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189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189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下,觉得他们太浪费了。
  把菜做好的时候,又拿出一个干净的碗装了一碗,说这是让带回去给赵小花吃的,元绣娘笑笑,也没有拒绝,本来是要让赵小花一同来的,谁知道赵小花说没有带前面孩子一同回门了,死后不肯来。
  吃过饭之后,赵贵山和元绣娘就回来了,毕竟现在家里的事情多的很,赵小花也还没有吃饭呢。
  送元绣娘出门,杨氏顺便到冯氏家里坐着唠叨唠叨。

☆、223。第223章 :兔粪也能卖?

  春日的阳光开始明媚起来,金色的暖日洒落在大地上,草木一片欣欣向荣,山花百般绚烂,空气中也残留着若有若无的暗香,走在乡间路上,能够听到渠沟水流哗啦啦的声音,连绵的水田已经灌满了水,多余的水便从高处流往低处流去。
  犁过的水田如镜面一般,倒影着蓝天白云,忙碌的村民们手指灵活的弯腰后退着插秧,经过一年的种植水稻经验,如今富足村的村民们都能够把禾苗插的十分的漂亮,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直线,相隔的距离也差不多。
  张沁儿手中提着一壶茶水,这是送给杨氏冯氏的,这两日她们也要去帮忙两天,杨氏和冯氏正在种苗地里拔禾苗,禾苗根上的泥巴得轻轻的甩落,然后手指灵活的捆成适合的大小丢在一旁。
  谢氏就把捆好的禾苗放在竹筐中,满了之后就拿扁担挑往自家的地里去,好让张老头他们插秧。
  连氏和张莲儿在家不需要出门干活,负责饭菜就行,等到中午的时候张俊峰就会回家把饭菜送到地里来。
  “娘,渴不渴?给你送水来了。”
  杨氏穿着一件旧衣裳,裤腿挽起来,已经沾满了泥巴,她抬手用赶紧的手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嘴巴已经微微的干渴了。
  “正有些渴了。”杨氏应着,放下手中的活,朝田边走去,看见张沁儿一路走过来鞋子已经微微的湿了,沾上一些湿泥巴,不由得说:“仔细点,现在田坎都是泥巴。”
  张沁儿瘪嘴,没有橡胶鞋子就是麻烦,布鞋太容易脏了,虽然冬天可以穿皮鞋,但是这会儿皮鞋烧的很,不能再穿。
  “没事的,这是双旧鞋。”张沁儿不在意的说着,倒了一杯水给杨氏,杨氏顾不上说别的,接过之后咕噜咕噜的一口气喝下了。
  “哎!我也正口渴呢,给我喝些!”杨氏正要再喝第二杯的时候,忽然谢氏从旁边强势的走了过来,一把抢过杨氏手中的杯子就要倒水喝,张沁儿也不和她计较,提着茶壶给倒水。
  谢氏足足喝了两大杯,这才心满意足的放下,看着张沁儿,却眼睛不是眼睛,眉毛不是眉毛的:“我说沁儿,你也越发小气了,这送水来只顾着你娘,大伯娘我也渴着呢!”
  张沁儿翻了翻白眼,你都自个儿喝上了,还说什么?
