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117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17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沁儿,你坐稳了,我们快点回去,不然我心里不安的很。”杨氏说着,开始挥动鞭子,让毛驴加快速度。
  张沁儿看着杨氏这般,倒也不说什么,只乖巧的应着,自己注意坐稳了,山路虽然开拓出来,但是毕竟不比前世的水泥路,有些地段颠坡着呢,更何况昨日才下了一场秋雨,路面有些坑洼的地方积留了不少雨水,若是车轮滚过,非得溅起一片污水来。
  等回到村里,杨氏便利落的将马车赶进家中院子,这才放松了紧张的情绪,坐在车辕上,又发了一会儿呆。
  “沁儿,你赶紧把银票藏起来!”张沁儿赚的钱大多是由张沁儿自己收着的,张志仁和杨氏从来没有提及要保管,而张沁儿则在自己住的房间里弄了一个秘密的藏钱地点,十分的牢靠。
  这九百多两也是张沁儿在这个时代赚的最大的一笔钱,心中自然也是激动的,于是点了点头,进了自己的房间中,先将床底下的脚踏板搬开,露出里面的地面,然后熟练的拿开一块板砖,里面却是中空,露出一个盒子般大小的藏宝库,空间不大,但是藏些银票银子之类的却是足够了。
  将九百两银票放入里面又将地板砖盖上,最后重新把脚踏板覆盖在上面,这样一般人都无法想到在脚踏板下面居然还有一个藏东西的地方。
  出了房门,就看到杨氏在搬着布料,这次买的布料有些多,都是积攒着慢慢做衣衫用的,可惜太匆忙,没有买棉花了,冬衣怕是做不成了。

☆、148。第148章 :乌桕蛹

  张沁儿要上前帮忙,杨氏却说:“这些我自己来,你先把三婶的绣活钱和绣布送过去吧。”
  “哎。”张沁儿应着,拿着东西朝旁边的张乐儿家走去,此时福儿还在张乐儿家玩耍,和小宝一起带着已经走路走的很稳的甜儿玩。
  远远的就看到他们在围着一棵树转,似乎是在逗甜儿来追他们。
  “姐回来了。”福儿看见她,忙笑着叫了声,小宝也跟着叫了声沁儿姐,只有还不太会说的甜儿断断续续的说:“亲……姐姐。”
  她这是读音不准,把‘沁’读成‘亲’了,惹的张沁儿大笑不已,而小宝则认为妹妹丢了自己的脸,忙在一旁纠正她的话。
  “甜儿,是沁儿姐姐!来,跟着我念。”小宝一本正经的教导着。
  而甜儿歪着头,露出两颗小门牙,费力的说:“亲……姐姐。”
  她的姐姐二字倒是读音不错,想必是常常叫乐儿的缘故,小宝还要纠正,张沁儿便说:“慢慢教,别太急了,等她再大一些,自然就懂了。”
  小宝点了点头,很听话的不再纠正甜儿的发音了,虽然小宝还小,但是他十分尊敬张沁儿,因为觉得她很厉害!当然,这也是福儿的功劳,她总是仗着年纪比小宝大,时不时给小宝洗脑一番,弄的小宝如今比尊敬张乐儿还要尊敬沁儿了。
  “你们玩,我进去找三婶了。”张沁儿说着,对他们笑了笑挥手。
  进了院子,就看到冯氏带着张乐儿在院子里做针线活,看见张沁儿就招手:“沁儿回来了。”
  “是啊,三婶这是今天卖的绣活银子和绣布,你收好。”张沁儿先将东西递给冯氏,张乐儿则在一旁说:“沁儿,你今天去了赏墨轩?这次拿了多少分红啊。”
  冯氏便斥责:“你打听这些做什么?”
  亲戚间若是一起有钱,或者一起没钱,这感情倒好,但是若是一家有钱,一家没钱,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隔阂,冯氏这是不愿意张乐儿因为张沁儿家有钱,而产生一些不该产生的想法。
  张沁儿明白冯氏的心意,也觉得九百两的数额太大了,于是就含糊的说:“拿到一些吧,如今其他的墨坊也做出墨汁来了,不是赏墨轩一家的生意。”
  张乐儿替她打抱不平,说:“哼,我看其他的墨坊肯定是偷学你的技术!不然怎么不早些出现墨汁啊?”
  张沁儿扑哧笑着说:“他们要是早些出现墨汁,那我岂不是没钱可赚了?”
  不愿再说这个话题,张沁儿说:“三婶,乐儿,你们还记得我先前说过乌桕树上有蚕的事情吗?”
  冯氏虽然不知道她的意思,还是点了点头,说:“记得,上次我还特意去看了,那蚕比家蚕可大的多,而且颜色怪怪的,这样的蚕也能够吐丝?”
