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35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35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家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他们在山里打到两头成年的黄麂,换了不少的钱,再者这青砖和木头乃至家具什么的都是不用钱的,加上自家的劳动力也足,只要出一些工钱和饭钱,就可以砌房子,何乐而不为?
  一个村子这么多人家,那烧制青砖的窑又添了两个,几乎全村的人都在忙活着房子的事情,做砖胚的、烧砖的、砍柴的、挖地基、泥瓦匠、木匠等等都分工合作,像做砖胚和烧砖,砍柴等轻松一些的活,女人们就能够做,男人们都在砌房子,还有那稍微上了年纪,吃不了砌房子苦的,就去山脚下开荒,这开了荒,来年春天也好种粮食,有了口粮自然就不用慌了。
  就这么精打细算着,竟然在年前有十六户人家都砌了新房子,那些没有砌的人家,要么是人口少,劳动力不足,攒的钱不多,要么就是没有排到他家砌房子,只好等年后再砌房子了。
  好在这里的气候比起徐州来,要温暖了不少,即使是住在茅草屋子里,有了余钱买棉衣棉被的话也不至于会受冻的,再者那些砌了房子的人家也将先前的茅草送给他们加厚屋顶,这么牢牢的翻修一下,也不比土砖房子差了。

☆、57。第57章 :虎毛

  这天大伙正忙活时,村里来了一辆马车,赶车的是一个帮闲,以前来过,看到他时,大伙就知道,这是郑小少爷又来了!
  于是大家的目光就放在张家身上,猜测着这张家和郑大人到底走的多近。
  “郑哥哥!”大老远,永安就看到郑成凯了,他大喊着跑过去,满脸的笑容。
  马车到了张家门口停下,郑成凯身手灵活的跳下车,手里还拿着一把做工精致的弓箭,看样子这是履行上次的承诺了!
  “郑哥哥,你可来了!我们家要有新房子住了!等下次你在这里过夜,就不要睡茅草屋了!”永安兴奋的说着,一双眼睛又盯着郑成凯身上,似乎在想,这次郑成凯将吃的放在哪里。
  郑成凯哪里不知道永安的心思,嘴撇了撇,不悦的说:“你是看见我这么高兴,还是看见我的东西这么高兴?”
  永安一愣,忙说:“当然是看到郑哥哥高兴!来,我带你去看我们家的新房子!”
  郑成凯嘴角泛起一抹微笑,忽然弯身进了车厢,从车厢里面拿出两包用油纸包着的卤肉,笑着说:“我哪回空手上门了?”
  永安接过东西,脸上越发笑嘻嘻的,要知道现在张家的温饱已经解决,永安也不会死死盯着郑成凯送来的东西,但是郑成凯愿意给他们送东西,这就让永安觉得高兴。
  因为想带郑成凯去看新房子,永安一面拉着郑成凯,一面嘴里犹自说个不停:“我们家房子是村里第一个新房子呢!可好可结实了!娘还给我做了一身新棉衣,说只要我乖的话,过年还给我做一件,郑哥哥,这要在以前,我家哪里能够住上青砖房子?我也不能一年有两件新衣服呢!”
  张沁儿看着絮絮叨叨说着话,满脸得意笑容的永安,不觉无语。
  郑成凯倒是对张家的际遇改变感到份外的意外,这些时日他来往于府城办事,还是刚回到县里不久,因为天气转冷,有伙伴邀请他一起去打猎,这才想起自己以前答应过张沁儿会再度过来打猎,好好的秀一秀绝活的。
  “听说现在你爷爷是里正了?”郑成凯问着,眼中闪过一道异色。
  永安却不觉得,用力的点头,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是啊!这是大家选出来的呢!我爷爷可好了!”
  郑成凯听闻,不觉一笑,又觉得在永安这个傻小子这里套不到什么话,于是拿眼去看张沁儿,眼光中含着一些探究和嘲讽。
  一接触到那眼神,张沁儿的心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暗想:难道郑成凯看出来了?
  又觉得郑成凯也不过一个小屁孩,前世大街小巷,这种痞子多的是!她有什么好怕的!
  这么做着心理准备,对上郑成凯的眼神,也越发清澈起来,带着一股倔强而不自知。
  这个臭丫头!
  郑成凯心里嘀咕着,不过面上却不显,收回视线,对永安说:“带我去看看你家吧!”
  永安笑嘻嘻的应着,早已经在前带路,一路将郑成凯领到新房子那里去
  房子刚砌好没有多久,张家还没有搬进去,让它空着去湿气。
  进去之后,郑成凯不觉诧异,这些难民们居然在短短时间内,就从住茅草屋变成了青砖房子!
  就算在县城,有些破落户现在还是土砖的呢!
