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60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60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可欣歪头看着张莲儿,一双大眼睛浮现出一抹迷糊来,似乎不知道谢氏在说什么。
  张贞娘就对她说:“莲儿姐姐肚子里有小宝宝啦!可欣说说想不想要个小弟弟?”
  这样一说,田可欣似乎明白了,想了想,圆溜溜的眼珠一动一动的,然后快语说着:“小妹妹!我要一个小妹妹!”
  田可欣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因为她的与众不同,和村里同龄的女孩子总是玩不到一块儿去,别的孩子总是说她粗鲁、怪异。她就想,要是有个妹妹,她就教妹妹一起捉虫子玩,这样就有伴了。
  谁知她这天真的话语一说出,谢氏一张脸登时就拉下来了,满脸的不高兴,就是张莲儿嘴角的笑容,也有些僵凝。
  张贞娘一看这情况,赶紧扯出一抹尴尬的笑容:“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我看莲儿喜欢吃酸,肯定是个儿子。”
  谢氏的脸色稍微好转一些,也知道自己不好和一个幼童生气,当即点头,十分自信的说:“莲儿肯定会是儿子,当初我第一胎就是儿子,都说女儿肖母,莲儿第一胎肯定也和我一样。”
  谢氏的话虽然没有根据,但是却也是一个常见的情况,许多出嫁的女儿,生的第一胎大多和自己母亲一样。
  知道自己女儿说了让人不高兴的话,张贞娘想着弥补,当即就说:“我嫂子做的一手好酸梅,等过些日子山里的野梅子熟了,我让她给你做一些,当初我怀孕的时候,最喜欢吃她做的酸梅了,比外头买的还要好吃的多。”
  她说的是苗氏,苗氏当初为张贞娘做酸梅时,也送了一小坛给张沁儿,虽然酸了些,但是味道确实不错。

☆、359。第359章 :准备种植柑橘

  这是张贞娘的好意,即使自家婆婆也会给自己做,张莲儿也还是接受了,并且表示感谢和期待。
  此时大家刻意的忽视田可欣之前的话,而田可欣却还不知道自己险些闯了货,依旧眨巴着水汪汪眼睛,显得极为无辜,她看着忽然变了脸色的谢氏她们,小小的脑袋似乎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张沁儿看她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忍不住被逗乐了,悄悄的朝她挤挤眉眼,田可欣一看张沁儿这怪模样,也忍不住呵呵的傻笑起来。
  因为田可欣说了不好的话,接下来的话题,大家都有意不再提起田可欣,田可欣虽然年纪小,但是性子好动,乖巧的听着大人们说些她不懂的话,不一会儿就显得有些乏味了,拉着张沁儿的姐,要去找同龄的甜儿玩耍去。
  田可欣和甜儿年纪都还小,张沁儿就在旁边照应着,看着她们说些让人不懂的火星语,玩了会地上的青草,又相约去后院看兔子。
  经过几年的发展,张家老宅的后院又加了一排兔舍,养殖的兔子更是有五六千只,兔子三个月繁殖一次,基数大了之后,数量更是多,几乎每隔两个月,张俊峰都要卖一次兔子,收入自然不菲。
  这么多只兔子,张俊峰夫妇自然无法全部照应,所以张俊杰也帮衬着一起照顾,谢氏向来喜欢张俊杰,觉得这个儿子精灵,聪明,以后肯定有大出息,加上大儿子娶的不好,心里对小儿子的亲事更是在意。
  今年张俊杰也有十六岁了,眼看着就是一个少年人,可以娶亲生子了,加上家里收入不少,谢氏就盘算着要给张俊杰娶个什么样的媳妇来,富足村的人她早就排除了,旁边的林子村和坑里村更不再她的眼中,反而对县城比较感兴趣,一个劲的托张莲儿打听打听。
  说话,玩闹了一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不多时厨房就传来阵阵飘香,烟囱上空更是青烟袅袅,小宝好奇,站在厨房门口,探着头朝里头看去。
  今天女儿女婿上门,女儿又有了身孕,这可是大喜事!
