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887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887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业司接到命令,前往《山河书院报》调查。
  然后,京城各大报纸,不再报道两口子离婚官司,而是枪口一致对准朝堂官员,噗噗噗,发动猛烈攻击。
  读书人骂人,那都不叫骂人,那就显摆才华和知识积累。
  你说他骂人,他一个脏字都没有。
  只看到引经据典,各种明朝暗讽。
  各种点名不点名辱骂。
  朝臣愤怒了!
  不是只有你们有文化,本官一样有文化。
  洋洋洒洒,反驳文章很快出炉。
  结果没有报纸肯刊登官员们的文章。
  MMP,欺人太甚!
  你们有报纸了不起啊!
  京城的报纸不肯刊登,就找外地的报纸。
  江南报业乐疯了。
  他们早就想进军京城市场,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次,真是天赐良机。
  随着京城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富庶。京城一地,也成了各大商家必争之地。
  什么江南商行,岭南商行,西南商行,海外联合商行,北方商行,西北商行,甚至还有新成立的西凉商行……
  以及京城本土商行。
  这么多商行,在京城这片大地上竞争。
  绝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报业也是竞争的一个点。
  江南报业抢得先机,一天时间内,就在报业司注册成立了江南报,登记了江南报业办公地点。
  各处挖人,加班加点,给足银钱,开足马力。
  熬夜一晚上,第二天,新鲜出炉的《江南报》登上了京城市场。
  第一场仗,就是和京城报业打擂台。
  为了打赢这场仗,江南商会斥巨资支持,各种造势。
  报童,报摊,这都是小意思。
  请戏班子,说书人,甚至青楼楚馆,全都加入了这场浩大的宣传攻势中。
  新出炉地《江南报》,像是一场狂风,席卷着京城报业市场。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称之为“江南速度”。
  借着《江南报》这个平台,官员同京城报业打起了口水仗。
  顾玖不关心口水仗,她很好奇《江南报》这波宣传攻势,这波出刊速度。
  “肯定有高人指点!厉害了!”
  “不愧是江南商会,敢想别人不敢想之事,敢做别人不敢做之事。胆大快速,舍得砸银子,有魄力。”
  顾玖对江南商会不吝啬赞美之词。
  当年,杨季整顿江南官场,江南商会受到波及,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没想到,转眼江南商会又爬了起来。而且果断调整策略,放弃国内土地利润,跟着大势走,到海外圈地盘,种粮食开矿,而且已经初见成效。
  据海外行营的报告,海外生意做得最红火的就是江南商会。
  汝阳公主占据数个城池,同江南商会也开展了深入合作。
  顾玖想了想,吩咐下去,“明年办一场天下商会洽谈会。汝阳也该从海外回来了。”
  “娘娘想念公主,公主也一定想念娘娘!明年公主一定会回来的。”
  “本宫担心她在外面玩野了,乐不思蜀,不想回京。”
  “哪能呢!这里毕竟是公主殿下的家,她自然会惦记着。而且公主府已经修缮完毕,汝阳公主应该也想看一看自己的府邸。”
  顾玖笑了起来。
  汝阳公主的府邸,顾玖私下里补贴了一部分银钱,修得美轮美奂,不压于齐王府。
  另外,她还替二皇子刘衡,三皇子刘衠准备了府邸,都是按照亲王爵的格局修缮。
  账目一半走少府,一半走她的私库。
  甚至连用作修养的别院,也替孩子们准备好了。
  为此,刘诏时常抱怨,“你就是太宠他们!我们应该学父皇,修什么宅院,直接给一笔钱打发了事。”


第1125章 将军老矣
  又是一年盛夏。
  刘御率领一万大周“佣兵”到达西凉王城。
  他同第二任安西王裴蒙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一个是老江湖,一个是由帝后亲自调教出来的嫡长皇子。
  二人见面,气氛融洽。
  宴席上,双方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都是一群豪爽好男儿。
  兴致正浓,气氛突变。
  情意放一边,亲兄弟也得明算账,更何况还不是亲兄弟。
  “少府钱庄的贷款已经到账,皇后娘娘果然是信人,言而有信。只是对于皇后娘娘定下的‘佣兵’费用,本王有一些想法。”
  裴蒙率先开口。
  他闭口不提皇帝刘诏,内心深处肯定是不服气刘诏。
  表兄弟二人,向来都是彼此防备又嫌弃。
  刘诏看不起他,他何尝又看得起刘诏。
  在裴蒙心里,他只认可一个对手,就是皇后娘娘顾玖。
  对于刘御,裴蒙肯定是想先掂一掂对方的分量。
  都说齐王刘御是皇后娘娘亲手教导出来的,裴蒙很好奇,刘御学到了皇后娘娘几成本事。
  刘御放下酒杯,挑眉一笑,“王爷是打算出尔反尔?”
