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家长里短种田忙 >

第10部分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10部分

小说: 家长里短种田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云舒是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醒的。她揉揉眼睛,伸出两只小手打了个哈欠。李氏过来一看,笑着抱起她给她穿衣服,这套衣服从没穿过,却很合身,布料是半新的,看来是用舅母小儿子的衣服改过来的。

    李氏给她穿好衣服后,从她小枕头下摸出一个精致的小荷包,里面叮叮当当的响声像是铜钱互相撞击的声音!

    压岁钱?!云舒心里大乐,好多年没收到过压岁钱了。李氏本想将荷包收起来,云舒依依呀呀的扑过去,抱住荷包不松手,这一幕正好被云舒爹看到,他哈哈大笑着走进来,“哎呀!我们女儿原来是个小财迷啊!”

    李氏拍水志诚一掌:“瞎说什么,大过年的,咱们女儿是会守财,会赚钱守不住有什么用?咱们女儿啊,肯定是个富贵命!”李氏在云舒脸上啪啪亲了两口,云舒爹也来凑热闹,那胡子扎得她极难受,左躲右躲,一家人好不热闹。

    云舒见房门大开,门上不知何时贴上了门神,门框外贴上了春联,原本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屋前空地上散落着一些炮仗纸屑,远处时而传来炮仗噼里啪啦的响声,连空气中都夹杂着放过炮仗过后那淡淡的糊味儿。恩!很有过年的味道。

    这里的习俗大年初一是必须要去男方至亲家拜年,大年初二必须去女方娘家拜年,至于旁亲、朋友什么的,不管关系多近,都得初三以后才能去;那么今天是必须去汤氏家拜年的了,云舒一想到这,就有些扫兴。

    一家个人吃过早饭,便去了汤氏家,看得出来李氏很不愿意去的,可这是惯例,不去就是不敬不孝,要被世人戳脊梁骨的。何况大年初一谁也不想不吉利,谁也不想寻晦气,相信汤氏再不满也不会在这种日子找麻烦。

    一家人到汤氏院门口敲敲门,小姑立马就跑了出来,直冲向水志诚,“二哥,才来啊,快进来!”

    小姑拉起水志诚往院子里带,水志诚却伸手抱过云舒,一手牵着李氏后才进了院子。

    汤氏院子里也打扫得很干净,云舒发现院里所有人都穿换了新衣服,却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水志华一家的衣服布料、样式等明显要比水志奇一家好很多,汤氏的衣服布料跟水志华一家所穿相同,应该是一起做的,小姑水志琼的衣服布料虽比不上汤氏,样式却很新颖,自然也比婶婶刘氏的好。

    今天的刘氏虽换上了新衣,脸上的表情却很不好,拉长着脸直往水志华一家的服饰上瞄,这时见小姑跑回来,身上那漂亮的花衣服更是让她眼馋,不阴不阳道:“唉,我说小妹,你也老大不小了,走路别横冲直撞的,这大过年的磕着碰着可不好!”

    小姑翻了个白眼,不理她。刘氏见状气得牙痒痒,还想说什么,见汤氏正狠狠瞪着她才收了声。转头看水志诚一家过来,这家人身上衣裳虽干净也没补丁,却一看就知道是旧衣服,心里立刻平衡了,笑嘻嘻的过来挽起李氏的手臂:

    “哎呀!二嫂,怎么才来啊,咱们妯娌有段时间没好好聊聊了,快来坐,快来坐!”刘氏一边热情的招呼一边瞟瞟大伯母周氏,似是炫耀、似是示威。

    李氏受宠若惊,这刘氏自嫁入水家就没给过她好颜色,今天这么热情还是第一次。李氏不明所以,只好跟刘氏走,大伯母周氏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那副慈眉善目笑嘻嘻的样子,云舒却分明看到她眼里的愤然和不屑。

    水志诚抱着云舒进堂屋恭敬的汤氏跪拜,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次汤氏倒没有为难,只是脸上的表情淡淡的,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难得的是汤氏居然还给了云舒两个铜板,云舒当然不会跟钱过不去,紧紧拽住铜板不松手。

    这次李氏在这里,嘴里时不时应付刘氏两句,眼睛却时时的跟着云舒。

    那水云波见她手里拽着的铜板,两眼直冒光,云舒见她几次想趁人不注意过来抢,便留了个心眼,见他一准备偷偷摸摸往自己身边靠,就依依呀呀的吵闹,再加上李氏时刻的留意,这一天总算平安的渡过了。

    傍晚一家人一起出了汤氏院门,云舒才算松口气,这大年初一就要跟那小魔王斗智斗勇,真不容易啊,看来今年一年都不会安生了。高度紧张了大半天的云舒一放松下来就觉得很累很困,还未进家门便睡着了,夫妻俩见状笑笑携手进了家门。

 第十五章 回娘家



    初二一大早,李氏就起床了,将屋子里里外外收拾一遍,牲畜喂好关起来,一切打理妥当后便来唤醒云舒。

    云舒迷迷糊糊醒来,往外一看,天才微微亮了!再看李氏,衣服已经换好,虽不是新衣,但这件衣服显然比其他衣服更好看、做工更精细,衣襟和袖子上绣着几枝栀子花,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发髻上还插了一根银簪子!