  他拿眼不断的打量着,倒不是很懂这土木,只觉得这房子看上去有些简陋,但是做工还是很踏实,门和木窗全部是最简单的,并没有像城里的人家那样雕花,像是赶工出来的。
  “你们哪来的钱买青砖?”郑成凯问着。
  “哪里需要买呢!我姐姐就会烧!”永安下巴一扬,得意的说:“我姐姐可厉害了!青砖和陶器都是她烧出来的,还配了一个叫做什么‘简易水泥’的,反正比夯土好用多了!建造出来的房子,可结实了!”
  “哦?这些都是你烧出来的?”郑成凯看着张沁儿,若有所指。
  张沁儿翻了翻白眼,说:“我们村里搭了几个窑,烧砖可方便了!”
  房子并无出色的地方,所以郑成凯粗略看了看,就说要去看看烧青砖的窑,永安自然在前面带路。
  郑成凯意味深长的看着张沁儿,惹的她忍不住低吼着:“干嘛这样看我?”
  郑成凯顿时露出一个痞痞的笑容,说:“我看有些人应该对我说些什么,或者给些什么了!”
  张沁儿打定主意不告诉他,所以不吭声。
  郑成凯却又说:“我爹的虎皮好用,但是也不能白用,要知道我给那些大户人家跑跑腿,五十两算少的!”
  张沁儿吃了一惊,随即又想到郑成凯一副痞子样,估计也没有正当的事做,就像前世的那些官二代们,借着老爹的虎皮去谋利,所以对这事大略能够猜测的出来。
  被直接说了出来,张沁儿也不好再装,于是说:“不算借用虎皮,顶多借了一根虎毛!就算给你五文钱吧!”
  “虎毛?五文钱?”郑成凯顿时哭笑不得,还真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
  张沁儿却有了底气,说:“是你自己常常往我这里跑,我可没有求你!再者,也没有和村民乱说我们的关系,我爷爷能够成为里正,靠的是实力!”
  “什么实力?”
  “德高望重,为人和善,经验丰富,外加两样利器!”
  “什么利器?”德高望重什么的就一边去吧,郑成凯对张沁儿口里的两样利器比较感兴趣。
  说话间,已经走到烧窑的山脚下了,此时山脚下的杂树已经完全被清空了,周围堆着烧好的青砖,另一边是村民们在努力做砖胚。
  张沁儿指着砖窑,说:“如果没有这烧砖的法子,你觉得我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住上青砖房子吗?”
  郑成凯下意识的摇头,这当然是不能的!
  “如果没有我们烧陶器的法子,大家能够这么轻易用上陶器吗?”
  张沁儿又接着问,这回郑成凯瞪她,说:“说重点!”
  张沁儿扑哧一笑,才说:“我爷爷成为里正不久,就让富足村变了一个模样,这算不算功绩?”
  听到这里,郑成凯才反应过来张沁儿的本意,知道自己是被她摆了一道,也只好收回那句借用虎皮的话了,只是他脸皮厚,依旧说:“这么算来,还真只借用了一根虎毛而已!”
  张沁儿看着他的厚脸皮,顿时笑了。
  永安不知道他们两个在说什么,只拿眼迷惑的看着他们两个。
  “姐,郑哥哥,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不用听懂,郑哥哥在和姐姐开玩笑呢!”张沁儿笑着说,又带着郑成凯仔细的看了看砖窑的情况,然后说:“你要是能够帮我把这些黄土变的青砖换成钱,我就真的谢谢你!”
  郑成凯眼角一挑,并没有马上接话,他看着有条不紊的村民们在劳作,又拿起一块烧好的青砖,用手敲打着,最后猛地将青砖朝地上砸去,结果青砖没有碎,砸出一个深坑来。
  张沁儿笑着说:“第一批砖模样不如现在这般周正,但是质地也是不错的,我敢保证,我的砖不会比其他的砖差劲!”
  “你们家以前是烧砖的?”
  “不是。”
  “那你又怎么会?莫不是偷学的?”郑成凯坏笑调侃着。
  张沁儿却理直气壮的说:“当然是偷学的!那个时候小,常常在别人砖窑里面玩,看的多了,自己摸索下,自然就会了。”
  厚脸皮!我喜欢!
  郑成凯没想到是这个回答,心里倒是越发觉得张沁儿这个丫头的有趣了,他就知道自己的眼观很准的,当初第一眼,就觉得这丫头有趣,现在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琢磨了一下,然后才说:“临川县周围就有两家砖窑,县里大部分砌房子,都是从那两家买的,而房子这种东西,又不是年年要换,我看想在临川做生意,难。”
  这一点,张沁儿也曾经想到过,一来是本土竞争,二来是交通运输,都成了做青砖生意的障碍。
  不过她又想到村镇上,说:“那镇上和富裕一些的村里呢?”
  “倒是有,不过砌房子的也少,大多是修缮一番。”
  张沁儿顿时无语,这个时代不比前世,日新月异,建筑业蒸蒸日上,房价涨了又涨,现在的人们,一个青砖屋子,足以住上百余年!就算茅草屋,土砖屋,也可能会住上一辈子,哪里会常常砌新房子呢!
