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42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42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会买东西啊!懂的又多!”永安嘿嘿笑着,绝对不说自己是不太敢一个人出门的缘故。
  张沁儿噗哧笑了,对于他的好意还是心领了,可惜她日后怕是难以出门的了。
  正说话间,晗生也回来了,他穿着一身白色的儒衫,头发齐整的束着,脚上穿着淡青色鞋袜,神态骄矜自得,几日不见,觉得他又长大了不少一般。
  晗生对于张沁儿的回来,也感到很高兴,但是却没有像永安这般大呼小叫,而是露出一个宠溺的笑容,声音温润的说:“沁儿回来啦,一路可顺利?”
  晗生刚过变声期,喉结微凸,声音已经定型,是那种儒雅温润的感觉,张沁儿看着这样有些陌生的晗生,一时间有些恍然。
  这些变化以往她都没有这般观察仔细,而出门一段日子,再次看到后,这些细微的变化就蓦然放大,让人一下子就注意到了。

☆、326。第326章 :变化

  第三百二十六章:变化
  发现张沁儿出神,晗生神色疑惑,体贴的问着:“沁儿是不是累了?先回房休息一下吧。”
  张沁儿失笑,摇了摇头,说:“我是看到你变得更成熟了,有些讶然呢!都说女大十八变,我看男大也是十八变的。”
  永安赶紧刷自己的存在感,叫嚷着:“姐,那我呢?我是不是也成熟了?”
  张沁儿斜眼瞟着他:“你要是不再大呼小叫,倒也成熟了。”
  永安一听,顿时嘴巴瘪了下去。
  晗生露出一个笑容,今年他变声期刚好过去,身量又长高了不少,所以体型修长,再加上上学之后,也渐渐养成儒雅的气质,如今的样子和当初逃荒的时候可算是两样了。
  “今天你才回来,一路车途,你肯定疲累的很,我看还是咱们叫外面的酒楼送些饭菜来吧,这些东西待会再收拾也是可以的,你先去休息休息。”晗生一副体贴大哥的口吻,并不急着问张沁儿在鄱阳县的见闻,而是让张沁儿赶紧休息下。
  按理说连续赶了两天的路程,那烂石头路早就已经把张沁儿身子骨都震碎了,但是这会儿才回到家,又看到晗生永安,她情绪兴奋,倒不觉得累,就说:“我现在不累呢,高兴!”
  虽则高兴,却也不想劳累自己做饭,就让永安去外头买吃食回来,估摸着张志礼也该回来了。
  院子里就张沁儿和晗生两个人,晗生帮着张沁儿清理东西,看到地上一个白瓷盆子,里面放着一种绿色的浮萍植物,用水细细养着。
  这东西倒没有见过,还被张沁儿大老远从鄱阳县带回来,不觉好奇的问着:“这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北方没有菱角,临川这边也少见,虽然偶尔有菱角卖,但是菱角和这菱角叶子也不是一个模样,晗生自然不认识。
  只是晗生自然进了得贤书院后,总是一副学识渊博的模样,什么东西都能够说出一个道理来,张沁儿不直接说这是菱角,反而想起一个典故了。
  这个典故倒也简单,说的就是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做官,当地人请他吃菱角,他没有见过,却好面子的不肯问,而是直接拿着菱角吃,并且说这东西他们那边秋天满大山都有。
  晗生听完这个故事,看着张沁儿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笑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点做人的道理我难道还不懂得?”
  张沁儿看着他这般严肃的模样,不觉摸了摸鼻子,学霸什么的不好玩啊!什么都往学问和道理上扯,一点都不萌。
  “我的意思是这个就是典故中的菱角,它的果实你也是见过的,就是那种黑色的,两边翘,中间略鼓的,壳很硬,煮熟了吃,粉粉的滋味。这是它的藤,我带回来试着种一种”
  晗生仔细打量水中的生物,似乎要全部记下来一般,这才哦的一声,说:“原来长这个样子,真的能够种活吗?”
  “不一定呢,按理说也不是这个时候播种的,不过我也不想为了这样东西大老远的麻烦郑家,所以临走时就弄了一株完整的,能够活便活,不能活便算了吧。”这株菱角她用水盆仔细养着,这会儿倒依旧叶子翠绿,不像没有生机的样子,就连叶子中隐藏的白色小花也开的正好。
  张沁儿很光棍的想,就算死了,也能够让大家瞧一瞧菱角本身的样子是什么,也算是多了一个见识了。
  暮色沉,鸡抱窝时,永安已经带着饭菜回来了,张志礼却还没有回来。
  张沁儿正疑心怀仁药铺是不是忙碌的很时,晗生已经动手拿碗将每样饭菜都装了一些,放到厨房里。
  永安说:“三叔最近都在接私活,所以有时候回来的晚,我们先吃就是了。”
  张沁儿默然,她知道张志礼家因为张莲儿和张俊峰接连的亲事而努力攒钱,自然比往日更加劳累些了。
  等他们吃过饭,又洗了面,坐在木荷树下纳凉说闲话的时候,张志礼这才踩着月光回来,他背着随身的药箱,背因为疲累而微微驼着,整个身影显得很憔悴沧桑。
  “三叔。”张沁儿看着这样显得陌生的张志礼,心中微涩,忍不住站起来叫着。
  张志礼回头,瞧见张沁儿,笑着说:“沁儿回来了,一路平安吧。怎么也不点盏灯?”
