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家长里短种田忙 >

第199部分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199部分

小说: 家长里短种田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舒懊恼的坐起来,正想骂她几句,门口突然进来几个妇人。招呼道:“丫头们,别睡了。快起床洗漱了!”

    无奈,云舒只好爬起来,穿好衣服,帮着打水送毛巾递梳子什么的,今天是小姑的大喜日子,可不能在这样的日子惹事儿。

    小姑洗漱一番,就开始梳头,几个妇人围着小姑口中念念有词的一边梳一边说着喜庆话,如果说得中听了,小姑一笑,一旁保管钱财的水云秋便递过去一个荷包,那梳头的妇人得了好处,更是尽心,一连得了三个红包才把小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梳妆换衣服后小姨规规矩矩的坐在床边,除保管红包、钥匙的水云秋外,其他众人都被赶了出去。

    云舒回到院中时,外面天色渐亮,估计快到辰时了吧?吁~~没想到梳个头穿个衣裳都要一个多时辰,幸好小姑嫁的是自己喜欢的人,要是不喜欢的怎么挨得过哦!

    院子里很热闹,昨天晚上坐完歌堂回家的那些村里的亲戚友人都来了,云舒也算小主人之一,负责招待那些年龄相当的女孩们,直到接近午时,院外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院中众人立刻站起来向院外涌去,并高兴的喊着:“新郎倌儿来啰,快去看看!”

    云舒跟几个女孩借着体型小的优势,在人群见穿梭来去,很快便凑到了前面。云舒一眼便看到全身红衣笑容满脸的杨海文,他正笑呵呵的对着面前拦轿之人拱手行礼,要求放行!

    云舒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杨海文身上的衣裳布料并不算太差,心中乐呵:不知这衣裳是租来的还是借来的?但愿这小子对小姑能像他说的那样好!否则……

    一番折腾之后,小姑好不容易上了轿子,杨海文当然没有高头大马,只是步行在前,小姑的轿子在后,汤氏准备的一长串嫁妆也随之渐渐离去。

    汤氏从小姑上轿开始,就一直拄着拐杖站在院门口,巴巴的望着小姑的轿子渐渐走远,顺着青石板大道东拐西拐,直到过了转角消失不见。汤氏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轿子消失的地方张望,似是希望那轿子能再回来一般,脚下不自觉的往那个方向挪着步子。

    “娘,别看了,回去吧!院子里还有客人了!”大姑二姑一人扶一边劝她会院子。汤氏一言不发,硬是不回,固执的站在那里,静静的观望。

    云舒突觉眼中一酸,再凶再恶的人,只要她是母亲,就有异常柔情的一面!

    汤氏在自家院门口站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在大姑二姑的搀扶下慢慢回院,然后饭也没吃,便自顾自的回了屋子。大姑和二姑跟了进去就一直没出来,大伯和大伯母跟着送亲去了,于是院中的客人就由李氏夫妻和刘氏夫妻来招呼。

    待酒席散去,客人各自回家,云舒看着满地的碎红纸屑,心中突然有种苍凉的感觉!人的一生有无数次聚散离合、喜怒哀乐,但最终都化为尘土,那无尽的贪嗔痴念又是为了什么?

    小姑的亲事热热闹闹的过去,云舒家这片山沟顿时冷清了许多。送出小女儿的汤氏当晚就卧病在床。躺了整整三天,在第三日小姑回门的一大早就精神起来,早早起床将刘氏夫妻叫起来打扫屋子院子,并第一次抱起了刘氏的女儿小云霞。

    小姑夫妻是在巳时中刻到娘家的,云舒跟着爹娘早就在汤氏院子等着了。云舒见小姑脸色红润并带有少妇特有的柔情娇羞模样,与杨海文亲密的说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汤氏一见着小姑就满脸喜色,却没立刻迎上去,而是自顾自的回到堂屋,坐到她老位置上。意思很明显,等着女婿拜见了!

    杨海文还算识趣,进门先跟院中的哥嫂打招呼。然后就牵着小姑直往堂屋去,等众人纷纷坐定,他恭恭敬敬的给汤氏行礼问安。汤氏本想为难他一番,小姑却开口娘闭口娘的叫得亲热,杨海文也就这么迷迷糊糊蒙混了过去。

    然后小姑一直在堂屋陪着汤氏说话。杨海文被水志诚几兄弟说笑着拉了出去。午饭由刘氏来做,大姑担心刘氏做得太难吃丢面子,便让李氏和周氏都跟去帮忙;云舒则留在堂屋中听她们说话,

    待男人们一走,大姑二姑就围了上去,拉着小姑的手道:“小妹。杨家人对你可好?”,汤氏也巴巴的望着等待答案。

    小姑笑着轻轻点点头,“海文对我很好!”

    “那杨家二老了?”

    “也好!”

    “杨海文他几个姐姐来没有?”

    提起这个。小姑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汤氏见之立刻拉下脸来,二姑拍拍小姑的手道:“小妹,她们欺负你了?”

