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644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44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家公子的小厮从船上下来,一脸木然地说道:“底楼脏乱差,二楼,三楼还算干净舒适,就是忒小了点。”
  船家伙子嘿嘿嘿地笑着,“船就这么大,要载这么多人,船舱只能建小一点。公子无论去哪艘船上看,船舱都是一样小。但是别家的船肯定没我们家的船干净舒服。”
  富家公子不置可否,“我之前听你说,你们这船要明日才出发。”
  “对对对,明日一早就走。”
  “今儿不能走吗?”
  “公子说笑了,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公子要是年初过来,坐船去江陵府,那时候一个月才一趟船。京城直达江陵,在那个时候可不是热门航线。直到那本什么书……”
  “《杨先生讲江陵》,今年五月份出版,一经上市,就排在了书籍销售榜榜首。”富家公子一脸得意地说道。
  船家伙计猛拍自己的大腿,“对对对,就是《杨先生讲江陵》。还是公子见多识广。自从有了这本书之后,很多像公子这般有见识的人,纷纷坐船前往江陵。
  京城到江陵的客船,从一月一趟改为半月一趟,后来又改成十天一趟,五天一趟,现如今则是三天一趟!公子来得巧,明儿就是发船的日子。公子要是错过了我们的船,就得再等三日才有船去江陵府。”
  此时,又有人打听去江陵的船。
  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
  船家伙计兴奋得直搓手,全都是有钱人啊,肥羊啊!
  船钱都是小钱,一路上吃吃喝喝,打赏的钱,才是大钱。
  “公子,你看又有人要去江陵。二楼三楼的船舱所剩不多,公子不妨先将船舱定下来。要不然晚了,都被别人定走了。”
  富家公子被说动,交钱定船舱。
  船家伙计做成一单,又急急忙忙跑去招呼新来的客人。
  定好了船舱,富家公子就在码头附近,找了一个客栈住下。
  他可不想晚上住船上,反正他也不差那点钱。
  结果一个客栈客满,两个客栈客满,走到第三个客栈才要到一间上房。
  “兄台可是去江陵?”
  有人主动上前打招呼。
  富家公子好奇地看着对方,不穷不富,就一普通小民家庭子弟。
  小民家庭子弟挥挥手上的木牌,“我也是去江陵,看样子我们是一条船?”
  富家公子点头,“兄台也是杨先生书迷?”
  “正是!原来是同道中人,我也是看了《杨先生讲江陵》,才决定前往江陵府。”
  “某亦然!”富家公子笑了起来,能遇到同道中人,幸甚。
  《杨先生讲江陵》,辞藻华丽优美,像是一首长诗,充满了浪漫风情。
  江陵府秀丽的自然风光,诗情画意的民风民俗,可口的美食,热情奔放的姑娘,独具一格的建筑,浪费的邂逅,让每一个看过《杨先生讲江陵》的人,都对江陵府充满了向往。
  富家公子胡天佑,自从读完了《杨先生讲江陵》,就无法控制内心想去江陵一游的欲望。
  他从来没有对一个地方,产生过如此强烈的向往。
  《杨先生讲江陵》,就像是掺了糖的毒药,让人欲罢不能。
  客栈很有多同道。
  众人互通姓名,热情地聊了起来。
  话题天南海北。
  聊新民县的房价,聊山河书院,聊月初裸奔盛况,聊杨先生又出了什么新书,聊新民县的小娘子,聊到底是江陵的女子好还是京城的女子好……
  一群吃饱了,精力过剩的年轻男子,把客栈变成了菜市场,热闹得不行。
  等到次日一早,一群人打着哈欠,却又莫名兴奋的登船。
  人齐了,客船起航,载着年轻人的梦想和憧憬,南下江陵府。
  ……
  苏政也将在三日后,带着妻儿南下江陵府,任职一县父母官。
  走之前,他花费数日拜别了先生,同窗,邀请同僚的们吃饭。
  等到还剩下几天时间,他终于有空,来到山上,辞别顾玖。
  顾玖扫榻相迎,亲自烹茶。
  “祝苏表哥此去大展宏图!”
  “多谢表妹。不瞒你,首次出任一县县令,牧一县之民,又是闹过反贼的地方,我心头有些没底。”
  苏政在顾玖面前,有一说一,没有打肿脸充胖子。他心头没底,就想找顾玖讨个主意。
  顾玖拍拍手,丫鬟阿晴去了书房,没一会拿来一本账册放在桌上。
  苏政好奇账册里面的内容。
  顾玖的手放在账册上,“苏表哥即将前往江陵府,出任下江县县令。苏表哥之前可有了解过下江县的情况?”