  张沁儿点头,说:“那是自然的,三婶也知道我认识一些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他们见识多广,曾经和我说过,这乌桕树上的蚕吐出来的茧比家蚕大很多,并且韧性好,用来织绢或者绸都是可以的,而我们这里有大批的乌桕树,又有蚕,培育之后,就可以大量养殖了。”
  野生的乌桕蚕并不多,第一年是需要培育的,去年她就打这个注意了,不过因为事情多,顾不上,如今她有折腾出蜡烛和肥皂出来,就想着把这块的利益让给冯氏她们。
  张沁儿接着说:“三婶你看有没有兴趣养养看?”
  冯氏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却有些为难:“我没有养过蚕呢,这养蚕都是南方人干的事情。”
  说来也是,冯氏并没有养过蚕,所以没有经验,但是张沁儿却笑着说:“这个不怕,反正就在我们屋旁边,可以慢慢弄,养死了也没什么。”
  冯氏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想也是,又不欠本钱,随意折腾吧,要是弄出来了,也是一笔收入,弄不出来就当尝试好了。
  只不过冯氏还有一个顾虑,她说:“沁儿……你自己为什么不弄?”
  不等张沁儿回答,张乐儿就快速的说:“嗨!沁儿如今又要弄蜡烛又要弄肥皂的,哪里顾得上啊。”
  再次又问了张沁儿那乌桕蚕的前景问题,得到张沁儿肯定的回答之后,这才咬了咬嘴,做出一个决定,她说:“娘,我们做吧,这也不算占沁儿便宜,横竖都是我们自己动手,还不一定成功呢。”
  张沁儿也跟着点头,说:“我也不过是提供一个消息罢了。”
  “好!那我们就做一做吧。”冯氏看着女儿一副想大干的模样,心中也疼惜她,眼看着比自己还要小的堂妹这么能赚钱,想必张乐儿心里也很是难受吧。
  劝服了冯氏,张沁儿就说:“那我们现在就出门找一找吧,如今乌桕树已经开始落叶,乌桕蚕也早已经结蛹了。”
  “啊?现在?”
  冯氏吃了一惊,心想着还真是雷厉风行啊,不过也随即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起身说:“那我们去找一找吧。”
  张乐儿对这事很活跃,赶紧就将针线活的东西放在房间里去,然后还拿着一个背篓,说:“娘,沁儿,我们走吧。”
  张沁儿一看她的背篓,就觉得好笑,那蚕蛹得多少啊,还用背篓呢,不过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前面带路,出门看在福儿他们还在玩时,就吩咐了几句,无非是别跑到河边去玩等等。
  上了山,径直找到乌桕林,此时乌桕树叶早已经变成红色,大部分已经开始随着秋风落下,仔细察看时,就能够看到树枝上的乌桕蚕蛹一只一只的挂在树上,像小铃铛似的随风摇来摇去。
  蚕蛹是浅褐色的,而桑蚕蛹则是白色,若是剪开蚕蛹,就可以发现里面的乌桕蛹比桑蚕蛹稍大一点,并且色彩斑斓。
  张沁儿指着树上的乌桕蚕蛹,说:“我们先把这些蚕蛹收集回去,等到破蛹成蛾交配产卵之后,我们收集蚕卵。”
  在人工的辅助性,乌桕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产卵环境,而每只雌蛾能够一夜产卵五百只左右,若是按照这么算,情况好的话,来年春天就能够有上千只乌桕蚕了。
  将知晓的这些常识都一一说给冯氏和张乐儿听,毕竟日后可是需要她们亲自照拂的,而冯氏她们也听的格外认真,有些蚕蛹挂在比较高的地方,冯氏也不畏艰辛,爬到树上去把蚕蛹弄下来,因为野生蚕蛹毕竟少,因为在乌桕蚕的一生中,有很多都成了鸟类的美食了。
  待将这一片林子的蚕蛹都收集之后,略微数过,一共有一百多蚕蛹,如果按照雌雄五五比例,那也该能够产卵五万多了。
  这也算不错的了,第一次尝试,太多的话,反而手忙脚忙的出错了。
  回到家中,冯氏就将蚕蛹放在自己的房间,虽然张沁儿说这些蛹要到第二年的四五月才能够成虫羽化产卵,但是冯氏依旧时刻注意着它们的变化,

☆、149。第149章 :实验室

  日子又过去几日,张志仁他们就带着晗生永安休沐回家来了。
  而张沁儿和杨氏已经商量好了,先不将家中有一千两银子的事情告诉别人,哪怕是张志仁和晗生他们,一来怕张志仁自觉家里有了钱,又轻易做散财好人,惹人惦记,二怕晗生和永安因为家中有钱,学的浮华,不愿下死力气读书了。
  杨氏因为丈夫和儿子们回来,特意做了一大桌的饭菜,又彼此说了各自的情况等等,当张志仁知道张沁儿又在家中折腾些什么蜡烛肥皂的玩意,不觉深深的看了张沁儿一眼,心想这个女儿也不知道像谁,整日里就喜欢瞎折腾。
  晗生和永安倒是无条件信任张沁儿的,便说:“沁儿,你那些蜡烛和肥皂做成功了吧?好用吗?”
