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152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52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张沁儿打算发动村子里的人去山里剥新鲜的楮皮出来,夏天的楮皮叫牙皮,从树上很容易剥落,作成的穰是黑色的,十冬腊月的树皮和树干粘在一起,剥下的时候带着树干上的东西,这样做出的穰是白色的,而如今已经入秋,树皮逐渐和树杆粘在一起,做出来的纸应该也是白色的。
  山里的楮树并不多,单靠一两个人的人力很麻烦,所以张沁儿就把这件事交给张志廉去做,反正现在没有做出成功的纸张之前,张志廉还得听她的话。
  又过了几日,张志廉就过来说已经准备好两麻布袋的楮皮了,张沁儿就让他把新鲜的楮皮泡在清水里,然后再放到石灰水中泡两三天左右,最后在大锅里蒸煮一天一夜。
  这流程就有些麻烦了,但是张志廉没有说二话,回家做着前期准备去了。
  而这些时日,除了造纸的事情,玉米也彻底老了,得去林子村崔家收租子,张志仁不在家,杨氏就赶着驴车带着张沁儿一块儿去,忙碌了大半天才带回来几十个麻布袋的玉米,摊在院子里满满的。
  因为再过不久还得来收花生,所以张沁儿也没有急着问崔家是否想做她们家的长工,只吩咐崔家让玉米地歇着,不要再种任何东西,明天春天好种甘蔗。
  秋天已经逼近,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了,池塘里的莲蓬已经成熟了大半,不过张沁儿这会儿没空,等着永安那个调皮蛋回来再摘莲子呢,相比起忙碌的杨氏和张沁儿,冯氏和张乐儿就显得轻松了很多,至于乌桕蚕卖出之后,她们两个就清闲了很多,除了照顾两个小的,也就是地里的活要干一下,除此外又恢复了做绣活的好习惯了。
  一大早,张俊峰就过来叫人了,他说楮皮已经泡过又蒸过了,就等着张沁儿过去把关,张沁儿也对这次的造纸很期待,于是赶紧过去,打开大锅一看,发现里面的楮皮纤维已经彻底软化了,于是让张俊峰他们拿到河边将石灰和其他的杂质彻底洗干净之后再放在石碾上碾成穰出来。
  这次的材料有些多,在家里靠井水自然不够,必定得到河边去才能够彻底清洗干净,张志廉不敢有怨言,带着两个儿子拿箩筐挑着朝河边走去。
  洗净之后,又用石碾碾成穰,再用铡刀切碎然后用工具压成松散状,之后还要放入石臼之中捣上一会,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入石缸之中淘浆,再加入杨桃藤液,搅拌之后,变成均匀的纸浆。
  张沁儿伸手沾了一些纸浆,用拇指和食指摩擦着,感觉很细腻,这次应该是不错的了,于是拿着竹帘朝缸中一抄,手腕一抖,白色的纸浆就在竹帘上均匀的摊开,纤维则交错覆盖,变成一张薄薄的湿纸,张沁儿用手将湿纸撕下,放在木板上晒着。
  这批纸张单从湿纸上来看,就知道纤维很细密,纸张的柔韧度应该会好一些,另外吸水性则会差一点,不会使得墨汁晕开,不能书写。
  只是张沁儿心中所期待的卫生纸还是没有做出来,于是她说:“大伯,剩下一部分纸浆,我再添一样东西进去。”
  张志廉有些不解,问着:“为什么现在不能添?时不时这批纸又做的不成功?”
  为了造纸,张志廉可是自己拿出钱来置办这些工具,又拿出钱找村民买了一些楮皮,要是还是不成功的话,张志廉可就沉不住气了,毕竟白花花的钱变成只能包装东西的草纸,谁心里都不会开心。
  张沁儿没打算把自己的目地一开始就说出来,只说:“我也不确定,这些纸浆看起来不错,应该会成功,但是我还有一个法子,你剩下部分纸浆给我试试就好,否则这次不成功,下次还得再试。”
  张志廉没了法子,只好让谢氏快点捞纸,自己则心焦的等着湿纸干了之后,再去测试一番,他要求倒不高,只希望做出能够书写的纸就行。
  石缸里的纸浆越来越少,张沁儿就叫他们停下,然后自己又舀了一瓢水,拿出一个瓷瓶,将里面的液体倒了进去,这是她研究出来的一个纸药,功能和杨桃藤液差不多。
  搅拌均匀之后,张沁儿亲自拿竹帘捞纸,将这批纸放在另外的地方,省的混淆了,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完,洗石缸锅子之类的事情,自然犯不着张沁儿来做,依旧让谢氏做去,这也是张沁儿心中的恶趣味!
