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57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57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来,吃菜,别冷了!”杨氏招呼大家快点吃喝,其他的人也纷纷说笑,互相夹菜劝酒起来,席间的氛围顿时热烈起来。
  这顿饭,一共吃了近一个时辰,等桌子上都剩下残羹冷炙时,大家也早已经吃的很饱,面色因为喝酒的缘故,泛着红润的光芒。
  又闲聊了一会,外间的酒席才渐渐歇了下来,杨氏就起身去外头看了看,堂屋里的那桌虽然掩着门,又摆了两盆炭火,但是此时天冷,桌子上菜里的油早已经凝结了起来。
  李子年纪小,被强灌了不少酒,此时满脸红潮,有些晕乎晕乎,晗生和永安喝的不多,还比较清醒,这会儿安静的坐在一旁,听大人们说话。
  张志仁和方家兄弟在谈论春忙的事情,该何时种地,何时施肥,今年除了种甘蔗,其他的还要种些什么等等。
  只不过这几个人也喝的不少,说起话来,一个个都是大舌头了,那模样,要有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杨氏一看这情况,赶紧对晗生说:“快扶着李子回房间休息,怎么让他喝这么多久?他还小呢?”
  说完,瞪了眼张志仁,张志仁今晚喝的也不少,满脸潮红,一身的酒气,看到杨氏瞪他,当即咧嘴呵呵的笑着,让人拿他顿时没法子了。
  李子喝醉了,头晕晕的,整个人只想倒头就睡,晗生伸手扶着他时,他也顺势倒在晗生身上,大部分身体重量压在晗生身上,顿时使晗生整个人酿跄了几步,险些跌倒。
  虽然晗生比起李子还大了两岁,但是一个是文弱书生,一个却是肌肉发达,两者的身高力气,一眼就能看出高低来,旁边的永安看了,也赶紧起身,扶着李子的另一边身体,分担晗生身上的重量,在两兄弟的扶持下,醉醺醺的李子这才酿跄的出了堂屋,往给他安排的厢房走去。
  杨氏则对同样喝了不少的方家兄弟说:“你们也赶紧回去,路过池塘时,可要小心一些。福子,你盯着你爹和你叔。”
  福子还小,只喝了一杯葡萄酒,此时重重的点头应着:“唉。”
  然后几个人便起身起来了,最后只剩下张志仁一个人,杨氏只好无奈的说:“还能走吗?”
  张志仁艰难的点了点头,嗯了声,身体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熟门熟路的回了房间去。
  人已经全部走了,杨氏这才把长凳搬开,然后开始动手收拾碗筷,这时何氏走了进来,上前就要帮忙,杨氏不让:“你去瞧瞧李子,这孩子被他们灌了不少,怕是上头了,厨房里有热水,你去给他擦擦,省的半夜难受。”
  何氏一听李子喝多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这孩子早跟着他爹在外头瞎喝酒,酒量大着呢,一斤烧刀子喝下去,眼都不眨的,今天喝醉了,还不知道喝了多少呢。”
  杨氏吓了一跳,迟疑的问着:“能喝一斤?”
  烧刀子杨氏是知道的,最烈不过了!李子这样小的年纪,居然就有这样的酒量了,实在让人惊讶不已。
  “码头上做事的人,都这样,一旦下工没事了,就喜欢三五成群的吆喝着一起喝酒,常常去酒楼,咱们也没这个闲钱,所以大家就轮流买酒,到谁家喝,随便整几个下酒菜就能喝半天。李子常常跟着他爹,自然慢慢的也就会喝了。”提起自家的事情,何氏含笑说着,她的眉眼处很是随意,可见对于男人们喝酒,她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何氏去看李子了,方老大的媳妇就帮助收拾,杨氏这回没客气,今天的碗筷多,她一个人还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去了。
  正收拾着,那边冯氏就说要回去了,小宝年纪小,明天还得去学堂读书,所以得早些洗漱休息。
  又忙了半个时辰,这些杂事才一一忙完,张沁儿和福儿早已经回屋子睡觉去了。

☆、354。第354章 :安排

  何氏和李子在富足村待了两天,地方已经熟悉了,话也说的差不多了,眼看着村里就要农忙了,而自家也有许多事情,何氏就带着李子和张家人辞别了,临走时也去本书由糯 米論 壇为您整理制作看了张老头。
  张老头念旧情,能够见到以前的人,心里开心,只不过身体不太好,说话也说不了多久,就没什么精神了,只好连连说让何氏他们多多走动,别淡了这份交情等等。
  何氏他们走时,杨氏给准备了不少东西,也不是什么精贵的,大多是自家的特产,比如干笋子、干蘑菇、干豆角等干货,以及腊肉、腊鸡鸭、腊鱼、猪血丸子等腊货,还有就是一坛子甜酒,两坛子葡萄酒。
  除了各种吃的,自然还有张沁儿做的蜡烛和肥皂以及两大瓶面霜,何氏常年在码头吹风做事,脸上的皮肤早已经干燥的很,手上更是龟裂冻疮一堆,张沁儿感念他们当初的情谊,特意送这些面霜给何氏他们保养皮肤。
  对于张沁儿能捣鼓出这么多的东西,何氏很是惊讶,进而感慨不已,在没人时,就和李子说:“如今沁儿这般能干,瞧着身体也健健康康的,以后肯定能够找到一门好亲事,以后你也不用下死力气干活了,你婶子她们说的对,你终究年纪还小,别太累着了。”
  这个时候,李子并不吭声,而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只不过他的眼中却有些说不明道不清的情绪,是解脱?还是失落?
