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307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307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儿?”张沁儿扭头看着她,张乐儿却越发垂着头,不敢直视她。
  屋子里只有两个小姑娘细细的呼吸声,安静的似乎能够听到张乐儿急促的心跳,她想了很久,脑海中十分复杂,良久,才下定决心:“我……也喜欢他。”
  听到这个回答,张沁儿暗暗松了口气,他们彼此喜欢,倒也是一桩幸事,只要潘家过来提亲,想必张乐儿家也是乐意的。
  只是这口气还没有松完,张乐儿已经直勾勾的盯着她,咬了咬嘴唇,很紧张的问着:“沁儿,你会不会难受?会不会生气?”
  张沁儿莫名其妙,直接回答:“我干嘛难受生气?我又不喜欢他,你喜欢他,我还为你高兴了,算起来潘家也算不错,潘牧之这个人也挺好的,加上他妹妹这么喜欢你,以后你的日子肯定会比较好。”
  张乐儿没吭声,只是仔细的盯着张沁儿看,最终发现她的确是发出内心替她高兴,面上的紧张顿时消失,不好意思的抿嘴笑了。
  “你叫他上门提亲吧。”张乐儿很利索的说,既然总是要嫁人,既然那些媒婆说的对象她都不喜欢,那么就潘牧之吧。
  至少潘牧之她见过几回,知道他的为人品行和家世情况,何况……最重要的是,对方也喜欢着她!
  与其随便嫁一个不曾谋面的人,潘牧之已经好的太多太多。
  “行!”张沁儿就喜欢张乐儿这爽利的性子,笑眯眯的应下了。
  两个人彼此对视一笑,眼底都有着欢喜之色。
  “我们一块儿告诉你娘去,省的她整日忙个不停。”张沁儿拉着张乐儿往门外走去。
  张乐儿迟疑了一下,随即眼神坚定,和张沁儿一道走了出去。
  冯氏正在剁猪食,红薯藤被她捏成一大把,刀起刀落,伴随着节奏,红薯藤已经被切成细碎的,看到她们姐妹出来,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婶子,你且歇歇,我和你说件事。”张沁儿笑眯眯的冲冯氏说。
  冯氏放下手中的刀子,坐直了身体,盯着她们,笑着说:“你们又有什么古怪的点子?”
  “嘿嘿,这回不说这个。婶子,乐儿的终生大事已经解决一半了,你啊,就等着对方上门提亲吧。”
  冯氏吓了一跳,即使知道张沁儿向来胆大,张乐儿也不是一个害羞的人,这样直接说出来,冯氏还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不悦的教训着:“胡闹!你们两个小姑娘瞎说什么呢!这事不用你们操心。”
  想了想,又怕张乐儿真是看上了谁,私底下和谁好上了,着急的问着:“乐儿,怎么回事?”
  张沁儿一看冯氏的反应,就知道她大概是想歪了,于是赶紧把事情说了出来,又说:“潘牧之托晗生问乐儿意思,我方才问过,乐儿也说喜欢他,这潘家咱们也算知根知底,倒是一门好亲事。”
  冯氏蹙眉,没想到说的是潘牧之,杨氏看上潘牧之的事情,她自然也是知道的,这会儿听了,脸色就有些古怪起来,担心的看了看张沁儿,却没有看到丝毫的不悦或愤恨,心里顿时如五味杂陈,难以说明。
  潘牧之自然是不错的,只是……
  再者他们家只是普通的庄户人家,潘牧之家世不错,如今又有了秀才的功名,潘家如何看得上张乐儿?
