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149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49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林家的这才彻底惶恐起来,她猛地打自己几嘴巴,巴掌声十分的响亮,和之前的相比,这才是真的打自己,之前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
  “都是我的错,我再也不敢了。”
  见黄林家的服软了,宋漪凝也不想多和一个奴才计较,何况身边还有人在,于是淡淡的说:“你先下去吧。”
  “唉。”黄林家的不敢再说什么,躬着腰退了下去,一脸的惶恐不安。
  “姨母,让你受委屈了。”黄林家的离开之后,宋漪凝脸色又恢复了以往的温和,不好意思的向林氏道歉。
  林氏摆了摆手,大气的说:“那婆子也不过是担心你受委屈罢了。”
  对于宋漪凝前后的态度变化,林氏不觉得稀奇,当初宋漪凝第一天来时,就已经狠狠的训导了那些奴才一番,这才把人都赶走了,何况身为世家嫡女,若不能驾驭底下的奴才,没准被奴才剥皮拆骨了都不知道呢!
  倒是张乐儿没想到一向温和娴静的宋漪凝生气的时候也能够这么厉害,不由得瞠目结舌了。
  “也让沁儿乐儿受委屈了,这婆子张口胡说,你们不要记在心中。”
  “不过是一个婆子乱嚼舌根罢了,我们已经忘了。”张沁儿笑着说,那一脸云淡风轻的表情正是说明她真的并没有放在心中。
  “漪凝姐这大户人家的婆子都这么厉害?你明明才是小姐,她一个劲的说的可多啊。”张乐儿还没有从黄林家的絮叨嘲讽中走出来,感慨的说着。
  宋漪凝面色沉稳,一字一句的说:“做主子的要有做主子的气势,否则底下的丫头婆子都能骑到你的脖子上去的!所谓恶奴欺主的故事并非胡诌的,看来我在这临川一段日子,她们倒忘记我的身份,连我都敢奚落了!”
  宋漪凝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一股肃杀之意,一看她并非是没有手段软弱的人,在自己地位受到危险时,她会本能的开始反击。
  张沁儿想起当初初见宋漪凝时,她安安静静的坐在林氏的身边,面容宁静,气质娴雅,看上去有几分柔弱可欺,但随着交往,才知道她骨子里很坚强、很有主见。
  堂堂一个受宠的嫡女,能够完全照料自己的生活,这已经不能算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千金小姐了,如今的千金小姐哪一个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若是身边没有丫头婆子,估计都快活不下去了。
  林氏微笑,让大家喝茶吃水果,闲适的聊着宋漪凝在乡下的生活,看见宋漪凝在提起乡下生活时,面容上笑意更甚,那是一种出自内心的笑,和平日里应付的笑是绝对不一样的。
  林氏便说:“沁儿,你们乡下真有这般好?这成凯去了一次之后,就总是往乡下跑,我想着是他调皮呢,没想到漪凝如今也对乡下生活赞誉有加了。”
  张沁儿抿嘴笑着,而张乐儿则抢着说:“我们乡下生活自然有乡下的好处,哪一日夫人也去我们家做客吧。”
  林氏点头,表示自己真的有这个意思,便说:“那也好,总要亲眼看看才知道。”
  “我们村子说起来还是多亏了郑大人,不然哪里有我们如今的生活?”张沁儿由衷的感谢郑伯景,若不是他当初肯接纳他们这些流民,辟出富足村这块风水宝地,又出粮食让他们能够安稳开荒,继而有了田屋,才能得以生存下来。
  否则前年冬天还未找到落脚之地的话,就得冻死在山里了。
  提起这事,林氏忽然想起一件事来,“秋收的时候,府城会有人过来,到时候会去你们村子看看的。”
  “府城的人到我们村子做什么?”
