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 >

第131部分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第131部分

小说: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子歌最担心子吟在丰城的遭遇,在屋子里当着楚随风的面就不客气的询问起来。那模样分明是怕子吟吃亏了去。
  “姐姐,只是给老人祝寿去了,期间也认识一些人。对了,过几日化妆品作坊里不是要推出很多新的产品吗?我忽悠了一些贵妇人过来试用。”林子吟笑着岔开话题。再让子歌问下去,只怕连她这两日在王府上了几次厕所都要问清楚了。
  “那好啊。”果然一提到生意,子歌立刻忘记了原来的话题,开始关注起生意上的事情。林长书和吴大友两个也参与话题中,屋子里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楚随风趁机将带来的礼物分发给林家人,吃穿用度全都用,哄得炎知笑眯了眼。
  至此,林家人算是真正承认了楚随风这个女婿了,陵王爷彻底松了一口气。
  “你怎么进来呢?”晚上,林子吟洗漱完了回屋子,发现已经有人鸠占鹊巢了。她不高兴地瞪了躺在自己床上的人。
  “想你睡不着就过来了。”楚随风一点儿也不脸红地回答。明明是情侣之间最甜蜜的情话,到他嘴里却成了最普通的聊天。
  “你躺在床上,我睡哪?”
  “这儿。”楚随风往里面挪了挪,“一会儿我就回去,只是想和谈谈怎样将人引进来。没有户籍,他们连聊城都过不去。”
  谈到正事,林子吟认真起来了。
  她是现代人,没有那么多讲究,而且她和楚随风身上都是穿着整齐的衣服,根本就不会发生什么。于是,她顺着楚随风的意思,躺在了楚随风的左侧。
  两个人是真聊天,对引进人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分析,并且商讨起策略来了。
  正如林子吟和楚随风所担忧的,没等林家玉米和稻子开始抢收,朝廷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各位爱卿,对此事你们怎么看?”皇上高高在上发问,“北地已经种植出了水稻。”
  “启禀皇上,即使北地能种植水稻,可产量如何?而且北地气候寒冷,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就是按照江南一亩地的产量,也不足惧。”太师有些傲气,对消息并不是太在意。
  “皇上,只是陵王自己的庄子试种,来年还不知怎么样。只要圣上下旨,严禁大秦粮食往北地输送,到时候陵王必然会主动向圣上求助。”丞相也出了主意。
  ------题外话------
  感谢missnini2 送了9朵鲜花
  [2016—05—25]xiyanaita 送了1朵鲜花无聊啊啊啊啊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5]心如止水11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5]妹之山兰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5]Beryl0531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5]窝是可耐滴雪娃 送了1朵鲜花

  ☆、第126章 草窝飞出了金凤凰

  “丞相大人说的是。”又一个官员站出来,“只要控制住大秦的粮食不往北地流去,陵王今后必然要继续向圣上求助。如此一来,北地局势还是掌握在圣上手里。”
  “微臣赞同丞相大人和尚书大人的建议。北地即使能种植出水稻,却因为气候原因,肯定不能大面积种植水稻,产量更不会比江南高。整个北地虽然地广,人却不多。陵王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解决人口和气候条件。只要皇上做好防范,陵王有求于皇上,自然不敢有异心。”功劳谁都想抢,一个个大臣站出来,全都是顺着丞相和礼部尚书的话去附和。
  这两个人可都是太子党的人。
  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当然需要讨好。
  “微臣认为,对北地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有人赞同,就有人反对。
  太子阴沉着脸看过去,发现反对者是三皇子的人,心里特别不高兴,“照殷大人的意思,难不成还要支持陵王粮草?”
