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762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762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世安拍着自己的脑袋,“是我太迟钝,时至今日才发现杨兄的优点之一,该罚三杯。”
  三元公杨元庆哈哈一笑,“周兄爱喝酒,自罚三杯岂不是如了你的意。不行不行,不能罚你喝酒,要罚就罚你三日不得喝酒。”
  真是残忍至极。
  周世安胡子一抖一抖,连带着棋盘上也大败亏输,不敌三元公。
  周世安将棋子一扔,“孙兄,你来战他。”
  孙状元乐呵呵上前,接替周世安,同三元公先大战三百回合再说。
  “可惜任小友不在。”三元公很是遗憾。
  任丘想要辞官,已经闹腾了好长一段时间。
  上至皇帝刘诏,下到陆大人,都不同意他辞官。
  这么个大好人才,好不容易笼络到朝堂,岂能让他轻易离开。
  任丘气得不行,干脆躲在房里不出门,不见人,不说话。
  以至于春暖花开,正是出来潇洒的季节,却不见任丘的踪影。
  几位老先生十分遗憾。
  “任小友有大才,他应该到书院教书。”
  “朝廷不放人,徒呼奈何。”
  “不知皇后娘娘意下如何?若是皇后娘娘可居中斡旋,或许事情有利于我们书院。”
  “皇后也要给陛下面子。陛下不让任丘辞官,皇后有想法也得憋着。”
  “隐约有传言,皇后在分陛下的权柄。”
  “此乃无稽之谈。二位可别听风就是雨。”
  “这等无稽之谈已经传到书院,可见私下里这么想的人不少。”
  三位老先生又开始发愁。
  山河书院的真正靠山就是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要是出事,山河书院不知会落到什么下场。
  “你们都是杞人忧天。皇后同陛下几十年夫妻,琴瑟和鸣,在潜邸的时候就一直互相协作。所谓皇后夺权,纯粹是造谣。”
  “在潜邸时互相协作的帝后从来都不少,可是当登基称帝后,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你们不信任皇后娘娘?纵观古今,有几人能比得上皇后娘娘。过去的皇后,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娘家人,靠的是娘家父兄。当今皇后娘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多年经营的产业,人才,说一不二的影响力。这可比靠什么娘家人靠谱多了。”
  “我等都是庸人自扰,切莫乱做猜测。”
  “我与皇后娘娘打过几次交道,无论她是否在争夺陛下的权柄,她都会是赢家。这年头,赢家通吃,你们都将担忧放回肚子里。”
  “承三元公吉言。”
  “但愿这天下不再有战事!”
  “这个想法过于天真。不如祈求苍天,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日子蒸蒸日上。至于战事,自有朝廷操心。”
  ……
  《山河书院报》公开发行的前几天,已经开始在《大周生活秀》上面打广告,做宣传。
  市井小民不稀罕《山河书院报》,嫌弃这份报纸太过晦涩难懂。
  读书人和官员却对这份报纸充满了期待。
  等到《山河书院报》正式发行这一天,各大报摊前,来来往往都是穿着宽袖长袍的读书人。
  “来一份书院报。”
  “好嘞,您的书院报,承惠两文钱。今儿还有《国子监报》,要不要也来一份?”
  “《国子监报》上面有什么内容?”
  “还是老样子,攻击周先生,抨击我等小民麻木不仁之类的话。”
  显然《国子监报》毫无新意的内容,没有引起学子的兴趣。
  不过他还是花了两文钱,买了一份《国子监报》。
  “同书院报对照起来看,更有意思。”
  书院报的内容,一如既往的辛辣犀利。细心的老读者,也发现了一些变化。
  比如用词更为通俗易懂,照顾到大部分人阅读体验。
  多了市井新闻,多了广告版面,多了传奇小说版面等等。
  不再是书院学子自嗨的报刊,正儿八经像个面对大众的通俗报刊。
  书院报打响了替周世安正名的第一枪。
  “何为奸贼?”
  “吸取民脂民膏,玩弄权术,混乱朝纲,卖国求荣,占据任何一项方为奸贼!”
  “试问,周世安何德何能,敢称天下第一奸贼?”
  “周世安若是奸贼,朝中诸位大人又算什么?算奸贼祖师爷吗?”
  “玩弄舆论,混乱视听,误导小民,朝中诸位大人才是真正的奸贼。”
  “奸贼不除,世道不安!”
  “一本《官场》,犹如一把尖刀,撕开了天下官员的遮羞布。以至于天下官员纷纷气得跳脚,指着周家祖坟大骂周世安为奸贼。真是可笑,可叹!”
