚户区。不好意思,没有哪个女孩子愿意嫁进去。
  京城的棚户区是个什么鬼样,谁不知道啊。
  冬天冷死,夏天内涝,蚊子苍蝇老鼠满地跑。
  洗个澡都得挑时间,挑地方。
  就那么大点地方,想洗澡自然有很多麻烦。
  随着京城路面水泥化,保洁员队伍扩大,年年推进市容市貌建设,促使京城小民也开始讲起卫生。
  讲卫生首要一条,就是勤洗澡。
  尤其是夏天,一身臭汗,更要好好洗一洗。
  棚户区那条件,男人洗澡还算方便,大不了去内城河,跳进河里面洗漱。
  女人洗澡,麻烦得要死,还担心有人偷看。甚至还有担心,有那无赖突然推门进来。
  这些还能忍受。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满院子的屎尿味。
  尤其是大早上,家家户户都忙着倒屎尿盆子,那滋味,呵呵……
  加之一个坊市才一两个水井,用水的人又多,用水很不方便。
  有的婆娘偷懒,直接将屎尿盆子丢在墙角,也不用水冲洗。时日一长,那味道,谁受得了?
  “连京城街面上都闻不到屎尿味,偏生自家住的地方什么时候都有股屎尿味。这地方,没法住了。”
  京城棚户区内,无数婆娘发出类似的呐喊。
  “隔壁老郑家,一家人挣钱,在新民县新开盘的六期买了一栋楼,小两层。楼上楼下加起来,足有八间卧房,全部出租给那些外地进京的学子。一个月光是租金都有不少钱。”
  “老郑一家子,每天城门一开,就去新房子那边洗衣服洗澡,在那边做饭吃,顺便在在那边做工,到晚上城门关闭之前才回来。这里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听人说,老郑家有意给闺女找个读书人家。我不管,无论如何,今年必须在新民县买一栋房子。就算买不起一栋,买个三五间我也认了。我受够了这里的日子,一家人挤在一屋子里睡觉,整日里倒屎盆子。这么热的天,十天半月才能洗一回澡。”
  “买了房子,我们也学老郑家,用来出租。租金足够用来还贷。厨房浴室和厕所,我们自己家里人用。两间门房正好一家人住。”
  新民县的居住条件,不见得就有多么好。
  但是至少考虑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了方便,卫生,整洁。
  谁不喜欢自己住的地方干干净净?
  谁不希望自己身上香喷喷的?
  新民县的房子比起京城的房价并不贵。
  可就算这样,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
  这年头,家里头要是有个病人,别说买房,怕是吃饭都成问题。
  要是家里养着读书人,买房的计划还是推迟吧。
  总而言之,挣钱容易,花钱也容易啊。
  京城的物价,跟随房价也是水涨船高。
  很多外地学子来到京城,最难以接受的就是京城的物价,特贵。
  尤其是租房。
  物价高,苦了学子,也苦了无数京城小民。
  新民县的繁荣,意味着人们要付出更高的生活成本,才能获取和过去一样的生活条件。
  顾玖端起茶杯,茶杯里面是蜂蜜水,从家里带出来的。
  她喝了一口,蜂蜜的味道很清淡。
  怀孕后,顾玖不敢敞开了吃喝。担心摄入太多糖分,会引起妊娠糖尿病。
  就连蜂蜜水,一大壶水,也只肯放一勺,尝个味道就成。
  “老祖宗今儿叫我出来,不光是为了看风景喝茶吧。”
  少府家令哈哈一笑,“自然不是为了喝茶。前段时间,有人上本提议在新民县修筑城墙,此事你知道吧。”
  顾玖点头,“此事我听说了。”
  新民县在大周,是个特殊的存在。
  唯一没有城墙的县,唯一没有农业耕地的县,也是唯一没有农业人口的县。
  就连户籍人口,也是由七成外地流民,两成五京畿失地破产农民组成。
  剩下的,大部分是四海商行的员工。
  四海商行的员工在新民县有优先入户的资格,只要干满五年。
  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县令连任三届的县。
  去年顾喻任期到期,按照规定,他得调离新民县。
  湖阳郡主为了保住顾喻的新民县县令一职,先是大闹吏部。吏部上下官员被闹得苦不堪言。
  后来,湖阳郡主又跑到宫里求情,哭哭啼啼,哭得极为凄惨。
  就连萧太后都被湖阳说服,出面替她到文德帝面前求情。
  文德帝明知道这一切早就在顾玖的算计中,却还是得捏着鼻子认了。
  再不甘愿,他心里头也清楚,新民县得靠顾玖来经营。
  顾玖需要一个值得信赖,并且能完全按照她的意志做事的人。
  这个人非顾喻莫属。
  新民县很重要,税收大户,人口大县,还能解决朝廷头痛的流民问题。
  为了让新民县良性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
  于是乎,顾喻顺利连任新民县县令。
  吏部上下,世家大族再不服气也没用。
  少府家令说道:“对于新民县建城墙一事,陛下很感兴趣。若非现在灾情紧急,修建城墙一事已经拿到朝中讨论。等到灾情缓解后,此事肯定会被人再次提起。小玖啊,你是怎么想的?不妨和老夫说说。”
  顾玖望着外面,笑了笑,“修建城墙不是不可以,但是城墙会阻碍新民县的发展。犹如城墙阻碍了京城的发展。”
  “可若是不修建城墙,万一爆发战争,如何能保证安全?几十万民众的性命,你能眼睁睁看着被敌人屠戮吗?”
