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177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77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就说:“家里该准备的东西都差不多了,等沁儿他爹回来过年时,再买些新鲜的菜蔬就行了,这几日咱们就好好的呆在家里。”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发财叔果然带着两个驴车和四五个人一起来了,他们自己准备了渔网和装鱼的大桶,这些事情全部交由他们去弄就行。
  张沁儿带着他们来到池塘边上,冬日的池塘水已经干枯了一些,露出一些黑色的残荷梗,因为没有小船去清除,就任由着生长了。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惹的附近的人家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些闲汉也出手帮衬着,因为残荷太多,容易钩着渔网,得先把残荷都清除一下,另外还得再放掉一部分水,方便捞鱼。
  弄了一会儿,这才撒渔网捞鱼,冬日里捞鱼可是一个苦活,得两个人拉着网,绕着两边池塘走动着,等渔网上有不少鱼了,就得赶紧收网,拉到岸上来。
  这会儿还没有橡胶,自然没有专门捞鱼的连身橡胶鞋,人得脱了厚重的棉衣再下去,不然棉衣被水打湿了,贴在身上又重又冷的。
  张沁儿见状,赶紧让杨氏回去煮一锅姜汤红糖水和一些开水出来,等这些汉子捞完鱼就赶紧喝上,温水擦身之后再换上衣裳驱寒。
  发财叔站在岸边,他拿着一杆秤,鱼上来之后,就逐一秤好,把数都记在心里,忙活了小半天,池塘里的鱼就算捞的差不多了,又将那些太小的和一些杂鱼都丢回池塘中去。
  张沁儿在旁边帮着记账,发现自家一年生的鱼大多是两三斤左右,而鲜鱼的市场批发价是五文钱一斤,所有的鱼一共四千多斤,张沁儿就取了一个整数,余数抹去,就算四千斤。
  发财叔在旁边咧嘴笑着,说:“我那侄媳妇一直说沁儿姑娘是个会做事的人,看来真是如此。”
  张沁儿笑着,不过是多出十几斤而已,何况他们卖鱼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死鱼的现象,也挺不容易的。
  于是最后算钱是二十两,又因为发财叔带着人马来的,就拿出二两银子做人工费,另外还拿出两条鱼,让发财叔一并带去县城送给赵倩儿,算是谢谢她帮忙了。
  下塘捞鱼的汉子们借着张沁儿家的洗澡房粗粗的擦了身子,换上干的衣裳,喝上一大碗生姜红糖汤之后,冰冷的身体就暖和了不少。
  杨氏要留着发财叔一行人在家吃饭,但是发财叔拒绝了,说要赶紧回县城,这些鱼不能在桶子里放太久,不然会有死的。
  做生意的讲究时间效率,张沁儿便没有挽留,只拿出一些点心和饼子让发财叔他们路上吃着解饿。
  至于帮着捞鱼的村民们也一人送了两条一斤左右的小鱼,惹的大家脸上笑呵呵的,先前怕水冷没帮忙的,也不由得有些后悔了。
  而张沁儿家卖鱼得了十八两银子的事情几乎在一刻钟就传遍了整个富足村,令人眼红羡慕不已。
  也有人想照着挖池塘养鱼来卖,但是到张老头那里一问,才知道那一带的洼地都被张沁儿一家给买下来了!
  不过也有一些厚脸皮的人,当晚就到张沁儿家,趁着张志仁不在家,想从他们手里挤出一点洼地来。
  杨氏没经历这个架势,有些被吓着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张沁儿就说:“河边的洼地是被我们买下来了,你们要是想养鱼的话,水库就是现成的啊。”
  “水库是蓄水放水的,哪里养的了鱼?到了下半年种稻子的时候,就得放掉一大半的水了。”有人质疑,提出反对意见。
  “那你看今年的水库有没有全部放干?天热少水才会放水库里的水,不然也不需要。”
  “那也不成,水库是村里的,里正怕不肯卖。”那人摇头,水库就如祠堂一样,属于公有的东西,不方便私人买卖,何况自己拿到水库之后,也没法想干啥就干啥。
  “我们家当初买的洼地,这洼地种不了东西,又稀烂稀烂的,价钱才便宜,你要是想买现成的水库没准价钱贵的很,我看要不你一年出一些钱银,租赁了水库去养鱼如何?”
