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51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51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晗生和永安听到自家的红糖,已经顺顺利利和府城的宏记签订了买卖契约,顿时都觉得十分高兴,如此一来,他们家就能够省了不少事,并且赚的钱也不会少多少。
  晗生仔细思索了一会,就说:“这次运输红糖之后,下次运输应该在正月十五左右,若是我和永安还在休沐,便和爹一起去府城运货怎么样?”
  张志仁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才刚教训完永安,让他用心读书,结果这个一向让人放心的大儿子居然也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永安眼巴巴的盯着张志仁,心想这次是大哥提出的,爹怎么也会答应了吧!
  “这个……”张志仁有些难为,有心想拒绝,让晗生安心读书,又觉得晗生在读书上一向刻苦,丝毫不让人操心,也轻易不提出什么要求,如今好不容易提出这么一个,实在是不好直接拒绝。
  “爹,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何山长也一直教导我不要死读书,而更应该关注民生,一切都要多看、多想,如此才能够写出真正好文章出来。”晗生一脸认真的说着,他眼眸中有股执着的气势,这让张志仁更加无法拒绝了。
  最终,张志仁只好悻悻的说:“如果那个时候你们还在休息,就一起去吧,也好让你们见识见识吧。”
  不多时,张志礼已经煮好两碗粉丝了,在厨房喊了一声,张沁儿也休息的差不多,不敢再劳烦张志礼,就自己朝厨房走去,拿干净的碗筷捞起粉丝来。
  大锅里煮着小半锅的红薯粉丝,上面还浮着两个荷包蛋,以及放了今晚的一些剩菜进去,这样煮出来的粉丝,瞧着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有的样子,但是味道却是不错的,张沁儿先给张志仁捞出一大碗,再给自己捞出平平的一碗来。
  两个人也没有再移到堂屋里吃,直接站在厨房,不紧不慢的将粉丝全部吃了。
  这些红薯粉丝是从外面买的,其实张沁儿也是知道怎么做红薯粉丝的,不过这做法有些麻烦,如今自家又不靠这个发家赚钱,自然能买的都是买的,不管是乡下还是这里,总会备上一些红薯粉丝,以防临时饿了,可以煮来吃。
  今天已经晚了,再说明天大家一块儿回去,所以具体的话,张志仁也没有马上和张志礼说,吃过粉丝,洗过脸和泡过脚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屋子睡觉了,就连晗生和永安,张志仁也让他们别熬夜做功课了。
  张沁儿独自一人住在后面的小楼上,提着一盏气死风灯,娇俏的影子在灯光照映下,仿若幽灵鬼魅,变幻着形态。
  一夜好眠。
  第二日,张志礼是习惯起早了,早就煮了一大锅的稀粥,也用另外一个大锅烧了热水,用来给大家洗脸用。
  一切准备妥当,张志仁就去后院把驴子牵出来,先拿出干草料和豆子喂饱驴子,再忙着把车给套上。
  永安乖觉,抢着把张志仁和张沁儿的行李放在车上,又拿出一个大包袱来,这里面是他和晗生换洗的衣裳,他们平时功课多,内里贴身的小衣服自己洗还好,但是还要洗外头的棉袍的话,就太耽搁时间,也太考验人了。
  所以每次回去的时候,就会带一大包脏衣裳,再从家里带一大包干净的衣裳回来。
  张志仁将套上的车赶到门外去,让大家陆续上车,张志礼则在后头落锁,然后再上车的。
  一路上,永安就叽叽喳喳的问起张沁儿在府城的所见所闻来,什么府城有多大?怎么个繁华法?府城的人都喜欢穿什么样的衣裳?吃什么样的小吃?
  诸如此类,更是问的十分细致。
  张沁儿能回答的上的,都仔细回答了,如实的描述了一个她所见的府城,最后又说:“我所看到的,只是我自己所看到的,也许等你去的时候,又不是那般了。也别急,总有你去的时候呢。”
  永安重重的点头,笑眼眯眯的说:“还多亏了哥呢,不然我可去不了。”
  晗生面对永安狗腿的巴结,表示不屑一顾。
  一路说笑着,倒也觉得时间飞快,等空气中能够味道一股蔗糖特有的香甜味时,大家就知道,这是快到富足村了。
  张沁儿家的榨糖作坊天天榨糖,这香甜味一日不散,久而久之,大老远就能够闻到这股香甜味了。
  驴车进了村,有村民看到张志仁驾着车,顿时知道张志仁这是从府城回来了。
  他们要去府城找大商家采购富足村所产的红糖,这是全村都知道的事情,这时大家看到张志仁回来了,顿时激动起来,想早些知道红糖的事情和府城的大商家谈的怎么样。
  那些种了许多甘蔗的人家,就赶紧小跑着跟在驴车旁边,大着嗓子喊着:“志仁兄弟!停一停,你从府城回来啦!事情都谈妥了没?具体怎么样啊?”
