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53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53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悄的瞥了眼冯氏,果然看到冯氏面色一下子沉了沉,一双眼睛盯着地面,看不出什么情绪来。
  过了一会,张志仁才说:“这吃药看病是花钱的很,只是三弟他们家……”
  张志廉倒也识趣,当即就说:“三弟家的情况,我们也知道,他们意思意思的多那么一些就行。”
  心想,这次本来就是想从你身上多压榨出一些钱来的,至于张志礼那个没什么钱的人,就无所谓了。
  不得不说,张志仁上次一次性发卖那么多的红糖去府城,张志廉是眼红了,他没有直接上门问情况,而是听旁的人说的,无一不是说张志仁这是赚大发了!
  于是趁着今天初雪,张老头的身体经受不住,越发显得憔悴时,张志廉就和谢氏去榨糖作坊当着大家的面把张志仁喊来,目地便是为了让张志仁多出钱。
  张志廉和谢氏心里的这些小九九,其余的人不太清楚,但是也隐约猜到了,只不过碍于张老头的确身体不适,倒没有人说出来。
  杨氏递给张志仁一个眼神,轻微的点了点头。
  张志仁便心里有数了,开口说:“这样吧,以后我的奉养银子每月一两,另外送些鸡蛋鱼鸭什么的,三弟的就增加一百文,算六百文吧。”
  这样的奉养银子,只要不是吃太贵的药,是万万足够的了,而张志礼家只提高了一百文,也还算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冯氏一听这话,心里一松,开口赞同:“原本我们也是想多孝敬爹娘的,可惜志礼他赚的也不多,眼看着乐儿也大了,小宝还在读书……”
  “得了,不用说了,就这样吧。”连氏冷冷的打断她的话,“你过几天给我做一身衣裳,我眼睛老花了,也就只能勉强做你爹的东西了。”
  冯氏的针线活在几个媳妇中算是最好的,而俊峰的媳妇也不过算是会做针线,那活却是粗糙的很,连氏自然是看不上的,所以就打算让冯氏来做。
  冯氏愣了愣,这才答应,也没有多口问衣裳料子,这算是落在她头上了。
  这次的事情全部说定了,大家陪着张老头又说了说家常话,见张老头的精神越来越疲倦时,就纷纷告退了。
  走出张家老宅,张乐儿恹恹的说:“总觉得钱不够用呢。”
  张沁儿默然,抬眼看着远处,家家户户院子里头的薄雪已经清除干净,但是田野上的雪却依旧还在,晶莹洁白一片,异常的好看。
  风呼啸着,带着寒刃,让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回到家后,张乐儿就不再和张沁儿说闲话了,而是继续做起了针线活,冯氏心疼她,说要烧炕,张乐儿没让,只说:“有一盆炭火暖手就行。”
  烧炕太麻烦了,也浪费柴火,只有每天煮饭时,才会再多添一把柴火,把炕烧的暖和就行。
  第二日的时候,张志仁和冯氏一块儿去县城的,冯氏得去替连氏选衣裳料子和棉花,张志仁赶车,这次也没有跑空,把家里多余的鸡鸭蛋和蘑菇也一块儿带去县城买了,另外还得寻找一些商贩,让他们找个时间到村里把池塘里的鱼捞出来卖掉。
  这次打算宁愿价钱低一些,也不要再自己下网捞鱼了,过程太麻烦,也没有多赚多少钱,如今事情多,这些不紧要的,能松一松就松一松的。
  因为和县城里的人面也熟,没花多少时间,事情就一样样的做好了,到中午时,就带着张志礼一块儿回来了。
  张志礼早就路上,就把张老头的情况听说了,心下有了计较。
  “爹这是亏了气血,又伤了头,这头是最复杂不过了,看着没有什么伤口,内里的情况还真不好说呢,现在爹时不时就会觉得头晕,就是当初伤了头的原因。”张志礼语气有些惆怅,对于头内里的伤,他还真是没有把握,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根治。
  “爹的情况,你是最清楚的,只不过现在更严重了而已,我看你要是没有把握的话,咱们就再去请别的大夫,要不我去府城里请好大夫来?”