  索性不理她,抬眼看着还在干活的冯氏,说:“三婶要不要喝些。”
  “哎。”冯氏也走了过来,喝了一杯水润唇。
  “甜儿身体好些了没?乐儿在看着她吧?”这几天或许气温有所上升,甜儿晚上睡觉踢了被子,着凉了,索性治疗风热感冒的药材家中也备了一些,倒不需要急着朝城里送去。
  “我出门时乐儿在熬药,甜儿看着好些了,三婶别着急。”张沁儿宽慰着。
  “甜儿这孩子出生时就瘦弱的很,我一直小心照顾着,就怕有些什么。”冯氏很是感慨,一直以来她都很关注甜儿的身体,也是昨天她太累了,竟然没有发现甜儿半夜踢了被子。
  “下回拿绳子把她和小被子捆起来,这样就不怕孩子翻身踢被子了。”杨氏出言建议着,孩子总是容易踢被子,父母又不可能一一顾到,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拿绳子把被子捆在孩子身上,这样一来不管怎么翻身踢被子都会好好的。
  冯氏想了想,就说:“我怕她被捆着不舒服,她身子骨弱,有时候半夜会起来如厕。”
  “不就是一个丫头片子,哪用的着这样那样照顾的?别想着那小丫片子生病了,就回家去啊!十亩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你们辛苦两天就成了。”谢氏赶紧说,就怕冯氏转身就走了,这可是免费劳动力啊,有了她们,省事多了。
  张沁儿白了谢氏一眼,她最烦谢氏这种调调了,当即就说:“我听说大伯娘想把莲儿姐嫁个城里人,既然都是丫头片子,干嘛不嫁个庄户人家?”
  “呸!我家莲儿能一样?我说沁儿你这丫头脸皮子也太厚了,动不动就说嫁啊,嫁的,二弟妹啊,你就是这样教孩子的?”谢氏拉下来脸,摆谱教训起来。
  杨氏不愿和她多说,只对张沁儿说:“你快些回去吧,我午饭在这儿吃,不用你做了送来。”
  谢氏见这些人都不理会自己,哼哼了几声,索性说:“别愣着说话,赶紧干活去!为了这两天,娘可是买了十斤五花肉的!”
  切,说的好像谁稀罕你家五花肉一样!
  张沁儿默默吐槽,虽然午饭在张家老宅这边吃,晚饭却还是在自家吃的,所自家也买了好些骨头和猪肉回来,打算好好给张志仁杨氏补一补身体,省的春耕累着了。
  回去的路上,她又顺手摘了一些紫花地丁和蒲公英,这两样都有消炎去热的作用,甜儿的症状用的着。
  其实十亩地就老宅中的劳动力都是足够的了,不过张志仁这个愚孝在前,杨氏和冯氏也只好做些面子功夫了,省的别人说他们两家分出去之后就不帮衬着爹娘了。
  因为这十亩地算是张老头的,不算在张志廉身上,村里的人都知道如今张志廉可是开造纸作坊,每日忙着收购树皮原料和出面送货的,地里的活理都不想理的。
  足足忙了两天,等冯氏终于闲下来了,甜儿的病也早就好的差不多了,就是说话的时候还会咳嗽一下而已,穿的厚实些就行。
  这个时候,村里发生了一件趣事,原来有人打听到张俊峰养了许多兔子,所以上门来买兔粪了!
  花钱买兔粪这种事情可在乡下闹起不小的风波,虽然大家都知道种地需要农家肥,这农家肥是好东西,但是几乎自家都有,哪里犯得着花钱去买呢?而且那人说明了,只要兔粪,别的不要。
  乡下太无趣,张乐儿好奇这事,就拉着张沁儿一同去张家老宅打听打听。
  “那你把兔粪卖了?”张乐儿仰头看着张俊峰,一副八卦的样子。
  谢氏抢先就说了,语气十分的夸张:“那人出钱买这东西,难道还不卖?不说兔舍里的,就连粪坑里的兔粪也一同给拉去了。”
  至从张俊峰养的兔子成了规模之后,张家老宅就新挖了一个粪坑,专门堆积兔舍里的,自家用不完的粪肥,也可以任由村里人家过来挑些回去用。
  “足足拉了两大车,一共五十箩筐呢,十文钱一箩筐!”谢氏得意洋洋的说着,眉眼光芒闪烁,嘴角的笑容咧的很开。
  “啧啧,岂不是卖兔粪就得了五百文?真赚啊!”张乐儿忍不住羡慕起来,没想到这些兔粪都能够卖上这么高的价钱。
  谢氏越发得意了,又瘪嘴抱怨起来:“要是早知道兔粪也能够卖钱,之前就不让别人随便来挑粪肥了,不然还得多些钱呢!我们都已经决定了,以后自家多用牛粪鸡粪等,这兔粪就专门留着卖钱!”