    看李氏如此精神又笑容满面的样子,是人都知道李氏今天心情极好,原因自然是今天要回娘家了!

    水志诚看着如此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李氏乐得呵呵傻笑,李氏见状拍他一下嗔道:“还不快去换衣服,你不去我可带着舒舒先走了!”

    水志诚慌忙将李氏早准备好的衣服换上,一分钟不到就跑过来,道:“她娘,我好了!”。李氏上前将水志诚的衣服整理的服服帖帖,站远点端详一番,又上前调整调整,如此重复几次后才满意的点头。

    一家人辰时初便出了家门,天色还没全亮。他们走了十来分钟的小路便上了大道,大道上时而会遇到三五成群走亲戚的人家,认识的便互相打声招呼,同方向的便自动走成一串,互相攀谈闲聊,很是热闹。

    云舒被水志诚抱在怀里,用一件大衣裹住,只露出个小脑袋;云舒对这些人攀谈的内容很感兴趣,尽管只是什么谁家媳妇漂亮、谁家婆婆厉害、谁家赚了大钱之类的话题,可这就是生活啊,生活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吗?从他们的话里也可以了解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物价、生产水平、民风习俗等。

    如云舒所期望的,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不属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当然云舒并没有指望抄袭唐诗宋词来扬名立万,因为除了架空外,这里的文化、风俗基本与中国古代相同,使用的文字也是繁体的汉字,因此这里依然崇尚孔孟、依然提倡忠孝仁义、依然以男人为主,有钱有地位的男人依然可以三妻四妾。

    但这里的民风也算开放,对女人并没那么多限制,虽达不到男女平等,但至少女人还是有些地位的:这里的女人可以招婿、可以继承家产、可以和离再嫁、甚至可以出门做生意,有些类似于唐朝。对于这点云舒非常庆幸,幸好不是那种女人从小必须裹脚、离了男人活不了的时代。

    物价方面,这里的钱很值钱,对于普通平民来说,银钱得来十分不易。这里一个铜板可以买两个大大的馒头,与现代的货币价值相比,一个铜板相当于一元钱,也许更值钱。比如这里最好的猪肉一斤才八文钱,现代却是十六七元;鸡蛋一文钱两个,还是标准的土鸡蛋,现代的土鸡蛋先不说买不买得到,就算买到了至少也是十二三元十个。

    金银铜兑换比例是:1两金=10两银,1两银=1000个铜钱,像云舒家这样的普通农家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一年全部收入、好的时候也不过才三五两银子。

    至于生产水平,看云舒爹娘劳作的工具,与现代农家的工具除形状上有些区别,用处却也类似,其他的只有以后慢慢了解了!

    云舒一家去外婆家的路正好从二姑家的大院前经过,还没到二姑大院,远远便看见二姑三女儿张秀跑过来,她先给李氏夫妻拜年,李氏将早准备好的铜板摸出来给她,张秀笑嘻嘻的接过后道:

    “二舅舅,我娘让我来请你帮忙给我小姑传个话,叫她今天不要回来了,我们一家都要去外婆家,只有奶奶一个人在家,没人给他们做饭,让他们明天再来。”

    水志诚应诺“好的,知道了!”张秀行礼后跑开。

    云舒觉得奇怪,张秀刚才那段话真是绕的厉害,什么姑姑奶奶外婆的?后来听夫妻二人的交谈再加上自己的推测理解才理清关系:

    二姑丈夫的亲妹妹张惠兰嫁给了云舒外婆家大院子里的一个小辈李贤宾,那李贤宾按辈分比云舒娘李氏还要低一辈,但正是通过这个张惠兰,云舒爹认识了李氏,可以说张惠兰正是云舒爹娘的媒人。

    难怪每次汤氏跟李氏吵架打架,二姑脸色很不好,显然对李氏极其不满,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李氏,原来是因为这层关系。

    云舒一家在离外婆家两里地处遇到张惠兰一家,他们一家也是三口,除相公李贤宾外,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儿名李淑梅。

    那小女孩皮肤白皙、瓜子脸、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有些瘦小,被李贤宾背着,正好奇的盯着水志诚怀里只露出一个小脑袋的云舒,云舒想这小女孩长大了定是个小美人儿!

    水志诚将张秀的原话转告给他们一家,张惠兰原本还满脸笑容热情的跟云舒一家打招呼,听水志诚这么一说,脸立刻拉得老长,“他们一家都走了,那我娘了?谁做饭给她吃?”

    水志诚很是尴尬,自己只是传话的,虽然对自己二姐家的情况略有所知,但自己也管不着啊,这张惠兰冲着自己摆脸色算是怎么回事?