  永安快言快语的说:“点了灯才招蚊子呢!三叔,今天的饭菜是外边买的,给你留了些,放在厨房大锅里温着,你赶紧吃吧,肯定饿着了。”
  他们坐在树底下,旁边又种了不少驱蚊的草木,加上月光清亮,不点灯也是可以看的清楚,还免了蚊虫的骚扰。
  张志礼心里也高兴,应着说:“你们先聊,我去吃过饭在来。”
  等张志礼吃过饭,永安就让出一个藤椅,自己和晗生坐在长凳上。
  晗生轻易不肯坐藤椅的,藤椅虽然舒适,但是却显得坐没坐像了。
  张志礼吃过饭,洗了面,整个人就精神多了,这会儿坐在藤椅上,舒服的叹息一声。
  “沁儿今天什么时候回来的?在鄱阳县一切可好?”张志礼是长者,自然关心一二。
  张沁儿先前并没有和晗生永安说的仔细,就是想等张志礼回来一块儿说的,听到问话,自然把在鄱阳县所看所做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鄱阳县比咱们这儿大的多,到处玩了玩都挺不错的,尤其是鄱阳湖,可大呢!”说到鄱阳湖,张沁儿自然又把鄱阳湖描绘了一番,她说的又简单直白,又穿插了几句诗云成语,一副美景霎那间就浮现在众人的眼前,仿佛身临其境的欣赏过一般。
  张沁儿和郑成凯那次,可是在湖泊中游玩了一天多,算是仔仔细细将一天之内湖泊景象的变化看在眼中,现在说来,那些记忆还很清晰。
  说了湖泊的天然景色,又说湖泊的人文景色,湖中各色画舫游湖,那些文人士子斗文,小贩摆摊卖货,还有那繁华的街道,以及昌盛的景象。
  除此外,鄱阳县大户人家中的一些景色人物也略有提到,她随林氏走动,自然早就将整个鄱阳县的官家都一一走遍了。
  她之所以说出这些,倒没有刻意炫耀的原因在里头,而是因为晗生永安都是上学准备考功名当官的,又因为他们家身份所限制,这些大户人家是无法登门相交,也无法知道里头的一些门道,所以这会儿浅显的从内宅说起,倒也能够让晗生永安渐渐对这些大户人家熟悉起来。
  永安今年已经考过童子试了,而晗生再过两年又该去考秀才,这一切都早做打算的好。
  将这些细细说完,时间已经不早了,永安兴奋的很,一直拉着张沁儿再多说一些,但是张沁儿想着他们明天还要读书,而张志礼也还要去怀仁药铺做事,就不肯在说,只说:“快去睡觉,都这会儿了,明天还要早起呢!等明天下学了,我再告诉你。”
  催着晗生永安回房间睡去,永安虽然满心的不悦,却也不敢说什么,只好乖乖的回房了。
  张志礼走在最后面,张沁儿想了想,叫住他:“三叔,还是莫要这般辛苦,小心熬坏了身体。”
  张志礼一愣,心里觉得暖暖的,却说:“我知道的,有尺寸,你放心吧,我先睡觉去了,你也早些睡觉,肯定累的不行了。”
  张沁儿点了点头,这话她说了,就行了,旁的她也不好替张志礼做主。
  当躺在床上时,张沁儿才感觉到自己这具身体早就渴望着好好的休息了,才一会儿就入睡了,一夜好梦。
  第二日张沁儿起床时,张志礼已经习惯的早起并煮上粥了。
  张沁儿就赶紧拿出从鄱阳县买来的雪里红,这个腌菜下粥最好不过了,除了雪里红还有几样腌菜和豆豉,味道都挺不错的。
  吃过早饭,大家各自出门,一下子就剩下张沁儿一个人了,不免有些孤单。
  自己既然到了这里,自然不能再让晗生他们随便吃饭,于是挎着篮子出门买菜,等买了菜之后,才回到房间,稍微休息一下。
  才要休息呢,又想到不如去看望下张莲儿。
  她去了鄱阳县,也已经一个月没有看到张莲儿了,也没有参加张莲儿的婚礼,这会儿正好以送礼物的名头上门探望一下。
  张沁儿立马将给张莲儿的礼物准备好,关上门窜门子去了。
  张莲儿的夫家姓陈,住在青桐街那边,张沁儿第一次上门,虽然听说过地方,但是却不知道具体是哪家,不觉有些愁人了。
  等问了几个人之后,才找到张莲儿家,因为才办完喜事不久,门房上还贴着一个大红双喜呢,门扉两旁也贴着喜庆的对联。
  张沁儿站在门外打量了一下,这座宅子只能算一般,很是普通,门是用了多年的,好在主人家爱护,倒也干净的很。
  上前敲门,笃笃笃笃。
  “来了!”不多时就从里面传来张莲儿那熟悉的声音,张沁儿露出一个笑容,等着张莲儿看到她时露出的惊讶表情来。

☆、327。第327章 :莲儿婆婆

  门被打开,露出一条缝隙,随着缝隙越来越大,穿着一身玫红色衣裳的张莲儿就出现在张沁儿的眼前,才新婚不久的张莲儿气色看起来极好,想必嫁过来后日子过的还不错。
  张莲儿夫家人口简单,要操劳的事情也少,再加上新婚甜蜜期,嘴角的笑容那是时时刻刻都挂着的,一看到门外站着的居然是许久不见的张沁儿,张莲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开心的叫着:“沁儿!你终于舍得回来啦!”
