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51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51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忙引着谢氏去了便宜些的细葛布那边,因为张沁儿说了句给大伯做衣服,这店小二推荐的就是男人穿的青色、蓝色等布料。
  谢氏仔细的摸了摸细葛布,觉得比粗布好多了,就随口问了价钱,只是一听这价钱,她又迟疑了一下,不由得问:“就不能便宜些吗?”
  店小二陪着笑脸,说:“我们店新开张,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这几日细葛布都得卖好几匹出去呢!要不,你看看这边的粗葛布和粗布如何?”
  谢氏无奈,自己口袋钱不多,想买好的,也没有办法,挑来选去,又说了半天的价钱,最后才买了一些粗葛布,虽然粗葛布也算粗布,却比寻常粗布要好的多,适合夏天穿,而张志仁昨天做的衣服都是用普通的粗布做的。
  心里略微想了想,觉得有些得意,三个兄弟中,就她丈夫是教书的,自然得体面些才是!
  这么一磨蹭,买好东西之后,都已经中午了,三个人起早才喝了一碗稀粥,早就饥肠辘辘了,谢氏随口就说:“饿死了,去吃点东西吧!”
  张志礼盘算了一下手头的钱,结算木床之后,只剩下十个铜板了,而谢氏拿的那些钱都买了布料。
  “就每人买两个馒头吧!”张志礼说着,朝一边的包子铺走去。
  现在的物价一文钱可以买一个馒头,两文钱是素包子,三文钱才能够买一个肉包子,不过好在分量足,成年人吃两个馒头也就饱了。
  谢氏嘴撇了撇,有心想吃好的,也无可奈何。
  馒头虽然味道一般,但是管肚子,张沁儿人小,吃了一个馒头就有些饱了,不过想起回家之后吃的稀粥,只觉得饿的慌,居然又吃了一个馒头。
  接下来张志礼还需要去怀仁药铺一趟,问一问坐堂大夫的待遇什么的。
  到了怀仁药铺,因为中午的原因,里面没有几个人,只有王掌柜靠在一旁打着瞌睡,一个学徒在切药材。
  “王掌柜。”因为和王掌柜认识,一进来,张志礼就打了一个招呼。
  王掌柜的瞌睡并不深,听到声音一下子就醒过来了,看着张志礼,就说:“你来了。”
  这一句没头没尾,不过张志礼却听明白了,说:“昨天无意间遇到少东家,说药铺缺一名坐堂大夫,所以今天过来问一问情况。”
  “是的,之前的大夫你也知道,年纪大了!打算回家休养了,少东家已经吩咐过我了,说如果你愿意来的话,就可以过来,工钱呢是这样算的,前三天是不算钱的,得先看看你医术怎么样,如果可以,就算一个月一两二钱,你看怎么样?”
  张志礼略一思索,也知道坐堂大夫不是随便可以做的,不过对自己的医术还是有信心的,就应下了,又问着:“需要我几时过来?”
  “上午辰时,下午酉时,没有病人上门的话,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息,另外坐堂大夫你也是知道的,有时候早晚都会有急病病人过来找大夫,所以呢你最好住在县城,方便治病。”王掌柜细心的说着。
  又要住在县城!对于这点,张志礼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只不过却犯愁起来,虽然坐堂大夫拿的工钱比张志仁多,但是如果租房之后,依旧是划不来的。
  正在他犯愁的时候,王掌柜似乎已经安排了,说:“住的地方你要是没有的话,就住在后院,有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别的却是没有了。”
  一听这话,张志礼已是大喜,心里觉得比张志仁要好的多,张志仁那边虽然空出一个杂物间出来,那床什么的,却是还要自己去置办的。
  于是点头说:“还是王掌柜想的周到,方才正愁没有地方住呢。”
  双方又说了几句,就将这事说定了,约好明天再过来,跟着之前的坐堂大夫学三天,药铺觉得过关了,就开始算工钱了。
  事情办好之后,张志礼只觉得整个人都舒心了不少,盘算着明天还要准备好东西过来一趟。
  张沁儿说:“三叔,药铺都不包饭的吗?”
  张志礼笑着说:“药铺大多是不包的,你爹在的杂货铺是因为有时候中午也不得闲,所以才包饭。”
  “可惜现在没有多少钱了,不然也给三叔买一个小灶小锅子熬粥来吃。”
  怀仁药铺离张志仁的药铺有两条街的距离,走路也要一刻钟去了。
  张志礼想了想,说:“坐堂大夫我倒是熟,没有病人的话,也不需要做什么,我到二哥那里去吃也是可以的,反正也没有多少路。”
  昨天买的小灶小锅,最多也是可以两个成年人吃的,张志礼既然这般说,加上身上没钱置办,也只好先这般了。
  想着时间不早了,就打算回去了,放牛车的地方,却意外的看见一个熟人,是周大勇。
  “周叔叔!你怎么也在县城?”张沁儿开口唤着。
  张志礼也上前打招呼:“过来卖猎物吗?”
