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179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79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志廉越发尴尬,他摸了摸手,说:“红包在房间里呢,待会给你。”
  张乐儿眼中闪过一丝计算的笑意,笑着说:“如今大伯不比往日,老宅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这大过年的,就该给侄女侄子们红包,大家伙一起喜庆喜庆才好。”
  “就是,别说那些青砖陶器了,就是俊峰大哥的兔子、莲儿姐的绣活、大伯的造纸作坊就有不少收入了,何况如今大伯可是在村里开设学堂了,这一年的束修也是不少的。”
  张沁儿也跟着帮腔,她倒不在乎那几个红包,而是看着张志廉一副窘态就觉得有趣,这也算是她们的恶趣味了。
  虽然老宅的人一样小气,但是张沁儿还是明显的察觉到了,随着老宅的收入越来越多,连氏也不再像吸血鬼一样咬着二房三房不放了,只要按时给钱,逢年过节的节礼过的去,基本上都不怎么苛刻的辱骂了,不过除了家中收入增多一样原因外,还有就是张志礼的态度问题,在最近几次交锋中,张志礼坚决不向连氏低头,死守自己的底线,也让连氏踢到铁板,而连氏这人就和弹簧一样,你弱她就强,而你强她自然就弱了,是以行事说话收敛了不少。
  这也是张沁儿所期待的,她是厌烦了每次到老宅都不安心的日子了,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最后张志廉被他们几个说的越发窘迫了,想了想也不过每个红包放上几文钱,大过年的意思意思就好,于是就让张莲儿去准备几个红包来。
  拿到红包的时候,张乐儿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把红包直接给了甜儿,夸奖着:“这都是你的功劳,红包就给你做私房钱,以后想买什么就和我说。”
  甜儿笑眯眯的点头,一个人拿着两个红包,知道放在手中容易掉,就把红包放在张乐儿特意给她缝制的大荷包中,也就是张沁儿前世的那种单肩背包,想法也是源自于张沁儿自己给福儿做过的,比一般的荷包方便装东西多了。
  屋外是银装素裹的世界,而屋内则是热腾腾的菜,欢声笑语,
  大年初一就在还算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过去了,第二天是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一大早田老三和张贞娘就带着许多过年的节礼到了张家老宅,自然也受到张家人的热情招待。
  也就是在这一天,张贞娘告诉大家她怀孕了,已经一个多月了,想必就是坐床喜了,不过能够怀孕就是好事、喜事!
  一时间就连难得一笑的连氏也真心的笑了起来,吩咐谢氏把一只老母鸡杀了炖汤给张贞娘吃,又让张莲儿去库房翻一些细棉布,打算给未来外孙做小衣裳的。
  田老三就婉拒了,说家里多的是。
  连氏当即就拉下脸,不悦的说:“你家里是你家里的,我给未来外孙准备的就是我的心意,哪能一样?”
  张贞娘忙拉了拉田老三的袖子,田老三才呵呵笑着认错。
  张贞娘有身子的事情很快张沁儿一家也知道了,当即杨氏就夸元绣娘眼光准,还说:“这才一个多月,怎的你那时就看出来了?”
  元绣娘笑了笑,说:“我也只是猜测,没想到还真是,这倒是好事,等明儿你这个做嫂子的也得准备几样东西去看望下。”
  杨氏点头,说:“这自然是要的。”
  初三初四便是村里的人互相拜年问好了,张沁儿家早就准备了不少吃食,但凡进门拜年的孩子,都能够得到许多吃食,关系较近的人家还会给上一两个小红包,因为他们家准备的小食种类多,味道又好,很是受到村里孩子们的青睐,连住的最远的人家也踩着积雪特意过来拜年。
  张沁儿几个也是要出门拜年的,别的不说黄大安家、周光勇家就得去一趟,并且还被留着吃了一顿饭。
  黄大安家今年的日子已经比往年好的太多了,吃饭的时候,黄大安就给张志仁倒酒,说:“要不是你家沁儿,我哪能过上如今的日子。”
  张志仁忙说:“这也是你自己的努力,哪能都是孩子的功劳。”
  黄大安嘿嘿笑着,又拉着张志仁他们喝酒去了。
  这边许氏也在房间里摆上一桌酒,供女人们吃喝的,而许氏说的话无非也是感谢张沁儿之类的,今年家中得的钱,除了自家地里种出来的,最多就是黄大安做中人的钱以及黄二虎做藤篮的钱,非但中秋时节赚了不少,现在又在做抽纸盒,每日都能够有些收入,家中已经不缺吃喝了。
  家中有钱之后,黄小丫是变化最大的,想必许氏他们也觉得黄小丫过于瘦弱,现在有了钱自然得多补一补,否则过几年就该嫁人了,到时候还瘦瘦小小的,就不好生养了。
  一连大吃大喝了几天,很快就到了初六这天,而初六的时候天也逐渐放晴,除了大年三十那场雪,倒也一直没有再下了。
  崔家兄弟因为今年要和张沁儿家签订长工,所以这一日特地来了,也算是给东家拜个年。
  杨氏将他们请进来,先是倒了一杯热茶,然后让他们吃些点心瓜子的。
  崔家兄弟倒显得有些拘束,手脚摆不开。
  张志仁和张沁儿就索性先和他们把长工契约给签订了,工钱就是按照上次说好的,按了手印之后,张沁儿就拿出四个红包来,并且说:“这两个是提前给你们预付一半的工钱,知道你们家过日子艰难,这些钱先拿去用,另外的一半等一年完了之后再给。”
  “这两个是给你家弟妹的红包,虽然不多,大过年的图个喜庆罢了。”
  崔老大也知道东家待人宽厚,但是依旧没有想到非但提前给了一半的工钱,还给家里弟妹都准备了红包,一时间很是感动,他也是性子直爽的人,便没有推辞,而是笑着谢过了,既然已经签订了长工契约,如今他们兄弟便是张沁儿家的长工了,话题也离不开地里的活。
  “东家,那些子地全部用来种甘蔗吗?”