  张志仁提议,府城的东西好,人才也多,所以张志仁一想,就想到府城了。
  张志礼苦笑:“我医术不行,怕是只能请旁的人了,你也别想着去府城请,我先打听打听,看有没有治疗颅脑了得的大夫。”
  张志仁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因为赶车要坐在外头车辕上的原因,所以他全身穿的严严实实,就连口上也是戴了口罩取暖的,这样一来,说话就很不方便了。
  驴车直接驾驶到张家老宅,才停稳,张志礼就提着药箱下车了。
  冯氏随后下车,她买了两种花纹料子,打算先给连氏过目,再量一量连氏的尺寸,问一问做什么样的衣裳。
  张志仁把车停好,就看到俊峰媳妇挑了一担水从外头回来,俊峰媳妇脆生生的给大家打了招呼,这才朝厨房走去。
  昨天初雪,今天倒是有些小太阳,只不过那阳光看上去软弱无力,压根不能给人温暖的感觉。
  进了屋子,却发现今天张老头比起昨天,神色要稍微好一些。
  张老头看着他们来了,呵呵笑着:“不用那么紧张,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也就是天气冷了,我才起不来,这天气一好,我就好多了。”
  张志礼上前一步,仔细望闻问切起来,这才说:“儿子关心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把脉之后,张志礼又问了几个问题,比如头还疼不疼,晕不晕,胸口痛不痛,痰多不多等等。
  一系列的话题问下来,张志礼这才谨慎的开了一个药方,随即很忏愧的说:“爹,我学艺不精,这么久了,还是没有把你的身体调养好,我看还是得找个高明的大夫来瞧一瞧。”
  张老头有些犹豫:“我觉得我还还好,这高明的大夫总是要价贵的很,何况我现在这样的身体去县城也累的很,让大夫过来,那价钱就更贵了。”
  说来说去,张老头就是舍不得花钱,这才宁愿自己忍耐着病痛。
  张志礼还要再说什么,张老头又开口了:“我觉得吃了你的药,身体倒是好一些了,你们也别多想,我还有几年好活呢!”
  连氏一直安静,听到这里时,眼皮抬了抬,扫了眼张老头。
  这边冯氏已经拿着料子凑上去了,轻声问连氏的需求。
  连氏只扫了一眼,觉得都不错,就定了哪样做上衣,哪样做裤子,又说了自己想要的样式,也没有让冯氏量身体,而是直接给了她衣裳的尺寸。
  冯氏把这些一一记下,说明过后几天等做好了,再来看她。
  张志礼只请到半天假,下午还得赶回去,这个时节药铺里的病人是最多的,伤风感冒上火的病人多不胜数,药铺里只有一个坐堂大夫是忙不过来的。
  大家也没有想着能够在老宅吃一顿午饭,所以等俊峰媳妇开始炒菜的时候,张志仁和张志礼以及冯氏就开始道别了,省的到时候菜都上桌了,不走,或者走都尴尬。
  接下来又是忙碌的几天,不过张志仁一旦不忙,就会去老宅看一看张老头,不像之前只顾着忙自家的事情。
  初雪之后,又下了几场鹅毛大雪,厚厚的白雪覆盖整个富足村,等风雪停时,暖绵绵的太阳就出来了,橘色的光芒映射在白雪上,显出一种别样的美来。
  张沁儿也不得闲,每天都要顶着寒风做事,连宅在家里都做不到。
  十二月十六日时,县城里收鱼和收鸭子的商贩带着人手和车辆过来了,张志仁忙着招待,指引他们在池塘撒网捕鱼,至于鸭子,那些要卖掉的,早已经在前一天晚上就捉好了,关在笼子里,只等着直接上秤称一称就行。
  这次要卖的鸭子很多,每个笼子只能放六只鸭子,这样一来,地上满是笼子,看着甚为壮观。

☆、347。第347章 :做甜酒

  撒网捕鱼的时候,池塘里的水就放的差不多了,方便捕鱼,也方便下池塘底部摸莲藕出来。
  这边的动静,引来村里许多人过来围观,大家站在池塘边上,看着那些商贩从张家的池塘捕起无数鱼来,渔网上的鱼也不甘于就此被捕,而是弓起身体,用力一跳,跃入半空中,鱼鳞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鳞光闪闪,十分的惹眼。
  因为这次鱼塘里面混入了青虾,所以还有几个人专门蹲在地上,从一堆鱼中分离出青虾来,这两样的价钱是不一样的。
  张沁儿裹的十分厚实,也站在旁边看着这样的热闹,今年风调雨顺,地里作物产量高,池塘里的鱼长势也不错。
  那些大闸蟹在经过这么久的饲养之后,死了一大半,但是还有部分存活的,今年中秋时分,就下池塘捕捞了一些长的好的来吃,那味道的确不错,十分的鲜美,但是张沁儿却发现从外地特意买的蟹苗,都不太好养活,反而本地的那些螃蟹容易养活些。
  吸取这些养殖经验,张沁儿就决定以后只养本地的螃蟹,味道也是十分鲜美,又容易存活,到中秋时节卖出去的话,可比鱼值钱多了。
  张沁儿家一共有三个池塘,但是这次只让商贩捕捞两个鱼塘,另外一个水也没有放,还有大半的水,这是让鸭子们戏水觅食用的。
  商贩们忙活了一个上午,这才把事情一一做好,拿着大秤开始称重,至于那些比较小的鱼虾,商贩是不要的,张志仁拿着一个盆子装着,全部倒到里面鸭舍的池塘里去。
  这一次卖鱼的钱一共五十两,卖虾的也有十两,藕比较少,只卖了五两银子,一共得银六十五两,这在富足村大部分人眼里,那也是一笔巨款了。
  日子不紧不缓的过去了,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四祭灶节,是小年了,等祭过灶,大家就得开始打扫屋子,准备年货,迎接新年了。
  榨糖作坊****不曾停工,祭灶的时候,张志仁就让作坊里的人全部休息一天,让大家各自忙活自家的事情。
  张志仁也不曾闲着,杨氏带着张沁儿和福儿在搞卫生,张志仁则要去县城跑一趟,把需要买的东西都买回来,米面粮食以及肉蔬等等,满满拉了一大车回来。
  而冯氏也过来寻杨氏说话:“眼看着快过年了,你家的猪哪天杀?还是喊原先的杀猪匠吗?”
