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6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6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乐儿挺兴奋的,一个劲的朝四周看去,就等着永安从林子里钻出来。
  过了一会,永安的声音越发的近了,应该就在附近。
  “姐姐,你看我捉到什么了!”兴奋的声音有些邀功般的骄傲,永安从林子里钻了出来,头上和身上都挂着许多树叶和泥巴等,想来是摔了一跤。
  “你没事吧?”张沁儿心里疼惜这个弟弟,忙上前给他拍打着衣服和头发上的灰尘。
  永安却不顾忌这些,不在意的说:“没事,晚上去河里洗澡就好了。”又举着手里的东西说:“你们看!是兔子!”
  大家的视线就朝永安的怀里看去,只看一只灰色的兔子提在他的手里,还有两个颜色浅些的小兔子躺在他的怀里,那两只小兔子居然是活的!
  “哎呀!”张乐儿惊呼一声,指着那两只小兔子说:“你是怎么弄到这么些兔子的?”
  永安得意的说:“我本来是要找野鸭子的,我知道那边山沟有一个水洼,应该有野鸭子,就去了那边,谁知道野鸭子没有找到,倒是找到这只兔子!”他又举了举手里的灰色兔子,咧嘴笑着说:“我费了老大的功夫才把它逮住呢!,结果它狡猾的很,才被我抓住又跑了,我只好又去追,这次我干脆不活捉,直接用石头把它砸死了!”
  张沁儿看到那只大兔子头上血淋淋的,想必正是头被砸到了。
  “那这三只小兔子呢?”张乐儿指着他怀里的兔子问着。
  永安又说:“我去捡兔子的时候,在四周搜了一下,周叔叔曾经说过,没准附近有兔子的窝什么的,结果一看,果然在一个浅些的洞里发现了这两个小家伙。”
  那两个兔子还小,所以跑的并不快,很快就被永安牢牢的捉住,带了回来。

☆、42。第42章 :立碑命名

  回到家后,谢氏老早就等着这些孩子回来,希望能够有点鸟肉什么的吃,结果看到永安手里的兔子,顿时笑成一朵花,伸手就接过永安手里的兔子,说:“哟!我们永安真是厉害,居然捉到一只兔子!”
  永安不喜欢谢氏,但是毕竟是小孩子,被谢氏夸了觉得特别高兴。
  笑着对连氏说:“奶奶,我捉到一只兔子!还有三只小兔子!”
  又对杨氏说:“娘,这兔子被我弄死了,也不知道还能够卖钱吗?”
  连氏和杨氏还没有说话,谢氏就忙说:“既然都死了,就自己吃吧!这里离县城远着呢,来回一趟兔子都坏了,卖不上好价钱了!”
  连氏瞪了她一眼,自己都没有说话,她这个做媳妇的反而说上了,谢氏在连氏的目光下嗫嚅着,不敢再说话,但是神色间满是渴望。
  连氏接过那兔子一看,整个兔子头都被永安用石头砸烂了,看上去有些血腥,品相已经不好了,估摸着不太好卖,才说:“就自己吃了吧,分成两半,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这皮还不错,留着卖皮也可以。”
  谢氏顿时笑嘻嘻的去接,忙说:“娘,那我去剥皮!”
  连氏不置可否,把兔子给了她,又觉得她笑的让人不悦,叮嘱着:“好好弄,别把皮弄破了!”
  “哎!知道了!”谢氏应着,以往她是绝对不会抢着干活,今天这样热情,倒是把几个小辈看的一愣一愣的。
  杨氏接过张莲儿和张乐儿手里的鸟,问着连氏:“娘,既然有兔子,这些鸟就明天吃吧!”
  连氏扫了一眼,说:“你弄好后,挂在屋檐下吧。”
  杨氏应着,自去做事,将鸟开膛破肚之后,抹上细盐,然后用树枝串上,挂在屋檐下风干,而张沁儿和张莲儿就开始去河边清洗挖回来的野葛,还要用水浸泡一会才可以加工。
  中午谢氏心满意足的吃到了肉食,又把永安夸了一顿,想着这小子有傻劲,多去山里弄些吃的回来也好。
  谁知接下来的几天永安兴冲冲的上山,却连个兔子影都没有看到,被张乐儿笑他上回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了。永安不服气,争辩着不是他太弱,而是兔子太狡猾。
  至于永安带回来的三只小兔子,就用一个大的竹笼关起来养着,兔子是会钻洞的,不放在竹笼里面,很容易跑掉。
  给兔子割草喂食的任务就落到福儿和小宝两个小些的孩子头上,每天这两个人都笑嘻嘻的围着兔子转悠着。
  日子飞快的过着,当县衙里规划好的荒地开垦完最后一块时,就昭示着桃花岭下的官田全部开荒完毕!
