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 >

第91部分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第91部分

小说: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放假吧。”林子吟笑着说,“就是你们,也可以在远一些的地方开垦一些荒地。”
  “姑娘,我们不用。”巧儿听了一愣,然后摇着头拒绝了。“告示上说了,凡是有主人的私奴,是不允许开荒的。”
  原来如此!林子吟仔细一想,倒也能理解楚随风。要是私奴有私产的话,只怕对主人会生异心。
  算了,也是她好心过了头,忘记这儿不是红旗下的法制社会。在这儿,别说是北地,就是整个大秦,或者是放眼各国,奴仆都是最下等的人,哪里有什么私产之说?
  大不了,以后自己多给一些工钱给家里的下人就是。
  “等天气暖和一些的时候,一个月内大家可以上工半天,放假半天。当然工钱和奖金也会随之减少。愿意选择半天工的人就干半天,愿意上全天的就上全天,随他们自己挑选。”林子吟说。
  “是,姑娘。”巧儿有气无力的答应下来。
  红缨绿萝听了,暗自叹息。林姑娘还是太心软了一些,按照她们来看,家里最好还是用私奴比较好,省的以后还会出现村民这种一边上工一边惦记着家里的情况。
  而且要是村民开垦了土地多,以后无论种植还是收获,肯定会放假顾着田里。一年下来的话,作坊里的生意一定会受到影响。
  老爷子和林长书也比较赞成林子吟的做法,庄稼人,对田地还是十分在乎的。在他们看来村民们对土地的在乎,也在情理之中。
  上工的村民心一直都忐忑不安,说实话,要是林家不给大伙儿放假,大伙心里也许会不痛快,但肯定不会有人愿意丢失手里这份工作。一亩田能种出多少点庄稼来,可是在林家,只要勤恳工作,一个月就有二两银子进账。二两银子,得是五亩地的一年收入了。
  孰轻孰重,村民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好在林家仁义,愿意给大伙儿放假,而且还给了两种方案让大家选择。
  “我看啊,还是到集市上雇几个人回来开荒,上工的银子足够雇人用了。而且也省力气。”里正一回家,张氏就拉着他说。
  “对,爹,我也是这么想的。”吴大友在一旁接话,而尉氏则小心翼翼守在边上,她也担心公公非要她去开荒。开荒累,而且脏,不是她不勤快,而是因为明明有轻快的活做,自家人还找累干什么?
  “你们别犯嘀咕,我早就想好了。”里正挥挥手说,“我们家里连大带小七口人,能开五十多亩地。但是我并不打算一次开这么多,家里人人都要上工,要是开垦的土地太多,咱们也忙不过来。”
  “可不是,现在家里已经有十多亩地,要是再多出五十都亩,就是咱们一家连天黑夜睡在地里,到时候也顾不过来。”张氏点点头说。
  “爹,够吃就行了,种地还要交税。刚开垦出来的土地长的庄稼又不好,多麻烦。”吴二友更不想开荒种地。在作坊里做事好,省力拿银子又多。
  “我去问问子吟,看开垦多少地比较合适。”里正习惯性地说。
  “你老糊涂了。”张氏一把拉住他,“家里的事情,你还麻烦子吟干什么?”
  “我问问咋的了?”里正不高兴地说,“你们不懂,那丫头精明着了,地里到时候种啥,跟着她种准没错。”
  “行,你爱问就去问,不过,别耽搁子吟的大事。没看到那丫头忙的连年都没有过好吗?”张氏叮嘱他。
  “我就问一声,又不会耽搁时间太长。”里正拍拍身上,然后走了出去。
  外面的天空飘着雪花,地上的雪已经到了膝盖,年后的雪下得还挺大的,也不知道今年会是个什么年景?
  顶着风雪,里正到了大院中,这个大院比较神秘,平时只有林家自己人进去。里正也还是第一次过来。院门紧紧闭着,里正到了门口用力敲打起大门来。
  “咯吱”一声,门应声而开,从里面露出巧儿的小脑袋,“里正大叔?”
  “你家姑娘在吗?”里正问。
  “在。”巧儿点点头,“原来里正也是过来找姑娘来呢?”
  难道还有人也过来呢?里正狐疑跟着巧儿进屋去了。
  到了屋子里,果然里面正有好几个人都围着林子吟了。不过让里正注目的不是村里人来了多少,而是树在屋子里的铁疙瘩。
  “子吟,你忙的是啥啊?”里正纳闷地问。
  “机械,这是用来耕地的。”林子吟指导下人将螺丝拧紧。
  “啥?”里正因为吃惊,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围着铁疙瘩转了好几圈,可是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里正,你也是为开荒的事情而来吧?”白春生第一个问。
  里正这才想到自己过来要干的正事,“对。子吟啊,你看大叔家开垦多少土地比较适合呢?”
