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10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10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就夸赞着:“这孩子长的真清秀,像贞娘。”
  “这鼻子和嘴像老三呢。”冯氏也笑着说。
  孩子健健康康生下来是最要紧的,很快大家就都接受生下来的孩子是个女娃的事实。
  只是连氏的脸色一直沉着,她站在那里不言不吭,也不去看那孩子,谢氏小心的瞧了连氏的脸色一眼,嘴里絮叨着:“瞧着是个尖尖的肚子,都说装的是个男孩子,怎么生下来就成了女孩了呢?”
  “真是的,这生个女孩子有什么用呢。”
  “唉,看来贞娘以后的日子可难过了,得赶紧养好身体,明年再生一个。”
  谢氏的声音不大不小,屋子里的人都听到了,每个人都不禁变了脸色。

☆、261。第261章 :婆家娘家

  接生婆有些尴尬,说肚子里保准是个男孩子的人可是她呢!谢氏这般说,不就是在讽刺她看不准呢?
  可是生孩子的事情,哪里就有这么准的?不生下来,谁都不敢打包票的。
  杨氏和冯氏脸色沉了下去,虽然不认同谢氏的话,但是她们打心底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看着田老三对张贞娘好,等生了这女儿之后,怕是不会再这么好了。
  女人啊,只有生了儿子,这在婆家才站稳了脚跟,才有的好日子过的。
  张贞娘原本心里就有些担心,只不过想着不管男女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才释然,如今听到大嫂的话,又看到自己的娘连氏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她脸上的笑容也就僵住了,沉默了下去。
  倒是赵氏和苗氏互相看了一眼,赵氏出声笑着说:“先开花,后结果,这可是好事,咱们家一心就想要个女孩子呢,你看才恩和才君两个臭小子调皮的很,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的,闹的咱们有操不完的心。”
  谢氏冷哼着:“你不想操心,那你生个女儿去,让我小姑子生个男孩来操心啊!”
  赵氏面色一僵,忍不住蹙眉看着谢氏,偏偏谢氏还抬着下巴,一副傲气的样子。
  苗氏柔柔弱弱的说:“爹他老人家早就盼着孙女了,这会儿看到孙女肯定很开心,抱出去让爹看一看吧。”
  这话接生婆解了尴尬,赶紧‘哎’的应了一声,打开门把孩子抱了出去。
  嘴里喜庆的说着:“恭喜恭喜,母女平安,生了个小千金呢。”
  “平安就好!外头风大,还是赶紧抱回去,里头收拾好了没?”田老三一听母女平安,一颗心才彻底放下了。
  田老四嘴巴一撇,说:“不是一直说是男孩子的吗?”
  田老头伸出手‘啪’的打在他的头上,笑眯眯的说:“女娃好!”
  田老头一连生了四个儿子,等孙子辈又一连生了两个孙子,心里早就惦记着孙女了。
  只是先前大家一直说张贞娘肚皮尖,肯定是个男孩,张贞娘又是也期待男孩子,就连做衣裳都是用男孩子穿的颜色,他才不好把喜欢孙女的话说出来。
  接生婆就说:“里头都收拾好了,怕风大的话,大家都进屋子吧。”
  她小心的抱着孩子,先一步进了屋子,田老三随即跟上,最后是田老头和田老四。
  田老三走到床前,仔细打量着张贞娘,她产后还有些虚弱,又因为听了大嫂谢氏的话,心里郁闷,整个人的脸色很不好看。
  田老三忍不住担心的说:“贞娘,你怎么样?哪里不舒服吗?灶台上炖着一只老母鸡,快好了,要喝些鸡汤吗?”
  这语气和以往一样,对她照顾有加,就连态度都没有丝毫变化,张贞娘睁着眼,努力看着田老三脸上的表情,发现他似得真的不在意她生的是一个女儿。
  “我……生了个女儿……”张贞娘艰难的说,语气很是丧气。
  田老三一愣,随即说:“我知道啊,女儿好!长的白白嫩嫩的,像你!”