  “知县的政绩就出在人口和田地上,你们富足村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年官田刚刚开辟,土壤不肥,而你们的生活也紧紧巴巴,就没有上报,今年双抢的时候衙门里派人过去记录亩产和收租子,觉得已经算不错了,这才上报,引起上面的重视,所以这次秋收会有人过来视察的。”林氏解释着,这件事也是她偶尔从郑伯景口中听到的。
  张沁儿听了这话,就知道,富足村的存在就是知县大人最好的政绩了!而因为她大方的贡献出青砖陶瓷的烧制,使得富足村家家户户都是青砖屋子,望眼看去,富足村可光鲜的很呢。
  “虽说这是知县大人的福泽我们才有了今日,只是当初可是郑大人出力颇多,不知道郑大人可否有功绩?”张沁儿询问着。
  林氏叹息了一声,说:“他不是科举出身,就算有功绩又能如何呢?我们倒是指望成凯,可成凯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也知道。”
  若是科举出身,凭借郑伯景的能干,自然不是今日今时的地位了,可叹可惜啊。
  “有些事是急不得的,伯母也不要太过于放在心中。”
  “这自然是的,否则我们也不会随着成凯性子来了,我倒是想的开,只要成凯自己开心,这功名利禄也不过如此了吧。”
  林氏的豁然倒让张沁儿她们惊讶,不过一想到郑成凯的放养成长,就知道这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凡事尽力而为就可,漪凝啊,我从黄林家的嘴中听到了一些,姨母能力有限,不能帮衬你什么,只望你日后能够康泰平安便可。”林氏拉着宋漪凝的手,真诚的祝福着。
  宋漪凝点了点头,感激的说:“姨母万万不可说这样的话,我在你这里住,避开那些扰人的事情,可不算是帮了我吗?我日后不管如何,都会记得姨母的这番话的。”

☆、180。第180章 :飞鱼服

  “那就好。”林氏欣慰的说着,又看着张沁儿张乐儿,说:“难道你们几个投缘,今天就在这里吃饭,晚些再回去吧。”
  张沁儿应下了,和林氏说了几句话之后,林氏就要忙着准备饭菜,先离开了。
  几个人移步到宋漪凝所住的地方,发现里面一尘不染,可见即使没有人住,也是每天都有人过来打扫的。
  在郑家停留大半日,宋漪凝又送了她们几样针线荷包作为礼物,荷包里面装着四个金叶子,这是宋漪凝母亲留给她送人的,只是郑家只有郑成凯一个独苗,没有兄弟姐妹,加上宋漪凝这些时日几乎都住在乡下,没有和临川的大户人家的小姐来往,倒还剩下许多。
  打开荷包一看,张乐儿面色就慌张起来,她当即就把荷包还给宋漪凝,嘴里嘟嚷着:“漪凝姐,你送我荷包,我高兴,可是这里面的东西我不能要。”
  张沁儿也不欲收宋漪凝的贵重物品,便也说只要荷包做纪念即可。
  宋漪凝将荷包重新塞进张乐儿的手中,诚心诚意的说:“这哪里是黄白俗物?不过是我的一番心意罢了,这些金叶子是苏州能手巧匠打造出来的,做工十分的好看,你们姑且留着做个纪念,如今一别,还不知道此生有没有见面之时,可别再推辞了。”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不能要!别看我们是乡下人家,日子过的不怎么办,也穿金戴银不起,可是我们不缺钱!”张乐儿依旧摇头,不想接受宋漪凝的馈赠,她的眼睛并不看那做工精细的金叶子,生怕一看就忍不住留下了。
  像张乐儿这般人家,哪里曾见过这等的金叶子!初见时,不得不说心就动了,只是张乐儿虽然向往有钱,但是严厉的家教也让她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馈赠。
  张沁儿更不要说了,如今最不缺钱的就是她了,这金叶子虽然做工好,只有官宦人家手中才有,可是她和宋漪凝是朴素的交往,不想被这黄白之物玷污了去。
  “我身边能有的也就这几样东西了,你们若不要,岂不是让我于心不安?快收下吧,这又不是让你们换成银子花出去,而是做个留念罢了。”黄金白银是硬通货,平日里放在家里好看,遇到什么危急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救急,是最好的礼物了。
  张沁儿她们推辞了一番,碍于宋漪凝态度很强势,也就作罢了。
  时间并不早了,回乡下的路程还需要一些时间,宋漪凝起身送她们出门,经过荷塘时,只见荷叶田田,翠绿的莲蓬或大或小,依稀可以看到莲子藏在其中,而荷叶之间只有几朵晚开的花依旧露出荷叶,绽放着风华光彩。
  清风徐徐,带来一股清晰的香味,扑面而来。
  再绕过一个假山花圃,就到了垂花门,张沁儿便让宋漪凝停下,她们自己出去就好了。
  “漪凝姐,我们回去了,你自己要保重,我们在乡下,也不知道你哪天会走,也许想送都送不了。”张乐儿拉着宋漪凝的手,这几日宋漪凝都是住在她家,日日相处,情谊不浅,此时真情流露,自然万般舍不得。
  宋漪凝摇了摇头,说:“你们在乡下,来往多有不便,就不必可以来送了,我估计着这两日接我的人就该来了。”
  “漪凝姐,很高兴认识你。”张沁儿淡笑,忽然伸开双手,猛地给了宋漪凝一个热情的拥抱,弄的宋漪凝一时愣住了,张乐儿见状,倒是反应的快,也伸开双手,把宋漪凝和张沁儿都抱住,说:“漪凝姐,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呢,以后你一定要幸福。”
  眼眶泛起一阵雾水,宋漪凝点头,也伸开双手,将张沁儿和张乐儿抱住,郑重的说:“我会幸福,你们也会幸福的!”