  “对周世安的讨伐,不过是为了掩盖官场真相。一切敢说真话的人,都是官场大老爷们的敌人。”
  “官场老爷们为何急了?只因一本《官场》吗?请听我细细道来。”
  书院报的小年轻编辑们,火力超级猛烈。
  一上来,就拿出十成十的本事。一篇篇文章,各种犀利责问,直指官员们最担心的事情。
  《官场》说了真话,官员们则是气急败坏的跳梁小丑,迫不及待的想要撕碎周世安这个罪魁祸首。
  市井小民们纷纷拍着桌子,拍着大腿,大呼一声:“骂得好!”
  光是看官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痛骂周世安,看多了就腻了,很没意思。
  如今书院报加入战斗,双方对骂,互相揭老底,果然比单方面痛骂精彩了十倍不止。
  至于谁输谁赢,谁占据了道理,市井小民并不在意,也不太分得清。
  他们只是看个热闹,一天劳作之后有个消遣之物。
  谁好谁坏,谁有道理,这就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样,每个人立场不同道理就不同。
  然而,每个人说出来的道理貌似都很有道理。
  “反正就看个热闹,管他谁有道理。”
  这是大部分市井小民的想法。
  他们不关心道理的好坏,只关心谁吵架更厉害。
  “书院报更胜一筹。”
  “官老爷们还是过于矜持,吵架竟然吵不过一群读书人,丢脸!”
  “官员们有底线,谁知道这帮学子毫无底线。”
  “放屁!周先生的祖坟都快被翻出来了,这还叫有底线?分明是下作。”
  “的确很下作,而且还用错了地方。周世安做过几年朝廷官员,狠狠挖一挖他当官时候的作为,其实是个很好的攻击点。”
  “喂,你到底站那边?”
  “老子哪边都不站,就看个热闹。”
  “对对对,就是看个热闹。”
  小民们七嘴八舌,官员们怒不可歇。
  “荒谬绝伦!”
  “书院报吃饱了撑着吗?突然公开发行,还替周世安正名,正的什么名?那些学子懂不懂规矩,总有一天他们也会科举入仕,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和一群愣头青计较纯粹浪费时间。大家还是想一想,接下来要怎么反击。”
  “决不能手下留情。”
  “当然不能手下留情。要将周世安彻底钉在耻辱柱上,将《官场》扫入垃圾堆。”
  “诸位同心协力,一起将《官场》扫入垃圾堆!”
  官员们打了鸡血,一个个激动得嗷嗷叫。比书院的学子们还要热血青春。
  正如顾玖所说,这些官员每天不打两场嘴仗就觉着浑身不舒坦。
  开辟报纸这个新的战场,果然让一群尸位素餐的官员们焕发了新的青春活力。
  加油,干架!


第941章 大好头颅(三更)
  所有人第一次来到京城,都会感叹一声:繁华盛世!
  唯独诏狱附近,一年四季冷冷清清。
  此地,人鬼厌憎。
  除非必要,绝不走诏狱门口经过。
  情愿绕远路,多耽误一些时辰。
  被金吾卫抓起来的官员,全都关在诏狱内,不见天日。
  金吾卫左卫韦忠主动退居二线,让钱湘出头,并且叮嘱手下儿郎:“不得质疑右卫大人的决定,坚决执行右卫大人的命令。谁要是仗着资历老,在右卫大人面前倚老卖老,别怪老夫没提醒你们,当心项上人头。”
  “左卫大人劳苦功高,历经三朝,为何我等要听一个新来的右卫大人?”
  “糊涂!老夫年事过高,已经干不动。金吾卫迟早要交给陛下的亲信心腹。右卫大人空降而来,很显然宫里有意让右卫大人接管金吾卫。”
  这?
  “大人的意思是,右卫大人是宫里派来的?”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没有陛下发话,吏部都管不了金吾卫官员升迁调动。
  钱湘空降而来,身份成迷。
  出动金吾卫最精锐的人员,都查不出他的身世来历,可想而知钱湘背景肯定不简单。
  韦忠已经做好了退位让贤的准备,显然手下儿郎们还没做好这个准备。
  为了儿郎们的大好头颅,韦忠只能反复敲打提醒。一个二个别浑,赶紧夹紧尾巴做人。
  三棒之下,人人都得认怂。
  更何况是诏狱的诸般审讯手段,没人能扛下来。
  钱湘提着一箩筐的审讯口供,各种调查资料进宫面圣。
  经过御花园的时候,看见新修的宫殿已经初具规模。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估摸着年底皇后娘娘就能搬进去。
  他来到兴庆宫面圣,在宫门口等候通报。
  正好周苗从兴庆宫内出来。
  他多打量了钱湘几眼,“钱大人?”
  “原来是周公公。”
  “钱大人认识咱家?”
