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虐死那帮死渣男! >

第77部分

虐死那帮死渣男!-第77部分

小说: 虐死那帮死渣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又碰到一个人,一个同样是主角后宫的女人。
    那是个女编剧,因为参与主角亲自编剧、亲自主演的电影而与主角结识,那部电影让主角名利双收,也让女编剧爱上主角。
    但在女编剧口中,事情却是另外一个模样。
    那部电影构思十分新奇独特,而且非常烧脑,而这也正是整部电影最突出的地方,可是女编剧却说,在主角找上她,将剧本交给她之前,她就已经有了相同的构思,甚至连剧情都基本一模一样!
    那是女编剧的心血之作,为了那个剧本,她辛苦了几年时间,在主角找上她时,她仍旧在一遍遍的修改。而主角拿来的剧本,却像是她心目中最完美的版本,是她修改无数遍之后的最终成果。
    女编剧同样怀疑主角窃取了她的创作成果,但是她找不到任何证据,而且跟佩吉一样——甚至连佩吉还不如,当时的她根本连编剧界都没有踏入,相比名声大噪,又先一步公布了剧本的主角来说,没有人会相信她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姑娘。
    两个同样怀疑主角窃取了自己作品的女人聚在一起结成了同盟,而当她们两人一起旁敲侧击地打探,不断试验、不断交流情报后,她们得出一个大胆之极又疯狂之极的猜测——主角能够看到未来!或者说,就像华夏网文界大火的重生文小说一样——主角是重生的!
    这自然不是完全靠猜测。
    无论电影、小说、歌曲,甚至综艺节目,从创作者开始有构思到大众见到它们,这其间很可能相隔很长时间。主角虽然重生了,但却只是重生到十五年前,虽然他获得了记忆金手指,将那些大火的电影小说的具体内容、面世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在那些作品背后的事情,他却是不知道的。
    比如前世时,佩吉的那首歌虽然是在她二十八岁时才发布,但她其实早在十八岁时就已经将它写出,只不过大众并不知道这一点。自然的,主角也不知道这一点,因此当他在佩吉二十一岁时送给她那首歌时,被佩吉发现了马脚。
    十五年看上去很长,但是对很多文艺作品的创作周期来说,其实并不算太长。原创者的创作可不像主角那么“迅速”,尤其是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从刚开始只是简单的构思,到慢慢勾勒其骨架,再到一点点填充血肉,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要尝试再尝试。主角只看到某某年某电影/小说面世,却不知道在它们面世前,创作者经过了多少年的努力!
    所以,佩吉和那位女编剧不会是个例。
    有心探查之下,佩吉很快发现很多跟她差不多遭遇的人。这些人中有些是像佩吉一样,在自己已经或者差不多完成整个作品的时候,主角却突然拿出一模一样的作品;有些是创作到一半的时候被主角抢了先;甚至还有些,是刚刚有了构思,却发现这个构思已经被主角捷足先登,因此他们也不确定是真的巧合地撞上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这些人中有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但也有已经声名卓著的大人物,可是就因为主角抢先一步,使得他们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自己先于主角创作,而且在没有跟众人交流之前,他们大多以为真的只是巧合。
    一个或许是巧合,但是那么多呢?尤其是又有佩吉第三首歌那样完全不能说是巧合的“巧合”。
    于是,当佩吉和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换了情况后,他们做出了那个大胆的推测。
    可是这推测太荒谬,也太难让人相信,所以,他们一直忍耐着。
    忍耐着,等待机会。直到现在。