  张贞娘看着田老三,眸子中似乎还有着不可置信。
  赵氏就说:“你看,老三喜欢着呢。”
  田老头这会儿也仔细瞧了他的第一个孙女,脸上笑成一朵花:“长的好,一看就是个乖巧的孩子。”
  一家之主表了态,其余的人自然跟着符合,因为天气也不早了,接生婆就说:“等洗三我再过来,你且好好躺在床上养着。”
  田老三让田老四送接生婆回去,连氏和谢氏也告辞回去了,杨氏和冯氏晚一步,虽然田家有赵氏苗氏生过孩子,也有经验,但是她们做嫂子的,还是忍不住把自己奶孩子的经验说了出来,什么时候通奶水,又要怎么奶孩子之类的。
  絮絮叨叨说了一会,看张贞娘有些累了,这才告辞回去。
  田老三把这些人都送走了,这才到厨房把熬好的鸡汤拿了出来,喂着张贞娘吃了一碗。
  第二日的时候,村里的人家就听说了张贞娘产女的事情,大家伙的想法也是分成两拨,一拨认为生个女孩不好,张贞娘的苦日子要开始了,一拨认为田家就缺个孙女,生个孙女比孙子还讨巧。
  日子很快就过去三天,转眼就到了洗三的这天,大清早接生婆就到田家,帮着准备洗三的事宜。
  洗三算是一件大事,有的人小办,而有的人则会大办。
  原本田老头是想小办的,毕竟大儿子和二儿子因为衙门里事情多,也不在家里,再者现在天气逐渐冷了下来,大半的话,容易让孩子冷着吵着了。
  不过孩子生下来的三天里,关于男孩子好,还是女孩子好的论断就没有停过,不过张贞娘娘家那边的态度就是女孩子不如男孩子好。
  田老头眼看着自己宝贝的什么样的孙女被人家嫌弃了,心里也恼怒的很,他儿子孙子多,自然不顾别人男孩好的论调,当即就把田老三叫去吩咐,让田老三准备准备,洗三这天要准备大办特办,让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个孙女是他田老头疼爱的人,省的那些嚼舌根的人在张贞娘那里说三道四的。
  张贞娘性情软弱温柔,心性不定,最容易受人影响,何况连氏和谢氏她们表达出来就是生个女娃不好,所以她每天都郁郁寡欢,母体思虑过重,这对母亲和孩子都不太好,急的赵氏苗氏一个劲的给张贞娘洗脑,也关门谢客,关于那些生儿子好论调的人,更是不理睬。
  在这个情况下,田家的洗三办的格外隆重,几乎把村里有名望的人家都叫来了,请了四五个做饭的媳妇帮忙,院子里更是堆着一堆菜。
  今年遭了蝗灾,收成不好,粮食菜蔬的价钱更是一涨再涨,田老头在这个关头还肯下死力气给一个女娃办洗三,这事闹的村里议论纷纷的。
  时间已经不早了,估摸着田家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连氏就在收拾洗三要送的礼品,谢氏一面拿鸡蛋放在篮子里,一面嘀咕着:“这田家也真是奇怪的很,不过是生了一个女娃,还这样大办洗三,要知道我莲儿出生的时候,洗三根本没请几个人来。”
  瞧见连氏没有吭声,又继续说:“不过我看这田家肯定是看在我们张家的面子上,才特意大办洗三,省的我们说他们不好,唉,只不过这男人打肿脸充完胖子之后,还不知道会怎么对贞娘呢。”
  “我苦命的贞娘啊,看来咱们得去庙里烧香替贞娘求一求了,保佑她明年一举得男。”
  谢氏犹自说着,直到连氏不耐烦了,出声阻止:“啰嗦什么呢?东西都拿好了吧?赶紧走吧。”
  “哎,都拿好了。今天田家大办洗三,咱们家也不用开火了,中午都到那边吃就行。”谢氏笑眯眯的说,今天不用开火,她又省事了不少。
  等她们到了田家,田家早已经来了不少人了,男人们在院子里说话,女人们则在张贞娘的房间里看孩子。
  杨氏和冯氏他们也来了,手里提着一个篮子,两家都是扯了几尺细棉布和一些鸡蛋点心果子以及每家送两只老母鸡。
  因为张贞娘怀孕之前,杨氏和冯氏就时不时送鸡蛋什么的过来,所以这份礼物倒不算太过于贵重,谢氏拿眼瞧了瞧,觉得自家准备的要丰盛的多,于是一家老小都过来吃饭的底气也足了。
  热水、盆子什么的都准备好了,接生婆就开始给新生儿举办洗三了,大家则把准备好的银钱丢在盆里,接生婆看着杨氏她们出手大方,一张脸顿时笑开了花。
  等洗三结束之后,这些钱可都是接生婆的了!
  重新给孩子穿上衣服,包上毛毯,大家这才散开,三三两两坐着说闲话,赵氏和苗氏她们则在后头厨房帮着做事。

☆、262。第262章 :安排诸事

  “孩子的名字取了吗?”张沁儿穿着一件喜庆的水红色对襟薄袄子,有趣的逗弄着张贞娘的女儿。
  张乐儿和福儿她们也围在一旁。
  张贞娘笑着说:“已经取了,她爷爷给取的,大名是田可欣,小名叫欣欣,说她是她爷爷心里的宝贝呢。”
  盛大的洗三,宾客来往不断,祝福的话不要钱似得听了两耳朵,外头喜庆的鞭炮已经放了好几挂,热闹的跟个过年似的,能够得到这样的重视,张贞娘心里十分的感动。
  她看着怀中的孩子,一双眼睛温柔的可以化成水了。
  “这名字真不错,以后长大了肯定是个小美女。”张沁儿笑嘻嘻的说,说起来关于田家和张家对张贞娘生了女儿的态度上,张沁儿是很吃惊的。
  重男轻女古今中外都有,其中以农村人最重视子嗣观念,在这个年代,女娃就是赔钱货,生下来随便给一口饭吃,等大些了就要干活帮衬家里,最后再卖个好些的聘礼钱就行了。
  出嫁的媳妇生了女娃,不过一般来说都是娘家站在女儿这边,给女儿撑腰,不让人欺负,而婆家则要扮黑脸,明里暗里嫌弃这女娃,然后对媳妇和女娃态度都逐渐不好之类的。
  到张贞娘身上,反而是倒过来了。
  从始至终,连氏和谢氏都没有安慰过张贞娘一句,说的最多的就是明年一定要生一个男孩,没有男孩张贞娘在田家是站不住脚跟的。而田家上下则对这个女娃持以最大的欢迎态度,甚至为了消除张贞娘的忧虑,这般大肆办洗三。
  外头的席面已经开始了,赵氏过来招待张沁儿她们出去吃饭。酒席就在田家院子里办的,女眷们坐在堂屋和空着的厢房,男人们利落,直接坐在院子里。
  初秋的天气很冷,又是才下过雨不久,凉风瑟瑟,不过老爷们喝了几杯酒之后,这点子冷气就不放在眼里了。
  田老头今天很高兴,笑着招呼大家,逐一敬酒,要不是外头天气冷,他还想把孙女抱出来显摆显摆。
  终于有了孙女,这种感觉一般人又哪里会懂呢?