    “啊?没有没有!呵呵,娘。大姐二姐,你们放心。我这辈子是跟海文过日子,又不是跟他几个姐姐过日子,没什么的!”

    大姑脸一拉,双手叉腰站起来,气呼呼道:“好个杨海文,我这就找他算账去!”

    “哎,别…大姐,别去啊!”小姑赶紧拉住她。

    二姑也劝道:“大姐,今天是小妹回门的日子,你要让妹夫难看了,杨家那边……”

    汤氏发话:“阿珍,别惹事,给我坐下!”然后又对小姑道:“阿琼,跟我说说,海文姐姐做了什么?”

    小姑起初还要推诿,但她那个直肠子的性子,怎么装都不像,最后还是被逼问了出来。原来杨海文家为娶小姑重新盖了房子,还添置了些家具,杨海文大姐立刻便看上了,跑了几里路硬是用自家的旧家具换了小姑的新家具!

    还有杨海文的二姐,成亲次日看嫁妆时,她一眼就看上了小姑的布料,硬是要了两匹去!那三姐更绝,把小姑成亲当天办酒席剩下的粮食、酒菜,不管熟的没熟的,全都搬回了自己家去,连带着装菜的碗都一起弄了回去,那菜不可能还,碗也回不来了!

    云舒心下好笑,这群人怎么跟鬼子进村似的!难怪第一次去杨家时会穷成那副模样!有这样几个女人,就算金山银山也能搬空了!

    汤氏气得脸色发白;大姑急躁的走来走去,时不时指着天边骂几句;二姑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低头沉思;小姑臊红了脸,双手不安的扭着手帕!

    半晌后,二姑道:“小妹,你的嫁妆银子没给她们吧?”

    大姑闻言停下来,一把拉住小姑道:“小妹,有没有?他们要连你嫁妆银子都敢动,我立刻带人拆了他杨家去!”

    “没有没有,大姐,别这样!我昨天还问海文要不要给她娘家用了,海文说不用,给了也是姐姐们的,让我好好存着,等攒够钱了咱们搬去城里住!”

    几人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大姑拍拍小姑肩膀道:“小妹,海文要是什么时候对你不好了,就立刻来找我啊,咱们两家离得不远,她要敢动你一根毫毛,我…”

    “知道了,大姐,来,坐下坐下,不生气!其实海文他爹娘对我挺好的,什么都不用我干,让我好好养着,好……”说到这里,小姑脸上一红。

    大姑点头道:“这个倒是,有个儿子比什么都强,小妹,我下午回去就找大夫抓两副药,你拿去给海文好好补补……”之后就是些少儿不宜的话题了,云舒几个小孩子全被赶出了堂屋,几人又是一番嘀嘀咕咕,直到开饭之时叫了几遍才出来!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饭,小姑家跟大姑是同村,回去的时候他们一起,走了长长的一串,汤氏依然跟着送了一段距离,才一脸失落的回来。

    汤氏回到院子时,云舒和云秋正在逗弄刘氏的胖女儿水云霞,那小家伙长得虽像刘氏,性格却异常活泼,又不认人,见了谁都乐得咯咯直笑!

    那银铃般的笑声甚是悦耳,汤氏不自觉的走到摇篮边,望着云霞发了会儿呆,然后蹲下身子,摸摸云霞的小脸蛋儿,小云霞立刻咯咯咯的笑着回应!

    汤氏嘴角微翘,伸手抱起水云霞,嘀嘀咕咕的跟她说话。小云霞很给面子,汤氏每说一句,她就会咯咯笑着回应,如此这对祖孙相处起来异常和谐。云舒和云秋对望一眼,她们知道汤氏最近心情极其不好,不敢惹她,便悄无声息的退出了院子!

 第二七五章 喜事连连



    *****感谢“lh720118”的粉红票票!感谢“441640659”童鞋的打赏!****

    小姑的事情完结后,云舒便天天跟着老爹进城卖果子,大锤和卫东依然每天等在城门口帮忙。云舒家果子并不多,这东西目前还算稀奇,因此价钱不错卖得也好,每天用板车拉进城的果子都是卖光了的,即便剩下几个,要么给小姨和干娘方氏送去,要么就分给大锤和卫东带回去吃。

    云舒定制的那套小刀直到腊月初十才取到,她一拿到刀具,就拔出来看,那闪闪的寒光和逼人的寒气让她瑟缩了一下!

    老爹见状立刻紧张的让云舒停手不动,自己小心翼翼的取过小刀,插回刀鞘才算松口气。云舒订做刀具时并未要刀鞘,也从没想过薄薄一片小刀会如此锋利!她将小刀拿在手中一阵把玩,小刀一入鞘就稳实妥当,完全不用担心它掉出来!