  “还能这样?”那人放亮了眼睛,半信半疑的问着。
  张沁儿提出的就是承包责任制度了,也就是承包水库的人只有使用权,不能随意干预水库蓄水放水的功能,这样一来,水库被承包之后,并不影响田地用水,村里还可以多了收入了。
  把这人打发了去,张沁儿不由得头疼,她不想大肆赚钱,就是怕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卖鱼的动静肯定是小不了的。
  当天晚上杨氏也提着两条鱼到张家老宅,孝敬给连氏,张沁儿也趁机把自己那承包的理念和张老头说了说,张老头虽然不太懂,却也觉得这个法子可以,等有人上门说要承包水库时,也就答应了。
  “沁儿,还是你们好啊,轻轻松松就赚了十八两银子,我这边累死累活,赚的还没有你多。”张志廉语气发酸的说。
  张沁儿嘴角浮现一抹笑意,眼底却没有笑意,说:“大伯怎么这么说?我看软纸卖的很好啊,作坊里天天都在干活。”
  “卖是卖的好,但是成本高啊,你看这原料、人手、木盒、盒套等等,不都得花钱吗?更何况用你一瓶纸药,还得出五百文!”张志廉叫苦不已,抽纸盒他按照张沁儿的建议,走上层路线,开价是比较高的,可惜他一想到要凭白给张沁儿五百文,他心里就难过的很,恨不得把这五百文给省了。
  “你看你们家不需要做任何事,轻轻松松一年就有这么些钱,多好啊!我们既然都是一家人,我看那纸药干脆就便宜些吧!”最好不要钱!
  张志廉是典型的只看到别人的钱,没看到别人的累的人,张沁儿也不和他诉苦,只说:“大伯你除去成本,能赚多少,我还能不知道吗?要不我拿我家的那个池塘换大伯你的软纸作坊如何?”
  张志廉顿时迟疑了,他虽然不算是做生意的人才,但是做了几次买卖之后,脑子也聪明了一些,快速的想到池塘卖鱼一年只能卖一次,而造纸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的,傻子才和她换呢!
  顿时,张志廉收拾了脸上的表情,打着呵呵说:“大伯和侄女儿开个玩笑着。”又让谢氏把鱼拿去宰杀,说今天想吃红烧的。
  解决了张志廉,连氏又出杀招了,原来她觉得只送两条鱼太少了,冷声说:“人家给你打下手帮忙的都有两条鱼,我这个做婆婆的也能一样?”
  杨氏灵活的说:“哪能一样呢,这两条个头可大的多。”
  又说过年的时候再送一些来,怕鱼一次送的多,吃不完就不新鲜了。
  听了这话,连氏心里才算稍微好些,又问着:“你们家打算什么时候杀猪?”
  “定在二十八这天。”家里就一头猪,没打算卖出去,就自家留着杀了过年了。
  谢氏趁机说:“那好呢,二十八这天我们过去帮忙,吃吃你家的杀猪菜,不过我们家可没有养猪,这过年的肉……”
  杨氏很上道的说:“自然少不得孝敬公婆的。”
  闻言,连氏彻底的舒心了,挥手让杨氏她们回去,她可没准备留人吃饭的。
  出了门,杨氏就和张沁儿说:“我听了你的,一些小东西,就让他们占去好了。”
  “有所尺度就行,如今家中不缺吃喝,又早分了家,只要大面上过的去就好。”张沁儿笑嘻嘻的说,她生性就不是宅斗专家,不喜欢斤斤计较,但是老宅那边想占她大便宜,也得看看有没有本事了。
  卖了鱼之后,日子又缓缓的过去了几日,很快就到了二十八这天,杨氏早已经联系好村里的杀猪匠,是姓牛的,叫大胜。
  杀猪一般是赶早,前一天晚上就不用喂猪了,饿上半夜好清理肠道。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杨氏就起床烧开水了。
  牛大胜则摆弄着他的杀猪刀和烫猪毛的木盆,旁边还站着几个村里的汉子,因为张志仁和张志礼都得大年三十下午才能回来去了,所以杨氏就出面请了黄大安和周光勇他们过来。
  开水已经烧好了,正准备往木盆里倒,而牛大声则让黄大安他们一起拿着绳子去猪圈里把猪给绑了出来,整个过程猪都不断的嚎叫着,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临死不远一般。
  福儿躲在张沁儿的床上,捂着耳朵,听见猪嚎叫的声音,她觉得有些可怕。
  张沁儿也没有出去,就抱着福儿,缓解她的害怕。
  等外头的猪从尖锐的嚎叫变成无力的哼哼时,福儿才放开手,又好奇的想出去看看,张沁儿就给她穿上外套,两个人一起去了院子里。
  杨氏正在拿着盆子接猪血,那盆子里并没有放淡水,只放了一点盐,防止血液凝固而已。
  牛大胜就说:“大妹子,你这没放水就成不了猪血了。”
  杨氏却说:“不怕,就要这样的。”
  这是张沁儿先前就和杨氏说好了的,说她看到别人做了一样东西,如今自己也想试试,这样东西就需要新鲜的猪血,让杨氏把血留给她用。
  血完全流干净的时候,猪已经不再哼哼了,牛大胜就在其他人的帮助下一齐把猪给弄到木盆里,那热水泡着,等皮泡软了,就可以拿出刮刀刮毛了。