  “大伯娘,你知道那人买兔粪做什么?”张沁儿眼神热切的盯着谢氏。
  谢氏一愣,随即说:“哪里知道呢!反正人家肯出钱买就行。”
  倒是旁边的张俊峰补充了一句:“我也问过,但是那人并不提有何作用。不过后来我听说他家有一大片果林。”
  “果林?”张沁儿狐疑着,若是种植果林的话,也不必非要兔粪啊?就她所知鸡粪就很不错的。
  “也许人家有特别用处吧,否则也不会花钱买这种东西。”张俊峰摸了摸鼻子,憨厚的笑着,他问过之后别人不肯回答,他就不好意思再问了。
  张沁儿点了点头,存在即合理,没准这兔粪真有什么特别的用法。
  又在老宅待了一会,见没有什么八卦,张乐儿就无趣的拉着张沁儿回家去了,路上的时候张沁儿一直在回忆着前世脑海中繁杂的信息,看是否有关于兔粪的。
  结果回忆了大半天,实在找不到关于兔粪有什么巧妙的用处,只好作罢了。

☆、224。第224章 :山花朵朵开

  三月过去之后,天气就越来越暖和了,村里的人们也每日辛劳的下地干活,地里需要下死力气的活做完之后,男人们又跑到张志廉的造纸作坊里上工,而女人们也在闲暇的时候拿起针线做盒套之类的小东西卖钱。
  要说张志廉的作坊那还真是件好事,作坊一开工,闲暇的时候也能够赚上钱,村民们的日子都好过多了,平时过年过节才舍得喝的酒也可以经常喝了,倒是喜了村里酿酒的徐老头,每十天半个月就得托田老四去县城里带百余斤糯米回来酿酒,可见生意是极好的。
  但是毕竟徐老头上了年纪,家中又只有一个守寡的媳妇和五岁的孙子,劳动力严重不足,每次酿酒都得请邻居家帮忙抬蒸笼酒坛子的,末了就送些酒水感谢。
  而那邻居家也是一个单身汉,没的钱娶媳妇,这一来二往的,村里就渐渐有些流言蜚语了,说那邻居家和徐老头的寡媳有染,又有人说徐老头也打算成全他们,毕竟他上了年纪,而孙子又小,等他去了之后,媳妇一个人带孩子也太苦了。
  这种议论张沁儿也听了一耳朵,没法子只要去河边洗衣裳总是难免听到村里长舌妇们拉扯着村里的闲话,东家长西家短的,只要在河边待上一时半会,准能知道的清清楚楚了。
  “徐老头家的邻居不就是罗青山和蔡大志嘛?这说的是哪个?”旁边洗衣裳的张乐儿眼睛冒着八卦的光芒,拉着张沁儿说闲话。
  张沁儿白了白眼,压低声音说:“那罗青山虽然也是单身的,不过人家儿子媳妇孙子都大了,又是一把年纪的,能是他吗?一看就知道是蔡大志了。”
  蔡大志因为前头的媳妇白玉芹也算在富足村是名人了,但凡富足村的人都是无法忘记白玉芹是如何闹腾,而最终又是如何黯然离去的。
  陆泰宁!想到蔡大志,张沁儿自然也想起这位官二代仁兄起来,虽然她倒是很想八卦八卦,可惜他们两个人的阶级差的太远,陆家能够一直按照合同行事,每个月给予她肥皂蜡烛的分成银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上回我听桃花婶子说那白玉芹还曾经找过蔡大志一回呢?莫不是要重新在一起?”张乐儿继续八卦着,又提起徐老头的媳妇刘氏:“小寒他娘虽然看上去面色蜡黄,不过这几年徐家也没有怎么下死力气种地,她倒是也养出一些肉了,不过比起外貌先前的白玉芹还漂亮些呢。”
  白玉芹的确比刘氏好看的多,珠圆玉润的,坏就坏在道德不好,以及无法生育,在这个医疗落后的时代,女人无法生育简直就是判了死刑了,也不知道现在白玉芹的日子过的如何。
  站在女人的角度,张沁儿是有些同情白玉芹的,只不过也无法原谅白玉芹串通胡家想把张贞娘嫁给一个傻子!