  ☆、101|100。99。98。1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德克萨斯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而重生的主角,则正是一只搅乱了重生后世界的蝴蝶。
    很多事情都在主角小翅膀的扇动下发生改变,然而无论是主角还是《重生》的读者,他们只看到主角一步步迈向辉煌,看到主角从前世的默默无闻到今生的蜚声国际,而那些被他窃取了作品的原创作者呢?那些属于原创作者的作品呢?
    主角在变,世界也在变。
    在主角还对前世的记忆深信不疑时,某些东西,早已经悄悄改变……
    十余年的时间,主角抄了太多太多人,这些人能创作出让主角抄袭的作品,自然不会是庸碌之辈,虽然被主角窃取了一部甚至多部作品,但他们的才华还在,创作能力还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们中虽然有些因为主角的行为一蹶不振,但大多还是会转而创作出别的作品,因此就算开始默默无闻,最终多半还是会发光发亮。更何况,还有不少在主角还未成名前就已经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
    然而无论一蹶不振还是发光发亮,在前世,这些人中很多都不会有交集,但是这一世,因为主角的缘故,身为苦主的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
    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原本显得薄弱的证据便成了铁证,即便看上去很荒谬,但无数疑点都证明了——主角是个小偷,是个像电影和小说里一样重生回来的小偷。
    但他们没有证据,尤其当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主角早已名利双收,更是在各个领域建立起了不少人脉,想要扳倒他,只凭疑点还不够,他们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
    收集证据的过程是艰难的。
    没有人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创作出什么作品,也没有人知道主角会不会,又或者会在什么时候窃取自己的作品。而如果他们的猜测属实,主角真的如小说中那样是重生的话,那么主角肯定会抢在他们之前发表。
    所以佩吉等人只能紧紧盯着主角的一举一动,而他们自己,则是一有了什么创意就绝不拖延地立刻开始创作,而创作的每一步都做出无数备份,存进银行保险箱、给信得过的私密好友看、发电子邮件、发在社交网站上但仅自己或他们这个圈子可见……
    后来,他们还建立了一个私人网站,这个网站可以发表文字、音乐,乃至节目创意,但这个网站却只有他们这些被主角窃取过作品的人才能够注册和浏览。于是除了邮件、推特等,他们还形成了将灵感、创作过程记录在这个私人网站的习惯——只不过通常还没等灵感转化为作品,主角就已经抢在他们之前发布了类似的作品。
    而在作品创作出来之后,哪怕感觉还不够完美,也尽量抢先发表——毕竟不完美还可以再修改,但若被抢先发布,孩子就成了别人的了。
    这样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主角很小心,最初选择抄袭时,都会早于原作者几年发表,但是最近这几年,随着距离重生日期越来越近,可以抄的东西越来越少,可以抢先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于是,终于有一次,原作者抢得了先机。
    那是个科幻作家,他产量不高,写书慢,平均五年才出一本书——还是将短篇包括在内。这一来是他信奉慢工出细活,二来……拖延症无药医。
    主角开始以网文起家,后来打入传统文学界,敲门砖正是这位科幻作家的作品。主角自带记忆金手指,将许多作品的出版时间记得清清楚楚,因此先于这位作家五年发表了作品,然后就是出版、出名、成为“冉冉升起的科幻新星”……
    然而主角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抢先了五年,骗过了所有人,却没有骗过原作者。这位科幻作家对作品太过精雕细琢,拖延症又实在严重,因此从有创意,到作品正式发表,整个创作周期往往会拖得很长,少则三五年,长则十来年。
    虽然主角抢先发表了五年,但其实那个时候,科幻作家就已经写好了大纲和部分文稿,只是前世时因为他太过拖延的缘故,才会在五年后才正式完成发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看到主角的作品后,科幻作家才产生了怀疑——创意有可能撞,具体的人名地名甚至遣词造句呢?!
    心生怀疑的作家有意地接近主角,然后就是跟佩吉等人相识,交换信息后,则是恍然后的愤怒。
    愤怒过后是改变。
    被偷的那部作品已经无法拿回,所以他只能尽力保护好自己以后的作品。于是他放弃了那部被偷走的文章的创作,而是开始加快其他未完成文稿和点子的创作,一扫以往的懒惰和拖延,只为了跟主角抢时间。
    终于,他抢过了一次!
    当他刚刚将一部作品的全部文稿完成,正准备交付出版社时,佩吉兴奋地打来电话:主角准备再写一篇科幻小说,创意与他正在写的那本几乎毫无二致!
    这还多亏了主角掩耳盗铃的性格:他喜欢给自己的“创作”找个由头,比如想写《泰坦尼克号》时,他会特意找游轮撞击冰山的新闻,然后状似不经意地表现出受到启发的样子,然后再过不久,《泰坦尼克号》剧本新鲜出炉!
    这样,当记者询问他为何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时,他就可以将之前看新闻的事说出来,然后装bility地来一句:生活处处是灵感,做个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会给你以丰厚的回馈~
    正因为他这个习惯,佩吉和那个女编剧每次发现他好像“又有灵感”时,都会装作好奇地追问,设法套出他的具体创意,而对于情人们的好奇心,主角从来都是大方的满足。
    当然,想要炫耀是其一,受前世影响,下意识地信任她们,知道她们不会在得知了创意后据为己有是其二。再说,就算她们知道了创意,也无法像他一样迅速地将创意变成成熟的作品。
    所以主角对佩吉和女编剧从不设防。
    也因此,佩吉才会得知主角最新的小说计划,然后通知了那位科幻作家。
    得知这个消息,科幻作家立刻改变了策略。他没有将稿子交给相熟的出版社,而是换了笔名,然后找了其他出版社,然后刻意让出版社的人隐瞒了自己的身份,甚至为了让出版速度快一些,不惜将稿子自费出版。
    甚至都没来得及找人校对错字和制作封面,更别说像以往的书那样大加宣传,他只是用他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将书出版,而且是用一个没有读者认可的新笔名悄悄地出版——他甚至还更改了原定的书名,用了个与内容几乎完全不搭的书名——《小偷》,只是在书的内页、在后记中,表示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弃用了原书名,并附上了原书名。
    重生?这样只存在影视和小说作品中的事居然发生在现实中?
    没有人或势力会对此不好奇。
    于是,当人们发现新闻上已经很久没有主角的消息,然后开始好奇那个卑鄙的人近况如何时,他们看到了最后一则关于主角的新闻——“重生者”xx前日莫名消失于家中,疑为被神秘组织掳走。

