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742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42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11章 博弈(三更)
  陆大人气得脸色发青,双目喷火!
  也不知顾玖施了什么魔法,竟然忽悠得周世安要辞官去山河书院教书。
  气煞人也!
  好不容易笼络一个人才,半路上被人撬墙角。这事搁在谁身上都难受。
  陆大人不好冲周世安发火,只能一个人生闷气,板着脸不搭理人。
  周世安自知理亏。
  “这些年承蒙大人照顾,铭感五内。大人若有差遣,无论何时何地,绝不推辞。”
  陆大人压抑着怒火,“就不能等一等。过两年再说辞官的事情?”
  周世安摇头,“我已经浪费了太多年的时间,不能继续浪费下去。”
  竟然把当官说成浪费时间!
  陆大人想发怒,最后却连连叹气。
  “真的不再考虑考虑?”
  “辜负了大人的栽培,请大人见谅。”
  周世安打定了主意,要去山河书院教书。
  就是十头牛,也休想将他拉回来。
  陆大人摆摆手,“罢了,罢了,强扭的瓜不甜。本官不勉强你,不过别忘了时常过来看看。虽然你不在官场,但你我二人的情意还在。”
  “多谢大人!”
  周世安如释重负。
  “准备什么时候搬去山河书院?”
  “明日就搬过去。”
  “这么着急?”
  “想早一点安顿下来,安心写书。”
  “也好!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没必要拖拖拉拉。明日我让管家替你搬家。”
  “不用麻烦。书院明日会派人过来帮忙搬家。”
  “书院是书院,本官是本官。总之说定了,明日我会安排人帮你搬家。”
  “多谢大人。”周世安无奈应下。
  在书院安顿下来后,周世安关起门来,不受人打扰,开始专心写书。
  活了大半辈子,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想说的话很多,想写的东西也很多。
  望着镜子中,花白的胡子,周世安自感剩下的日子不多,不敢浪费片刻时光。恨不得一口气将所有想写的东西写出来。
  ……
  陆大人怒气难消。
  他给顾玖下了拜帖,想和顾玖谈一谈。
  做人不能这没品。
  顾玖接到帖子,扔在一边。
  她调侃道:“陆大人打算兴师问罪,怎么不想想当初他从我手中截胡。”
  当年,顾玖亲自出面,说服周世安到山河书院教书。
  周世安答应了,结果签协议之前被陆大人一顿忽悠,忽悠到中书省当差。
  那个时候,山河书院求贤若渴,光一个三元公杨元庆撑门面,实在是有点寒酸。
  当初,顾玖可是生了好大一顿气。
  这回也让陆大人尝尝被人截胡的滋味。
  许有四问道:“王妃要见陆大人吗?陆府的人正在门房等消息。”
  顾玖重新拿起拜帖扫了两眼,“难得陆大人纡尊降贵下拜帖,当然要见,还得扫榻欢迎。告诉陆府的下人,三日后本王妃在晓筑恭候陆大人大驾。”
  ……
  三日之期,转眼到来。
  陆大人乘坐四轮马车,来到山中晓筑。
  已是深秋季节,树叶枯黄掉落。
  车轮碾压树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动。
  陆大人闭目养神。
  直到马车驶入晓筑,他才睁开眼睛。
  “我家王妃正在花厅等候,大人这边请。”
  陆大人头一次来晓筑,好奇之心难免。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显露出精致奢华。
  到了花厅,三面落地琉璃窗,将陆大人震撼了一把。
  “大人请,我家王妃正在里面等候。”
  陆大人走进花厅,闻到茶香。
  “王妃好兴致!”
  “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大人请坐!”
  顾玖起身相迎。
  丫鬟烹茶,还有侍女抚琴。
  琴声悠扬,令人心旷神怡。
  陆大人浅饮香茗,连道好茶。
  “南边的庄子,置办了两座茶山。茶叶不算顶好,胜在一年四季都能喝到新茶。”
  “早就听说王妃在南边置办了好几座庄子,没想到还置办了茶山。”
  顾玖提起茶壶添水,她不急不缓地说道:“前几年南边干旱,茶叶数量品质双双下降,还卖不上价格。不少茶商经营困难,不得不变卖资产度过难关。正好那时候我手头上有点闲钱,就买了两座茶山,雇人种茶采茶。茶叶这行当,看似利润惊人,实则投入巨大。胜在能为当地大部分人口提供工作机会,让当地小民赚一份辛苦钱。”
  “王妃做生意,似乎总能考虑到用工问题。”
  顾玖轻声一笑:“一个市场,光是靠世家贵族,根本支撑不起来。只有当小民手中有了钱,舍得花钱消费的时候,市场才会越做越大,收益才会越来越高。无论是茶叶,还是肉菜,亦或是布匹,都靠走量。量,需要人口支撑。同理,朝廷要收税,也得指望着小民手中有粮有钱。毕竟朝廷没本事从世家贵族手中收取一文钱的税收。”
  这话太打脸。
  陆大人轻咳两声,“收税弊端,乃是几百年上千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顾玖笑了笑,“道理我都明白。太祖建国,需要世家支持,所以默许世家照老规矩不用缴税,默认世家可以囤积田地,蓄养奴婢。好处是,大周朝江山稳固,一切反对势力灰飞烟灭。坏处就是,时日一长,必将拖垮朝廷财政。当发生战争,灾荒,朝廷弊病积重难返,内忧外患,王朝江山走向末路。这也是任何王朝逃不了三百年命运的根本原因。”
  总结起来,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巨大。
  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造反,寻求一条出路。
  陆大人神情凝重,“王妃可有良策?”