    这做工这技艺…,云舒不知道铸器大师技艺如何,但此物一两银子绝对超值!她心中大悦,心甘情愿的付了钱,抱着小刀爱不释手的轻轻抚摸。

    其后便是年关了,云舒跟着爹娘欢欢喜喜的准备年货。今年云舒家的地种得少,幸好果子结得好,价钱也好,有二三十两的收入,怎么都够一年的开销了!所以,老爹今年过年又省得去城里下苦力干活儿,只是照常给干娘方氏和安夫子家帮忙而已。

    这个年过得还算顺利,没出什么风波,却有几件喜事:一是大姑水志珍的大儿子十八岁的顾家麒已经定亲,二月里就迎新娘子过门;二是二姑水志英的大儿子张旺也已定亲,明年六月迎新娘子过门;三是大姑家在城里东区置办了一套三进的宅子,打算年后搬进城去住;还有一件就是梁小凤与小哑巴的吉日也已定下。就在年后正月二十二。

    如此果然是喜事连连,大姑开玩笑道,这都是托小姑的福,小姑开个头,后面这些小辈的好事就接踵而至,以后小姑家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小姑自然高兴,吃团年饭时还跟汤氏商量,想年后就让杨海文进城租个铺面、开个木匠铺子,自己也跟去帮着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有空了做点儿绣活儿贴补家用也好。

    有这么多喜事云舒自然高兴。只是爹娘的荷包怕是要大出血了!几桩喜事都是老爹的至亲,照老爹那重情义的个性,每家随的礼钱肯定少不了。再加上过年的人情来往,村里其他人的红白喜事,这年一过,可能就有好几两银子不对劲了!

    算了,送就送吧。喜事总比麻烦事好吧?要像几年前姚氏那样折腾,多少银子都不够填的!

    年后,首先来的是梁小凤的喜事。小哑巴经过半年的治疗和学习,已经可以说些简单的语句了,现在他最爱说的一个词就是‘媳妇’!

    院子里的人常逗他:“小哑巴,想要媳妇吗?”

    小哑巴立刻点头。高兴的拍手喊:“小凤、小凤!”

    或者问:“小哑巴,小凤是谁?”

    “媳妇、媳妇!”

    院子里的人对此游戏乐此不彼,一直逗了几个月。幸好梁小凤不在这儿,否则肯定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还有,云舒总觉得那些说笑之人中,男人们总有一股羡慕嫉妒之意,女人们则是一副嘲讽看笑话的模样!梁小凤脸皮那么薄的人。不知能否顶住众人的眼光,跟小哑巴一直过下去?

    梁氏母女借住在小姨家。按理说小姨家就算她们的娘家了,但城里离岳安镇有些距离,大家怕小哑巴迎亲路上闹出笑话来,经一番商讨后决定:梁氏母女就到晾晒场边小姨的房子待嫁,如此合情合理,又近又方便。

    小哑巴家中无人,梁氏又是客居小姨家,这亲事自然由外婆帮忙操持,外婆要做事,李家几姐妹自然也要帮忙,于是云舒也成了帮忙者之一。

    云舒跟着李氏提前几天到了外婆家,梁家没有其他亲朋,于是舅舅家和李家四姐妹这几家就算是小凤的娘家人了,而李家大院其他李家人自然就算小哑巴那边的婆家人了!

    成亲前新郎新娘自然不能见面,但是成亲的仪式繁复,大家最担心的是小哑巴,怕人多了,或者大家一逗他,他就找不到东南西北,出了岔子给人看笑话。

    于是外婆郑氏一过完年就天天教小哑巴演练成亲过程,即便如此,小哑巴依然洋相连连,把一旁观望的云舒笑得脸颊肚子一起痛!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成亲前三天,小哑巴总算能顺畅的将成亲仪式走一遍了,不过必须得有人时时在旁提醒他,如果他不听话,就说:“再不听话,小凤就跑了,不做你媳妇了!”,小哑巴立刻便规矩了!

    成亲前的坐歌堂,外婆和小姨都给了二两银子的压箱钱,李氏给一两,大姨、二姨和舅母各五百文,而梁婶作为母亲自然给得最多。

    给压箱钱时她拿出一个钱袋,将里面的碎银铜钱稀里哗啦全倒进铜盆里,那碎银铜钱撞击铜盆的声音异常响亮。坐在方桌边的云舒看得清楚,一共应该只有二两多银子,不过那应该是梁婶的全部积蓄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迎亲那天异常热闹,附近几个村的人都跑来围观。一是惊讶于又呆又傻、又聋又哑的小哑巴居然也能娶到媳妇儿,自然想看看他媳妇什么样儿?二是看能不能捡着点儿喜糖、喜钱,如果能蹭顿饭吃就最好了!

    整个迎亲过程,李贤健都一直跟在小哑巴身边,时时提醒他该怎么做。如此,中间虽闹出些小笑话却无伤大雅,直到最后送入洞房大家才齐齐松了口气。

    其实云舒有些担心,小哑巴知不知道夫妻之事?不过第二天看梁小凤一脸娇羞的模样就知道肯定没问题。而且梁婶第二天就正式搬进了小哑巴家,重新分配了房间,漂泊几年的梁氏母女总算有了自己的窝。难怪她们见人就是满满的笑意!

    小凤出嫁后,小姨身边一下子就少了两个能忍耐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