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14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4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沁儿点了点头,她心里自然也是有这个打算的,这一路逃荒,他们大多数都在山里渡过,又因为和周光勇家结义,倒也熟悉了捕猎的一些技巧,再说了,就凭借她那个捉鸟的技巧,也足以给家人补一补营养了。
  “快干活,到时候我们叫上小姑姑一起去。”
  小姑姑张贞娘已经十三岁了,虽然一直沉默,存在感微弱,但是她身量比张沁儿高大不少,有些力气活还得靠她。
  大房的张莲儿也是十三,好在她性情也不错,长在大房,也算是歹竹出好笋了。
  想到笋,张沁儿眼里亮了亮,此时天气晴好,只要再下一场雨,冬笋就要破土而出了,到时候也就有菜吃了。
  好在竹子这种野生植物,到处都有的是。
  到了下午时,茅草已经割的差不多了,谢氏和杨氏在家里整顿着,几个小子就说要去山上找吃的,连氏自然是准的,只不过她还是要训诫一番:“去山里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得到的东西必须拿回来,谁敢在外面偷吃,就小心着别被我发现!”
  这话端的严厉,几个小子忙点头应着,张贞娘讷讷的说:“娘,我会看着的。”
  连氏扫了她一眼,淡淡的应着。
  几个人忙跑了出去,这次只有几个大的去,福儿小宝他们就没去,仍旧被指派去割茅草,茅草这种东西,总是越多越好的。
  没了俊杰那个小子,大家合作还算愉快,麻溜的上了山,也不敢走深了去,只在山脚下附近找着,不过把主意打到山上的并不止他们一家,山脚下已经有好多人家在巡视着了,估计就算有好东西,也已经没了。
  走了一会,还没有找到任何能够吃的,永安急了,说:“姐,我们得走进去一些,这里什么都没有了。”
  张沁儿想了想,还是决定问问这行人中的‘长辈’张贞娘:“小姑姑,你看呢?”
  张贞娘却是一个向来没有主意的,被问到时,脸涨的红红的,摇了摇头,小声说:“我不知道。”
  张莲儿倒是有一些主意,想了想,说:“我们小心些,应该是没事的。”
  这就是赞同进山了。
  张沁儿说:“那我们走吧!趁着还早。”
  几个人忙寻了一处好走的路,进了山。
  走过一段路,林子里越发寂静了,只有鸟鸣声时而响起,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枝,稀稀落落的照了进来,在地面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光点。
  因此时年轻力壮的妇女们都在忙活着家里房子的事情,过来山里寻食的不过一些小孩,所以进了山之后,就只剩下张家的人了。
  张贞娘和张莲儿都是性子沉默的人,永安扯东扯西了几句,也就闭嘴了,几个人挑着好走的地方走,不多时来到一个低一些的凹地,最低的地方还有一个小小的水池,周围都是疯长的草木。
  一般有水源的地方,动物都多些,几个人在四处打量了一下,果然发现这里聚集了很多鸟类,很适合下套子捉鸟。
  于是张沁儿将编织竹筐来捉鸟的法子说了出来,几个人一起行动,捡竹子编筐子的,去找藤蔓的,待一切忙好之后,张沁儿又从怀里摸出一小把糙米,这些是她趁着连氏没注意时偷偷留下的,昨天郑伯景让人按照人头发了粮食,那些粮食是她们自己背着的,倒也方便她下手。
  张贞娘极是胆小,看着这些糙米,立刻惊叫起来:“沁儿,你怎么敢……”
  “嘘!”张沁儿忙阻止她,来到这边这么久,她也算知道这个小姑姑的性情,忙说:“别张扬出去,一把糙米换一堆鸟肉,值不值得?小姑姑你想不想吃肉?”
  张贞娘还要说什么,倒是张莲儿懂的情况,她心里面也是想吃肉的,于是说:“小姑姑,你不说,我不说,奶奶怎么会知道?等我们拿了吃的回去,她只有高兴的份呢!”
  “就是就是!”永安忙一个劲的点头,然后打包票说:“你们去别处寻果子吧,这里有我!”
  之前张沁儿也是带着永安一起出来下过套子找过吃的,所以这会儿交给永安也可以。
  只是临走时,还是要吩咐一下:“永安,要沉住心,别着急,等鸟多了再收套子。”
  “嗯!姐姐,你放心吧!”

☆、21。第21章 :秋山是宝库

  张沁儿便带着张贞娘和张莲儿开始往更深的地方走去,山上大多数是松树、樟树等,另外一些矮坡的地方都是细小的毛竹和藤蔓,走了一大圈,居然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收获,一时间让大家有些小小的失望。
  张沁儿说:“我爬到树上看看,你们先在这里等下。”
  站得高,看的远,这个真理在哪里都是有用的。
  等张沁儿爬到树上,远远的看去之后,倒还真让她找到吃的了,看着前方的柿子树和枣子树,顿时让她动力十足。
  她忙麻溜的下了树,说:“我看到了,就在那边!”