  周光勇也看见他们了,笑着说:“昨天打到两只野鸡和三只兔子,还有一个十斤左右重的黄麂,想着现在天气逐渐热起来,东西收不住,就赶早过来卖了。”
  “咦?我们天没亮就进城了,怎么没有看见你?”张沁儿诧异的说,想起自己出门的时候,天色微微亮,整个村里最勤劳的人家也还在睡梦中呢。
  周光勇倒是笑着说:“这也是我没福气!一路走就看见新鲜的牛粪,当时就想,估计你们今天早上也进城了。现在正要回去呢,你们的事情办好了吗。”
  张志礼就邀请周光勇上车,说:“办好了,也正要回去,就一起吧!”
  周光勇没有和他客气,上了车。
  一路上几个人闲扯着,周光勇才知道张志仁和张志礼都在县城里找到事情做了,又听到工钱,心中忍不住羡慕起来,叹息着说:“可惜我除了会打猎种田外,倒是别的都不会,再者我家里就我和媳妇两个,就算是农闲,也离不得。”
  张志礼就安慰着说:“你也别这样说,会打猎已经比大多数人好了!”
  周光勇就感慨着说:“是呢!不是隔三差五能打到一些猎物,就算不卖钱,还可以吃一吃肉的味道,光靠地里的进项,还不知道过什么日子呢,说起来黄家就苦多了。”
  黄家屋子塌了之后,黄大安夫妻住在周光勇家,儿女则住在张家,不过几乎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过来,大清早就回自个屋子,而最近天气好了不少,黄大安就将茅草屋又清理了一会,带着一家老小重新住回茅草屋。
  上次黄大安还过来和张老头说,他打算五月份的时候开始砌房子。

☆、81。第81章 :乐儿的心思

  过了清明,天气就暖和起来了,山里的春天是多变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花卉盛开,点缀着不同的风景,而满山的金银花就如同仙女降世,一夜之间花开漫山。
  即使没有张志礼在家带着采药,张沁儿看到金银花盛开时,也叫着家里几个小的拿着竹篮去山里摘金银花,金银花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清热消炎,并且还可以在夏天用来泡茶喝,不管是拿去药铺卖还是自家用,都是不错的。
  金银花是藤蔓植物,一般生长在路边和灌木丛中,经脉缠绕着灌木,盛开着大大小小的花蕾。
  “姐!这里有很多,好大一片!”永安机灵的找到一大片金银花,兴奋的说着。
  张沁儿和张乐儿等人跟在后面,绕过一颗大树,就看到永安指着的那一片地方,果然是很大的一片!密密麻麻,远远看上去十分的好看。
  “去摘吧!”张沁儿笑着说,又偏头文张乐儿:“你今天怎么不跟着小姑姑学刺绣?”
  自从上次张沁儿去县城打探了绣铺的行情之后,张贞娘和张莲儿就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在家刺绣了,而连氏也觉得张贞娘和张莲儿的年纪大了,不能在外面到处乱跑,又听说刺绣可以赚上十五文钱,心里也乐意,并且说,这针线钱不用上交,自己攒着做私房钱。
  听到这里,谢氏心里也乐呵,心里想这连氏那是恨不得把家里每一个铜板都捏在手里,没想到这回做刺绣的钱居然会不捏住了!
  为此,谢氏干脆不让张莲儿做任何家务,只让她专心绣花赚钱呢。
  而张乐儿心里也羡慕的紧,这些日子都跟在张贞娘身边学习刺绣。
  听到张沁儿问起,张乐儿不觉撇嘴说:“谁受的住!一天到晚的低头绣花,我眼睛都疼了,脖子胳膊酸的要命,小姑姑和莲儿姐又个是闷的,极少说话,我待的腻烦呢!”
  张沁儿听了,不由得扑哧一笑,这也是她知道刺绣能够赚钱,却没打算靠刺绣赚钱的理由!一来是她针线只限于缝衣服,绣花对她来说太难了,再者这做绣活一夜暴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虽然能够攒些钱,但是那也是细水漫流。
  张乐儿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上次卖了绣活之后,小姑姑手里就有一百文了呢!就是莲儿姐也有五十文!”
  话语中不难发现透露着羡慕,对于张乐儿来说,一百文就是一笔大数字了!那也是张贞娘做了半个月活做出来的。
  看了一眼四周,永安带着福儿小宝在摘金银花,只有她和张沁儿走在一起,心里迟疑了一下,然后决定对张沁儿说:“沁儿,我娘也想刺绣!”
  张沁儿一愣,随即明白张乐儿的意思了。
  冯氏的绣活比起杨氏来说,要好上一些,杨氏未出嫁的时候,绣活也可以,只是出嫁之后,被连氏折腾着,加上没少做家务,这绣活慢慢的就落下了。
  不过冯氏是媳妇,她要是刺绣的话,连氏估计就不会不要她的钱,这是必须要上交的!