  张乐儿很明白此时冯氏心里想的事,她说:“娘,你暂时别给我相看人家,看潘家会不会上门提亲,要是不上门,咱们再相看别的。”
  冯氏想了想,觉得也是如此,若是潘家看得起张乐儿,自然会上门提亲,到时候他们答应就是,要是对方不上门,那就当没这回事。

☆、446。第446章 :棉花

  冯氏答应后,张沁儿回头就和晗生说了,过了几天,潘家果然派了媒婆过来,于是冯氏挑拣了大半年的亲事,终于有了眉目。
  借着媒婆的口,双方交换了庚贴,商定了定亲和成亲的日子,以及双方聘礼和嫁妆。
  在相看时,冯氏自然很急迫,生怕找不到好的,如今定下了,反而不急了,想着家里没有多少底子,也想再留张乐儿一些时日,所以就和潘家商定婚期定在明年冬月去了。
  还有一整年的时间,倒也足够让他们慢慢准备嫁妆家具了。
  张乐儿和潘牧之正式定了亲,杨氏也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开始盘算着该送些什么礼物给张乐儿添箱了。
  甚至来了兴趣,想要拉着张沁儿上县城银楼去看首饰,还是张沁儿拉住她,说首饰明年再买也是可以的,近来金银价都很稳定,而首饰的款式没准明年会有新的,现在买了,到时候显得老气了。
  杨氏一听,果然觉得如此。
  时间进入十月上旬,山里部分树叶开始变红,仿佛是无声的召唤,大家纷纷背着背篓,拿着麻布袋三三两两的一起上山了。
  每年秋收捡山货,都是富足村最为热闹的时候,尤其在刘知县增加了赋税后,山货越发俏手,家家户户都不落人后,平日里满村乱跑着玩的娃子们也纷纷收敛了玩性,认真的帮着大人捡山货。
  张沁儿家照旧是收各类山货的,院子里摆着一个大秤,杂物间也早早的清空,准备用来堆放山货的。
  张志仁帮着张沁儿清洗酿酒的工具,一年一次的葡萄酒又即将酿造了。
  因为去年收的野葡萄多的吓人,家里的橡木桶都放不下,还用了不少陶瓷坛子,所以今年特意重新打造一个巨大的橡木桶,饶是张志仁身强体健,也不能一个人扛起,得方老大帮忙一起抬才行。
  秋高气爽的日子,刚清洗过的橡木桶,一下子就干了,盖上盖子,就等着备用了。
  等到中午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人背着一背篓的野葡萄下山了,下山后也无需回家,径直来到张沁儿家,彼此默契的称重,给钱。
  一天下来,已经收到近百斤的野葡萄了。
  第二日一大早,张沁儿就准备着手酿造葡萄酒了,这么多葡萄,靠她一个人自然是不行的,除了杨氏福儿,还叫上冯氏张乐儿她们。
  今年还多了一个帮手,叫做王氏,是方老二的媳妇,今年六月娶进来的,王氏也是一个苦命人,家里早没人了,几经转卖,在一个商户家里做仆妇,因为年纪大了,长相又普通,就有心想把她嫁了,后来经人介绍,就说给方老二了。
  方老二用二两银子的聘礼,拿回王氏的身契,并且去衙门过了户,从此王氏就算良民了。
  王氏很老实,也很勤劳,虽然张家并没有和她签订长工,但是她也不歇着,常常下地帮忙干活,煮饭做家务也是一把好手,因为性子好,和方老大的媳妇也相处的不错。
  “燕娘,你拿剪子剪葡萄,记得得留一些柄,破皮的就放在一边。”杨氏吩咐着,王氏小名燕娘,所以大家都叫她燕娘。
  张沁儿讲究多,葡萄过水清洗还需要放在淡盐水里浸泡一会儿,如果葡萄破皮,盐水进入肉里面,会影响葡萄酒的滋味的。
  那些破皮的也不用丢弃,而是可以挤出汁水果肉,加上面粉红糖熬煮之后,就是自制的葡萄糕点了,卖相一般,滋味却还不错。
  “哎。”燕娘应着,手指灵活的做着手中的活,大家围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倒也轻松自在的很。
  “燕娘,再过一个月,就该收割甘蔗了,到时候你也不用帮地里的忙,横竖你们还要在这里住几年,不如开垦一些荒地,精心伺弄着也好。”杨氏很体贴的建议的,今年没有再买地,家里请的这些长工人手已经足够了,何况张志礼回了家,忙的时候张志礼也能搭把手,所以杨氏就没有给燕娘算工钱。
  燕娘很老实,只点头应着,开荒地的想法她也是有的,只是她心善,看方老二忙地里的活,也不好让他太累着。
  停顿了会,燕娘才真诚的说:“我能够有今日,已经很感激了。”
  从仆妇变成良民,丈夫又体贴,不愁吃不愁穿的,燕娘是真心觉得很感激了。
  杨氏扭头看着她,两个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笑意,又同时低头做事起来。
  张沁儿和张乐儿则洗干净了手,一双白皙的手不停的挤压着盆里洗干净的葡萄,将它们一一碾碎。
  这个活看起来好玩,但是一直操作,也挺无趣,并且单调重复的机械动作,也很容易使人疲惫。
  甜儿就是如此,瞧着好看,囔着要帮忙,结果还没有弄好一盆子,就已经累的不行,悄悄的洗了手溜走了。
  这一忙,便是十来天,葡萄酒已经开始酿造,院子里堆满了茶树籽,等这些茶树籽晒干脱壳之后,乌桕籽又该成熟采摘了,又得陆续忙上好多天才行。
  捡了山货之后,地里的水稻和红薯也该收了,放眼望去,从早到晚,勤劳的富足村村民们都在忙碌个不停,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汗水和笑容,看着金灿灿的稻谷,想着白花花的银子,再苦再累,心里也就开心了。