  白玉芹这般做,又何尝不是毁了张贞娘的一生?
  张沁儿不想提起这些是非事,于是沉声说:“赶紧洗衣裳吧,待会陪我去山里摘花去!”
  正是百花争艳的时候,张沁儿每日都会挎着篮子去山里摘花,刚摘回来,就趁着新鲜分门别类,该提炼的精油的提炼精油,该晒干保存的晒干保存,简直忙碌的不像话。
  张乐儿撇了撇嘴,有些无趣的样子,张沁儿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也太没有八卦的精神了!但是要张乐儿去和村里的长舌妇们八卦,她又不肯,背地里说别人是非的,就别指望那人嘴巴多严实,和她们说八卦,转眼间就会被她们给卖了,这些大媳妇老婶子的不怕,张乐儿这个未出阁的姑娘可怕着呢。
  闭上嘴之后,手里的活就快了起来,加上有肥皂洗衣裳,不需要用草木灰水浸泡,也不需要用木棍拍打,搓洗之后,过水两次就干干净净,可以拧干水拿回去晾着了。
  等晾了衣裳,张沁儿就拉着张乐儿福儿小宝一同去山里摘花了,没办法提炼精油所需要的花卉太多了,必须一次性放许多新鲜的花卉进去,才能够提炼出一丁点的精油,虽然过程十分的麻烦,但是张沁儿依然每日努力干活,谁叫一年之计在于春呢,春假提炼出来的精油可是要用整整一年的。
  经过乌桕树林的时候,树枝上已经开始生长出嫩芽了,乌桕树比起其他的树木来,很晚才发芽,别的树木二月春风到来时,就陆陆续续长出嫩绿的芽,而乌桕树得等到四月才会长芽,等到四月中旬的时候,叶子长的嫩嫩的,乌桕蚕也开始破茧化蛾,交配产卵之后陆续死去,而蚕卵在经过一段时间则孵化出小小黑黑的蚕宝宝来。
  接连忙碌了几天之后,就到了晗生他们的休沐了,这次回来之后,晗生带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乡试还算顺利,但是府试的时候却没有过。”晗生的声音带着一丝愧疚。
  倒是家人们很是理解,原本这靠科举就不是轻松随便的事情,否则哪里有《范进中举》这等事情呢!
  张志仁首先出言安慰:“没事,这才是你第一次下场,你年岁还小,慢慢累积经验,当年我也是二十多才取得秀才功名。”
  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张志仁感慨万千:“虽说考取了禀生,每月就有六斗米价,但是三年内岁考一次,考的不好的还会革去顶戴,所以纵然好运的考上了秀才,也不好应付后面的岁考,还不如踏踏实实的,要知道科举这条路注定了艰难险阻的。”
  晗生稳重的点了点头,说:“老师也是这般说的,以后我会更加努力读书的。”
  小小的少年,却有着成年人的毅力和稳重,让人一看就产生一种信服感。
  “都说寒窗苦读十载,你才读了三年书呢,能够考上童生已经不错了。”张沁儿笑着说,家里人本来就不对晗生这次考秀才抱有幻想,既然没有期待,自然也没有失望,大家说说笑笑,就岔开了话题。
  “别在家里坐着,今天天气好,去外头走走,等会吃饭再回来就行。”杨氏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