  众人一听全都撇嘴笑了起来,刚才所有人过来问的可不就是这个问题。
  “大叔,既然你们过来问了,那我就直说了。你们最好是尽力开荒,到时候要是实在忙不过来,不是还能雇人吗?来年的时候,除去稻子,还有玉米可以种植,当然大豆更是好东西,你也知道有多少豆子,我都是要的。就是田头地尾,也得点上其他的豆类。向日葵红薯都得种,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雇人。
  在林子吟看来,自己作坊要想做大,必须有足够原材料才行,而原材料只靠自家来供给的话,肯定不行。只有北地的百姓全都行动起来,作坊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材料供给。
  “要是大家全都开垦荒地,到时候上哪里去找人?”里正担忧地说。
  “真的不怕。”林子吟摆摆手说,“很多人家暂时肯定不会大规模的开荒,我们只要先行动起来,才能占到先机是不是?”
  “要是种不过来也不行啊。”白春生也在担忧,按照大秦的律法,凡是开垦出的熟地,土地的主人是不能随意丢弃的,否则就要坐牢。
  “我是希望大家能多种地的,不过如果大伙有担心的话,也可以根据自家情况力所能及地去开。”林子吟淡笑着说。机械还在试验阶段,她并不想现在就过早说明,以后种地用上机械的话,别说五十亩,就是再来五十亩,应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只是,有些事情的确需要循序渐进地来,蒸汽式机械,目前来说,还处在试验阶段,煤炭也还没有运过来,机械根本没有来的及试验,要是万一到时候失败了,村民们肯定会失望,说不不准还会埋怨她了。
  大伙儿想想也是,开荒的事情说到底是自家的事情,过来麻烦子吟好像有些说过不去。于是所有人又重新围着新机械转起来。
  对于手动的除草机、打药桶、翻土机和播种机这类的小机械,林子吟并没有有隐瞒的意思,都一一为村民们解惑了。
  “好啊,要是有了这些好东西,种田也不会太辛苦了。”里正一拍大腿说。想想,几十亩的土地,不用一天的时间,就能打完药,该多厉害。而且播种豆子也很方便,一天一个人就下去七八亩,几十亩也就几天的时间而已,顺带着还翻整了土地和除了草……
  他越想越兴奋,心里一瞬间就决定了,这一次开荒必须多开一些。
  开荒对于百姓来说,是好事情,可对于世家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爹,王爷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想到了让百姓去开荒?要是每个人都有土里种了,我们的土地要租给谁去种?难不成让我们自己去种吗?”李杰松一看到告示,回来后就开始不停地数落起楚随风,“我看他是故意想找难堪,我就不信了,那些世家能答应呢?”
  “闭嘴。”李侯爷看到儿子不着调的模样,气的狠狠瞪了他一眼。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大儿子是真的一无是处啊,倒是二儿子在管事处理问题方面,表现了不凡的能力来。
  “传令下去,最近本侯爷身体抱恙,不宜见客,府里任何人不得外出。”李侯爷冷冷地下了命令。
  “爹。”李杰松不满地看着李侯爷,“你不让我们参与王爷的事务中,我们不参与就是,为什么还让我们禁足?”他最近刚和醉月楼里的头牌打得火热,让他关在府里还不憋死他。
  “如果你敢外出的话,以后就搬离府中,府里的一草一木你都不许拿。”李侯爷拿出撒手锏。
  “爹,我又没说什么,不让出去,我待在府里就是。”李杰松吓坏了。不给他生活的银子,让他单独搬出去,那他拿什么出去花天酒天?