  ☆、102|101。100。99。98。1

这就……结局了?!
    卧槽坑爹呢吧!
    然而滚动条拉到最下方,一行以破折号开头,又以破折号结尾的话无情地击碎了读者心中最后一丝希冀——谢一路陪伴什么的,有缘再见什么的……呵呵,呵呵,呵呵!
    多么熟悉的配方,多么熟悉的味道!
    《唐时》和《破灭》的读者重合率还不算太大,但是同为小白爽文,同为热频红文,《重生》和《破灭》的读者重合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如今正在看《重生》结局的读者中,几乎有一半是曾经追过《破灭》的!
    有什么比掉坑更坑的?答,掉两次坑。
    有什么比掉两次坑更坑的?答,掉三次坑。
    《破灭》、《唐时》、《重生》一个不落全追了的读者捂胸倒地。
    而《重生》的书评区则再度上演几天前《唐时》书评区曾经发生的那一幕。
    不同的这次谩骂少了些,哭诉多了些,以及,关于包小包到底是不是古月/伊莲/蒲兰的争论,也更加激烈了。
    正如奇点管理层担心的一样,一个《破灭》不会让读者对奇点望而却步,但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呢?不说别的,起码那些连跳三个坑的读者已经明确表示——除非完结再也不敢在奇点追文惹妈蛋tat
    《重生》书评区有个评论,楼主就是个连跳仨坑的倒霉蛋,而在评论里,跳俩坑和跳仨坑的读者纷纷跟帖,跳俩坑的还附上自己跳的是哪两个,看到境遇相同的难免心生难兄难弟之感,抱头痛哭之后,往往就是一起慷慨激昂同仇敌忾地咒骂那“黑心肝、烂下水、生了儿子没pi眼、娶了老婆戴绿帽……”的万恶作者。
    而除了一起骂作者外,奇点也没能逃过去——文是发在你奇点上的,让我们看到这么恶心的文就是你的错!
    再说,根据古月/伊莲完结后的死样子,蒲兰多半也是要从此弃马甲溜之大吉,奇点读者再怎么骂也不能把人给骂出来,所以,自然要骂骂有人在的奇点。
    甚至还有人在虫空发帖,在微博奇点管理层,要求奇点严格审查自己网站上的文,不然——劳资罢看╭(╯^╰)╮!
    对此,奇点管理层表示深深的蛋疼。
    妈蛋,当他们不想管啊!
    早在猜测包小包就是古月/伊莲的时候,他们就想糊包小包一脸好么!
    可是辣么多作者辣么多文,怎么管地过来!
    尤其现在《重生》结果一出,关于包小包是否古月/伊莲/蒲兰的争论顿时又热闹起来,他们顿时也抓瞎了。
    如果说之前他们百分之九十九确定包小包就是古月/伊莲,《重生》结局一出,这份确定就只剩下了一半。原因无他,正像《重生》书评区和虫空贴所说的那样:如果包小包=古月=伊莲=蒲兰——妈蛋那手速是还是人类么!即便有存稿也说不过去好么!
    于是原本基本已经盖棺定论的事情再度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关于包小包到底是不是那三本书的作者,以及古月、伊莲和蒲兰是不是一个人,无论是书评区还是虫空,对此都莫衷一是。
    一部分人觉得《唐时》跟《重生》很有可能是别的作者模仿古月,不然无法解释那惊人的码字速度。但相当多的读者还是相信——丫的绝壁就是一个人!那熟悉的坑爹感,被坑三次的人最有发言权!
    而另外一种猜测,则被奇点管理层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