  “尚膳监监正,岂能不认识。”
  周苗哈哈一笑,“瞧着钱大人有些面熟,莫非我们以前见过。”
  “周公公说笑,钱某初来京城,在此之前不曾见过周公公。”
  周苗挑眉一笑,“说的也是,估摸着是咱家认错了人。钱大人忙,咱家先走一步。”
  “周公公慢走。”
  周苗踱着八字步,晃悠悠的离开,看起来十分轻松自在。
  此时宫人来请,“钱大人,陛下召你觐见。”
  ……
  周苗踱着方步,看似轻松,脑袋却在高速运转。
  他确定他以前应该见过钱湘,然而却始终想不起来。
  是他记忆力衰退,还是他认错了人,亦或是那张脸变了。
  他回到尚膳监,招手叫来心腹小太监,“私下里调查一下钱大人的背景来历,咱家总觉着此人应该见过。”
  “公公想不起来吗?”
  周苗摇头,“这些年见过的人太多,来来去去,或许早给忘了。你查一查他的来历,切忌不要惊动任何人。否则大好头颅保不住!”
  “小的听公公吩咐!小的还有一个疑问,公公为何要调查他?尚膳监同金吾卫并无冲突来往。”
  “蠢货!尚膳监是陛下的左膀右臂,金吾卫更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同为左膀右臂,对方知道我们的底细,我们却不知对方底细,届时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正所谓知己知彼,就算不能百战百胜,也能做到有备无患,心有成算。”
  “公公是担心金吾卫对我们尚膳监动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读点书,大好头颅空荡荡,真是浪费。”
  “小的听公公吩咐,这就安排人去调查钱大人的来历背景。”
  心腹小太监,曾经也是个乞丐,是周苗的若干耳目之一。因为崇拜周苗,于是下定决心跟随周苗进宫。
  同时进宫的小乞丐,还有三五个。都是周苗的亲信心腹。
  调查钱湘的背景来历,并不容易。
  钱湘的真实身份,早就被抹去。
  而且十多年来,已经在海外或是西凉活动。
  京城认识钱湘的人,怕是一个都找不出来。
  钱湘的来历越神秘,周苗的兴趣就越大。
  就在他准备亲自出手试探钱湘的时候,钱富找到了他。
  “周公公最近很忙?”
  “一般一般,不敢和钱公公比。”
  钱富眯着眼睛,上下打量周苗,“周公公做好本分还不够,还想将手伸到宫外,就不怕手伸得太长被斩断?”
  周苗心头一惊,面上却丝毫不显,“咱家不知钱公公的意思,钱公公能否明示?”
  钱富似笑非笑,“咱家已经许久不动手,着实有些手痒。周公公好自为之。”
  说完,钱富离去。
  周苗出了一身冷汗,衣衫都已经湿透。
  他颓然坐在椅子上,“莫非钱湘是钱富的人?”
  如此一来,所有的疑问都说得通。
  钱富干的本来就是潜伏,刺杀,打探情报的工作,类似第二个金吾卫,却比金吾卫更加神秘。
  谁都不知道钱富手里面到底有多少探子,触角伸到了什么地方。
  钱湘很可能就是钱富手中的一枚棋子。
  时机一到,钱富就会将金吾卫抓在手里,为己所用。
  周苗想通了关节,长出一口气。
  及时将外面的心腹小太监召回来,可不能死了。
  他心情烦躁,有些后怕。
  钱富此人,他没打过交道,却听说过此人的彪悍过往。
  这人绝对是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主。
  周苗一时间昏了头,跑到宫外,想找周世安诉苦。
  走到半路,脑袋清醒过来。
  他不能找周先生。
  周先生目前是京城最大的靶子,他一靠近周先生,就会被朝中官员利用。
  他不能给周先生带去麻烦。
  周苗回宫,一狠心,求见皇后娘娘。
  顾玖坐在御花园绣楼,伴着春色,拨着算盘。
  常恩躬身站在一边,问候请示
  宫人来报,“启禀娘娘,尚膳监周公公求见。”
  周苗?
  “他怎么来了?可有说所为何事?”
  “他不肯说。奴婢看他似乎很紧张。”
  “让他候着,等本宫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再叫他上来。”
  “奴婢遵命!”
  顾玖招呼常恩,“常公公,我们继续!”
  常恩点点头,翻着账本,继续禀报修缮宫殿一事。
  至于周苗,他也认识,甚至算得上熟悉。
  不过他很识趣,一个字都没提起周苗。
  等到忙完,接近午时。
  顾玖让宫人将周苗请上绣楼。
  等待的过程很煎熬,周苗出了两身汗,衣衫已经湿透。
  上了绣楼,他二话没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娘娘救命!”
  顾玖神色淡然地看着他,“周公公,本宫许久未曾见你。听说你最近春风得意!”
  “小人利令智昏,短视浅薄,猪狗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