  除了陈斯文带来的猪肉和鱼,谢氏还杀了一只鸡,宰了一只兔子,再配上各种小菜,十分的丰盛。
  到中午吃饭时,张老头又让连氏拿出米酒来,几个男人坐在一桌慢慢的小酌起来,女人和孩子们则坐在另外一张桌子,话题的主角自然就是张莲儿了。
  谢氏满眼喜色的看着张莲儿,一个劲的给张莲儿夹菜:“这个可是老母鸡,养了三年了,为了让你补身子,你奶特意让我杀的。”
  老母鸡的确最是滋补不过,但是三年之后,母鸡下蛋也会越来越少,所以连氏才肯舍得杀一只老母鸡来吃。
  远香近臭,自从分家之后,虽然都在一个村子,但是也鲜少在一起吃饭,如今一大家子聚集在一起,自然格外的热闹,就连彼此看不顺眼的张沁儿和张俊杰,也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再一碰面,就彼此挖苦。
  热热闹闹的吃过一顿饭,陈斯文又留了会儿,就起身告辞说要回去了。
  张莲儿有了身孕,所以骡子车走的很慢很稳当,耗费的时间更多,加上如今太阳落下风也寒冷,谢氏纵然舍不得,但是更舍不得张莲儿有丝毫的不好,于是亲自搀扶着张莲儿,送她上了车子,离别时,更是仔细叮嘱着。
  陈斯文坐在外面驾车,看到张沁儿站在一旁,不禁想起某个人的吩咐来,于是露出一抹大大的笑容,朗声说:“沁儿,等没事的就来县城玩一玩。”
  说完,还打趣的朝她眨了眨眼。
  张沁儿满脸黑线,听陈斯文这话,当即脑海中就浮现出孙氏那张怎么看她都看不顺眼的老脸来,一时间她很是想问陈斯文有那么一个要求严厉的娘,怎么还能够养成这般性子?
  送走陈斯文和张莲儿之后,村里倒是很平静,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自从去年年底卖了一半鸭子之后,家里的活似乎都少了许多,张志仁按照节气,领着方家人和崔家兄弟在地里忙活着。
  张沁儿早就打听到林子村有很多坡地,这些地都是林子村的人开垦出来的,结果种植几年之后,肥力不足,加上离水源远,沙土也不容易保湿,产量越来越低,逐渐成为鸡肋。
  崔家兄弟以前家境不好,良田没有几亩,倒是这种产量低的坡地有不少。
  张沁儿结合林子村的地形地貌,以及土壤情况,觉得这种土壤适合种一种南丰蜜橘,南丰蜜橘是一种古老的优良柑橘,更是适合江西一带的气候土壤,只是这边鲜少有人家种植柑橘,就算有,那也不成规模,零稀种个一两颗而已。
  橘子树好种易活,加上方便照顾,种植在坡地上,还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所以张沁儿在谋划之后,早就盯上林子村那些廉价的坡地了,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张沁儿就拜托崔家兄弟在林子村问了问,看谁家愿意买坡地,只要愿意卖,也不压价,而是按照市价来,只不过要求连成一片。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确定有两家肯卖,恰好这两家的地都是连在一起,一共一百亩,张沁儿二话不说,就让张志仁前去把地契给办好。
  趁着如今还是春天,万物蓬勃生机,最好种植幼苗时,张志仁就从外地买了一百亩种植用的柑橘苗,领着方家人一起朝林子村走去,打算种植柑橘苗。
  那一百亩坡地早已经在勤劳的崔家兄弟打理下,挖好准备种植的坑,并且在坑的旁边堆了部分肥料,只要柑橘苗的根长好,蔓延到周边,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吸收肥料的营养。
  三月十号这天,天气十分暖和,张志仁赶着驴车,车里坐着张沁儿一家和方家人,方老大则赶着牛车,牛车带的板车很大,上面的柑橘苗堆成一座山一般,青绿的叶子很是喜人,幼小的根茎上还带着一些湿润的黄土,这样更容易种植成活。
  一行人,一面谈笑,说着待会的安排,一面迎着春风欣赏路边的景色,每个人都兴致勃勃。

☆、360。第360章 :跟风

  种植柑橘的想法提出来之后,并不是马上就执行,而是也质疑商量过,不过最终在张沁儿缜密的计划和说辞下,张志仁等人无一例外的被说服了。
  买坡地所花费的钱对于如今的张家来说,并不多,但是如果等柑橘树成活结果之后,又是一大笔财富!
  柑橘三年结果,五年进入盛产期,能够维持数十年之久!
  也就是说,只要花费三年的努力,就能够享受数十年的利益!