  估计就连李子自己怕是也不清楚了,自从他不听话,差点溺水,害的张沁儿为了救他生病,而何氏说女孩子泡久了冷水不好,让他娶了张沁儿这个母老虎时,李子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没有任何希望可言了。
  虽然洪灾之后,两家彻底失去联系,何氏还是要求李子努力做事,努力攒钱,以后要是遇到张沁儿时,就得报这份恩情,娶了张沁儿。
  这么多年来,这个目标一直存在李子的心里,每次累的不行了,也会以此来鞭策自己,而此时再次看到张沁儿时,这个目标却再也不需要了。
  何氏看了眼自己的儿子,心里最终也叹息了一声,如今两家已经是云泥之别,维持这般关系就行了,别的是不用再想了。
  当然,他们的这份心思,张沁儿是永远不知道的,若是她知道,还不知道该如何感动。
  何氏和李子走了之后,晗生和永安也重新回到县城读书,之前因为家里的事情,他们都向学堂请假了几天。
  张志仁也开始带领方家兄弟开始做事起来,除了安排地里的活,还要检查农具,需要修理的也得赶紧做好,另外还要进一批鱼苗虾苗和本地的螃蟹苗等。
  因为甘蔗是有宿根的,一年新种之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只要维持的好,就不需要重新种植,而是能够在宿根上发芽,长出新的甘蔗出来,所以今年春天大家的事情倒是少了不少。
  土豆种植的早,地窖里的土豆种早已经发芽,所以张志仁先安排大家种土豆,等土豆从地窖里搬出来,就要拿刀子将土豆上的芽带土豆肉一块儿切下来,再丢到草木灰里面滚一滚,就可以拿到地里种植了。
  除了土豆,花生、辣椒以及红薯等等,都可以进行种植了,富足村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那些需要种植水稻的,早已经开垦出一块种田,撒上种子,等着出苗,等水稻苗长的差不多,就该犁田插秧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虽然繁忙,大家脸上却露出喜悦的笑容,在乡间小道上遇到,彼此纷纷打听对方家里今年种些什么,你说种多少水稻,他说种多少甘蔗。
  第二批红糖发卖之后,张志仁就寻了个时间,把村里那些种植甘蔗的人家喊了来,当即拿出账册,一一对应了哪家有多少红糖,又和他们说了红糖的价钱,以及车马费用等等,一番算账之后,再将银子给了大家。
  当大家手里握着白花花的银子时,这才露出异常开心的笑容,要知道寻常人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更何况此时拿到手里的是银子呢!
  有了这些人的成功,村里其他的人今年也决定多种甘蔗,家里的地,除了水稻以及必要的菜蔬,都拿来种植甘蔗了。
  除了富足村的人,旁边林子村和坑里村的人知道之后,也纷纷打听情况,打算种甘蔗了,尤其是林子村,崔家兄弟就负责这边的甘蔗地,他们更容易打听到准备的消息。
  种甘蔗,就需要甘蔗苗,而这些甘蔗苗又让之前大量种甘蔗的人家小赚了一笔。
  春寒料峭,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是毕竟是春天了,春风一过,地里的野菜野草就疯长起来,山里的颜色也是一天一个样子,早开的花早已经悄然绽放,几抹鲜艳的花卉点缀了这个平静而普通的村子。
  绕着池塘种植的桃树,干枯的枝桠上也冒出点点粉红的花骨朵,桃树是先开花,后长叶,等花开一半时,才会冒出点点翠绿来。
  这批桃树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因为施肥足,长势都不错,一株株都挺高的了,张沁儿站在树下,一颗颗的绕着打量,发现每颗树上的花都不少,这才十分满意,想着桃三李四,今年这桃树总要开花结果了。
  想到此处,异常的期待起来,虽然前几年在家附近都种植了不少果木,比如桃树、李树、枇杷树、梨子树、石榴树、葡萄等,但是这些果木可不是今年种,明年就能够结果的,如今总算是等到第一批果木进入成熟期了。
  张乐儿刚从乌桕林下来,看到张沁儿在这里,也走过来打了招呼。
  “沁儿。”
  “乐儿,你去看了乌桕树?还不成呢!往年都还得一个月才长叶子去了。”
  乌桕树发芽晚,所以乌桕蚕也很晚才能出来。
  张乐儿无奈的笑了笑:“还不是我娘心急吗?何况我天天坐着,腿脚都麻了,走动一下也好,哎!转眼又是一个春天了。”