    张惠兰相公李贤宾一脸老实相,见妻子这么说话有些不妥,赶紧扯扯张惠兰,给云舒一家赔不是:“姑姑,姑爷,真是对不起啊,我家惠兰就是心直口快,不会说话,你们别往心里去,大伯正等着你们了,快去吧!”

    水志诚总算找到台阶下,匆匆与张惠兰一家告辞走开。

    云舒从水志诚怀里往上爬,搂着水志诚的脖子,伸长脑袋往后张望,只见那张惠兰气极,站在大道中央直数落二姑水志英如何如何不是、如何如何霸道、如何如何虐待她娘…。。

    李贤宾则急得围着张惠兰团团转,一边小声道:“哎哟,我的娘子,你小声点儿,这是大道上,这大过年的,你发什么脾气啊?……”,而那李淑梅却是站在一旁望着她的父母,不哭不闹,很是安静。

    云舒奇怪,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小孩不都应该会大哭大闹吗?那李淑梅莫非也是穿越的?还是只是单纯的早熟?

    在云舒一家走得快看不见那一家人时,云舒看见张惠兰一家还是往二姑家的方向去了。李氏转头看看不吭声的水志诚道:“张家就惠兰、二姐夫两兄妹,大过年的二姐这样对惠兰她娘,会不会……”

    水志诚道:“算了,清官难断家务事,孰是孰非谁也说不清楚,咱们是外人,还是不要去管那些闲事了!”

    “外人?”李氏笑着看向水志诚,水志诚尴尬的摸摸鼻子:“我是说…我是说……”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就快到了,把云舒给我吧,东西你提着”李氏先将手中的鸡蛋放地上,再来接云舒。

 第十六章 李富贵父子



    第十六章李富贵父子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就快到了,把云舒给我吧,东西你提着”李氏先将手中的鸡蛋放地上,伸手来接云舒。

    这次李氏回娘家把外婆送去的两只老母鸡给送了回来,外加十只小鸡、五十个鸡蛋,这些东西可是李氏夫妻省吃俭用、日夜劳作两个多月省出来的。

    外婆家附近的地形跟云舒家附近类似,只是没有了云雾山的阻挡,所见范围内都是些小山、土坡,小山之间是小水沟或小溪小河,河边长满竹子。

    外婆家所在的大院子就在一座大土坡脚下,云舒一家必须翻过大土坡才能到达终点站。一家子刚到土坡的这边,便有几声童音响起:“三姑姑,三姑爷,我们来接你们了。”

    李氏抬头望去,那山坡顶上站着三个小男孩,一字排开,正热情的对着自己挥手。

    仔细一看,那不正是自己的侄子们吗?领头的是大哥李富贵的大儿子李贤健,今年二月就满五岁了,矮矮胖胖;右边的是二姐李如棋的儿子钱兴,比李贤健小一岁,高高瘦瘦,与李贤健形成鲜明对比;左边那个是大姐李如琴的儿子赵强,比李贤健小半岁,比起另外两个来、赵强就显得普通平常得很了。

    李贤健喊道:“三姑姑,你们等着,我们马上下来!”

    说完不等回话,三个小孩一窝蜂的往下冲,那速度极快,把山下的李氏吓得心肝都要跳出来了,她着急的一边挥手一边喊:“慢点儿,慢点儿,不要跑,摔着了怎么办?”

    似是为了应验李氏的话,跑在前面的李贤健脚下突然一拌,那圆滚滚的身子便往前扑,这小子似是很有经验,立刻蜷起身子像皮球一样咕噜咕噜往下滚。

    另外两个小子见大哥滚着下去,以为他是故意的,便兴高采烈的趴到地上缩成一团儿咕噜咕噜往下滚。三个皮球没一会儿就滚到了李氏一家面前,云舒看得目瞪口呆;李氏则吓得面如白纸,全身发抖;只有水志诚哈哈大笑,对着几个小子喊:

    “浑小子们,还不快起来,你们三姑姑要被你们吓晕了!”

    李贤健闻声爬起,除衣服上沾了些灰外,一点儿伤都没有,站起来就活蹦乱跳的。另外两个小子见大哥起来了,也跟着爬起来,这两个明明是自己往地上滚的小家伙,看起来却比李贤健狼狈得多!

    水志诚见李氏还傻站了,拍拍她的肩膀道:“她娘,回神了,这路全是泥土,坡也不陡,不就是地上滚两圈吗?没事儿的!”

    云舒一头黑线,哪儿有这样教孩子的?!

    李氏一回神,便作势要去拉李贤健过来打屁股。李贤健见势不妙,躲到水志诚身后大喊:“三姑姑,我们可是专门来接你的,刚才是给你拜年了,你要给铜板,不是给板子!”

    李氏听这狡辩、扑哧一声笑了,从怀里掏出铜板,一人两个。

    三小孩得了铜钱拜谢过李氏,道:“三姑姑快点,我们还要去接小姑姑了,就不等你们了!”然后李贤健带着两个跟屁虫四肢并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