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07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07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
  灾民等着救命粮。
  边关将士,同样在等着粮食。
  各地百姓,也在盼望着粮食。
  全天下的人,都在盼着粮食。
  粮食从哪里来?
  粮食问题不解决,反贼扑灭后又回再次燃起来。
  届时杀官造反此起彼伏,按下葫芦浮起瓢,大周江山危矣。
  “江南有粮!”
  有人站出来,仿佛一把重锤,重重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文德帝双目火热,“江南果真有粮?”
  “有粮!江南一地,沃野千里,大地主,大田庄不计其数。那里有数不尽的粮食。”
  朝臣们怒了!
  敢情是在打地主家的余粮!
  这是抄自己的底啊!
  朝堂上,哪一个家里不是大地主?哪一个家里不是满仓粮食?
  可有谁主动献粮?
  “荒唐!”
  “放肆!”
  “这与反贼何异?”
  “莫非是要行强盗之事吗?”
  朝臣们纷纷呵斥,恨不得将捅破窗户纸的人撕烂。
  到底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棒槌,会不会做官?
  在朝堂上大放厥词,信不信,下去后就叫你丢官去职。
  “诸位大人何必惊慌?下官说江南有粮,又没说行强盗之事。朝廷可以出钱买粮,从那些大地主手中买粮,送往灾区。江南离着灾区颇近,这倒是省却了路上的损耗!说不定还可以余出一点粮食,送来京城。”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朝臣们捋着胡须暗暗点头。
  朝廷出钱买粮,可以啊!正好敲朝廷户部一笔竹杠。
  朝廷的钱,不赚白不赚。
  “哼!”
  户部尚书赵大人出列,“陛下,南下买粮倒是可行,就怕有人坐地起价,吃相难看,敲朝廷竹杠。真当朝廷的钱是大风刮下来的吗?这等无耻之人,真是令人作呕。”
  说完,目光从江南官员身上一一扫过。
  江南一系的官员不干了,撸起袖子下场撕逼。
  赵老狗,你骂谁呢?
  你们河东一派的官员就是好东西吗?
  仗着矿产,坐地起价的事情可没少干。铸造私钱的黄铜,主要就是来自于河东一地。
  什么私开银矿,金矿,铁矿的事情更没少干。
  怎么着?
  就许你们河东赚钱,不许江南赚钱吗?
  江南大地主是吃你家粮,还是喝你家的水?
  过分了啊!
  两边人马争论不休。
  河西,淮北,西南,西北,岭南各地的官员,纷纷选择站边,加入了这场撕逼大战。
  鞋子臭袜子乱飞,衣服帽子落了一地。
  金銮殿上,臭不可闻。
  朝廷早朝,瞬间变成了菜市场。
  甚至连菜市场大妈都比不上。
  “肃静!肃静!”
  “荒唐!”
  文德帝直接砸了茶杯,抢过大汉将军手中的静鞭,重重挥舞。
  啪!
  静鞭一响,朝堂瞬间安静。
  啪啪啪……
  又是三道静鞭,朝臣的心都跟着颤动。
  妈呀,陛下发怒了啊!
  “继续吵啊!怎么不吵了?当朕是泥塑的菩萨,坐在这里是摆设吗?”
  文德帝抄起砚台,重重砸在发亮地地面上。
  一声巨响,不少中下级官员吓得腿发软。
  至于那些朝堂大佬,个个不动如山。
  无论是吵架,还是文德帝发怒,都不能让他们动摇分毫。
  “陛下,微臣以为南下买粮之人最为关键。此人不仅要有能力从大地主手中买来粮食,还要狠狠杀一杀屯粮发灾民财的那些人的威风。叫他们知道什么是朝廷威严。”
  又是户部尚书赵大人。
  众位朝廷大佬纷纷点头附和。
  “赵大人说的有理。朝堂艰难如此,有人只惦记着屯粮发财,半点怜悯之心都没有,真是该死!”
  “又要买粮,还要彰显朝廷权威,这个南下买粮的人不仅要有足够高的地位,必要时候还要杀伐果决,杀一儆百!敢想敢干!这样的人,难啊!”
  文德帝厉声问道:“南下买粮,诸位爱卿谁能为朕分忧?”
  “臣倒是愿意替陛下分忧,奈何臣恐怕无力打压江南当地豪族,没办法压下价格,反而会让江南豪族趁机发财,嘲笑朝廷无能!臣不能替陛下分忧,死罪!”
  有人很机灵,率先站出来说自己无能。
  尼玛!
  南下买粮,还要打压粮价,这真是要命的差事啊!
  得罪人不说,说不定还会人头落地。
  江南出身的官员,可不是善茬。
  这帮人拉帮结派,打压异己,可是炉火纯青,手段老辣。
  自个小胳膊小腿,就别挑大梁了。
  主动出来承认自己无能,虽然面子有损,好歹官位和前途都保住了。
  紧接着,又有几个官员站出来,口称无能,不能替陛下分忧。
  “够了!”