  这些活都是男人们在做,他们手脚快,力气大,不多时一头黑毛猪,就成了白色的了。
  牛大胜把猪放在用门板临时做成的案板上,利落的拿起刀,先将肚皮划开,掏出里面的猪下水,放在杨氏准备好的盆子里,然后就开始拿大刀将猪分成两扇,然后四条腿各自分开,又将排骨和五花肉也分解出来,然后就算差不多了,剩下的主人家自己慢慢弄。
  杨氏就让牛大胜他们坐在院子里歇歇,她叫上元绣娘以及冯氏就进了厨房做饭菜去了,按理来说请杀猪匠杀猪除了要给一些工钱,还得请一顿饭的。
  张沁儿清理猪下水有一套,就和张乐儿一同拿着木盆来到水井边上,打水细细的清洗。大肠小肠里面的脏东西就直接丢弃在菜园子里。
  拿井水大致洗干净了,张沁儿就开始剥肠衣。
  肠衣就是肠子外面一层薄薄的透明膜,用来做香肠用的,若是不用肠衣,而是直接用肠子,一来很难干燥,二来会染上肠子特有的腥臊味道。
  “沁儿,你今年到底打算又鼓捣些什么?好不好吃呢?”张乐儿听说张沁儿今年是打算弄几样别致的吃食的,现在有些纠结,是先尝尝张沁儿弄出来的,还是和张沁儿一块也做些呢。
  “我倒是喜欢,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我今年多做一些,到时候做好了,你尝尝看。”张沁儿建议着,这次她要做的东西自然是腊货,不过其中有样东西却是前世老家的特产,叫做宝庆圆子,俗话叫做猪血圆子。
  宝庆出来的人,十有八九是喜欢吃这样吃食的,每年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要做一些的,出门打工的人,离的再远,心里也记得这样食物的味道,它几乎就代表思念了。
  “明天你们家杀猪,到时候肠衣我也要。”
  “给你就是,反正我还得吃你做好的。”张乐儿嘻嘻笑着,明天是她们家杀猪的日子,照例请了牛大胜和周光勇他们帮忙。
  这样一来可以吃两顿杀猪菜,何乐而不为啊。

☆、207。第207章 :年味

  杨氏和元绣娘做了一大锅的杀猪菜,除了来帮忙的人,就是周围附近的也来吃了,整个院子里热热闹闹的。
  谢氏也来了,不过她可没有来帮忙干活,而是来帮忙吃杀猪菜的,原本她想带着张俊杰他们一起来的,但是张俊杰和张沁儿最是不对盘,哪里肯来。
  临走时,谢氏说得带些回去给连氏他们尝尝。
  于是杨氏就拿着一个大盆装了满满的杀猪菜递给谢氏,又说:“那猪肉还没有分开,你一个人拿着这些菜就累着了,我晚上再把猪肉给送过去。”
  谢氏也不怕杨氏耍滑头,就说:“你切好些的,另外还要两个猪蹄,要前脚的!”
  猪的前腿肉嫩,前脚肉多,一般猪蹄以前脚为佳,后脚都是一些皮包骨头了,对于谢氏这个要求杨氏委婉的说:“一个前腿一个后腿吧,明天乐儿家也是要杀猪的。”
  谢氏一想,也是,到时候再从张乐儿家拿一些,于是就没有痴缠,带着杀猪菜回家去了。
  黄大安和周光勇等几个帮忙的临走前,杨氏也各自剁了两斤肉给他们带回去。
  等院子里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张沁儿就得开始准备做事,杨氏元绣娘冯氏她们都来打下手,至于张乐儿也是得过来看热闹的。
  只见张沁儿准备好一个干净的盆子,又让杨氏把昨天做好的豆腐拿出来。
  这豆腐昨天就做好了,却没有放入模板中,而是用白色的纱布包起来,用绳子吊在半空,下面则放着一个盆子接豆腐水。
  足足滤了一个晚上,纱布里面的豆腐已经干的差不多了。
  先把豆腐到进盆子,然后又把新鲜的猪血倒进去,还有就是切碎的五花肉,除了五花肉可以用,猪脖子上的那块肉也肥瘦适宜,可以用来剁碎放进来的。
  张沁儿洗干净手,就开始用手搅拌起来,搅拌的过程中还要撒入适量的食盐、辣椒粉和八角茴香等香料。
  张沁儿力气小,杨氏就洗了手过来帮忙,看着一盆子被血染红的豆腐,她显得有些不适宜,诧异的说:“我都没见过谁这般做过。”
  张沁儿嘿嘿笑着,说:“等做好,娘就知道好不好吃了。”
  元绣娘不太能接受这样血淋淋的感觉,就和冯氏去一旁剁肉末去了,这些肉末是用来做香肠的,可以稍微瘦一些,拿腿子肉做就好。
  等搅拌的差不多了,张沁儿就让福儿拿碗倒一些茶油出来,然后用手抓起一团豆腐,两只手左右上下拍打着,把它做成一个手掌大的椭圆形,最后用手蘸了蘸茶油,使猪血圆子的外表光亮,也不易粘手。
  这样一来,一只猪血圆子就做好了,把它放在准备好的架子上。
  宝庆那边的腊货一般是烟熏的,不是风干的,先准备堆一个简易的土灶,要三面密封的,然后烟熏用料就是锯末,好在田家就是做木匠活的,加上最近一直在做抽纸盒子,家里堆了一大堆锯末,张沁儿打算做猪血圆子的时候,就和田老三说好了,让他把锯末给她留着。
  又让田老三给做了一个木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