  “大人不是已经看见了吗?既然动不了世家贵族的利益,那就想办法给小民一条活路,让小民多一条生财之道。”
  顾玖似笑非笑地看着陆大人。
  陆大人扬眉,“本官没想到王妃会交浅言深。”
  顾玖笑了笑,说道:“虽说我与大人来往不多,但是大人的人品我信得过。即便大人将这番话告诉陛下,我也无需担心。陛下一直都知道我在做什么。”
  “所以王妃的产业能够迅速扩张,一直不曾受到朝廷的打压。”
  “本王妃不光是在做生意,更是在解小民之困。朝廷有什么理由打压我名下的产业?”
  陆大人笑了起来,“山河书院出版的《山河书院报》,常常刊登一些犯忌讳的文章,却从未受到报业司打压。显然也是因为山河书院秉持免费办学,深得陛下之意。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仅惠及广大学子,也为王妃免了灾祸。”
  顾玖抿唇一笑,“陆大人看得深远,本王妃似乎无法反驳。”
  陆大人挑眉,“夫人办山河书院,果然是为了免灾祸?”
  “准确的说办书院一举多得。既可以免灾祸,还能发掘人才,为孩子提供一个理想的读书场所。”
  “然而每年都要花费百万两巨款。”
  “值得!”
  陆大人连连摇头,“要有多大的回报,每年百万两的投入才算‘值得’?与其说是在发掘人才,不如说是在储备人才。”
  顾玖给茶杯里添满水,“大人今日上门,是为了讨伐本王妃吗?”
  陆大人再次摇头,“本官是在评估王妃到底有多大的野心。”
  “哦?那么斗胆问一声,大人有答案了吗?”
  “王妃是在颠覆王朝。”陆大人掷地有声地说道,“比起兵造反的反贼,危害更大。”
  “非也!”
  顾玖面色镇定,并没有被陆大人的话吓住。
  “王朝在延续前朝的旧路,而我则在试图寻找一条新路。”
  “你的新路,有可能将王朝带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本王妃记得,当初大人在陛下面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大人明明说过,可以尝试一条新路。为何今日又变得固执守旧?”
  陆大人哈哈一笑,“果然什么都瞒不住王妃。”
  顾玖静听下文。
  “王妃想寻求一条新路,也就意味着,你和秦王殿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顾玖点点头,没有否认,“这条路已经初见曙光。”
  陆大人斟酌道:“本官斗胆一猜,陛下之所以会改变心意,多半是因为公子御。”
  顾玖不置可否。
  陆大人摇头笑笑,“秦王殿下是什么态度?”
  顾玖没急着回答,反而问道:“大人以什么立场来问这个问题?”
  陆大人理所当然地说道:“朝廷重臣的身份。”
  顾玖挑眉,“不是陛下心腹?”
  “既是这陛下心腹,也是朝廷重臣。”
  “将来某一天,宫里换了人,大人会怎么做?”
  “当然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何为本分?”顾玖追问不休。
  陆大人面容严肃地说道:“身为臣子的本分,替陛下守好大周江山。”
  顾玖笑了起来,“本王妃的态度,就是秦王殿下的态度。”
  陆大人明显有些意外。
  顾玖笑道:“我知道大人在想什么。刘诏没有大人想象中那样因循守旧,他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正因为如此,本官才担心。担心步子迈得太大,急于求成,最终会引火烧身。”
  “多谢大人提醒。我会时常反省自身,争取小步前进。”


第912章 掉坑里
  “秦王殿下勇武过人,未必愿意循序渐进。”
  陆大人始终对刘诏不放心。
  任何上位者,都希望所有的政治改革,都能立竿见影。
  立竿见影,就意味着大刀阔斧。
  然而广大小民,大周江山经不起大刀阔斧的变动。
  动得太厉害,当心翻船。
  只能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的进行变革。
  这样一来,得几年,甚至十几年才看得出效果。
  上位者有这个耐心吗?