  文德帝怒火中烧,“朝廷靡费钱粮,就养了你们这群废物。争权夺利的时候,个个积极得很。如今轮到替朕分忧,个个都当起了缩头乌龟。既然无能,那就滚出去,别占着茅坑不拉屎。来人,扒了他们的官服,摘了他们的官帽,丢出去!”
  众臣大惊失色,纷纷求情。
  文德帝铁了心要用霹雳手段杀一杀朝臣的气焰,“谁敢求情,就和他们几人一样,摘了官帽扒了官服滚出去。朝廷不养尸位素餐的废物!”
  话音一落,再没有人站出来求情。
  情意重要,官帽更重要。
  大汉将军冲进来,将几个自作聪明的官员扒了官服官帽,全都拖了出去。
  几个官员都傻了!
  陛下怎么能不按牌理出牌啊!
  “陛下,微臣冤枉啊!”
  冤枉个鬼!
  朝中之人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拉出去砍了,不会有一个人冤枉。
  文德帝怒火难消,厉声问道:“南下购粮,哪位爱卿能替朕分忧?”
  “陛下,南下购粮之人,既不能和江南豪族有所牵连,又要熟悉江南那边盆根错节的关系,还要有足够高的身份地位,足够凌厉的手段。这样的人,难找啊!”
  中书令李大人一番话,点出这里面的难度。
  众臣纷纷附和!
  是啊,这样的人难找啊!
  不能和江南有牵连,还要熟悉江南,还要有足够高的地位,以及狠辣的手段,这样的人哪里去找。
  少府家令捋着胡须,“这样的人,老臣倒是想到一个。”
  说完,他望着高高在上的文德帝。
  少府家令鸡贼得很,没说名字,却已经点明了一切。
  文德帝一下子,就和少府家令想到了一处。
  朝中的确有这么一个人,满足所有条件。
  他若是南下购粮,极大概率,能从江南大地主手中用较为优惠的价格买下粮食。
  但是文德帝却皱起了眉头。
  因为满足条件的人,唯有刘诏。
  足够高的地位,足够凌厉的手段,对江南足够了解,但是和江南那边的豪族并无利益牵扯。
  文德帝问道:“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少府家令微微摇头,“老臣愚钝,想不出第二人。”
  这时候又有人站出来,“启禀陛下,不如派遣二皇子南下购粮。二皇子也曾去过江南,对江南一地足够了解,而且身份贵重。二皇子南下,一定能及时买到粮食。”
  文德帝大皱眉头,不由得朝一直沉默的二皇子刘评看去。
  二皇子刘评出列,躬身说道:“儿臣愿前往江南,为父皇为朝廷分忧!”
  少府家令作壁上观。
  中书令李大人静观其变。
  户部尚书赵大人着急,站出来问道:“请问殿下,你打算用多少钱,买多少粮食?运输怎么解决?需要带多少人南下?可有目标?打算从哪里下手买粮?总不能去集市找粮铺买粮吧。”
  大量的粮食,不在粮铺,而在地主家的仓库里。
  一连串的问题,将人都打懵了。


第714章 违抗圣命
  二皇子刘评讨了个巧,“这些问题,在离京之前都会一一解决。”
  户部尚书赵大人可不会让二皇子轻易蒙混过关。
  他直接说道:“时间不等人。事关人命,事关大周国本,可没有时间给殿下慢慢想对策。陛下,微臣的意思,最好是选一个最合适的人,两天之内出发南下江南买粮。能早到江南一天,灾区百姓就能早一天得到救命粮。”
  文德帝看向二皇子刘评,“你需要多少天出发南下江南?”
  二皇子刘评咬咬牙,“儿臣只需两天?”
  “果真只需两天?”
  “是!”
  文德帝语气越发严厉,“你可知道,若是完不成任务,会有什么后果?朕会贬你为庶民!你确定两天时间,你可以做好准备南下购粮?”
  二皇子刘评冷汗津津,他哪里知道两天到底能不能做好南下准备。
  他事先又没得到消息。
  早知道今日早朝,朝臣会提出派人南下购粮,他就可以早早地商量好对策。
  也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难堪局面。
  这一回,他心头惴惴不安。
  他心知肚明,粮食有多重要。
  想了又想,仔细斟酌了一番,他才说道:“启禀父皇,两日太过匆促。能否多给儿子几日时间?”
  文德帝不置可否。
  户部尚书赵大人直接问道:“殿下需要多少天做准备?”
  二皇子刘评不敢托大,估摸了一下,说道:“至少得五六天。”
  “不行!”赵大人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给否了!