  “老祖宗误会了我的意思。保护民众的安全,修建城墙最多只能算是中策。”
  “莫非你有上策?”
  顾玖用手蘸了水,随手在桌上画起来。
  寥寥几笔,就将新民县的地图勾勒出来。
  新民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人比她这个缔造者更清楚。
  她指着地图,说道:“这里是县城,这一片是各类工坊,这里是四五期房产,这一片是书院,别院。往前推进,这里将会修建一个新的居住区,安置更多的流民人口。
  请教老祖宗,如果修城墙,那得修多长的城墙,才能将所有的包围进去?我算过!足足要修四百八十里的城墙,才有可能把所有的一切包围进去。”
  四百八十里的城墙,这个数字将少府家令给镇住了。
  “四百八十里的城墙啊,这是要打造第二个京城吗?”顾玖似笑非笑地看着少府家令。
  少府家令捋着胡须,指着县城一带,“难道就吧能只修围着县城的城墙吗?”
  “只修围着县城的城墙,这个城墙修起来就成了鸡肋,除了方便控制进出县城人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顾玖毫不客气地否定了少府家令的建议。
  “那你的想法是?”
  顾玖抿唇一笑,指着地图上几个角落,“在这些地方设军营,如何?”
  有军营就有消费。
  其实顾玖是想设炮台。
  怕惊世骇俗,引起猜疑,才没将真实想法透露出来。
  “设军营吗?”
  “京大营可以分一部分人出来,驻扎在这两处,拱卫新民县,就等于是拱卫京城。老祖宗意下如何?”
  ------题外话------
  第一更!继续码第二更第三更


第703章 许以重利
  设军营,看似简单,其中牵连甚广。
  联系顾玖背后的刘诏,少府家令不得不多想想。
  他试探着问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大皇子殿下的想法?”
  顾玖轻声一笑,“我知道老祖宗在担心你什么。你担心我公器私用,担心刘诏会往新设置的军营里面掺沙子,威胁到京城的安危。”
  少府家令叹了一声,“处在老夫的位置上,不能不担心啊。你也知道,现在朝中乱得很,类似想法的人一定不少。甚至陛下也会生出猜疑心,大皇子的处境将越发难堪。”
  顾玖轻声说道:“老祖宗的担心不无道理。可是凡事都有两面。陛下可能会猜疑大殿下的用心,反过来也可以借着设置军营的机会,加强对京城的控制,进一步巩固陛下对朝廷的掌控。这样好的机会,陛下可能不会错过哦。”
  少府家令暗暗点头,“你说的有点道理。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提议修建军营?”
  “因为对新民县来说,这是最佳方案。”
  “可是会危害到大殿下的利益。”
  顾玖笑了起来,“多年前,此处就是一片荒地。我亲眼看着他从无到有,从一文不值到价值千金。新民县,是大周的新民县,却也是我顾玖的孩子。
  为了孩子,牺牲一点点刘诏的利益,是值得的。相信陛下也能体会到我对新民县的感情,远胜于对权利的追逐。”
  少府家令微蹙眉头,突然间,他似乎看不透顾玖。
  他以为看透了顾玖走这一步的用意,这一刻,他又糊涂了。
  原本看似分明的棋局,又变得混乱起来,胜负难定。
  少府家令端起茶杯,遮住嘴角的诧异之色。
  片刻之后,他对顾玖说道:“老夫已经是古稀之年,历经四朝,经历过太多波云诡谲的事情。本以为已经看透了世情,今儿才发现自己是个老糊涂。”
  顾玖笑了起来,“老祖宗还能在少府家令的位置上干个七八年。”
  少府家令连连摇头,“老了,不行了。大孙子活着回来,老夫心愿已经了了。打算再干个两三年,就主动请辞。贪恋权位,只会令陛下生厌。”
  少府家令的大孙子,前几年被朝阳长公主设计陷害,引发后续一连串的大乱子。
  顾玖一怒之下,将这位大孙子丢到矿场做矿奴。
  后来又被丢到农场做农奴。
  直到前年,才被少府家令的人‘找到’。
  几年奴隶生活,这位纨绔败家的大孙子,总算老实下来。不敢再胡作非为。
  顾玖给少府家令的茶杯里续上茶水,“老祖宗有一天,如果真的辞掉少府家令的职位,要是不嫌弃的话,不如到山河书院教书。”
  少府家令愣住,完全没料到顾玖神来之笔,竟然请他到山河书院教书。
  回过神来后,他连连摆手,“老夫不学无术,去教书就是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