  裴蒙哈哈一笑,“出尔反尔这话,本王不爱听。出兵西域,此事非同小可。按照皇后娘娘的安排,朝廷得益最多。却要本王出钱‘请’你们打仗。等于是好处是你们的,利益钱财是你们的,一切后果却要本王承担,本王得了什么好处?
  除了招来一群敌人,好像什么好处都没有嘛!按照皇后娘娘的说法,打仗打的就是钱财,没有利益的战争不打也罢。本王左思右想,这仗打下来,本王的利益在哪里?”
  齐王刘御似笑非笑,“安西王嫌这仗打得没意思,赚不到钱。不如这样,你将西凉让给本王,你带着西北军另寻地盘。本王带人来打这场仗,任何后果本王来承担,如何?”
  “哈哈哈……齐王殿下真会说笑。”裴蒙放声大笑。
  齐王刘御也跟着放声大笑,“安西王不妨认真考虑一下本王这番‘笑话’。西凉这地,王爷嫌弃,本王不嫌弃。西域一战,王爷嫌弃,本王同样不嫌弃。本王急王爷所急,王爷可满意?”
  裴蒙微微眯起眼睛,哈哈一笑,“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不错不错。你很有皇后娘娘不怕事,敢担事的风范。只是你这小肩膀,担得起这么重的担子吗?”
  齐王刘御垂眸一笑,眼神清冷,“担不担得起,总得试过才知道。西凉这地,乃是兵家必争之地。父皇和母后对西凉的重视,以及多年来布局西凉,可谓是用心良苦。如今,外面虎狼环伺,我们本该精诚合作,共驱虎狼。
  然而,王爷出尔反尔,谈好的事情现在又反悔,这可不是做大事该有的态度。如果王爷为了区区一点银两,而错失布局西域,争取民心的机会,本王只能说一声:王爷垂垂老矣!”
  哐!
  西北军一大将直接砸了酒壶,跳起来指着刘御,“你说什么呢?小儿,你没出生的时候,我们就跟着王爷出生入死,你有什么资格大放厥词。”
  “放肆!”裴蒙轻声呵斥手下大将,接着又对齐王刘御说道:“都是一群粗人,齐王殿下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
  齐王刘御呵呵一笑,“这位将军,刚才说的都对,本王全都赞同。你们征战沙场的时候,本王的确还没出生。如今,本王长大,你们却老了,着实令人感到遗憾。
  另外,本王还想告诫将军,这个世界,终究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将军已老,挥不动刀剑,杀不了三天三夜,不如退居二线,就别出来咋咋呼呼,让人误以为安西王府连个能担大任的后起之秀都找不出来。
  这不得不令人忧心。当你们一日日老去,安西王府靠谁守卫?难道要指望一群胡子花白的老头冲锋陷阵吗?二十年后,安西王府还姓裴吗?”
  “无耻小儿,休要口出狂言!”安西王府的将军们,个个义愤填膺。
  说话特么的太难听了!
  要不是看在对方是嫡长皇子的份上,早就撸袖子干翻他。
  裴蒙没有动怒,反而充满了忧虑。
  因为刘御说的话,触痛了安西王府的软肋。
  年轻一代人才凋零,要么还在学堂读书,局面全靠一群老家伙支撑。
  老家伙们还能支撑个五年十年。
  十年之内,如果年轻一代没能成长起来,安西王府危矣,西凉危矣。
  尤其是现在这个局面,外面虎狼环伺,异族随时都有可能攻打西凉的情况下,安西王府急需抓紧时间进行新老交替。
  战争是最好的历练场。
  年轻人能不能起来,拉到战场上,很快就能得出结论。
  打西域,该不该打?
  该打!
  对安西王府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裴蒙不想轻易就范。
  他想要更多的利益。
  双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
  裴蒙闭目养神,一点都不着急。
  刘御更不着急。
  窦先生着急。
  促成双方的合作,他将在《名人传》第一册 拥有一席之地,必将名垂千古。 
  窦氏家族,会因为他而获得荣耀,传承千古。
  可是看裴蒙的态度,窦先生心知肚明,现在不是开口地好时机。
  于是,他盯上了陆先生。
  去年,陆先生被皇后娘娘忽悠,以前任中书令的身份跑到西凉说服裴蒙同意出兵西域,接受朝廷‘佣兵’帮助,接受少府钱庄的贷款。
  任务完成,本该启程回京。
  裴蒙不肯放人,非要等到刘御带兵来到西凉后,才许陆先生离开。
  没法子,陆先生只好继续留在西凉。
  今日宴会,他自然也在席上。
  窦先生点了他的名,“陆先生说点什么吧!这次合作,由陆先生促成。我们都想听听陆先生的意见。”
  众人齐齐点头。
  陆先生哼了一声,放下酒杯,笑呵呵地说道:“两位王爷对‘佣兵’的费用有分歧,可以谈的嘛。安西王手头不方便,不如这样,等出兵后,战后缴获‘佣兵’优先挑选。如何?”