  每日上工干活的难民们一下子闲了下来,没了县衙里发的米粮,顿时发愁起来,而那些勤劳的,也日以继夜的开始捯饬起自己的荒地来,将希望寄托在明年的春天。
  郑伯景给了他们准话,说明在十一月二十八日的时候,施知县会亲自过来给官田提名立碑,到时候还会亲自给村子取一个名字,给所有参与官田开垦的人都发一个红包之类的。
  这件事让很多村民都十分关注,大家纷纷猜测着知县给的红包会有多大,知县又会给村里提个什么名字之类的。
  为了迎接施知县的到来,一班衙役又指使健壮的村民将县城通往桃花岭下的路稍微修了修,将杂树砍掉,足以让马车行走就可,总不可能到时候让施知县爬山走路过来吧?
  到了十一月二十八号的那天,施知县果然到了,带来一大群官吏和衙役们,敲锣打鼓的,又放了几副百子千孙鞭炮,将桃花岭下的气氛弄得十分热烈。
  施知县站在半坡上,观望着桃花岭下的这一大片新官田,满脸的志得意满,欧阳师爷早已经摆上桌子和文房四宝,就等施知县提名立碑了。
  思索了片刻,施知县提笔下三个字:富足田!
  施知县终是没有写下‘长方田’三个字,他心里渴望着名扬千古,但是文人内心的骄傲和矜持又让他无法这般直接行事,只好写了一个寓意好的名字,反正在石碑的下方还会刻下这片官田是由他、施长方所带领开垦出来的!
  有了这份功绩,今年的政绩也应该评一个‘优’字!
  想起他前些时日去府城见知府大人时,知府大人就暗示他这事做的不错,又说了几句类似再接再厉的劝勉的话。这一切都让施知县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似乎离升官已然不远了。
  欧阳师爷将字交给早已经等候在一旁的石匠,石匠恭敬的接着,到一旁雕刻去了。
  郑伯景又上前请示施知县给桃花岭下的这片新开辟的村落提名。
  施知县先是沉吟了片刻,然后提高声音对所有在下面围观的百姓说着:“今天这百亩官田能够开垦成功,功劳不是我的,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而是你们大家的!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诸位历经苦难,爬山涉水,终来到我临川,这就是缘分!今后大家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也可以待徐州重建时回到故乡。”
  顿了顿,又说:“这里地势偏僻,虽荒芜,却又暗藏富足之田,不如就取名‘富足村’吧,另我朝规定,百户为一里,置里长一人,里长是帮助官府协助民间纠纷、赋税上缴等事,需要选一位德高望重又有才干的乡民担任,我虽是临川父母官,也不好插手此等大事,你们皆是从徐州逃难而来,算是同乡,又相处甚久,彼此间应该知道哪些人有才干,我给你们三日时间,选一位里正出来,三日后,到衙门将此事办妥。”
  一言既出,四下围观的百姓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个个神色莫测,有的惊愕,有的眼珠乱转,做着什么打算,而有的却很安份的站在角落,似乎这件事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一般。
  张沁儿的心也不由得提了起来,她仔细打量了一下站在最上面的施知县,又看了看站在施知县旁边的欧阳师爷和郑伯景等人,心里则想着该怎么把这个里正弄到自己家。
  德高望重……精明才干……
  施知县又说了几句喜庆的话,然后又锣鼓声响,鞭炮炸开,有衙役将准备好的红包按照上工册子挨个发红包,每个领到红包的人都满脸激动,不断的哈腰说着奉承感谢的话。
  在气氛热烈的时候,早有准备的石匠已经将石碑雕刻好了,上前回话,施知县精神一震,忙走到石碑旁边,见并无不妥之处,就让衙役将石碑抬起,前往早就选定的位置立着。
  土坑早已经挖好了,大家扶着那用大理石雕刻的石碑缓慢而正式的将石碑下半截埋在坑中,然后填土踏实了
  而那立碑的地方,也就成了富足村的村头,沿着那条路,可以走出大山,前往县城。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知县大人给你们每人发一个红包,我凯小子可没有这么大的手笔,不过一些糖果花生还是有的!”忽然嘹亮的少年声音响了起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纷纷朝那声音处看去。
  只见郑成凯穿着一身湖色衣衫,那衣衫布料虽然名贵,但是穿在他身上却一点都不起眼,他通体散发出的那股精灵劲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跟在他身后的有六个大汉抬着三个大箩筐,里面装着一些糖和花生,箩筐上还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陈记’两个字,而临川县的人都知道陈记炒货店的生意那是做的最火红,口感也是最好的。
  郑伯景似乎没有料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不由得蹙眉低喝一声:“你来这里做什么?”
  郑成凯却笑嘻嘻的,并不理会他爹,而是窜到施知县的身边,笑着说:“百姓富足,国泰民安,这是兴旺之兆,小的不求别的,只求沾一沾这喜庆,也好多些福运,知县大人就准许了我罢!”