  这笔帐,只要是头脑健全的人,都会觉得划算。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每个智者都会做的决定,何况富足村的村民很多,这几年发展更好,娶亲婚嫁的事情络绎不绝,人口也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富足村已有的地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张家想在这里占有更多的份额,就显得格外打眼,也有逼人成为佃户的嫌弃。
  林子村离富足村不远,更何况还有崔家兄弟在这里,崔家兄弟和张家签订的是十年的长工约,如今也不过才过了两年而已。
  柑橘种植除了前期需要打理浇水外,只要等柑橘的根茎长出来,能够从深土壤层吸取水之后,就无需再刻意浇水,定期施肥就行,而等三年后柑橘结果时,更只要等结果时再劳累一次就行。
  这些事情平日里有崔家兄弟,就足以打理妥当了。
  除了新买的一百亩坡地,上回在老秀才家买的坡地也一块儿种了柑橘树,反正用来种植豆子红薯的收获也不算特别多。
  车轮滚滚,不多时已经到了林子村,此时林子村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大家都在地里忙活着,虽然种子洒下了,水稻也插秧了,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好,地里的野草更是长势茂盛,试图和地里的庄稼争抢营养,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做好锄草的工作。
  林子村对于张沁儿一家,都是极为熟悉的人,一进村子,便纷纷上前打着招呼,张志仁性情也好,一一回着笑容,问上一两句家常话,或是地里的农活。
  崔家兄弟早已经在坡地等着了,脚边放着种植需要的铲子水桶等工具,车子无法上坡,只能停在坡下,寻了一处荒地,张志仁吆喝着方家人停车,然后将驴子和牛都系在一颗樟树树下,任由它们随意啃食青草。
  崔家兄弟见东家来了,也赶紧上前帮忙,柑橘树苗被堆在牛车上,左右两边拿粗麻绳捆着,用来固定的,此时方老大动手解开粗麻绳,方老二则开始把用稻草扎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柑橘苗拿下来。
  张志仁指挥崔家兄弟将这些柑橘苗拿到坡地上去。
  张沁儿和福儿几个小的也没有闲着,早已经一人拿着两捆柑橘苗朝山里坡地走去,然后开始先行种植柑橘起来。
  柑橘的品种有很多,有的是优良品种,结出来的橘子,颜色橙黄,口味甜蜜,如南丰蜜橘,而有一些则是劣品种,橘子皮厚肉水分少,味道酸涩,更有一种叫做臭柑子的,味道十分酸涩,几乎没人愿意肯吃的。
  在前世,柑橘可算是最廉价的水果了,农村也几乎人人家中都有,张沁儿对这种水果最为熟悉,但是如今的柑橘,却因为种植的面积不多,产量低,而显得格外的精贵,柑橘的高价钱,也是张沁儿决定利用便宜坡地种植柑橘的原因之一。
  坑早已经挖好了,浅浅的坑足够埋下一株幼小的柑橘苗,放眼望去,这一百亩坡地,布满了一行行浅坑,像一副画卷,倒也有些壮观。
  “福儿,你扶着柑橘苗,我来铲土。”张沁儿安排着,福儿年纪小,但是扶着树苗这种小活还是很容易的。
  福儿脆生生的应着,动手拿起一根柑橘苗来,摆正放在浅坑正中央,张沁儿则拿着小锄头将周边的土铲在树苗根部,逐渐将根部埋住,又用脚踩实了松软的土,再用手轻轻的摇了摇树苗,根部的土壤没有松动,显得树苗比较稳,这就是种好了。
  今天为了干活,她们两个都是穿着旧衣裳旧鞋子的,此时也不顾虑,忙活个不停,等她们种了十来颗左右,张志仁他们也全部上山了,两个人两个人的分工,和张沁儿福儿她们一样。
  崔家兄弟因为熟悉附近的水源,则负责提水浇湿新种的柑橘根部。
  一行人在前面种植,崔家兄弟则在后面浇水,双方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他们的动作,自然引起林子村村民的注意,先前张家出面买坡地,大家还不知道为的什么,结果这会儿才知道他们是打算拿坡地种植柑橘树的。
  于是大家纷纷站在附近看热闹,嘴里则讨论着张家种植柑橘是否能够成功,又是否能够赚到钱。
  各种说法,纷乱繁杂,有的人脑子灵活,也想跟着在自家的坡地种植柑橘,不过随即又有人提醒。
  “这种柑橘看起来简单,可是前几年都没的收入,像张家这样家大业大自然不急,但是咱们就靠着地里吃饭,一年没有收入,就得饿半年肚子了。”
  “是啊,真是比不得,何况这柑橘树种成什么样子,能够结什么果子,都是不晓得呢,要是长出来不好,那不是亏大了嘛!”
  “难说!我看这张家是有些厉害的,先前在咱们村买了地种植甘蔗,不也被人说三道四,十个有八个都说张家得赔本?你看人家如今拿甘蔗用来榨糖,这榨糖之后,价钱翻了几翻,真是赚翻了!”
  “这也是,今年咱们村也有不少人跟着种植甘蔗了,这张家也说了,他们愿意出钱收购我们的甘蔗,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在他家榨糖,给一定的报酬就行,更好的是,他们还答应帮着卖糖呢!”
  “这个我知道,张家可是和宏记谈好了!宏记你晓得不?我侄子的堂姐夫就在宏记的杂货铺做事的!”
  “我听说张家和刘氏商会的关系也不错呢。”
  ……
  “不管了!我看这张家做事肯定靠谱,我家今年也种!反正我家也有三十亩坡地,平时累死累活,一年也得不到多少东西,还不如拿来跟着种柑橘,没准这柑橘也和甘蔗一样,等结果之后,就能够赚几翻了!”
  终于,各种议论之下,有胆子大的人红了眼,这人就是王家,在林子村算得上一个小地主,家里的地比较多,生活也较为富裕,别的村民因为肚子问题,拿不定主意,但是他家不愁吃喝,加上这坡地也不是什么精贵的东西,想着张家这两年来赚的钱,顿时把心一横,打算跟风了。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余的人也蠢蠢欲动起来,而这一切在坡地专心种植柑橘的张沁儿等人自然是不晓得的。
  林子村的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