  陆大人很怀疑。
  刘氏皇族,可没有多少耐心。
  顾玖笑了笑,“大人先是担心刘诏保守固执,现在又担心他急于求成。为何刘诏在大人心目中的形象,总是比较极端?”
  陆大人说道:“这个问题王妃不该问本官,应该问秦王殿下本人。他的所言所行,给人的印象,就是容易走极端。比起陛下,秦王殿下的性格更加阴沉。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处事方式,秦王殿下无法让人放心。”
  顾玖连连摇头,“这是典型的偏见。不说军武方面,就说刘诏在朝廷历练的这些年,包括先帝还在的时候,他何曾有过激进勇猛?当年他在兵部当差,万事按照朝廷法度办事。离开兵部,到了尚书省,也不曾给谁添过麻烦。大人不应该带着偏见去看待刘诏。”
  陆大人不认可顾玖的话,他否认道:“秦王殿下能够按照朝廷法度办事,在本官看来,全是王妃的功劳。显然王妃能够够很好的控制秦王殿下的情绪。”
  顾玖扬眉一笑,“很高兴大人认可我这些年的努力。我以前能帮刘诏控制情绪,将来同样能做到。”
  “万一呢?万一发生意外……”
  “即便发生意外,”顾玖打断陆大人的话,“脾气暴躁的刘诏,也比其他皇子更有大局观。他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陆大人频频摇头。
  顾玖往茶杯里面续上茶水,一边说道:“大人根本就是杞人忧天。”
  “本官不得不杞人忧天。”
  顾玖浅浅一笑,“努力了这么多年,本王妃才创下眼下这些基业。不瞒大人,我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眼下大好的局面,刘诏也不行。”
  刘诏敢乱来,她有一百零八种办法收拾他。
  陆大人呆愣当场。
  顾玖冲他抿唇一笑,一副温和无害的模样。
  陆大人感到惊奇,顾玖到底怎么做到将野心勃勃的话,用那样的温柔的语气说出来。
  他试探道:“这么说秦王府大小事情,都是王妃做主。”
  顾玖笑道:“小事我做主,大事刘诏做主。不过我们家已经多年没有大事发生。”
  陆大人闻言,顿时替刘诏感到心酸。
  刘诏堂堂皇子,秦王殿下,竟然惧内。
  难怪多年来连个妾室都没有。
  陆大人抹了一把脸,替刘诏掬一把同情泪。
  “大人不必为了没有发生的事情忧心。不如往好的方向想。”
  “本官也想尽可能乐观一点,然而事实是朝廷内忧外患。若非有少府支撑着,朝廷早就入不敷出,不得不加征赋税和徭役。”
  “目前的局面,已经比历朝历代好了十倍不止,大人居功至伟。”
  陆大人连连摆手,“本官有自知之明。本官虽然看不起李秉明小人行径,然而朝廷有今日局面,多亏了李秉明多年努力打下的基础。”
  顾玖含笑点头。
  陆大人果然是端方君子,没有否认李大人的功劳。
  “本王妃打算在边关前线种植红薯,有没有让大人心情好一点?”
  陆大人一脸见鬼的表情,“王妃确定要在边关前线种植红薯?不怕亏钱。”
  “亏不了钱。不知道大人有没有去过西北?”
  陆大人摇头,他没去过西北。
  顾玖说道:“我在西北晋州住了多年,对当地还是有所了解。边关一带,有很多人以放牧为生。因为边境不宁,牧民不敢深入草原放牧,只能长年累月在边关附近放牧。因为过度放牧,边关一带,牧场基本上已经沙土化。一到大风天,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这些沙土化的牧场,长不出粟黍,也种不了稻麦。唯一能种的物种就是红薯。边境线漫长,有几万顷,十万顷,甚至百万顷土地等着人们去开垦。本王妃打算建立大周最大的红薯酿酒厂,不知大人有没有兴趣参与进来?”
  陆大人脑袋有点晕,他揉揉眉心,“现在边关正在打仗。”
  “我知。”
  “夫人从哪里找人开垦土地种红薯?”
  “那些战俘,就是现成的劳动力。军队给我一个战俘,战俘工钱按照市场价五折算,全都归军队所有。我想西北大都督府,还有西北军,各路边军都很乐意做这笔买卖。省了粮食,还能挣钱,何乐不为。”
  陆大人连连摇头,“王妃的想法,委实太过疯狂大胆。”
  “不疯狂一点,哪有水泥路,哪有新民县,哪有三和快递,哪有四轮马车?”
  陆大人了然一笑,“所以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