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222部分

资源帝国-第222部分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笔两亿美金的政治献金,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笔巨款。但是知道环亚资金流动有多么恐怖的罗伯特,却对这么一笔小小的业务,兴趣缺缺。
    环亚才从美国股市上卷来二十一亿美元的纯利润,如果再加上本金,那就是三十四亿七千万美元。在这么大笔钱面前,两亿美金的业务,实在是不能够让罗伯特满意。
    在罗伯特的眼中,刘东,或者说是整个环亚国际,对于资金的操作,都是粗放型的管理。虽然刘东并没有像某些白痴一样,把钱赚到手里了,就放到银行里面,等待着资金贬值。但是每一次投资都是上十亿美元,看起来好像很大气,实际上这么多的资金,哪里有可能一下就全都花光?
第三百四十二章 罗伯特的怨念
    在这把钱花光的时间段里面,并没有花出去的钱,基本上就是在银行里面放着,虽然有着具体的流向,但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根本就没有发挥丝毫的作用。
    在他这样的金融专业的人面前,这些钱,比仅仅放到银行里面吃利息,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为糟糕,因为环亚银行对于自己公司的资金,并不会发放任何的利息。
    说是银行,实际上就是个保险柜。对于在这样的所谓银行里面当负责人,罗伯特是相当无奈的。因为他的金融能力,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的发挥,环亚请他过来,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就算仅仅请一个高级会计师,基本上也能完成罗伯特现在的工作,因为所谓的环亚银行,根本就连银行的只能都没有。
    所以,在来到苏联以后,听到刘东又把银行这个业务当作可有可无的时候,罗伯特发飙了。银行真心不是这样干的!
    听到罗伯特的一番言论,刘东才知道,原来这个自己高薪聘请来的银行当家,已经相当不满了。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刘东对于银行的忽视,既有他自己的客观原因,但未尝没有更多的主观原因。
    众所周知,美国佬的银行,都是私人的资本力量在里面掺合。美国的总统,都不可能控制得了美联储这个美元的发行机构。即便是有雄心壮志想要控制美联储的美国总统上位,那也会很快的去见他们的上帝。
    美联储这个玩意,绝对不会是美国国家力量能够掌控的。它在美国,对于那些美国的政治家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触碰的雷区。所以,在美联储这个发行美元的机构都是由私人掌控的国度,那么美国人自然不会对私人掺合银行业,有多大的抗拒心理。美元都是私人发的,凭什么储存美元的地方不能是私人来做?这不科学嘛!
    而刘东出生的华夏呢?人民币是中央银行发的,银行是国有企业,私人资本在这样的力量当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这都还是抬举着说的,在还没有开放城市商业银行可惜吸纳私人资本的年代,私人资本就算再有钱,国内银行也从来没有开个缺口的想法。
    别说刘东仅仅是刘家的三代,即便是整个刘家,想要推动这个议题,那也会粉身碎骨。在大环境如此的年代,想要在国内搞银行,除了让人骂白痴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的用处。
    所以,即便是刘东知道环亚银行虽然挂牌了,在没有市场的条件下,依旧是个空壳,也没有打算让银行运转起来,那样实在不现实。
    至于说让环亚银行在香港开展业务,那就更是在扯淡。虽然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港口,好像市场很活跃。但只要看看能够在香港活跃的那些银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掌控,刘东就已经不对这个抱有想法。
    仅仅是看看那些银行的名头,就足以让刘东把香港做为银行的市场念头给打消,不说发行港币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都是老牌的银行,其他出名的银行,就像花旗,那是美国人的,恒生银行,香港的股市就以这个命名的。澳洲银行,后面直接就是澳大利亚,间接就是英联邦。华侨银行,后面站着整个东南亚的华侨同胞,德意志银行,这个就更加不用说,直接以德国来命名的银行,能差到哪里去?
    再一个个的数下去,那些在香港立足的银行,又有哪一个是弱者?只要想想有这么多的财团国家在香港银行界立足,刘东那脑袋都会大上好几圈,他又怎么敢轻易的跑到这些家伙面前去抢食?