  看到以往总是欺负杨氏冯氏的谢氏如今苦不堪言的不停干活,张沁儿心中就微微的畅快。
  因为很想知道自己想要的卫生纸是否会做成,这一次张沁儿一直在老宅等候的,期间和张贞娘张莲儿她们说了一些话儿打发时间。
  午后的阳光很烈,闷热的空气使得人也昏昏欲睡,张沁儿趴在张贞娘的床上午睡一会儿,让做绣活的张贞娘过一个时辰再叫她。
  说起来她真是佩服张贞娘,这么炎热的天气,还在不停的做针线,让她休息一会儿,也不肯,怕时间来不及,嫁妆没有准备好的话,会被人笑话的。
  午睡之后,太阳偏西,不再那么炎热了,张沁儿走到后院去看情况,纸张静静的铺在木板上,因为有风的缘故,边角被一些鹅卵石压着。
  风和阳光的作用下,纸张已经全部干了,张志廉也睡了一个午觉,这会儿也到后院中来看情况。
  照着上次张沁儿测试的手法,张志廉先是拿起一张纸,纸张的表面很光滑,比上次做的显得细腻很多,搓揉之后,印记也不算特别的深,有一定的韧度,从表面上看,应该算是不错的了,张志廉心中大喜,笑着说:“沁儿,这次应该成功了!我赶紧拿笔墨试试!”
  说着就高高兴兴的朝屋子里走去,而张沁儿的关注点确实在最后一批纸张上,她抚摸着那些纸,眉眼中满是笑意。
  纸张很柔软,手感很不错,虽然没有达到前世卫生纸那般的绵软柔和,但是也还算不错了,她倒了一些水在纸上,水速度的晕开,用手去戳湿纸部分,有一定的韧度,并不会马上就戳出一个洞出来,这样拿一张纸对折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很好,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正在张沁儿高兴的时候,张志廉已经笑着走过来了,他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则写着几个字,看着干净的字迹,张志廉心中满是得意。
  “成了!这次的纸能够写字!”
  又看着张沁儿手中拿着的纸,只一眼,他就知道这样的纸是不能写字的,不由得摇头,说:“还不如只做这一种,你后面加了什么东西,都毁了!”
  张沁儿笑着说:“这纸我觉得倒不错,既然大伯不喜欢,我就全部带走了。”
  说着也不顾张志廉反应过来,就开始动手收纸张了,张志廉嘴皮蠕动,最终倒也没有说,反倒是张俊杰风言风语的说:“我看你这是想消灭证据,做出这样的纸来,真是没用。”
  张沁儿顿时无语,这张俊杰看样子是大脑内存不够啊!明明他老爹手里的那批能够书写的纸不也是她做出来的吗?

☆、183。第183章 :摘莲子挖藕

  抱着一堆柔软的纸张回到家后,刚好需要五谷轮回一下,于是张沁儿拿着一张纸,朝茅厕走去,初次使用之后,张沁儿越发对这批纸满意,拿来上厕所挺不错的。
  于是热情的用剪刀把纸裁剪成便于使用的长方形,一层层叠放着,又将这纸的功能作用告知杨氏,杨氏听了颇为惊奇,但是性子不喜浪费的杨氏坚持不肯用纸来上厕所,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做一次纸多么不容易,就这样随随便便用了,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张沁儿说不过她,也只好随便了,倒是张乐儿跟着张沁儿一起后,好奇心旺盛,用过之后,对这柔软的纸很是感兴趣,索要了一些回家用。
  成功造纸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无需张沁儿了,整个造纸的过程,张志廉早已经心知肚明,再造一次也不是难事,于是忙又让人弄了一些楮皮来,依样画葫芦的造出更多的纸,他这些纸是打算对外销售的,也是一项长远的利益。
  张志廉的这些小算盘,张沁儿并不在意,反正她最多也只能贡献出基本的造纸法子,其他优质的纸张可就没法子了,倒是找张志廉商量了一番,打算花钱买一批她想要的柔软的纸来。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又何必自己辛苦去劳累造纸呢?
  起初张志廉不懂她为什么要用这些柔软、容易吸水又不能书写的纸来做什么,后来听说是用来上茅厕用的,他的反应倒和杨氏一样,觉得压根没有这个必要,太浪费了,不过看在张沁儿出钱的份上,张志廉就让两个儿子还有谢氏帮着造一批这样的纸来。
  当然,后面提供纸药的还是张沁儿本人,她得事先把纸药做出来,然后等张志廉他们的纸浆做好之后,再加入纸浆之中。
  这个小配方,张沁儿并不打算告诉张志廉,而他因为觉得这样的纸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也没有拐着弯去套话。
  这也是张志廉没有商业头脑,自己觉得没有必要,也认为其他的人没有必要,张沁儿做出来的纸,若是被程掌柜这般眼睛毒辣的商人看到了,必定能够看到其中的商机,从而狠狠的赚上一笔!