  这不动声色的溜须拍马,正是郑成凯的最高境界,不多时就哄的施知县十分高兴,让郑成凯去将这些糖果花生都发给百姓们,讨个吉利彩头。
  郑成凯应喏,又说了几句喜庆的话,时不时亲自发放,将整个气氛炒的十分热烈。
  郑伯景板着脸,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施知县反而劝慰着他说:“凯小子人精明着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施知县这样说,郑伯景自然不会折了施知县的面子,笑着迎合了几句。

☆、43。第43章 :上山打猎

  中午的时候,施知县就带着官吏衙役们回去县城了,而郑成凯则留了下来,他拿着一包糖、一包花生溜进张沁儿的屋子。
  杨氏在煮粥,张沁儿在翻晒野葛,几个小的要么在捡柴,要么在割草喂兔子,张老头则坐在门口一块石头上,默不作声的拿着棕片抽丝,一派的祥和宁静。
  郑成凯先是和长辈们打了个招呼,然后才窜到张沁儿那边去。
  “这是什么?葛根?”郑成凯拿起一片切好晒的半干的葛根片,仔细打量了一下,然后又随手丢在芦苇编织的草席上。
  “你来做什么?”张沁儿问他。
  郑成凯秉着一惯见她就丢零食的好习惯,将那两包东西丢给张沁儿,张沁儿看见那东西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身手敏捷的接住,引起郑成凯夸赞:“哎呀!身手还不错啊!”
  张沁儿丢给他一个得瑟的眼神,问:“是什么?”
  “糖和花生,就剩下这两包,都给你!”郑成凯笑吟吟的,又瞥见福儿蹲在地上喂兔子,也跟着蹲着拿草逗趣着。
  那三只兔子来到这里已经好几天了,早已经习惯被人喂食了,只是看见郑成凯时一下子惊慌的朝后面窜去,畏畏缩缩的,一副胆小受惊的模样。
  “什么时候还逮住三个小兔子了!”郑成凯看见那兔子怕他,越发拿草去撩拨着。
  张沁儿低喝:“别吓着我家兔子了!”
  “切!”郑成凯不屑的哼唧着,正要说什么,永安从房子里窜了出来,看见郑成凯忙说:“你给我们带什么吃的了?”
  郑成凯顿时无语,自己的出现对于他们就只意味着带东西吗?
  “带了糖和花生。”张沁儿将手里的东西递给永安,吩咐着他:“去将东西交给奶奶。”
  听到是糖和花生,永安不觉有些失落,看了看郑成凯,想说什么又没有说。
  倒是郑成凯主动问着:“你想说什么?”
  永安才说:“你怎么不带肉呢?哪怕几个馒头也好啊!”
  对于永安来说,糖和花生虽好,却不如肉食和馒头顶饱!
  而张沁儿则乐意他拿的是生花生,而不是炒熟的花生。
  花生也是一种产量比较高的植物,并且还是经济植物,价钱颇高,如果有花生种子,明年春天就可以开辟一块地方种植花生了。更何况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的沙地和坡地都可以种植,正好适合她们那些刚开垦出来的荒地种植呢。
  郑成凯顿时汗颜,却佯装不悦的说:“有你吃的还挑!”
  永安似乎也觉得自己过份,忙笑着说:“那你下次给我带馒头吧!肉包子更好!”
  说着一溜烟的跑进屋子里去,将东西交给连氏收着,加上郑成凯送的这两包,张家都有好些花生糖果了,当初郑成凯发的时候,是按照人头来的,张家没有别的,就是人头多!
  连氏将这些东西都仔细的收好,打算留着过年的时候吃,或者做人情送人之类的。
  杨氏过来说:“眼看着就是中午了,郑小少爷留下来吃顿饭吧!”
  “好啊!”郑成凯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做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杨氏就进了屋子,去像连氏再要一些米来。
  连氏听说杨氏擅自做主留人吃饭,顿时瞪大眼睛,冷笑着:“好啊!不用请示我,直接留人,还好意思从我这里拿米?”
  杨氏委婉的说:“娘,是郑小少爷,他拿了两包东西过来,以前也没少帮我们。”
  “你有本事留人,就自己想办法,家里总共就这么一些米,够几天吃?还要养你们这些忤逆的东西!”
  这话有些重了,这个时代不要说媳妇,就是儿子都无法承受‘忤逆’两个字,但凡父母以‘忤逆’两个字去衙门告状,子女的下场都是十分凄惨的。
  杨氏白了脸色,嘴唇哆哆嗦嗦的,过了一会才说:“娘,他爹是郑伯景,也许以后还要他帮衬的地方。”
  连氏没有做声,这些道理连氏未尝不知道,只是她眼界窄,只知道冬天要来了,只知道家里只有一点点粮食,那是说什么都不肯多拿一点出来的。
  开荒的时候,家里是三餐,现在已经改成两餐了,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