  上位的皇上听了,脸色也阴沉下来了。
  支持陵王不就是对皇上有异心吗?任哪一朝皇上都不会喜欢一个对自己有异心的朝臣。
  殷大人吓得立刻跪在地上解释,“微臣愿意为皇上肝脑涂地,绝对不敢有私心。现在大秦各州,到处商铺都卖北地送来的饼干蛋糕曲奇白玉糕等糕点,还有那奶馒头、豆奶粉、坚果等,已经卖到了大街小巷。特别是那豆奶和牛奶,很多府邸的公子小姐都是要喝的。如果完全断了粮食的输送,陵王已经放出话来,绝对不会再有物品运出。”
  此言一出,下面的官员又开始议论开了。
  殷大人说的十分有道理,北地的豆制品和素油已经深入到各家各户。如果猛然断了,只怕闹出麻烦来。
  “儿臣觉得,断然不能允许粮食往北地输送。”太子站出来坚决反对,“我大秦原先没有素油的时候,照样可行。点心就更不用说了,除去北地的点心,我们大秦点心种类更是众多。至于豆奶和牛奶粉,大户人家有娘奶在,怕什么。”
  “太子殿下说的有道理。皇上,如果陵王有充分的粮草,那么他就完全脱离朝廷的掌控了。”丞相更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
  “皇上,微臣认为,等价交换未必不可。只要是吃的,就可以替代粮食。我们大秦商人带去粮食,却带回了点心,一来二往,并不会影响到北地粮食的根本。”反对者也坚持。
  皇上有些恼怒看着下面的朝臣,他也清楚当前朝中大臣基本分成了两派,一半是赞成三皇子,一半则支持太子。至于陵王?呵呵,他从小就被送到了北地,朝中的重臣无一人和他有关。
  “粮食是国之根本,岂能为一点儿吃食就让粮食大批涌入北地?”就在两个阵营吵得厉害的时候,一直默默无声的皇上终于开口。
  “微臣惶恐。”支持三皇子的大臣们听了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一回皇上无意是支持太子一方了。
  九五之尊,一言九鼎。大臣们争论得再厉害,最后还得听皇上的决定。三皇子阵营的大臣,生怕被皇上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帽子,皇上一发话,再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传朕的旨意,即日起,所有商人不得往北地运送粮食。”皇上冷着脸下了旨意。
  即使三皇子的人再怎么反对,也只能放在心里了。
  随着皇上的发话,大秦大街小巷百姓们也知道了。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北地虽然是陵王的封地,可同样也是大秦的边境,那儿有五十万的将士就出自普通的百姓之家。
  皇上不许大秦的粮草往北地输送,而人人都知,北地地广人稀,根本不适合种植粮食。皇上此举和逼着边疆将士们送死没有两样。
  有儿孙在北地的百姓全都流出了眼泪,亲人为大秦守着边关,甘心抛头颅洒热血,可皇上对他们却是如此的狠心。更有甚至,还有一些读书人暗地里为陵王楚随风鸣不平的。
  原因无他,当初德妃在世的时候,做过许多善事,百姓很多到现在还记着她的好,其次,这么多年来,大秦百姓生活安定,很大一方面是因为陵王楚随风的功劳。这位自幼就被送出去的皇子,从十几岁开始,就用微弱的肩膀挑起了保护大秦的重担。这么多年,任劳任怨,从无二心。
  皇上却为莫须有的传言就断了陵王的后路,所以皇上的所作所为让人心寒。
  更加着急的是各州的商客。
  当初林子吟和楚随风答应和他们做生意,要求就是以粮换物,北地出产的很多商品在大秦各处已经卖得十分红火,像素油、食醋、各种酱油、耗油和豆腐乳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百姓们生活的必需品。特别像有钱的人家或者酒楼,根本离不开这些商品。如果忽然断了生意,他们可是要亏损很多银子的。
  除此之外,像各种调料,也是北地和别处商客交易生产的,他们同样仿造不出来。加上豆奶奶粉、羊毛线及相关制品,只怕大家根本承受不住那份损失。
  “好在林姑娘和陵王有远见。”大的商户却有对策。
  “请白公子回去转告王爷,我等一定会将王爷托付的事情办好了。”酒楼的后院中,几个商人正在轻声商量事情。“还请白公子能帮着多进一些货物。”
  “调味品和海产品、素油我们可以保证,但是其余的,王爷说了,要暂时停一会儿再说。”对面,穿着一身白色的年轻男子轻声回答,“不过以后王爷不会忘记朱爷的好。”
  “岂敢。”中年男子笑着回答。
  “那在下告辞,先回北地了。”白衣男子站起来笑着提出告辞。
  “请,以后等白公子有空,贾某定当请公子在京城里好好玩一玩。”
  “多谢,在下就当这一次邀请先记在心中了。”年轻男子笑着答应,双方的关系似乎十分亲密。
  “东家,是否冒险了一些?”等中年男子回到后院,一直站在他身后的一个长着八字胡子的老头担忧地问。
  “当然冒险。现在京城里,只有我们一品楼有素油可卖,而且调味品十足,生意能不好吗。只要将陵王交代的事情办好,我们三个月赚到的银子必然比往年一年还要多。”中年男子微笑着解释,“只是,拿了好处必须就得要付出一些心血。虽然危险了一些,不过好在那些人手里都有户籍可用,我们也是正常做生意,只是顺手做了一件好事罢了。又不是在买卖人口,就是衙门知道了又能如何?别忘记了,我们身后站着的可是贤妃娘娘和肃清王爷。”