  张沁儿就起身拿了些做好的蜡烛和肥皂出来,说:“当然做好了,你们看。”
  晗生接过,把玩了一下,说:“看样子倒是和店铺里的卖差不多。”
  张沁儿笑了笑,就把拿着东西去见程掌柜的事情告诉了大家,然后才说:“虽然蜡烛和肥皂都是已经有了的东西,但是我做出来的这个做法简单,花费的本钱也不多,并且比大多数都好用很多,我想还是能够卖上一笔不错的钱财的。”
  晗生是亲自和张沁儿一同参与墨汁的研发的,也知道墨汁给家里带来的变化,当即就说:“程掌柜倒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可惜他做的是文房四宝的生意,不是这等杂货。不然的话和人合作比较好,如今家中只有你们这些妇孺,开设作坊的话,多有不便,并且容易惹人眼,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张沁儿心中也是这么想的,她喜欢宁静悠闲的日子,如果能够以技术入股,每个月拿到不少的红利,又何必那般累死累活?何况她要是在村里开设作坊,岂不是全村的人都知道他们家有钱了,连氏和谢氏又哪里肯依着张老头的话不逼着他们要钱呢?
  想到这些是非,张沁儿也是不乐意自己做独门生意的。
  这次,就连张志仁也点了点头,颇为赞同,说:“晗生和永安以后是要走科举的路子的,如果家中开设作坊,就成了商人,怕是不妥。”
  既然这样,那么就是大家一致决定和大的商家合作了,只是这合作的人选却不太好说。
  张志仁本来第一个反应是和自己的东家合作,但是一想到东家不过是拥有一家杂货铺而已,每月的盈利不算太多,怕是盘不活这么一大堆事情。
  这些事情商议过,张志仁就带着晗生和永安出门走动了,他们常常在县城,极少回到村里,是该走动走动的,沟通彼此消息,联络下感情。
  出了门,却见张志礼背着背篓带着小镰刀出了门,看样子是要去山里采药了。
  张志仁叫住张志礼,说:“三弟,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怎么还往山里跑?”
  张志礼停下身,笑着说:“我晚些再走动也是可以的,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山里的药草再不采集,就不成了。”
  张志礼惦记着山里的药材,也惦记着家中的余银,眼看着已经快要是冬月了,虽说没有听说张贞娘的亲事谈的怎么样了,不过还是及早准备好添箱银子才好,省的到时候慌手慌脚的,再者张乐儿也不小了,过几年也得谈亲事出嫁的事情,准备嫁妆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
  张志仁闻言,就说:“那你上山去吧,也别走的太远了,我先带着晗生他们出门走走,晚上我们两个还得去爹娘家一趟给奉养银子呢。”
  说起这事,张志礼面色有些尴尬,沉默了一下,才说:“我那五百文你给我一块儿带去吧,我就不去了。”
  上次张志礼说了那般的话,想必就算去了,也得不到什么好脸色,张志礼心中难受,心想还是不去的好。
  张志仁张开嘴,有心想说些什么,却看着张志礼满脸的落寞之色,喉咙里的话就说不出了,最后只好点头,说:“那好。”
  于是各自分手,目送张志礼上山,张志仁才带着晗生和永安先是去自家的地里看了看,因为肥料足的缘故,地里的菜都长的不错,又去几家相熟的人家,彼此说了几句话。
  到了傍晚的时候,张志仁已经带着晗生永安回来了,太阳西落,余晖有情,渲染了半壁天空。
  进了家门,永安忙缠着张沁儿,说:“姐,让我看看你的那些东西吧。”
  永安早就想和张沁儿一块做蜡烛还有肥皂呢,根本不想和张志仁出门见人闲聊,此时已经迫不及待了。
  张沁儿看着他急切的样子,不由得好笑,说:“那你们进来吧,我今天正打算做一批蜡烛。”
  这也是张沁儿方才才想到的,晗生和永安都在县城里读书,有时候更是会挑灯夜读,那油灯的光亮太晦涩,容易伤眼睛,这才想到应该多制作一些蜡烛,让晗生和永安带回去晚上看书用。
  三个人进了实验室,张志仁心中也很是好奇,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就看到杨氏从房间里拿着一大把的棉线出来,笑着说:“你也去看看,沁儿的想法可真是奇妙的很呢。”
  家中编织的灯芯不足,杨氏得帮着编织一些灯芯呢。
  此时张沁儿正在熬化石蜡,这些蜡都是从乌桕籽假皮蜡质层提取出来的,而做肥皂用的油脂则是乌桕籽种仁榨出来的油,这种油不能够食用,只能做为工业用油和当作油灯用。
  再加上今天从乌桕树上收集的乌桕蚕蛹,张沁儿忽然觉得这乌桕树真是一大宝啊!心里开始盘算着要不要花钱把这片山给买下来,否则日后被别人发现,断了原材料了怎么办?
  永安在摆弄着桌子上放着的模板,这些模版都是后来张沁儿找木匠特意做的,看着浑然一体,却能够分开,用来解决用竹筒灌蜡尖端凹下去的弊端。
  还有一些就是肥皂模板,有大有小,最大的有半张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