  “莲儿姐。”张沁儿含笑打着招呼。
  张莲儿有一堆话想说,但是嫁人后性情越发沉稳了,赶紧拉着张沁儿朝家里走去,随手掩了门,院子不大,走几步就进了堂屋,等进了堂屋,张莲儿一面给张沁儿倒茶,一面急切的问着:“怎么这会儿才回来?你不晓得二婶天天念叨你呢,都恨不得不让你出门了,谁知道你出了门就和脱缰的野马一样,不晓得回来了。”
  自己出门这么久,杨氏肯定会担心吧,张沁儿想起杨氏那副担忧的样子,心里也酸涩的很,忙说:“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明天我就回家去,省的他们再担心啦。”
  “我还想着你会早些回来呢!都没有来给我送别。”出嫁前,小姐妹是要来和准新娘说说话的,感情好的更是要一块儿睡,所以张莲儿说起这事,是有些小伤心的。
  张沁儿赶紧说:“哎!我人虽然没到,好歹礼到了啊!再说了,你又不是嫁到外地,就在县城,咱们想哪天见就哪天见,多方便呢!”
  这事再怎么说,那也是张沁儿不够重视张莲儿出嫁,所以不想再接着说了,赶紧把手中带来的礼物朝张莲儿那边一推,没好气的说:“看!我虽然出去玩儿,但是也时刻想着你呢!这些都是鄱阳县的特产,可是特意送给你的。”
  张莲儿瞧着桌子上那一大堆的东西,心里也是很感动的,就不再提那事,又仔仔细细的问了些张沁儿在外头的事情。
  这些事情张沁儿已经给晗生他们仔细说过一回了,这回只挑了几样重点的说,张莲儿没怎么出过门,听了这些事情,一双眼睛流露出羡慕和渴望来。
  能够随意出门,还去那么远的地方,她们家恐怕也就只有这个小堂妹能够做到了。
  一时间她又是羡慕张沁儿的好命,又是感慨自家二叔二婶是个性子极好的人。才能够让张沁儿过的这般自由自在。
  正说话间,外头响起脚步声,一个穿着葛布衣裳,年纪约四十左右的妇人走了进来,妇人五官严厉,脸上皱纹不少,可见是个操劳的命。
  张沁儿虽然没有见过这妇人,却猜测到这估计就是张莲儿的婆婆了,没看那妇人才出现,张莲儿就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乖觉的站起身了么。
  只一眼,张沁儿就隐隐觉得这妇人估计脾气不是走温和路线的。
  “婆婆,这是我家堂妹沁儿,我出嫁时她去了外地,今天才回来呢,特意过来看我。”张莲儿语气温柔的介绍了张沁儿,又对张沁儿说:“沁儿,这是我婆婆。”
  “大娘你好。”张沁儿露出一个标准笑容,态度恭敬的打了招呼。
  张莲儿的婆婆孙氏青年失夫,一个人拉扯着孩子长大,性格最是坚韧不过了,为了教养孩子,常年板着脸,轻易不肯笑的,所以一张脸越来越严肃,许多人一看就打心底害怕。
  孙氏一双利眼上下打量了张沁儿一番,在结这门亲的时候,孙氏就想着法子把张家一家上下都打听了个遍,所以一听张沁儿的名字,就知道这是媳妇二叔家的孩子。
  “你今年应当也有十三了吧?”孙氏打量之后,就用不赞同的语气说:“十三岁的大姑娘还一天到晚出门玩,实在是不像话。”
  这句话又生硬、又不赞同、还带着一丝厌恶,一下子就让张沁儿和张莲儿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了,张沁儿诧异的看着孙氏,她猜到了孙氏可能脾气不好,恐怕是一个厉害的婆婆,却没有猜到她居然这般厉害!
  当着自己这个上门的客,头一次见面,就这般以长辈的口吻训斥!
  张沁儿一时间倒不知道说什么话了,原本她已经想好一些寒暄的话,如今也无法说出来,顿时尴尬的静默了会,她该怎么说?解释她为何出远门?还是不屑的说她爹娘都同意,你一个外人说什么?
  好像这两种她都不太乐意!
  除了张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