  “除了后面从老秀才家买的八亩山地,其他的都种甘蔗吧,那八亩山地一半种玉米,一半种豆子吧,这几日你们先把地都犁一次,要深犁一些,过半月再给你们种子。”张沁儿吩咐着,甘蔗一般是二三月间播种的,现在还早,先把地犁了,冬晒几日,去除病害。
  “俗话说春耕深一分,胜过淋粪水,东家放心,我们兄弟两个年轻力气大,绝对不会省力气干活的。”崔老大忙保证着。
  接下来张志仁又吩咐了他们一些事情,然后拿出两个新打好的锄头递给他们兄弟,长工出力气,东家自然要准备好一应农具的。
  地里的事情大多商量好了,杨氏就留他们兄弟在家吃顿饭,但是崔家兄弟不肯,这还没有干活,哪里就能先吃东家饭了,不太好意思的很。
  临走时,杨氏就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一些点心瓜果还有两条两斤左右的肉,另外还有两条活鱼,并且说:“这一条肉和一条鱼以及两包点心是给老秀才家的,你给一块儿带去吧,其余的是给你家的。”
  崔家兄弟都有些受惊若宠,没想到东家如此大方,于是暗地里做了决定要好好的干活,不让东家失望。
  待崔家兄弟走后,张志仁就夸杨氏准备的好,他上回和那老秀才聊过之后,引以为知己,这大过节的,他们家肯定困难,倒一时没想起送些东西去了。
  如今张志仁闲在家中,家里的大事自然是他说了算,地里的活也是他干,待清闲的时候,就扛着锄头出门干活去了。
  而张沁儿则开始忙着烟熏猪血圆子和腊肉香肠了,之前做好之后风干了几天,表面的水分已经干的差不多了,内里的却要熏干才行。
  先是烧了一把火,然后用干燥的锯末堆在火上,明火渐渐的小了,最后就成了烟雾,缓慢的燃烧着,除了放锯末还可以放松球,若是用松球的话,烧出来的烟雾就有一股松树的清香,别有风味。
  张沁儿钟情于腊肉,还听说南方会用干的甘蔗渣烟熏腊肉,这样烟熏出来的肉带着一股别致的微甜,并且颜色也会很好看,比一般树木烟熏出来的腊肉亮许多。
  火烧好之后,就要架上架子,在铁丝网面铺上一层干净的稻草,然后把猪血圆子、香肠腊肉等都摆放在上面,而最上面则要用麻布袋覆盖住,这样可以令烟熏保持的时间更久一些。
  待到正月十二日时,杨氏就让张志仁把驴车赶出来,打算进城一次,因为今年元宵节大家伙依旧想去县城看灯,所以得提前把繁花街的宅子打理好,到时候就一家人住在那里,不必再急着赶回来了。
  宅子中各种家具俱全,又已经通风了大半个月,早已经可以住人了,就是一些生活类的物品还很少,这一次就是去添置的。
  张沁儿也得跟着去,她得去打扫卫生,空置了这么久,想必门窗家具上都有灰尘了。
  驴车里堆着好几个包袱,都是杨氏清理出来的,还有一床大被子,特意做好拿去县城里盖的,车厢里的东西太多,塞的满满当当的,杨氏就让张沁儿坐在车厢,自己则和张志仁坐在车辕上。
  今年就大年三十那会儿下了场鹅毛大雪,接下来又阴了几天,至初六的时候天色就已经放晴,虽然依旧寒冷,但是冬日照耀着,倒也还算暖和。
  “今年冬天可一点都不冷啊。”张志仁感慨着,他身体不错,今年都可以比往年少穿一件衣裳了。
  “是呢,就下了一场雪,也不知道还会不会下雪。”杨氏就和他闲聊着,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他们刚到临川县的那年,听说那年临川县险些闹蝗灾,粮食减收了许多。
  “虽然说天气好,人过的舒服,但是也不晓得地里的那些虫害什么的都冻死了没有,可不要再发生什么蝗灾的事情才好呢。”出于女人的敏感,杨氏嘀咕着。
  张志仁倒是放心,他说:“前两年都好好的,那些虫害估计早就冻死了,就今年冬天稍微不冷些而已,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张沁儿坐在车厢里,因为这次可以靠在被子上,显得舒服了不少,她半眯着眼睛休息,耳朵里听着父母的唠嗑,不觉也想起蝗灾的事情来。
  不管前世今生,张沁儿都是没有经历过蝗灾的,但是她也从电视中看过蝗灾,密密麻麻的蝗灾过境,不过片刻便片草不留,庄稼绝收!