  她用手指着柿子树和枣子树的方向,笑眯眯的。
  张贞娘和张莲儿自然也是高兴的,忙一起朝那边走去。
  穿过一片林子,果然发现一颗柿子树和一颗枣子树。
  远远的看过去,柿子树红彤彤的,但是等走近了一看,很多柿子都已经熟透了,被鸟给啄破了皮,将汁水吃了。
  只有一些晚熟的,有些硬,才没有被鸟给祸害到。
  而那边的枣子树也一样,这种山里,没有人类的干扰,鸟多的很,这些山里的果子,大多也都进了鸟的肚子里。
  大家只好捡着那些能吃的、半生不熟的摘下,用包袱皮装着,张沁儿拿出一颗红了半边的枣子,往衣服上擦了擦,放进嘴里,咔嚓一声脆响,味道带着一些清甜。
  张贞娘愣住了,讷讷的说:“娘说了不能吃的。”
  张沁儿心里翻了翻白眼,嘴里却说:“我先尝尝,要是又苦又涩的,带回去也没用了。”
  “哦!”张贞娘想了想,觉得是这个理,看到张沁儿又拿出一个递给她,她却像看到炸弹一般惊慌,忙摇手说:“我不要!你不是尝过了吗?是甜的吧?”
  张沁儿只好递给张莲儿,说:“我尝不太出,堂姐你也尝尝。”
  张莲儿自是知道这个堂妹心思多,不过她也馋着呢,再说只不过吃上一颗,回去怎么会被连氏发现呢?
  几个人又开始寻找着,不多时又被一颗红彤彤的颜色吸引了,张沁儿惊呼着:“是柑橘!”
  都说南橘北枳,张贞娘她们之前都没有见过橘子的,自然不认得,只是看树上结的果子,倒也欢喜。
  走近了之后,张沁儿越发欣喜了,这些柑橘因为有皮的保护,都没有被鸟祸害,一个个完好无缺的挂在树枝上,这棵树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居然长的果实蛮多的。
  张沁儿决定将这棵树的位置标记下来,以后再过来寻回去栽着。
  摘下一个橘子,剥了皮就吃着,这回张贞娘没有阻止,只讷讷的说:“沁儿,这是什么?能吃吗?”
  “能!还蛮甜的,这种叫橘子,我以前在镇上看到过,可是大户人家吃的呢!”
  “真的?”听闻是大户人家吃的,张莲儿也动了心,摘了一个来吃,然后笑眯眯的说:“味道果然不错,这些都是好的,我们都摘回去吧!”
  “嗯!”张沁儿应着,又硬塞一个给张贞娘尝尝,张贞娘又是好奇,又是担心,犹豫了好一会,那一双眼睛如同一只无辜的小白兔。
  张沁儿叹息着,连氏那么强势的人,居然会生出这样懦弱的女儿?莫非是传说中的母强女弱?
  按照原主的记忆,张贞娘之所以这般懦弱,是因为她生不逢时。
  因为连氏怀着她时,家里情况不算很好,再者生产的时候又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难产,折腾了连氏几天几夜,差点就要了连氏的命了,所以连氏后怕不已,也不喜张贞娘,而张贞娘因为是早产儿,身体孱弱,时常气虚、咳嗽等,后来又因为连氏的不喜,养成了如今这般善于看人脸色、自卑、敏感、少言,只一昧的闷头做事的性子。
  看到她因为橘子的美味,而露出淡淡的笑容时,张沁儿只觉得心里很是可怜这个小姑姑。
  一颗橘子树,就装了两个大包袱,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往里面去找?”张莲儿问着,因为有了收获,语气中也洋溢着欢快。
  张沁儿想了想说:“再走走吧,没准还有更好的东西。”
  几个人将包袱放在地上,只身上路。
  翻过一座小山坡后,张沁儿就觉得,这个决定简直太好了!
  果然秋天的山里就是一个丰盛的宝库,只要你耐心寻找,总能够得到惊喜的!
  眼前有一排四棵树,全部是长成了的板栗树,地上密密麻麻铺满了长着刺的板栗壳,张沁儿说:“这些都是板栗,我以前找到过,很好吃的,你们要小心那些刺,将板栗从刺壳里面拿出来。”
  张沁儿做了一个示范,灵活的将板栗从壳里捡了出来,下意识的咬开一看,里面的肉白嫩白嫩的,想来因为是山里,成熟的比较晚,很是新鲜。
  张贞娘和张莲儿也是吃过这板栗的,知道味道不错,心里动力足,也就不怕刺扎手,三个人分开来捡,不多时就捡到一大堆了。
  眼看着东西多,而大家已经没有多余的包袱皮装了,张沁儿想了想,把自己的衣服脱了下来,张贞娘和张莲儿都是十三岁的大姑娘了,自然是不好脱衣服的。
  但是张沁儿脱,也被张贞娘着急的阻止:“沁儿,你怎么可以脱衣服?”