  苏政点头,“只了解了基本情况。但是因为去年闹反贼,当地情况和户部吏部登记的情况肯定有出入。我现在就在想,去了那边,该从何处着手。”
  顾玖轻声一笑,“我的意见是,先从修缮城墙,平整道路着手。核算田亩人口,苏表哥在站稳脚跟之前,切莫轻易动这一块。”
  苏政微蹙眉头,“莫非当地豪强死而不僵,尾大不掉?”
  顾玖摇摇头,“豪强因为闹反贼,损失惨重,暂时无力同官府对抗。但是当地宗族势力,乃是顽疾。当地闹反贼,不仅无损宗族势力,反而助长的宗族势力。宗族势力,俨然凌驾于官府之上,是个大问题。
  我的意见是,苏表哥可以考虑同当地豪强合作,共同对抗乡间宗族势力。修缮城墙,平整道路,就是合作的纽带。”
  苏政眉头不展,“修缮城墙,平整道路,都需要钱粮。当地刚闹完反贼,前几年又是各种天灾人祸。想都想得到,县衙库房里面既没钱也没粮。”
  顾玖轻声一笑,“钱粮问题,苏表哥不用担心。等你去了那边,会有人和你联络,助你在当地站稳脚跟,深耕下江县。”
  苏政疑惑不解。
  顾玖笑了笑,“苏表哥忘了我的身份吗?我可是商人!钱粮问题,对商人来说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官府能给予多大的力度支持当地商贸。”
  “听小玖妹妹的意思,莫非是打算复制新民县的模式。”
  “当然不是。下江县土地肥沃,有山有水。种植水稻,药材都是极好的。加上紧邻水路,当地要如何发展,我有个初步想法。”
  说完顾玖将手中账册往前一推,“这里面记录了下江县县城,各个乡镇的基本情况。当地各大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希望这本账册,能对苏表哥执政下江县起到一点作用。”
  何止是一点作用,分明就是治理下江宝典。
  苏政兴奋翻着账册。
  账册里面,记录了每个豪族的情况。
  人口多少,田亩多少,商铺几何,主营收入,谁是家主,谁说了算,有何背景靠山,性情喜好一一都登记在册……
  有了这个账册,苏政对即将执政的下江县可谓是明明白白。
  所有当地叫得出名字的人,他都一清二楚。要怎么对付这些人,这些账册里面已经有了备注。
  苏政紧握着这份宝典。
  “小玖妹妹太了不起。一定花费了许多心血,才搜集到这么多资料。”
  顾玖笑了笑,“我这人有搜集东西和信息的喜好。下面的人,有样学样,去到一个地方,总喜欢打听当地情况,汇集成册。多年努力,才有了这本账册。”
  苏政起身,对顾玖躬身一拜,“多谢小玖妹妹。”
  “苏表哥客气!”顾玖受了半礼。
  苏政郑重说道:“我定不会让小玖妹妹失望!”
  “我期待着苏表哥在下江县能有所成就,实现你的为官理念。”


第768章 作死边缘来回试探
  最近京城最大的八卦,不是八十老汉十八妻,也不是三元公出版新书。
  而是国子监学山河书院,办了一份《国子监报》。
  除了名字不同,排版,格式,几乎都一样。
  也是面向国子监师生征稿。
  可能是还不习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稿件的质量有高有低。
  对这事,最关注的莫过于山河书院的师生。
  其次就是文青书局的大总管黄去病。
  文青书局之所以能有今天,推出一本书就爆一本,根本原因在于背后有山河书院兜底。
  就算有一天,其他书都卖不出去。
  只要山河书院还在,只要还有入学考试,文青书局依旧能靠着考试冲刺习题集活得滋润无比。
  习题集俨然已经成为文青书局的一个固定收入。
  每月的利润,都有习题集的贡献。
  并且长期且稳定。
  黄去病弄来了几份《国子监报》,大肆抨击,“这是抄袭!可耻的抄袭!身为读书人,竟然干抄袭。”
  顾玖劝他稍安勿躁,“不就是一份报纸,何至于如此。将来模仿山河书院办报的书院会更多,你气得过来吗?”
  黄去病哼哼两声,“你就一点不在意?”
  顾玖笑了笑,“一枝独秀同百花齐放的区别,哪个好?”