  道别之后,张沁儿就拉着张乐儿出了郑家,早有小厮把她们的驴车准备好了,此时正停在门外。
  “走吧,乐儿,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遇见即是缘分。”看着张乐儿仍旧看着郑家,满脸的不舍,张沁儿只好拉了她一把,让她坐到车厢中去,自己则赶车出城,在郑家耽搁了好长的时间,日头已经偏西,把西边染红了一大片,朵朵绚丽的火烧云让人无法忽视。
  “我舍不得漪凝姐啊!”车厢中,张乐儿惆怅的说着,思绪已经散开了,此时想着苏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样繁华的城池,也不知道此生有没有福气见着。
  “别想了,我们这样的人家能够认识漪凝姐,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福气了,至于苏州日后也不是一定没有机会去的。”
  张沁儿浅笑,她对这些看的很淡,并且心中也生起想要游历其他地方的心思,既然老天爷让她来到这个时代,总不能一辈子蜗居乡下,待时机成熟,她就要开始计划朝四周游玩一番。
  出了城门,小路上就清静了许多,张沁儿不打算赶夜路,就拍打着驴,让它跑的更快一些,山路不平,车厢颠簸的很,惹的张乐儿蹙眉,抱怨着:“沁儿,慢些也没有事的。”
  “待会都要天黑了,还是早些回去的好。”张沁儿自顾自的的回答,接着又给了驴子一鞭。
  “这条路我们都来来回回几次,就算天黑也没事的。”张乐儿紧抓着车窗,不满的嘀咕,虽然富足村在深山之中,但是山路开辟之后,又有驴车代步,张乐儿倒是乐观的很。
  “小心为上,我们只有两个女孩,没有遇到什么还好,就怕遇到什么。”
  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尤其是在傍晚的时候!张沁儿刚说完这句话,就觉得前面有些不对劲,光线逐渐有些暗淡,她眯眼朝前方看着,果然看到前面树下躺着一个男人,因为有些距离,看的并不清楚,从身形看来,应该是男人无疑。
  “乐儿,前面有人。”张沁儿给张乐儿提了一个醒,随着驴车赶路,离那个人也越来越近。
  “什么人?”张乐儿好奇的把头伸出车厢外,朝前面看着,那人并不是躺在路中间,而是在路旁的树林中。
  “吁!”张沁儿一拉缰绳,令驴子停下,驴子受到限制逐渐放缓了速度,站在原地,打了一个响喷嚏,在宁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的嘹亮。
  下了车,便小心的朝那个躺在地上的人看去,张沁儿走在前面,手中拿着一把匕首,张乐儿则拿出一瓶自制的辣椒水,一旦发现对方不对劲,就用来防身用的。
  临安地方偏僻,政治经济都不算特别发达,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城,除了前年张沁儿和张贞娘在这山林中遇到一个私盐贩子的尸体外,并没有再听说别的凶杀案,如今好端端的有人昏迷在这里,就不知道是富足村的村民还是县城中的人了。
  待走的进了,张沁儿不由得愣住了,就着余晖,她清晰的看到地上的人穿着飞鱼服!
  飞鱼服,绣春刀,便是明朝锦衣卫的特征!
  张沁儿能够认出这是飞鱼服,多亏了前世诸多锦衣卫的电视剧和电影,这才在看到的第一眼就产生熟悉的感觉,第二眼自然就辨认出这是飞鱼服了。
  眼角微微的收缩着,地上的人居然是锦衣卫!这让张沁儿有些惶恐,她可没有忘记此时她是什么身份!
  “沁儿,怎么了?”觉得张沁儿不对劲,张乐儿询问着。
  张沁儿已经停住了脚步,并没有再朝前面走去,她偏头,在张乐儿耳边小声的说:“是锦衣卫。”
  锦衣卫?张乐儿一愣,她瞪大眼睛看着地上的人,锦衣卫的大名可谓是家喻户晓,名声狼藉!
  “沁儿?”张乐儿没了主意,紧盯着张沁儿,让她出主意。
  张沁儿思考了一会,觉得锦衣卫不可能只是一个人,若是死在这里,势必要引起其他锦衣卫过来盘查,还是先看看是死是活吧。
  下了决定,她就让张乐儿站在原地,自己则小心的走了过去,地上的锦衣卫是趴在地上,头朝下,看样子像是体内无力之后,才倒下的。
  头发散落着,将半边脸完全覆盖,即使这个时候没有指纹检测设备,张沁儿还是拿出手帕包着手,这才把他的头发佛开,露出一张刚毅的面庞,眉宇似剑,鼻梁挺拔,薄唇,看上去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她伸出食指凑近他的鼻间,试探着是否有呼吸,好在鼻间依旧有温润的呼吸声。
  “还活着。”张沁儿松了口气,只是她并不懂医,顶多认识几样药草,识得几样药性罢了,这看病的活可不会。
  看了眼张乐儿,张乐儿估计也是不会的。
  “沁儿,怎么办?”张乐儿蹲在地上,有些担忧的看着地上的锦衣卫,他年纪看上去并不大,大约三十左右,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疤痕,从看得到的地方来看,并未看出哪里受伤了。
  “我也不知道,他还没死,先救人吧。”死了会引起其他锦衣卫来搜查,没死的话运气好还能够得到一份人情。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