  张志仁是好脾气的人,但是也没有停下和那人仔细说,而是放缓了车速,扬声说:“宋大哥,你别急,这事已经谈妥了,今天晚上我请你们到家里喝酒,再和你们仔细说一说,就麻烦你给大家递个话,我才回来,有些事情也要着手准备着。”
  那宋大哥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知道这是谈妥了,只要等自家的甘蔗榨糖熬糖出来,就可以坐着数钱了,当即笑的见牙不见眼,满口应承:“哎!好咧,志仁兄弟你且忙去,我去通知大家。”

☆、343。第343章 :故人

  到晚上时,村里种植大片甘蔗的村民就相约着一块儿过来了,张志仁让杨氏炒了几样下酒的小菜,又拿出一坛五斤的花雕,请大家边喝酒边谈事,主要就是将这次和宏记的合作说了说。
  果然如同张志仁所料,大家一听这样的好消息,顿时都十分开心,纷纷拜托张志仁一块儿替他们把红糖发卖了,他们坐等数钱就行。
  这事谈妥之后,张志仁就开始忙了起来,得先准备好运货的车辆,一万多斤的红糖,可不是一两辆车就能够装的下的,把车辆准备好,还得和跑船的谈妥,等运货的时间确定,还得递信给宏记那边,让那边准时派车到码头接货。
  这几天张志仁只顾着忙活红糖的事情,而杨氏则愁家里堆的满满的鸭蛋和鸡蛋了。
  今年因为有了方家人的帮忙,所以家里鸭子和鸡养的数量又增加了不少,现在几乎天天能够捡到不少鸡蛋鸭蛋,而以往福儿他们以捡鸡蛋为乐,如今这乐趣也变成一件繁忙的事情了。
  张沁儿看着杨氏一脸郁闷,不由得笑着说:“娘,如今天冷,这些蛋都是放的住的,不像夏天,容易坏,别急,等爹忙了红糖的事情,咱们找个时间拉到县城里卖掉就是了。”
  杨氏只得点头,又苦笑着说:“这么多蛋,以前做梦都得笑醒,结果现在倒发愁该怎么办才好了,家里事情多,都脱不开身去卖了。”
  张沁儿闻言,一脸自信的说:“娘,以后我们的日子会更好的!”
  “嗯。”杨氏笑着点头,一脸的欣慰和幸福。
  如今事情多,也顾不上继续惆怅,杨氏和张沁儿又投入繁忙的事情中去,转眼间十天已经过去,已经到张志仁运红糖到府城的日子了。
  这日一大早,张志仁就起来了,洗脸梳头之后,打扮的精精神神,匆匆吃过早饭,就拉着周光勇、黄大安、罗思恩、方老大、方老二等人开始把准备好的车辆赶到车门口,叫榨糖作坊里做事的人也暂停一下,出来忙着一块儿装货,这些红糖早已经用新竹筐装着了,内里包着油纸,防止被水影响。
  大家的动作很快,红糖搬上车之后,张志仁和家人打了一声招呼,就和其余的人一起赶着车朝县城走去了。
  一万多斤的红糖,一共满满当当的装了五辆车子,好在这五辆车子都是驴车,倒也比较快,一路紧赶慢赶,朝临川的码头而去。
  张沁儿带着福儿,站在路口,目送张志仁的车队渐渐离去,直到隐入山林中,这才回过神,开始做自己手中的事情。
  方家人,除了福子,其余的人都在榨糖作坊做事,所以张沁儿就带着福儿、福子做一些简单轻松的事情,比如捡鸡蛋鸭蛋,给鸡鸭喂食,以及给池塘里的鱼投食等等。
  冬天水草不丰,鸭子们也显得没有那么活跃,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下的蛋也越来越少了。张沁儿看着鸭舍那边,围着的地方早已经是满满的鸭子,细细一数,怕是有一千多只了。
  一只鸭子好照顾,但是一千多只的鸭子就不好照顾了,特别是现在榨糖的时候,人手不足,就显得吃力起来,张沁儿蹙眉,心想今年过年前要多卖掉一些鸭子,明年不要贪多,还是控制在五百只鸭子左右就行。
  这些细碎的琐事,就占据了人大半的精力和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五天。
  第六天上午的时候,张志仁终于回来了,大家一听张志仁回来了,纷纷往张沁儿家去,打算寻张志仁问一问最新的情况。
  这一批红糖几乎都是张沁儿家的,所以这次的利润,自然也全部属于张沁儿家,村里其他的人要等下一批运货的时候再结账的。
  就算钱暂时没有拿到手,但是只要听了这次交易顺利,其余的人心里也就踏实了,只等着自家的甘蔗榨成红糖好卖钱了。
  张志仁先是应付了村里打听消息的人,等旁人走了,这才兴奋的对杨氏等人说:“你们猜猜看,我在府城码头遇到谁了!”