  张乐儿寻找起早开的花来,终于在一株树上发现几朵开的早的,已经长出花瓣了,于是就说:“这样将开未开也挺好看的,我正要做一个帕子,就绣这桃花好了。”
  转眼又看池塘,池塘里的水没有多少,看上去像一个大坑,而池塘的底部则有一些白色的粉末痕迹,这是生石灰消毒留下的印子。
  每年冬天卖掉鱼,枯水期时,都会用生石灰消毒,这样来年的鱼苗才不容易生病,这些东西都是张沁儿说的,照做之后,倒也收获不错。
  张乐儿眉眼低敛,虽然一直疑惑张沁儿为什么能够懂这么多,却再也没有问出来,而是自己默默的看书。
  她认得几个字,但是因为家里只有张志礼的医书,旁的书却是不多,现在小宝开始读书了,张志礼才给小宝买了不少启蒙的书籍。
  张乐儿每次刺绣时,也盯着小宝读书写字,如今看的书已经比以前多了不少。
  “沁儿,你说的对,多读书总是好的。”忽然,张乐儿幽幽的说了这句话。
  “额?”张沁儿一时间没有反应不过,不过下意识的点头:“那当然,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嘛!乐儿你最近看的书比较多,看完了,我家还有呢,你只管拿去看,其实不拘是什么书,就算是医书,里头的学问也大着。”
  因为家中事情多,两姐妹也没有多聊,随意说了几句话,就各自走开了。
  又过了几日,下起了春雨,绵绵春雨先是润物细无声,紧接着又下了几场急促的,在春雨的催化下,所有的树木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来,枝桠上的绿叶以肉眼能见的速度快速生长着,而这场春雨带来的,还有春汛。
  春汛又称之为桃花汛,因为在桃花盛开时,汛期就将来临。
  春汛时,富足村里的那条小河的水迅速的增长了,张志仁也带着方家人开始干活,他们要从河边挖一道深沟,把河水引到池塘里面去。
  等河水引进来之后,就该准备买鱼苗了。
  事情一样样的进行着,每日都过的异常繁忙而丰富,张沁儿和福儿自然也没有闲着,在旁边帮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家里人太忙了,也会负责煮饭捡柴火等。
  张家老宅那边因为做了甩手掌柜,把自家买的地都租出去了,所以张沁儿家和张乐儿家到不用在分人手过去帮忙。
  转眼间已经到了二月下旬,事情也一一忙的差不多了。
  天气一日比一日好,晴朗的日子,总是叫人高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新长出来的野草,碧绿而柔软,脚踩在上面,有一种绵软的感觉,此时地里的活虽然已经差不多了,张沁儿却再度繁忙起来,因为此时山里的山花已经多不胜数了。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她都得为一年的花卉精油而努力,除了做香皂需要放精油调香,还打算尝试做香水等,所需要的精油,简直不要太多了。
  除了福儿,福子赵小花黄小丫等小伙伴也被张沁儿拉来做苦力,每天每个人都挎着一个篮子上山里采最新鲜的花,等一篮子采满了,就该趁着新鲜赶紧下山将里头的精油分离出来。
  这些事情十分的繁琐,杨氏也要抽出时间来帮忙才行。

☆、355。第355章 :刘知县

  山花烂漫之际,郑成凯骑着他那匹高头大马又来了。
  他早已经是张家的常客,先前天气寒冷,大家也要忙地里的活,所以来的不多,现在天气逐渐好转,就连拂面的风,也寒中带着一丝暖意。
  “你来做什么?又是打猎?”张沁儿像他身后看去,没有看到弓箭,却故意这么说。
  “哪能呢!春天不打猎,这个谁都知道。”郑成凯跃下马背,牵着缰绳将马系在一颗树下,四周都是丰盛的水草,方便马低头觅食。
  春季是一年的希望之所,草木要生长,动物也是要繁衍的,所以朝廷有政策,春夏之际一般不准上山打猎。
  “你家地里的活都做完了没?差不多就去县城住些日子吧?我娘总是惦记着你。”郑成凯瞧了眼她手里拿着的篮子,里面装着香气馥郁的花卉,便笑着说:“知道这会儿是你忙着采花的时候,我来给你帮忙的。”
  “你会这么好心?”既然他说帮忙,张沁儿也没有客气,直接将手里的篮子递给郑成凯,郑成凯接过,一个篮子轻的似云一般。
  花已经采好了,接下来就是提炼精油,于是张沁儿领着郑成凯朝属于她的实验室走去,推开房门,里面已经堆满了许多杂物。
  郑成凯随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