  八字胡子听了点点头,那倒是。生意人只要有银子可拿,绝对不会放手。而且正如东家所说,他们贾家做的是正当生意,背后又有肃清王爷和贤妃娘娘护着,这笔生意算起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与此同时,大秦各州,凡是和陵王有生意来往的人,全都在忙着找人,运人。当然这一次的生意很特殊,但无疑每一个客商都会有丰厚的利益可拿。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喜事上门来。”这一日,林家的主子都没有上工,因为前些天陵王就特意过来打了招呼,今日要带着媒人上门来提亲。
  提亲是大事情,林家自然十分在意。
  林子吟不喜欢高调,因此,村里人没有一个知道今日是个大日子。
  “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林家门口响起。
  在作坊里上工的人全都吃了一惊,不知道村里哪户人家出了什么喜事。
  按照道理,都是一个村的人,谁家有个喜事,肯定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可大伙儿相互一打听,还真不清楚是谁家出了喜事。
  倒是林家的下人大多都是知道风声的,不过也没有多嘴的人。
  村民们一边上工,一边很快就将炸炮竹的事情给忘记了。
  “怎么送来这么多?”林子吟看着院子里摆满的箱子,头疼地问。
  “本王上门提亲,自然聘礼要带足了。”真不愧是北地的战神,做什么事情都带着果断和利索。上门求亲,居然连聘礼都带来了。
  “第一步不应该是纳彩吗?”子歌纳闷地看着楚随风问。
  “本王前几日到定安寺去过,请主持大师帮着合了八字,主持说过,我们的八字是天造地设的好姻缘,最般配不过了。既然我们两家已经有意,八字又合,本王就琢磨着不要那些虚礼,先下聘再说。因为再过几日就要进入秋收季节,大家都要忙得很,倒是不如一步到位来的省事。”楚随风笑眯眯地回答,一副好脾气的模样。
  子歌听了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大户人家不是更应该讲究吗?她看看楚随风目不转睛盯着子吟的样子,猜想,肯定是陵王怕林家反悔才故意省了步骤。
  “老爷子、大公子,这是礼单。”一遇上大事情,司徒功必然会冒出来。今天的司徒功穿着一声藏青色的长衫,收拾得干净利索,人看起来也十分精神。
  “是活的大雁。”炎知被院子里的那对活的大雁吸引住了。
  老爷子接过礼单飞快扫射一下,然后就将礼单递给了林长书,“你和蕙娘都看看,然后就将礼单给了子吟吧。她自个的东西自己保管。”
  “是,爷爷。”林长书恭敬地接过礼单,父母不在世,他这个做兄长的必须过目,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并不会贪墨妹妹聘礼一点儿。
  他粗略地扫射了一眼,然后就震惊地说不出话来,“这?”
  蕙娘没有看清楚礼单上写了什么,她看到相公的脸色,吃惊地问“怎么呢?”
  “子吟,你自己保管。”林长书没有多说,直接将礼单塞给了子吟。即使现在林家发达,算的上有钱人,可看到礼单以后,林长书还是被陵王的“豪气”给震呆了。
  媒人站在一旁也不敢说什么,只是陪着笑脸看着,笑的脸上的肌肉都酸了。这一次说媒,估计是她做媒生涯中最轻松的一次了。
  从她进门开始,说了恭喜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她什么事情。人家男女双方已经愉快地拉扯上了,根本就轮不上她说话。
  “老爷子,出了啥喜事,门口咋有炮竹?”里正和高大山几个人,人还没有进门,就大声喊起来。
  “不会是蕙娘生了吧?”一群女人也过来了。
  “草民拜见王爷。”等他们一进门,就看到满院子都摆满了箱子,箱子上面还扎了大红绸子,个个都呆住了。接着又看到了楚随风一脸喜气地站在老爷子和林长书的身边,所有人赶紧过来行礼拜见。
  “免礼。”楚随风今个高兴,看到村民过来,也没有摆出平时的棺材脸,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喜色。
  “这是?”表嫂桂花看到满院子的箱子,吃惊地看着蕙娘。
  “今日是王爷下聘的日子,也是我们林家的大喜日子。”老爷子作为一家之主发话。
  下聘?林家的大喜日子?所有人暂时没有回过神来。
  “林姑娘兰心蕙质,贤良淑德,王爷今日特意过来下聘,大喜、大喜啊。”媒人终于排上用场,站出来一个劲向林家人道喜。
  “打赏。”楚随风高兴,出手也就十分大方起来。
  “中午食堂也加餐。”老爷子赶紧发话。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所有人立刻上前来向楚随风和林家人道贺。林子吟身边更是聚满了村里的小媳妇、姑娘们,大伙儿都羡慕的看着她。
  “大喜,是大喜事。”里正一拍大腿,“得多放一些炮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