  二皇子刘评面上无光,只能求助文德帝。
  文德帝没有给他任何回应,目光扫视全场,“还有谁能替朕分忧?”
  “真有人能两日内出发南下购粮吗?”有人发出疑问。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
  “陛下,时间不等人。上回运往灾区的红薯,支撑不了几日。再不想办法运粮食过去,微臣担心恐有不堪言之事发生啊。加上军队在外作战,人吃马嚼,所费粮食甚巨。若是连军队也缺粮,其后果不堪设想。”
  户部尚书赵大人忧国忧民,语重心长地说道。
  无非就是想提醒文德帝,别犹豫了,赶紧拿主意吧。
  军队要是没粮吃,兵就会变成匪。甚至比匪还要凶残三分。
  对地方的危害性,是山匪的十倍。
  这个时候,粮食是最重要的。其他东西全都是旁枝末节,全都可以忽略不计。
  “李爱卿有何看法?”文德帝避重就轻,问中书令李大人。
  李大人躬身出列,说道:“二殿下需得五六日才能做好南下准备,时间上的确长了些,恐耽误事情。另外还有个要紧的事情,南下后,从哪里打开突破口?首先要找谁买粮?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光是有钱可不行。不知二殿下可有想法?”
  二皇子刘评脸色难看,一个二个都来为难他,真是岂有此理。
  他压着怒火,耐心说道:“本殿下暂无想法。不过若是肯给本殿下足够多的时间,本殿下一定会找到突破口。而且南下的路上,本殿下也不会闲着。本殿下会仔细了解江南的情况。”
  李大人含笑点点头,又问道:“其他几位殿下,可有想法?”
  二皇子刘评攥紧拳头:李大人,你欺人太甚!你是将本殿下当做猴子戏耍吗?
  二皇子刘评扭头,不动声色地观察几个兄弟的反应。
  三皇子刘言站出来,“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奈何儿臣不曾去过江南,惭愧!但是儿臣愿意替二哥收集资料,为二哥南下做准备。”
  二皇子刘评的脸色好看了些许,老三还是有自知之明,没乱来。
  四皇子刘议暗自嗤笑一声,老二和老三唱了一出双簧,真以为他看不出来吗?
  南下购粮,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当心没出到风头,还惹来一身腥臊。
  刘议不打算出头。
  文德帝却点了他的名,“老四,你怎么想的?”
  刘议无奈,只能站出来说道:“儿臣愿替父皇分忧。只是儿臣上次去江南,差点将差事办砸,儿臣不确定自己能否按时采购到粮食,运送到灾区。此事事关重大,儿臣不敢托大,恐耽误朝廷大事,还请父皇见谅。”
  啪!
  文德帝一巴掌拍在桌上,怒了!
  “就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替朕分忧吗?”
  大殿内,人人噤若寒蝉,像是鹌鹑。
  少府家令想了想,说道:“若是陛下不嫌微臣老迈,微臣倒是愿意南下购粮。”
  文德帝脸色和缓了一下,“爱卿忠君爱国,朕心甚慰。不过爱卿年龄过大,朕怕爱卿有个三长两短,此事还是要交给年富力强的人去做。”
  少府家令躬身说道:“多谢陛下体谅。微臣不能替陛下分忧,有罪。”
  “爱卿不必如此。”
  “陛下,能否拍中官南下购粮?”
  派太监南下?
  谁想出来的馊主意,简直是荒唐。
  “陛下,此事不可!”
  别的事情不敢争先,可要说起打压太监,文臣武将能拿出一箩筐的理由,洋洋洒洒,不带重样的。
  “决不能派中官南下!”
  “此乃取祸之道。”
  “病急乱投医,也不该派中官南下。”
  “够了!”文德帝厉声呵斥,“朕一句话都没说,你们倒是积极。问你们谁能替朕分忧,一个个又都变成了哑巴。争权夺利有你们的份,办正经事一个个就成了缩头乌龟。当朕好欺吗?”
  众臣只能闭嘴。
  文德帝正在气头上,不会有人傻到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散朝!”
  文德帝拂袖离去,走的时候,还一脚踢翻了一张小杌凳。
  回到兴庆宫,派人将几位老臣请来,开小朝会。
  大朝会永远都吵不出一个结果,纯粹就是样子货,耽误时间。
  文德帝在大殿内走来走去,面色阴沉,“诸位爱卿,都说说吧。”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很为难啊。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就差直接点明刘诏。
  可是文德帝偏要装傻,偏要指望别的人,这很麻烦啊。
  “陛下,关键时刻就该当机立断。”中书令李大人提醒道。
  文德帝冷哼一声,不置可否。
  “为百姓着想,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请陛下尽快拿定主意。”户部尚书赵大人就差跪下来请求。
  少府家令则说道:“微臣已经安排江南的钱庄筹措银钱,人一到江南就可提现银购粮。”
  文德帝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