  田家的洗三办的热热闹闹的,从此后,倒没有人再嚼舌根了,顶多说田家真是一个好人家,做事大方得体的很,家里又有钱。所以村里许多有女儿的人家,就把主意打到田老四身上,就连田才恩和田才君都被人惦记上了,有适龄女子的人家逐渐开始和田家来往起来,话里的意思就是打探打探消息,看能不能结成亲家。
  用张沁儿的话来说,田家就是能让丈母娘放心的人家。
  又过了几日,张志仁和杨氏已经把地里的作物能烧的都烧了,然后挖地松土之后撒上适合冬天生长的菜蔬,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些甘蔗上。
  “沁儿,什么时候开始榨甘蔗呢?”张志仁视察了榨糖作坊之后,发现里面该准备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就连榨甘蔗需要的人手也拟定了人选,并且和他们通过话了,都表示榨糖的时候喊一声就来。
  “先别急,反正这些甘蔗一时半会也不会坏,等村里的人秋收之后闲下来了,再榨糖吧。”张沁儿并不急,自从中秋那场雨后,乌云消散,又是几天晴朗的日子,正好适合收割稻子,翻晒碾谷一起都行。
  张志仁也觉得是这个理,就说:“后天你爷爷家割稻子,我到时候也要去帮忙。”
  “那明天我们去趟县城吧,总在村里都不知道外头的情况,再说听说郑大人过了中秋就要去鄱阳县上任了,也不知道走了没有。”
  李氏她们被刘康盛接走之后,张沁儿家一直很忙,不得空去县城看情况,很多事情还真的不太清楚,比如其他的地方蝗灾是否得到了缓解?也是否下雨了?今年总体的收成比往年少多少,粮食的市场会不会断粮等等。
  另外张沁儿也是给郑伯景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的,不管如何,自家受郑家许多照顾,升官加薪这是喜事,也得意思意思。
  到了第二天,张志仁就套上驴车送张沁儿去县城,这回杨氏和冯氏也是一起去的,车厢里除了人坐的地方,堆着两个麻布袋,那里装的是乌桕蚕茧。
  今年冯氏自家养的乌桕蚕比较少,但是其余人家从她家拿蚕种的时候就说好了,蚕茧得首先卖给冯氏,所以一年两季乌桕蚕养下来,蚕茧的数量十分可观。
  “沁儿坐在我身上吧,别压着这蚕茧了。”杨氏说。
  为了更好的缫丝织成绢绸,蚕茧都是没有破开的,蚕蛹还在里头,要是被压着了,容易把蚕蛹弄死,汁水就会染坏蚕茧了。
  “没事,沁儿坐着,我做到外头车辕上去。”张沁儿如今已经是大姑娘了,哪还能坐在杨氏的腿上,这坐的久了,杨氏肯定会难受,所以冯氏忙不迭的拒绝了。
  今天赶车的是张志仁,哪有弟妹和哥哥坐一块的?杨氏就说:“别推让了,还是我坐车辕好了。”
  刚把头从车帘子探出,张志仁就说:“外头冷的很呢,你们还是挤一挤,横竖很快就到了,我把车赶快一些就行。”
  最后一番折腾,还是三个人挨着坐,大半空间给了宝贵的乌桕蚕茧了。
  一路说笑,就不觉得路远时间长,刚说了两个话题,县城就到了,张志仁先把车赶到收购乌桕蚕茧的地方,先把这些蚕茧卖了腾地方出来。
  除此外,杨氏和冯氏还得替家里人购买冬天穿用的棉布和棉花等物件,张志仁去打探最新的消息,张沁儿则去陆家当铺把这个月的分红银子拿了,再去提着礼品上郑家一趟。
  等到了郑家,外头看起来冷冷清清的,也不知道郑伯景是不是已经不在这里了。
  上前敲门,手指撞击门扉,发出笃笃的清冷声音。
  过了一会,就有门房过来开门,笑着打招呼:“是沁儿小姐啊,夫人在前院看账册,快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