    别说抢食,只要刘东敢插旗立棍,那些盘踞在香港的金融大鳄们,随便一个念头,都能让刘东所谓的银行,亏得内裤都剩不下来一条。
    这样的情况下,刘东不是想不到银行的作用,他实在是有心无力。他那身家敢在香港开银行,纯粹就是自己找死的行为。不开放对外的业务,那是对自己的保护。
    有这么多的原因,再加上他本来就对银行的认知不太够,所以一直把银行当作环亚的保险箱,存钱罐,实在算不上多大个事儿。要不是这次叶利钦突然开口说他没有能够相信的金融机构可以做下这笔买卖,刘东都不知道自己的环亚银行突破口在哪里。香港是绝对不用想,就算是内地,只要城市商业银行还没出现,想要让四大国有银行开口子,那绝对是妄想。
    他之前也有想过把这口子放在苏联,只要等到九二年俄罗斯进行全盘私有化,刘东就有能力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控制一家或者是多家银行,然后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大型银行,为自己的环亚国际银行来个华丽的转身。
    可没想到,计划永远是赶不上变化,还不用等到九二年,现在他就能有打开这个口子的能力了。只要这次对叶利钦的事情做好了,让叶利钦明白刘东环亚银行的好处,那么等到他两年后成为俄罗斯的民选总统,那么刘东就有能力让叶利钦开口,把环亚国际银行真正的放在苏联的土地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是做叶利钦一个人的生意。
    刘东是有他自己的计划不假,但是刘东这些设想都仅仅是在自己的脑子里面转,别说罗伯特不可能知道,就算是和自己关系最为亲密的陈洁,都不可能知道刘东在想什么。
    没想到到了苏联,罗伯特居然开始向自己放炮,虽然这话不是那么好听。但是刘东也知道罗伯特是对环亚银行在用心,要不然,他凭什么要犯着触怒刘东这个大老板的风险,说这些话?老老实实享受高薪收入,没事儿调戏一下银行里面的妹子,岂不是更好?根本就用不着劳心劳力的工作。
    “那么罗伯特,我想请问一下你,你准备把我们环亚银行的业务,在哪里展开?”刘东这个时候,也像听一下罗伯特的高见,毕竟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他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罗伯特的。万一罗伯特有什么非常好的主意,那环亚银行真正开始发挥作用,也能提早几年。
    看到自己的老板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意见,罗伯特松了一口气,他是真怕刘东连给自己提意见的机会都没有。
    “老板,环亚银行虽然有着很多方面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他的劣势也很显眼。相比起香港现在有的那些银行来说,环亚银行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政治背景上,都远远赶不上那些香港现有的银行,所以对于老板您并没有在香港本地开展银行业务,我本人表示十分的赞同。但是,老板,您望了现在有一个比起香港更加庞大的市场放在您的面前,您却没有丝毫抓住机会的意思,这难道还不够可惜么?”罗伯特一副心疼的样子说到。
    “你是说华夏?”刘东当然能够听出罗伯特的话到底在指什么地方。
    听到刘东这么正面的回答他的问题,罗伯特激动的说到:“是的,老板。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就没有看到这么广阔的市场?十亿人口的大市场,是谁都不能忽视的!而且现在这个市场,就犹如处女地一般纯洁,没有多少人有能力来争夺这样的市场。而这么庞大的市场,仅仅只有四家国有的银行在这个行业。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说到这,罗伯特更加心疼的说到:“四家银行,十亿人口的市场。天啊,这难道是上帝的厚爱?更加让人眼红的是,这四家银行,占据着这么庞大的市场,真正的能力却并没有提高多少。无论是从管理上,还是从他们的业务能力上,我完全没有看到他们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不说和花旗这样的行业翘楚比较,就算是那些新兴的银行,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都要比他们更加的灵活。哦,该死的。如果能让我进入这样的市场看一眼,就算立马去见上帝,我都十分乐意。”
    无怪乎罗伯特抱怨,实在是现在的四大银行,对于银行这样的行业,管理上就相当于小学生的水平。要不是有着行政上的优厚条件,把这些银行拉出来在国际上竞争,那绝对就像小白兔一样诱人,分分钟就能被那些国际银行巨头,给咬下无数连带着骨头的肉。
    后世就算是半开放的姿态,都还需要淡马溪这样的新兴银行来指点,对罗伯特这样的金融界的犹太人来说,实在是不可原谅。比他管理刘东所谓的环亚银行,更加不可原谅。
    “那你认为,我们的环亚银行,有能力涉足华夏的银行市场?你这玩笑实在是开得太大了。就连花旗这样的银行,虽然眼馋,但也没有说是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就更别说我们这个类似于保险箱的银行,你要做做梦也就算了,居然还拿出来讨论,实在是异想天开!”虽然刘东也眼馋国内的市场,但他比起罗伯特来,更加明白这里面的门道,想要进去,就算是在十年后,也十分困难,并且限制条件也多如牛毛。
第三百四十三章 环亚金融新目标
    “老板,我承认,就连现在的花旗银行也不可能进入华夏的市场。但是我想以老板你的能力,进入华夏市场,应该比起花旗来更加有优势,不是么?花旗是美国的,但是老板你是华夏人,并且老板你在华夏的地位并不低,想要推动这件事情,应该比花旗更加容易。”罗伯特说到。