  “三婶想攒些钱?”张沁儿低声问张乐儿。
  张乐儿没好气的说:“谁不想攒些钱啊!只是我现在的绣活拿不出手,所以我娘也没好用我的名义做绣活。”
  张沁儿想了想,就说:“这好说!要是三婶想绣的话,就让她放在小姑姑那里,一来小姑姑手艺好,就算多绣了一些,奶奶也不会起疑心,二来小姑姑是个嘴紧的人,不会说出来。”
  张乐儿眼睛一亮,她只想到自己娘做绣活只能够算在自己身上,却没有想到还有小姑姑!于是高兴的说:“这法子好!下次你去县城卖了绣活就多拿些布料回来!”
  去县城卖绣活都是张沁儿出面的,卖了绣活之后,也要去看看张志仁和张志礼,有时候还会遇到郑成凯,而有几次更是亏了郑成凯送她的竹笛,让她不用忌惮在县城遇到不长眼的人。
  而锦绣绸缎的绣娘在收到张贞娘她们的绣活之后,结算了钱,就可以免费从店里拿布料回去绣,所以这买布料的钱就省下了不少。
  张沁儿想了想,估摸着也有十天没有去县城了,张贞娘她们也攒了几个荷包和帕子,而家里的蘑菇因为近来天气温暖,早已经长出一大片,于是就说:“好吧,过几天我就去县城一趟,卖了小姑姑她们的绣活,就多拿些布料回来。”
  “嗯!”张乐儿高兴的点了点头,心安了不少。
  不过张沁儿看着她的笑脸,心里却不跟着开心,连氏那人她是知道的,要是知道冯氏偷偷的做绣活攒私房钱,指不定得怎么折腾冯氏呢!
  想对张乐儿说,又觉得张乐儿性子跳脱,还不如这话直接对三婶说的好,心里想着,也就不再开口,动手摘起金银花来,今天早上下了一场细雨,此时花瓣上湿漉漉的,看上去更为娇柔艳丽。
  瞥眼看了下福儿她们,忙开口说:“要摘这种半大的花苞,那些盛开的金银花少摘一些!”
  福儿低头看了眼自己篮子里的金银花,不好意思起来,她只顾着多摘一些,没有注意要摘半开不开的花苞呢,于是乖巧的说:“姐,知道了。”
  几个人默默的在山间摘着金银花,不时说上几句,忽然永安又发出惊喜的声音:“姐!有吃的!”
  听到有吃的,几个人都不觉亮了眼睛,果然生活的贫瘠让大家对‘吃’这个字特别的敏感,尤其是这个年代小孩子都是没有零食吃,能够吃上一块糖,都得等到过节过年呢。
  几个人忙走到永安的身边去,只见他站在一棵长着刺的灌木下,那灌木上结着小小的红色果子。
  一看见那果子,张沁儿就陷入前世小时候的回忆中,那时候最喜欢就是去山里摘这种红色泡吃了!长在灌木树上的是可以吃的,还有一种是长在地上,像个小草莓一样,不过那种叫做“蛇泡”据说是蛇吃的,人是不可以吃的。
  摘下一颗红色的熟透的泡,张沁儿放进嘴中,轻轻一咬,酸甜的汁水就蔓延整个口腔,给人带来一种悠久的回忆。
  “好吃!已经熟了,大家都来摘吧!”试吃完毕,张沁儿就吩咐着大家过来摘着吃,因为早晨下了一场雨,而这座山又环境好的没法说,树上的泡也显得十分的干净,不用清洗,直接放进嘴里吃就可以了。
  永安已经迫不及待了,零食的匮乏令他总是把主意打到山林里头,春天山里还是有很多吃的,比如牛屎抽,它的花蜜特别多,吃起来很是清爽,并且也是一味中药。
  另外毛尖的芯也是可以吃的,长条如棉花的东西,入口软绵清甜,还有一种刺苔,是一种带刺的灌木,春雨之后长出的嫩芽,剥开刺皮,吃起来十分的脆甜,这些山里出产的‘零食’人气很高,村里的孩子们也忘记玩泥巴扮家家,而是一起到山脚下转悠着找各种能吃的东西。
  “我记得茶树也会结一种泡。”张沁儿一边吃,一边记忆起前世童年的回忆。
  “茶树?是清明的时候摘的那种吗?”永安抬眼望去,眼中闪烁着渴望和期待。
  “不是。”张沁儿摇了摇头,说:“是去年我们捡茶树籽的那种茶树!到了春天有些叶子会变异,然后长出来硬硬的,脆脆的,等长大了,就会变成白色的泡,这个时候吃就特别的绵软可口。”
  “这个时候有的吃吗?那我们去找找!”永安听不到‘变异’是什么,只知道他又可以找到一样能吃的东西了,心里特别的兴奋。
  张沁儿仔细的想了想,却记不清这个时候有的吃没,只记得自己前世小时候跟着同学一起去山里寻找过,于是说:“今天不行,先把这些金银花摘了!过两天吧,叶子硬硬的时候吃起来也涩。”
  听罢,永安只好按捺住心里的渴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