  杨氏就说:“二十八或者二十九杀吧,看那杀猪匠哪天有空,如今怕是人人家里都急着定日子杀猪呢。”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富足村许多人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养猪的人家更是越来越多,一到了过年,都得忙着这件事。
  冯氏也属意这个日子,于是就说:“你家里事情多,我就去和那杀猪匠说一声,咱们定在同一天好了。”
  杨氏自然没有意见,答应了。
  自过了祭灶之后,村子里上空除了飘散着香甜的糖味,还有各种熬油炸丸子的香味,一些杀猪早的人家,除了用盐腌制鲜肉,制作腊肉外,还会做一种酥肉,就是类似扣肉,只是工艺更简单。
  将猪皮和切块的肉放入酒酿中过一遍,然后下油锅,炸的焦黄时放进一个广口坛子里,最后炸剩下来的油也一起倒进坛子里,然后降温封存,这样加工过的肉,能够保存上许久的时间。
  除了做这些,还有一些勤快的人家开始做起甜酒来,甜酒是很容易制作的一种酒,风味又好,所以许多巧妇在学了酿酒之后,每年家中都会酿一坛子甜酒的。
  今年张沁儿家也是打算酿造甜酒,虽然每年秋天都会收购山里的野葡萄,酿制葡萄酒,但是甜酒的滋味好,作用多,很多人都喜欢的很。
  “福儿,你看着点火,这糯米就快蒸熟了。”杨氏打开专门用来蒸糯米饭的木桶,用手捏了一些糯米饭出来,放在嘴里咀嚼着。
  这种木桶很高,下面是漏空的,蒸糯米的时候,最下面垫上绵软的纱布,再将浸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大火蒸半个时辰就能够熟了。
  福儿老老实实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火,一双眼睛亮亮的,瞳孔中倒映着几缕红色的火苗,脆生生的说:“娘,等糯米饭好了,给我装一小碗,我喜欢吃呢。”
  杨氏笑着看了她一眼,答应:“知道呢,你和沁儿都喜欢吃糯米饭,这次我都特意多煮了些。”
  刚说完这些,杨氏又转身拿着一个干净的盆子过来,待会等糯米饭蒸熟了之后,要将糯米饭全部倒进这个盆子,松开散热,再淋上部分冷白开,等糯米饭彻底冷却之后,再拿磨碎的酒曲扮进去,这样甜酒就算做好一大半了。
  张沁儿这会儿正在拿干净的软布擦拭一个大陶瓷缸子,圆形,下小上大,缸子放在一个大的木框中,周边还塞满了干净的稻草,这里就是甜酒发酵的地方了。
  不多时,杨氏一声:“好了。”
  福儿就干净跑了过来,殷勤的拿了两个小碗来,眼巴巴的看着杨氏,杨氏正在拿着长柄饭勺松动着糯米饭散热,一看这样子,赶紧舀了两勺放进碗里,说:“赶紧拿去吃吧,也别吃多了,待会还要吃午饭的。”
  “嗯。”福儿大声应着,把另外一碗递给张沁儿。
  张沁儿摸了摸她的头,今年福儿的头发长了不少,能够扎成两个粗辫子了。
  刚蒸熟的糯米饭十分的松软好吃,又有弹性,不需要任何下饭的菜,都足以让人吃下一大碗,不多时,这一小碗糯米饭就被张沁儿吃的干干净净,只觉得唇齿留香,十分的满足。
  把空碗递给福儿,张沁儿许诺说着:“明天我带你去县城,给你买花戴!”
  “真的?太好了!我去问小花和小丫姐有没有空,一块儿去!”福儿异常高兴的囔囔着,如今她也到了爱俏的年纪了,张沁儿以前买给她的头花,那是****喜欢摆弄着的。
  张沁儿抿嘴笑着,她常常去县城,倒不觉得,但是福儿去的少,对于她来说,去县城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想到这里,于是点头:“只要她们有空,就一块儿去吧,你去问问。”

☆、348。第348章 :傲娇的凯小子

  福儿响亮的应了,转身跑了,惹的杨氏无语,不过也心疼福儿:“这些日子家里的事情太多了,我也抽不出空给你们姐妹置办过年的东西,唉,真是委屈你们了。”
  张沁儿走过去,帮着杨氏一起抬起木桶,然后把里面的糯米饭倒进那个干净的盆子里,白色的雾气顿时弥漫开来,熏的人一脸热气。
  “哪里就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