  “我原也没有想从这些青砖上赚到钱,不过不问问,总是不死心,我刚来这里没有多久,又鲜少去县城,难免有些东西看不透彻。”张沁儿的语气不自觉带着几分落寞,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情绪蔓延着。
  “你想去县城?那有何难!”郑成凯不在意的说,摆了摆手,又说:“我带你去,把整个县城都逛一逛!”
  张沁儿眼睛一亮,随即又暗淡下来,淡淡的说:“以后再说吧!”
  “村里砌不了青砖房子,那是因为造价贵呢!要是便宜些,以前我们家就可以全部住上青砖房子,也不至于我们家还挤在土砖房子里!”永安忽然叫嚷起来,他这是想起当初还在徐州时,连氏好脸面,非要将上房砌青砖青瓦的,但是却没有让二房住,对二房的说法就是家里没有钱,只能够砌这么几间屋子,等以后有钱了,再将东西厢房换成青砖的。
  当初永安就心里想着,如果青砖的价钱便宜些就好了,这样他们家也可以住上青砖房子了,以前在家时,总是对住在砖房里的张俊杰羡慕的紧。
  张沁儿眼睛一亮,后知后觉的想到她可以从价钱上打出一个缺口!
  “是了!其实我们烧砖本钱也不多,就算便宜些卖也是可以的。”
  郑成凯想了想,觉得这倒也行,“那你们怎么运出去?这么山路这么多,青砖又这么重!”
  唔,这倒是一个问题呢!
  “我们不运!我是这么想的,让人去周围的村里说下话,告诉大家我们这里有砖窑,价钱要比县里的低三成,但是要自己过来拉!”
  “这个法子倒也可行,但是这生意做不大,也赚不到什么钱。”
  “我知道,先这样吧!路总要一步步走的。”张沁儿倒是宽心的很,想到这么一个法子,她心里舒服很多了,本来就只打算在青砖上赚一些小钱而已。

☆、58。第58章 :杀猪菜

  直到下午傍晚时,郑成凯才上了马车,回县城里去。
  这次除了看富足村的变化,自然没有忘记打猎的本意,接下来的时光几乎都在山林里渡过。
  投桃报李,张沁儿想了想,还是将郑成凯带到长着香榧树的那里,帮着他摘了两背篓的香榧,又用茅草覆盖着,省的被村里人家看到,又要说不清了。
  用自己的弓箭,郑成凯的手法似乎真的比之前精进了不少,打到不少东西,山鸡、兔子等寻常见到的多的是。
  临走时,他只挑了两只皮毛没有受损的兔子,还有一只山鸡,说是拿回去给他娘补一补的。
  剩下的就留给张沁儿他们了,还答应张沁儿,如果有人需要青砖,就帮她说合一下。
  时光渐渐的流逝,转眼间,已经离过年不远了。
  大年二十七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扫屋子,有那余钱的,也开始去县城里置办东西,村里就张家有一辆牛车,所以张老头就让张志仁每天赶着牛车带村里的人去一次县城,早上在村头出发,下午未时在县城路口的槐树下等着大伙回来。
  这当然是免费的,此举让很多村民感激不已,有些人家也会送一些吃的或者几块布头给张志仁,算是坐车的谢礼。
  期间张沁儿也跟着杨氏进了一次县城,买了一些衣服布料和棉花,顺便再仔细的打探县城里卖些什么,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商机。
  只是她偶尔想到的一些东西,却发现总是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暂时没有办法去做,只好安心过年,等明年开春再说。
  新房子还有些湿气,一直打开门窗通气,到了二十八的那天,更是在每个屋子都烧了一天的火,将整个屋子都暖了起来,因为张老头决定大年三十在新房子里过!
  最兴奋的莫过于小孩了,新屋子,新衣服,还有香榧等一些零嘴,让他们暂时忘记了之前的饥荒和灾难,村里的孩子也逐渐不再进山去寻找东西,而是开始聚集在一起玩闹着,大人们就算看到了,也不会呵斥,过年是孩子们的大节日。
  待过了年,张沁儿就是九岁的姑娘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她内里是成年人的灵魂,叫她跟着一群毛孩子去玩泥巴捉迷藏什么的,实在是没有兴趣。
  杨氏看着她闲着没事,于是让她开始学针线做衣服,张沁儿可对绣活没有什么兴趣,不过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跟着杨氏学一下。
  杨氏悉心教导着,先从最基础的教起,发现张沁儿学的很快,于是就开始教她怎么裁衣服,缝衣服。
  学裁衣服时,张沁儿一下子就觉得自己笨的要命了,因为她根本无法独自做到!要是杨氏不再她身边,她裁出来的形状根本做不了衣服!
  浪费一块布料之后,杨氏就没敢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