  一直忙到十一月初,诸般事情才一一做的差不多,此时天气越发冷了起来,即使出太阳,看着暖洋洋,但是寒风拂面,从脖子里灌进去,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
  这个时候,村民们也没有休息的,而是该准备收割甘蔗了。
  收割甘蔗和榨糖,已经成了富足村最重要、最精彩的一件事了。
  张志仁领头,带着长工和临时请来的青壮年,开始下地收割甘蔗,等甘蔗收割了一天后,第二天就该将提前打好招呼的榨糖工人召集起来,大家有条不紊的开始开工,负责赶牛的、塞甘蔗的、收集甘蔗汁的、熬糖的、烧火的,都一一就位,两个榨糖作坊都开始热火朝天的榨糖中。
  崔家兄弟是照旧要过来帮忙的,张志仁有些时间没有去林子村了,就拉着崔老大问起林子村的情况。
  崔老大一一说了,今年林子村的甘蔗长势也不错,并且汁水很清甜可口,至于橘子山,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桔树已经长大了不少,枝繁叶茂,远远看去,一片青绿,走进其中,鼻翼能够闻到一股桔树特有的清香。
  唯一的缺点就是野草十分茂盛,崔家兄弟时不时就要去锄草和施肥一次。
  张志仁点了点头,又说:“今年倒是辛苦你们了。”
  虽然桔树平日里并不怎么需要管理,但是毕竟一百多亩,这锄草施肥也是一件辛苦事了。
  崔老大憨厚的笑了,他并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以前没有桔树时,他们兄弟两个每年拿东家十两银子,却只种了二十亩甘蔗和一些豆子红薯罢了。
  再说,若不是东家仁慈大方,他们家如今的日子也不会过的这般好。
  张志仁笑了笑,没有说话,心底却在想,今年过年时,得多给崔家兄弟一些红包才是。
  每年榨糖的时节,村里上空都飘散着浓郁的甜香味,吸引着孩童们混混凑近深呼吸着。
  在这个飘散着甜香味的时候,郑成凯又来到富足村。
  此时衙门里的赋税已经忙的差不多了,他也多了不少清闲日子,可以到处走动。
  “沁儿。”马蹄还没有完全停下,郑成凯清亮的嗓音已经发出笑声来,满脸都是一股喜悦之色。
  照旧是要抱怨一番的:“你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去县城?还是你去了,却没有告诉我?”
  面对他的抱怨,张沁儿很淡定:“秋收你忙,我更忙,一大堆事情,哪里有空?”
  “眼看着快要过年了,你们总该要进县城买些棉布棉花吧?”郑成凯不信,怎么可能不进城呢,既然进城了,那么来见见自己也好啊。
  张沁儿嘻嘻笑着:“不好意思,今年家里种了一些棉花。”
  去年听说兔粪利于棉花时,她就起了种棉花的心思,今年春天,就让杨氏辟出部分地,用来尝试着种棉花。
  棉花这种作物,张沁儿自然没有亲自种植过,而杨氏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今年第一次种,心里也是各种担心,有次不小心鸡进了棉花地,吓的杨氏不行,那会儿棉花苗还嫩着呢!
  生怕鸡不长眼,把棉花给啃食了。
  结果急忙赶过去,却发现鸡压根是不会碰棉花苗的。
  后来再一问熟悉棉花的老人,这才知道原来鸡不喜欢棉花,于是很多人都在棉花地里养鸡,这样一来,鸡可以啄食虫子青草,鸡粪又可以肥田。
  今年由于是尝试着种,种的并不多,但是秉着做实验的目的,张沁儿把棉花分为两类,一类用兔粪喷雾施肥,一类则不用。
  结果发现兔粪喷雾施肥果然有一定的好处,棉花的数量和质量都多了不少。
  郑成凯无语,没想到人家都种了棉花了。
  嘟嚷着:“你们家还有什么没有的?”

☆、447。第447章 :小心这个人

  “我想想看,缺的好像还挺多的。”张沁儿抿嘴笑着,如今社会的总体依旧是男耕女织,代表了一定的自给自足,不过许多日用品肯定还是需要购买的。
  郑成凯无语,翻身下马,将马牵到树底下去。
  转眼已是几个月未见,虽然中间依旧通过晗生传递了部分彼此的消息,不过许久不见,乍然相见,两个人心中都有些微微的心动快活。
  两个人相伴着,一时间都不想进张沁儿家,或者榨糖作坊里去。
  那里总是人多,就算大家没有明着说不让郑成凯来,却也若有若无的隔在两人中间,那种感觉怪怪的。
  “我们上山走走去。”郑成凯提议,张沁儿立即同意。
  趁着大家都在榨糖作坊里忙活时,郑成凯和张沁儿如同做贼一般,鬼鬼祟祟的闪进树林中,随着重重树林的包围,四周越发静悄悄,只有一些鸟虫鸣叫声。
  等确定四周无人,两个人才停住脚步,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都有着尴尬,对视之后,却又忍不住彼此一笑。
  漫步林中,两人彼此交谈着,诉说着各自的生活,张沁儿在乡下,生活大多不曾变化,只不过近来都忙碌的很,唯一值得聊上几句的,便是张乐儿的亲事了。
  如今张乐儿白天在榨糖作坊帮忙,晚上便在家中刺绣,冯氏让她提前做好嫁衣,以及公婆鞋子,小姑荷包等物件,不过张乐儿目前做的最多的,依旧是绣活。
  冯氏和张志礼都是良善之人,说好张乐儿做绣活赚到的钱,都是归张乐儿自己支配,本着嫁妆是新媳妇的底气,张乐儿自然觉得越多越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