  黄去病皱眉。
  顾玖将几份《山河书院报》扔在桌上,“最近几期的内容。编辑部真是越来越大胆。”
  几个老愤青,带着一群精力过剩的年轻人,恨不得把世界掀翻。
  内容越来越犀利辛辣,针砭时弊,挑战敏感话题。大肆抨击朝中忠臣……
  就没他们不敢干的事情。
  还好,将他们关在书院内,没让他们到外面乱窜。
  《山河书院报》也只限在书院发行,这才没惹出大乱子。
  顾玖揉揉眉心。
  她对黄去病说道:“当初办报的本意,是给学子们一个表现的渠道,增加生活乐趣。让枯燥的读书生活,多一抹色彩。你看看这几期的内容,俨然是在作死的边缘来回试探。”
  黄去病看着《山河书院报》上面的内容,也忍不住龇牙咧嘴。
  特么的,这群学生胆子也太大了,什么都敢说。
  就差直接去某大臣家里卧底。
  顾玖的本意,是想办一份接近生活娱乐八卦的报纸,逗大家一乐。办得好的话,可以面向全京城发售。让报纸做到自负盈亏。
  然而,很显然,书院师生们拥有着更‘高尚’的情操,他们只愿意关心朝臣,关心朝政,关心经济民生,抨击社会恶习。
  他们想要做新闻斗士。
  顾玖头痛。
  虽然师生们并不清楚什么叫做新闻斗士,可他们一直在朝那条路上狂奔。并且一直在作死的边缘来回试探。
  他们不关心生活八卦,也不关心市井流言,只关心朝廷动向。
  恨不得将朝臣的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
  顾玖对黄去病说道:“国子监办报,是好事。至少能够分散大家对《山河书院报》的关注。让《山河书院报》不要那么醒目。”
  即便《山河书院报》只在书院内发行,也阻挡不了外面的人群,对这份报纸的追逐和推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们想尽办法托关系,从山河书院弄报纸。
  每当报纸发行的时候,也就是山河书院校门口最热闹的时候。
  围在书院校门口的人,十个有九个都是为了托人情看报纸。
  这个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车马行。
  马车租赁生意爆好。
  其次就是卖小吃的游商。
  挑着担子,赶着驴车,往山河书院校门口一蹲,一天下来,收入十分可观。
  书院的学生,都是潜在消费者。
  围在书院校门口的人群,更是出手大方。
  对于这些游商,书院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确保地面卫生,书院都不会驱赶他们。
  黄去病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了对比,才看得出差距。《国子监报》同《山河书院报》对比,就是个渣渣。反而会吸引更多人关注《山河书院报》。照着这几期的内容继续办下去,迟早要出事。”
  顾玖没否认黄去病的话,“正因为担心出事,我才说国子监这个时候办报,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趁机敲打敲打编辑部的人,不要什么文章都往上面刊登。”
  是时候,给《山河书院报》踩一脚刹车。
  下人禀报,“启禀夫人,陈秀才来了。”
  黄去病好奇,陈秀才是谁。
  顾玖说道:“就是《山河书院报》现任主编。”
  陈壮实在《山河书院报》实习了三个月,就被正式提拔为主编。
  这几期内容,就是他拿的主意。
  犀利辛辣,犹如他这个人。
  顾玖需要他犀利的风格,却不允许他在作死的边缘来回试探。
  黄去病问道:“今儿就是为了敲打他?”
  顾玖点点头,笑着问黄去病,“如果我说文青书局也可以办一份面向广大京城小民的报纸,你什么想法?”
  黄去病拍拍桌上的几份报纸,“类似这样的?”
  顾玖摇头,“完全不同。我做了个模板,让阿晴带你去看。等我这边谈完,我们再聊。”
  “行啊,我没意见。文青书局要是能办报,名声会更响亮。”
  黄去病摇着折扇,前往花厅。
  顾玖坐在凉亭,等着陈壮实。
  陈壮实额头冒汗,有点心虚。
  “学生见过夫人!”
  “坐下说话!”顾玖含笑招呼陈壮实。
  陈壮实深吸一口气。
  之前心虚,让他有些进退失据。
  不过他一向胆子大,调整好之后,倒是恢复了正常。
  “喝茶!”
  “多谢夫人!不知夫人叫学生过来有何吩咐。”
  顾玖指了指桌上的几份报纸,“《国子监报》看过了吗?”
  “看了!”
  “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陈壮实大胆说道:“皆是狗屁不通,无病呻吟的文章。这等文章,就没资格拿出来丢人现眼。”
  顾玖笑了起来,“本夫人一直很欣赏你的才华和胆量,也欣赏你善于抓住机会的敏锐。你有没有想过,《山河书院报》照着现在这个趋势办下去,还能存活多久?”
  陈壮实心头一惊,“莫非官府找上门来了?”
  顾玖摇摇头,却又说道:“官府找上门是迟早的事情,以你的聪明,不会看不透。”
  陈壮实心虚一笑,“不瞒夫人,最近几期的《山河书院报》稿件质量极高,我心中欢喜不已。若是不刊登出来,实在是暴殄天物。”
  顾玖犀利发问,“就没想过后果吗?为了几篇高质量文章,致使《山河书院报》停刊,你认为值得吗?
  我说服山长任命你为总编,就是看中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