  杨氏看张志仁一脸兴奋的模样,忍不住问着:“你遇到谁了?”
  “我不说,你们肯定猜不到!”张志仁哈哈笑着,也没有多卖关子,而是赶紧把话说了出来:“我遇到李癞头他们一家了!”
  张志仁高兴的直拍手,神态唏嘘的说:“当初若不是得了他们家的帮助,如今我们活没活着还是问题呢。”
  杨氏原本还没有想起这李癞头是谁,直到听到后面那句话,才猛地眼睛一亮,诧异的问着:“真的?他们人呢?现在怎么样?”
  此时张沁儿也反应过来了,知道他们说的李癞头就是当初张家家变之后,一家人准备渡河逃亡,结果谁都不肯送他们过河,更有敲诈巨额过河费的,最后还是李癞头看在自己救了他家儿子李铁壮,这才豁出命用自家打渔的船只,来回两趟送他们全家过河了。
  而过了不到两天,黄河就发了大洪水,整个徐州城大半城池被淹没,足足一年之久淤水才逐渐退去,此时想想,还真是令人唏嘘后怕不已,若是当初没有发生家变,也许他们一家人在睡梦中时,河水就决堤了,奔腾的黄河水携带着大量的黄沙倾泻而来,巨大的水流能够毁灭良田和宅子,眨眼间,就会演变成泽国千里,哀鸿遍野。
  “爹,何婶子他们还好吧?”张沁儿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何氏了,感觉这是一个利落又有胆识的女人,能够给人一种好感。
  张志仁点头:“都好着呢,他们原本是到亲戚家避一避的,谁曾想到就发洪水了,倒也因此捡了一条命,听他说,咱们以前那个村里的人十有八九都淹死啦!唉!”
  “你何婶子一家幸好早有准备,所以和他亲戚家还能够提前抢了一些家当出来,但是洪水太厉害,他们也顺着难民一块儿南下,结果就在府城那边落脚了。”
  “一同南下,居然也没有碰到,唉!”杨氏感慨了几句,又赶紧问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344。第344章 :初雪

  提起这个,张志仁就摇了摇头,面色哀痛的说:“不太好,他们和亲戚家一块儿都在府城码头当搬运工,上回我和沁儿去府城,来去匆忙,没有注意那些卸货的人,彼此也就错过了,这次我运红糖到府城,得寻一些卸货的帮手,这才从一群人中找到李癞头他们。”
  张沁儿咋舌,没想到何氏他们居然就在府城码头上为生!
  码头的活最是辛苦不过了,有些贵重的货物,若是损坏了,还得赔偿,一天累到晚,也不过是饱腹而已。
  “那……现在呢?码头上的活都是临时的,爹你怎么没有把他们带回来?”张沁儿赶紧问着,如今他们家已经好起来了,如果能够还了何氏他们的恩情,也不错。
  再说富足村原本就是难民们组成的村落,如果何氏他们在这里落脚的话,村里的人也不会像其他的村里一样会排斥。
  到时候自家再帮着砌一栋房子,寻一两件给他们做,这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了。
  张沁儿所想的这些,张志仁哪里会没有想到,张志仁说:“我提过让他家和他亲戚一块儿到咱们这里来过日子,也把咱们这边的事情仔细说了,但是却被拒绝了,李癞头他们说,如今到了年末,码头上的活多,价钱也高,他们不想浪费了。”
  言下之意,何氏他们愿意留在码头,把年末这笔钱踏踏实实赚到口袋里。
  听了这话,张沁儿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受,又觉得这样的结果很正常,又觉得这样的结果让人心疼的很。
  她对李癞头和李铁壮已经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但是对何氏的印象还在,知道何氏并不是一个贪图小便宜的人,却没有想过经过这么多的事情后,何氏他们还能够保持住本心。
  试想一下,张志仁能够穿戴一新的运大批的红糖,这日子就足矣证明过的不错了,若是寻常人,能够得到这样的帮助,怕是早就巴上来了。
  杨氏也有些遗憾,眼眸幽深,似乎回到了以前:“以前也就李子娘还能够和我说一说真心话呢。”
  以前的杨氏是清河村唯一的秀才娘子,村里其余的人都对她表面上羡慕恭维,但是内里却不怎么亲近,而连氏当时压制她又压制的厉害,杨氏过的日子如何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何氏性情大气,又没有那些小心眼,还能够陪着杨氏说话解闷,又因为两家的孩子玩在一块,话题就更多了。
  提起以前,张志仁竟然有些恍惚起来,似乎已经想不起以前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了,晃了晃头,失笑说:“算了,别提什么以前了,反正咱们记住他们家的恩情,这就行了,再说如今也算是知道彼此的下落了,以后也好来往。”
  杨氏点了点头,她也是不太愿意回想以前的,若是总是回想以前,她就得怀疑现在的日子是不是自己幻想的了。
  “那你有没有送些什么给他们?他们在码头过日子,肯定苦的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