  眨眼间已经到了中秋了,杨氏一大早就去县城接人,除了带回人,还带回一大堆的吃食和各色礼盒。
  张沁儿一看那些礼盒,就知道那不是寻常人家能够有的,不免有些吃惊。
  张志仁说:“这些都是郑小少爷送过来的,说是那宋家给的谢礼,还有几样是郑小少爷送的中秋节礼。”
  这几日忙的昏头黑地的,倒是忘记宋漪凝已经回了苏州,她在临川住了这么一些日子,想必宋家肯定会送出不菲的礼品,而因为宋漪凝大部分时间住在乡下散心,所以八成宋家送来的礼品又被林氏转送给他们两家了。
  “漪凝姐真客气,上次临走时还送了我们金叶子呢。”张乐儿看着华贵的礼盒,不由得眼睛发愣,心中又是兴奋又是迟疑。
  “大户人家的规矩罢了。”既然东西送过来,也不好退,于是两家各自分了一份。
  永安倒是惦记着池塘里的莲蓬,一下车就囔囔着:“姐,莲蓬你摘了没?”
  “我忙着呢,就等着你回来摘。”张沁儿笑着说,又想起永安以前说要打造一个小船的事情,就说:“那船可没有时间去弄,反正那水不深,拿个木盆去浮水吧。”
  “哎,我早就惦记着了,我先去池塘了。”永安笑着说,他拉着晗生去给他拿木盆,家里有两个木盆,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这去池塘当作船用的,自然要大些的,永安还搬不太动。
  晗生没了法子,只好搬着木盆跟在后面,福儿小宝也一起跟在后面去看热闹。
  孩子们喜欢玩闹,因想着池塘水不深,而晗生他们也会一些水性,张志仁就没有跟在后面,而是在家里和杨氏整理着各色礼盒和自己买的菜蔬点心等。
  今天中秋,虽然不要去老宅吃饭,但是节礼都得送去。
  张沁儿也跟着去了池塘边,荷叶有部分已经开始枯萎了,她打算寻一片完整的荷叶回去做荷叶包鸡吃,杨氏答应杀一只鸡来过节。
  木盆已经放进池塘中了,安稳的浮在水面上,用手去碰,就显得摇摇晃晃的。
  永安急不可耐的坐在木盆的中间,摇晃了一阵,就熟练的掌控了平衡,开始用手划水,结果怎么都动不了。
  “给你这个。”张沁儿找了一根竹杠给他,让他用来撑木盆用。
  “哎。”永安接过竹杠,发现果然好用许多,能够移动到荷花中,然后慢慢的凑近已经成熟的莲蓬,用手摘了下来,刚摘下,就迫不及待把莲子抠了出来,然后剥开已经变成青色的外皮,露出里面白嫩的莲子出来。
  丢进嘴中,一股莲子特有的清香便溢满了口齿,只是莲心没有去除,带着一丝苦涩的味道。
  “好吃。”永安高兴的说着,因为离岸边不远,就把手中的莲蓬丢到岸边,给福儿小宝他们吃,这几个小的可馋着呢,只是平日里大人没空,他们身子又小,不方便去池塘里摘莲蓬。
  于是大家就坐在亭子上,看着永安一个人欢快的穿梭在池塘中,水中的鱼因为他的动静纷纷逃离,水花频起。
  “现在莲藕应该也长大了,不如挖一些莲藕回去吃吧。”这个时候正是莲藕上市的时候,因为今年不打算卖莲藕,这才没有找人过来挖。
  晗生的水性比较好,知道张沁儿不是很喜欢下到水中去,便说:“我去挖吧。”
  这大半年晗生的身量似乎又长高了一些,下到水中还能露出一个人头来,等他适应了水中的感觉,顺着一根莲叶茎朝下面摸去,然后一个猛子把头钻进水中,双手在淤泥中摸索了一会,就摸到一根长长的莲藕,随意将莲藕上的淤泥摸了一把,就把莲藕丢给岸边的张沁儿,接着又去摸其他的莲藕了。
  张沁儿扯了一把野草做为刷子,细细的刷着莲藕上的淤泥,说:“再多弄一些,除了自家吃,再给爷爷他们一些,另外黄叔叔家和周叔叔家也送些去。”
  晗生应着,继续在淤泥中摸莲藕,选那种又大又长的,要是稍微小一些的,就得留着再长一些时日。
  等莲藕弄的差不多了,又让晗生选了几片完整的荷叶,这才让晗生赶紧上来,只是衣服上都沾满了淤泥,得洗个澡换衣裳了。
  “我去河里洗。”晗生倒不在意,让福儿回家给他拿一套干净的衣裳,自己已经朝河边走去,一个猛子就扎了进去。
  这会儿永安把池塘的莲蓬都摘了下来,堆在木盆中满满当当的,让永安都不太好活动了。
  “小心些,可别翻了。”张沁儿看着永安摇摇晃晃的感觉,叮嘱着。
  倒是小宝显得很着急,嘴里囔着:“哥,我要吃莲子,你快点。”
  “就快到了。”永安应付着,双手拿着竹杠,顺利的把自己靠在岸边,岸边水浅,木盆浮不住,永安便下到水中,一手扶着木盆,在张沁儿他们的合力帮助下把木盆给搬到岸上去。
  “有些莲子都已经很老了,肉质不好吃,你们注意些,还有中间的莲心记得去了,省的苦。”看着小宝欢快的吃,一旁的甜儿也拿着一个莲蓬,可惜她人小,动作慢慢的,心中又着急,将莲蓬递给张乐儿,示意她来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