    听到罗伯特这样说,刘东才知道他在打着什么样的主意。罗伯特居然以为他能够靠着刘家的势力把国内银行系统的大门给打开。这点,刘东自己都不敢想,罗伯特居然有这么大的底气,实在是开玩笑。
    “罗伯特,你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你以为我之前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要是华夏银行业的大门有那么好打开,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就打开了,又哪里轮得到花旗?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并不是一两个家族能够左右的。”刘东对着罗伯特解释到。
    “可是老板您的家族在华夏的地位并不低,完全可以联合人来办这件事情啊?只要能通过,那环亚银行就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成长起来!”罗伯特依旧不死心的说到。
    “银行业,关系到国民的生计问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大方向上开口子。这点你就别惦记了,要说到华夏国内的政策,你能比我更加了解?明知道不可为,我干嘛要去触碰这个眉头?与其想着该如何进入华夏市场,你现在还不如考虑一下,我们环亚银行该如何在苏联立足。”刘东把这个话题叉开了。
    对刘东来说,别说自己家族不能在这个方面上把口子打开。就算能把银行口子打开,刘东也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只要口子打开了,再想把门给关上,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没看到就算是二十年以后,国内开放银行业,都只能说是小规模的范围。
    别说是让非国有经济体在全国范围内做银行业,即便是地方性质的银行,那也不能占据主导权。可想而知,国内对于银行业的监控,是多么的严格。再说了,如果这个口子真的让刘东给打开了,受益最大的,绝对不会是刘东的环亚银行,而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外国银行,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傻子才回去做。
    刘东的话,让罗伯特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道该怎么提起话头,只得无奈的说到:“老板,你这可是难为我了。你之前不还在说,我们环亚银行目前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笔政治献金给做好。为了这个业务,其他的业务都不能展开,而你现在又要让我们环亚银行在苏联立足,这太难为我了。不真正的开展对外的业务,就算宣传了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啊。”
    “行了,你就别抱怨了。我有我的考虑,环亚银行,不可能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只要你把这笔业务做好了,我们进入苏联市场就会很容易了。我现在把你弄过来,是要让你把我们需要的人手都安排好,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们环亚银行就要在苏联立足,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却没有合适的人展开工作。那我就得考虑你是否能够担任环亚银行合适的行长。”刘东开口说到。
    “好吧,谁叫你是我的老板呢,你的命令我坚决执行。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团队,用于开发整个苏联市场。给我半年的时间,我就能做到。”对于已经闲的每天只有看美女书籍打发无聊时间的罗伯特,现在能有这么好的一个事情让他做,已经觉得非常不错了。至少,现在刘东这个大老板,已经开始重视起银行业务,他的能力,也将会得到完美的展现。
    给罗伯特交代了任务之后,刘东也不放过林家兄弟。以后好几年时间,在国际市场上都没有什么大油水可以捞。林家兄弟和他们的团队如果还在香港放着,明显的就是浪费。
    既然这样,还不如把他们都派到苏联来,一个金融团队,放到这边来,比起单纯的腐蚀拉拢那些苏联人来说,效率要高很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看到商机,从而大捞一笔。
    “林哥,现在国际金融界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们的团队发挥作用了。美国股灾之后,至少有好几年,国际上不会有太大的金融波动,如果你们继续在香港待着,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机会。所以,我打算让你们的团队来苏联。你们看怎么样?”刘东对着林家兄弟询问道。
    林天豪听到刘东这话,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林天龙,然后才回过头来对着刘东说到:“老板你怎么就能这么确定,好几年之内,国际上的金融业都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呢?”
    “虽然我对金融行业不了解,但是这次美国的所谓股灾,完全就是美国人自编自导的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