  “这个,哈哈哈……”窦先生打了个哈哈,“陆先生可能对西域的情况不太了解,这个战后缴获,多是金银珠宝。‘佣兵’优先挑选,对我们安西王府不太公平啊!”
  “那就一边一半。”
  “不行,不行!”
  “那就分批挑选。每次半个时辰,双方轮换。”
  “这个办法可行。”
  双方大将都赞同轮流挑选战后缴获。
  半个时辰,限制了人数了时间,能搬走的东西不会太多。
  双方都有机会赚个盆满钵满。
  窦先生小心翼翼询问裴蒙,“王爷意下如何?”
  裴蒙睁开眼睛,“不让本王出钱,本王自然没意见。齐王殿下有什么想说的?”
  刘御没有客气,直接拿出早就准备的物资清单,“请王爷务必准备好清单上面物资。”
  裴蒙接过物资清单一看,呵呵冷笑,“齐王殿下真是深得皇后娘娘的精髓,漫天要价的本事不错不错。”
  “王爷可以落地还钱。”
  裴蒙很干脆,“所有物资,数量全部减半”
  “至少八成”
  “五成!”
  “八成!”
  双方讨价还价,又是新的一轮焦灼。
  就这样,一场宴席硬生生成了讨价还价大型现场。
  价格谈不拢,一度发生了械斗。
  这年头,讨价还价都变出了新花样。
  深夜,宴席结束。
  各自回房歇息。
  刘征同刘御抱怨,“安西王忒小气,几件铠甲也要斤斤计较。也不想想,我们来是帮他打仗,我们除了得一点钱财外,所有的好处都是他的。我看他毫无诚意,王爷当心他在背后阴我们。出兵的时候,务必当心,千万别被他卖了。”
  刘御“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还有安西王府的大将,全都一大把年纪,我真担心这些老家伙到了战场上还能不能挥动刀剑。”
  “安西王府的底子是西北军,战斗力还在。这些年,他们还补充了近万人兵力,不可小觑。”
  刘御的态度很客观,不轻视任何人,当然也不会高看任何人。
  刘征问道:“王爷对这次出征西域,有信心吗?”
  刘御看着他,“你怕了?”
  “谁会怕!我是担心安西王在背后阴我们,把我们当炮灰,他坐享渔翁之利。”
  “放心吧!他不敢不出力。”
  “王爷为何这么说?”
  刘御笑了笑,“因为安西王府离不开朝廷的支持,他不敢让本王出事。所以他一定会拼尽全力。”
  刘征似懂非懂。
  刘御没有多做解释,而是趁着这个时间,去找陆先生清谈。
  陆先生打开房门迎接,“老夫料到王爷会过来,已经备好清茶一杯。”
  “先生雅兴。”
  二人席地而坐,品茗闲聊。
  “老夫来到西凉大半年,感受最深的就是裴蒙在民政这一块很有一套。走在西凉王城的大街上,处处都能听到西凉人说汉话,用汉字。大型客栈商行,甚至可以用少府钱庄发行的银票结算。让人产生一种,仿佛置身大周内陆某座城池的错觉。”
  刘御“哦”了一声,“不知希望王城以外的地方,又是什么情况?”
  陆先生斟酌着说道:“王城以外的地方,情况不太好。老夫走的最远的地方,是距离西凉王城三百里的乡村。那地方的人,依旧保持着他们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王城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裴蒙在王城推行的一切,他们也漠不关心。
  这些村庄里的人,虽然知道王城换了个大周的王爷,嘴上也说着安西王的好话。但老夫敢肯定,只要有人真臂高呼,这些人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反贼。更可怕的是,他们弓马娴熟,熟悉地形,会对西凉王城形成极大的威胁。这次出兵西域,老夫以为,最大的危险不是外面的西域异族,而是西凉本土不曾归化的那群人。”
  “先生是担心,那些反贼会趁着西凉王城空虚的机会,发动攻击,致使我们腹背受敌。”
  “不得不防!”
  “那就来个瓮中捉鳖!”
  “王爷已经有计划?”
  “有个小小的计划!不如趁此机会,将西凉境内一切反对势力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能做到吗?”
  “只要裴蒙肯配合,胜算很大。”
  陆先生斟酌了一番,“裴蒙那边,老夫去谈。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裴家能顺利扎根西凉。这次出兵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