  “没事!等和永安聚合,我再穿上,脱他的衣服来装。”张沁儿说:“这山里就我们几个人,没事的,何况我这里面还穿着呢!”
  这么说着,张贞娘也不好再阻止了,弱弱的打量了一下四周,果然发现静悄悄的,并没有别的人,再说男人们和小子们都在开垦荒地,也不会过来。
  放心之后,几个人拿着一大包的板栗,开始朝回去的路走去,此时就算前面还有好东西,那也得等明天了,她们几个人是拿不动这么多的了,何况眼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早些山下才好。
  回到那颗橘子树,张沁儿心里馋橘子吃,提议着:“小姑姑,堂姐这东西太多了,我们几个也拿不动,不如每个人再吃一个橘子吧?算是减轻份量。”
  张莲儿扑哧笑着,张贞娘想阻止,看到张沁儿一脸渴望的样子,也就住嘴了。
  于是几个人又吃了几个,这才上路。
  等来到永安捉鸟的地方时,却不见永安的人,竹筐也不见了。
  张沁儿急了,不知道永安发生什么事情了,忙大声喊着:“永安?你在哪里?”
  “哎!姐,我在这里!”从芦苇丛里面传出永安的声音,想来是茂盛的芦苇将永安的个子给挡住了,这才让张沁儿没有看到。
  几个人将东西放在地上,然后绕过芦苇,张沁儿训斥着:“你年纪小,要你好好呆着捉鸟,都沉不住心。”
  永安却指着地上的一堆弄死的鸟,笑着说:“哪里!你看那些都是我捉的!那米没有了,我想着过来找些小鱼什么的,结果有大发现啊!”
  “你看!”他手里拿着两个白色的蛋,笑的一脸贼兮兮的。
  “这位什么?”张沁儿走进看着,这蛋的大小比鸡蛋大上一些,白色的椭圆形,上面还沾上一些泥土。
  “蛇蛋?”
  永安却翻了白眼,说:“怎么可能?这里都没有发现蛇皮!这是野鸭蛋!”
  “野鸭蛋?不是吧?”张沁儿明显不信,这地方有野鸭?
  “是真的!我刚才亲眼看到一只好漂亮的野鸭子从这芦苇丛里飞走了,我想捉它的,但是跑的没它快,等我回来一翻,倒是让我给找到几个蛋呢,肯定是那野鸭生的!”
  永安信誓旦旦的说着,又说:“你们再找找,兴许还有呢!”
  几个人闻言,疑心去了一半,野鸭蛋就好,如果是蛇蛋,张沁儿立马就遁走!
  蛇呀!她最怕这种阴冷可怕的东西了。
  将整片芦苇丛都翻了翻,果然又找到三颗蛋,大家面上满是喜悦之情。
  “这芦苇挺好的,下次我们过来割一些,回去好编席子。”张沁儿心里打着算盘,如今百废待兴,这些东西都得一样样的置办起来,既然没有钱买,只好自己弄了。
  张沁儿又叫永安吃了两个橘子,大家约好回去坚决不告诉连氏。
  然后提着满满的收获下了山,西边的落日一片橘红,渲染了大半边天空。
  荒地上大家还在努力干着活,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开垦出一小片荒地了,这开垦荒地可比不到翻土那么简单,一则需要放火将草什么的都烧了,然后在将大的石块捡出来,最后翻松土地之后,修葺田坎。
  临川这地,大多数是种植水稻的,只有干一些的旱地,才种大麦,若要功绩足,自然是开垦水田比较好,郑伯景的打算就是尽可能的开垦水田出来,这一点也得到施知县的大力支持,并且待要完工时,施知县还要过来露面,并且请工匠雕刻一块石碑,那石碑上就写着‘长方田’,上面记载着施长方施知县带领民众开垦荒地的功绩。
  这便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郑伯景是心中想干大事的人,但是他不是正经科班出身,至今也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吏而已。

☆、22。第22章 :早做准备

  张沁儿他们回到家时,因为收获很多,连氏倒也没有盘查的严厉,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没有谁偷吃吧?”
  那眼睛却是直勾勾的看着张贞娘,张贞娘哪里说过谎,一下子就说了脸,讷讷的不做声。
  张沁儿却说:“奶奶,你看这么多东西,我们哪里偷吃了呢?”
  张莲儿也在一旁帮腔,说:“没有偷吃的。”
  张贞娘忙慌乱的点头,说:“没……有。”
  连氏知道张贞娘的性子,晓得她不敢说谎,只是心里认为她上不了台面,被张莲儿和张沁儿一对比,心里更是厌烦,挥手说:“一边去,把东西归置好,然后去捡柴。”
  大家应着,把东西交给谢氏和杨氏。
  张乐儿在家里陪着冯氏,照顾她,所以没有出去干活,这让谢氏心里越发不平衡了,觉得这三房这么多人,却只出了一个劳动力,真是占了大便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