  “哼,王爷让贱民开荒种田,分明就是想断了我等的活路。”醉月楼后院中,丰城不少世家的家主却聚集在此处商议事情。话题自然针对的是陵王新土地变革。
  “没有贱民和良民租种,我们各处的庄子还不得废了。”
  ……
  所有人对楚随风的新变革都痛恨不已,后院的烛光中,每一个人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张老,你倒是说说我们该怎么办?”一个肥头大耳的男子摇头晃脑地看着坐在中间的老头子说话。
  议论纷纷的人听了,顿时也将目光都投在了老头子的身上。
  “整个北地是王爷的封地,我等都是王爷的子民。王爷愿意做什么,变革什么,我等自然是要全力配合才行。”被称为张老的人,是丰城内第一世家的家主,原名叫张达。因为张家的生意涉及多方面,而且张家也是丰城内土生土长的的大家族,因此在贵族中间,张家还是十分有威信的。
  在座的人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说,一个个全都用不解的目光看着他。
  “朝廷免除我们北地的赋税,用赋税代替了原来的军饷和粮草。但从前朝开始,天下所有人也都知道我们北地由于天气的原因,地里种的庄稼收成就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贱民和良民开荒,我等庄子里没有多余的人打理,交不上赋税也在情理之中。”张老感叹道。
  众人听了顿时一乐,不错,陵王厉害又能怎么样?朝廷不管,外有鞑子,没有他们这些世家的支持,楚随风厉害个屁,估计连军饷和粮草都没有。只要他们一致停止或者拖延上缴赋税,楚随风一定会支撑不住,然后向他们低头。
  烛光下,家主们笑得十分猖狂而得意,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边商量的所有对策,等他们散去以后,就已经有人报到了楚随风处。
  “王爷,他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想拖延赋税。”一名武将气愤地站起来说,“王爷,难道任由他们装痴卖傻下去吗?”
  “张家的生意涉及到哪些?”楚随风问。他既然下定决心好好治理北地,怎么会任由着几个人坏了他的大事情?世家?说好听点,也都是一些暴发户而已,然后靠着银子装门面,就真的以为天下他们最大?
  这一次,他楚随风就好好让这些人见识一下自己的手段。
  “暂时不动,如果到时候他们不交税的话,直接封了他们的铺子。”楚随风回答。
  “王爷,不可。”一个幕僚担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北地粮食少,张家掌握了北地大多数的粮食。如果所有贵族停止手里的生意,到时候必然会引起混乱。”
  “无碍,他们不想好好做生意,换一家就是。”司锦寒冷笑着说,“只要王爷给别人一个机会,肯定会有人替代了这波不省心的人。”
  “旧的不去,又怎么会有新的?”说话的时候,楚随风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来。
  “有没有兴趣做别的生意?”第二日的书房内,许久没有露面的楚随风和司锦寒又出现了。而且刚见面,楚随风看着林子吟就直言不讳地抛出一个问题。
  “王爷说的生意指的是什么?”林子吟问。
  “粮食、布匹、茶叶等等,凡是集市上有的生意,你都可以挑选几个试试。”楚随风很随意地回答。
  “有人为难王爷?”林子吟更直接。
  “可以这么说。”楚随风点点头。
  “王爷其实大可不必担忧。”林子吟笑起来了,“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起来,闭关自守可不行。丰城内大家族之所以敢和王爷对着干,无非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市场上的生意,如果王爷想办法打破这份垄断,他们还能横到哪里去?”
  “打破垄断不是一朝一夕能成,而且本王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替换者。”楚随风略微沉思后说。
  “丰城南来北往的商客如此众多,王爷还怕找不到替代者吗?”林子吟是将楚随风当作朋友看,才愿意和他说这么多,“王爷不妨让跑商客扎住在此,或许他们不是北地之人,可能有多方面的不便。但是王爷也不要忘记,他们既然是跑商,那么说明他们背后肯定有一定的实力,他们有自己进货的方式,也有他们自己的门路。只要给出足够的方便和优惠,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利益。”
  楚随风和司锦寒听了点点头,的确是,商人重利。只要给出足够的诱惑,倒是真的不怕找到合适的替代者。
  “如果王爷想稳当一些,也可以从小一点儿的世家入手,努力让他们和一些跑商合作,这样一来,在新旧交换中,得利的肯定会是王爷了。”林子吟继续说,在她看来,有竞争才会有压力。
  丰城内那些老顽固得了这么多年的利益,却还想着掌控楚随风,简直是痴人说梦。
  楚随风虽然这么多年来没有动手修理那些人,按照林子吟的分析来说,不是楚随风心软,也不是楚随风没有能力,而是楚随风一直没有找到契机罢了。
  现在朝廷断了楚随风的后路,同时又出现了自己这个异类,完全推动了楚随风加快脚步进行变革。林子吟不用细想,也能猜到楚随风这一次是下定决心要进行一系列变革了。
  或许以后的北地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朝廷要是断了这边的商路,会怎么样?”楚随风又问。
  “那就要看王爷的决心有多大了。”林子吟笑着说,“要想一方安宁,无非要安排好百姓的衣食住行。只要王爷将这四个方面处理好了,就算是有人断了商路,对我们北地又能有多少影响呢?毕竟,丰城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好处,那就是商路的交汇点,失去朝廷这一条商路,还有海域其他国家的商客愿意过来。只是王爷的目光不应该只落在陆地上,最好也能注重一下水路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