  这等杀伤力十分强大。
  而据她所知明朝多灾多难,尤其是这蝗灾,屡次发生,而这会儿的人都认为蝗灾是惹神灵发怒,并不去除虫害,反而去寺庙烧香拜佛,这种消极处事态度,也使得蝗灾越演越烈。
  关于蝗灾要怎么解决?索性无事,张沁儿就放任思维胡乱发散着,她一会儿在想蝗灾怎么解决,一会儿又在想其他的灾难,一会儿又想到她新琢磨的配方上了。
  就这么一路胡乱想着,很快就到了县城了,即使是大过年的,门口依旧严守着,想必那些山贼还没有全部收拾掉。
  今年由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田老大和田老二只有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在家,初二的时候就回县城了,好在田家也没有什么亲戚需要走动拜年,不过这个年缺少了人,总是不太热闹了,好在张贞娘怀孕了,田家又热闹起来,一个个都很期待孩子的降生。
  到城门口时张志仁就一直试图想找田家兄弟,打探打探一些事情,却并没有发现田家兄弟的身影,到门口和人一问,其他的衙役只说田家兄弟另有事情要做,并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没法子,大家只好先宅子打扫卫生了,驴车一路摇晃着,很快就到了繁花街,由于过年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对联,有些人家门口还挂着两盏红灯笼,倒也显得极为喜庆。
  张志仁下了车,摸出钥匙把宅门打开,然后才把驴车赶到院子里去。
  门窗都严锁着,因为没有人居住,显得没有人气儿,张志仁就说:“得拿些对联来的,到时候打扫干净,贴上对联,这房子就有人气了。”
  张沁儿就说:“今儿都十二了,估计有铺子开门做生意了,待会爹你去买些来。”
  张志仁自然应下,除了对联还有许多需要买的呢。
  三个人不再多说话,分工合作,张志仁是男人,个子高有力气,就负责打扫高些的地方,杨氏和张沁儿则负责打扫房间里的家具,雕花大床、妆台、衣橱等等。
  足足忙了大半天,才打扫了三间屋子出来,剩余的就可以慢慢来了。
  张志仁出门去买东西去了,杨氏和张沁儿就抱着被子和几个包袱放在房间里,布置出来一个可以住人的房间,因为接下来的几天杨氏和张沁儿都要在这里住着,慢慢整理宅子。

☆、209。第209章 :欢乐元宵佳节

  这一次因为东西多,一些吃食米面都没有带,也得出门去买,好在粮食铺和各种点心铺也早就开张了,张志仁索性拉了一车子的东西回来。
  杨氏拿着粮食点心进了厨房,新房开火是要先祭过灶神爷的,然后再烧火做饭,堆在厨房里的柴火还是之前做家具剩下的木头和锯末,足够维持几天。
  匆匆休息一日之后,第二日杨氏就带着张沁儿出门采购一些细致些的东西了,张志仁则留在家中打扫其余的房间和写对联贴上。
  走到十字街的时候,路过赵倩儿家的鸿运布店,她家也已经开门做生意了,想来也是,住在县城里的人,除了出门拜年不在家外,都是在家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开着店门,偶尔做些生意呢。
  赵倩儿坐在店铺里,正在和一个妇女说着话,看见张沁儿她们来了,忙热情的邀请进来坐坐,又说:“这是我大姑。”
  赵倩儿的大姑也是嫁在县城的,因为过年无事,除了初二其余的时候也常常到这边走动说话,她看上去三十左右,五官并不突出,但是看上去脾气很好,让人一看就产生亲切感。
  都说婆媳姑嫂最为难相处,不过看这模样,赵倩儿在夫家的日子应该还是好过的。
  “倩儿姐,新年好,你家初几开张的?”张沁儿笑吟吟的打着招呼,又和赵倩儿的大姑对视一笑。
  “你们也新年好!初六就开了呢,你们这时候来县城是打算住在县城了吗?”赵倩儿笑着端了两杯热茶,又让张沁儿吃点心。
  “这几日是住在县城,得打扫卫生,布置一些东西。”杨氏笑着说,先是和赵倩儿寒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