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272部分

资源帝国-第272部分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重视银行的确是犯了错误,但好歹他也是把银行的框架给弄起来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搞过这类产业的人来说,那已经是相当不错了,难道还能奢望他刘东生而知之?从没有接触过银行就能知道银行的猫腻,那明显是不可能的。
    听出刘东话里的不善,罗伯特也不会蠢呼呼的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于是立马就把状态回复到工作上面来:“好吧,不得不说,老板你在华夏大陆上搞贷款的事情,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现如今的华夏,可谓是遍地黄金,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原本掌握着财富钥匙的人,现在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启动这把钥匙。而我们环亚银行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资金交给那些能够启动钥匙的人,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的风险其实非常小,但利润非常大。乘着现在国际上那些大型商业银行并不能进入华夏市场的时候,我们环亚把业务展开,就能抢夺很大一部分的市场。”
    “对于贷款的前景我并不担忧,你的想法,其实就是我的想法。而我现在要问你的是,我们环亚银行的资金,是否能够满足贷款的需求。虽然我也知道,我们环亚的流动资金是非常充足的,但陡然拿出五个亿美元,是否会影响到我们公司其他项目的展开?”刘东没好气的说到,罗伯特这番话,纯粹就是废话,他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的东西,哪里还需要罗伯特这个内行再多说?
    “我们环亚的资金流,完全能够保证贷款业务的展开,别说是五亿美元,就算是十亿美元,我们公司都能很轻松的拿出来。就算是美国股市那边的资金不能抽调出来,环亚矿业这边的钱也能抽调,就更不用说华夏国内的投资。从目前的数据上来看,华夏国内的资金,只要每年保持两亿美金的输出,就足以满足任何的需求。所以,我们公司至少在五年之内,不会有资金短缺的顾虑。”罗伯特一本正经的回答到。
    “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只要公司的业务不会因为贷款而受到影响,即便是多弄一些资金用于贷款,也不是不信,而现在关键的东西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成功的开拓出这个贷款业务。”刘东考虑了一下,慢慢的说到。
    (今天生日,求祝福!)
第四百二十二章 需要考虑国情的贷款业务
    “老板你的这份担心,完全是没有任何必要的。我们公司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在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公司的业务还不能展开,那就肯定是我的问题,您完全可以处罚我。”罗伯特一脸自信的说到。
    “的确是很有优势,但你也说了,这是建立在我们公司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的优势,如果有了新的竞争对手,你觉得我们环亚银行,还能保持现有的优势么?”刘东可不能像罗伯特那么自信,就算是处于显示老板权威的角度上,也不能完全的赞同罗伯特的话,更何况是否真有问题,也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就算是再好的计划,也会跟不上变化,而只要有变化,那么原本的计划就有可能不顶用。当年常凯申大队长的计划不也好好的么,到最后还不是变了样?所以,万事都不能太过自满,必须要考虑到一些突然的情况。
    “有竞争对手?这不可能,目前虽然有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业务,但那业务量都是小规模的,并不成气候。想要和我们环亚银行竞争,他们还得努力好几年,而等他们真正大规模进入华夏市场以后,我们环亚银行已经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也不怕和他们竞争了。”罗伯特耸耸肩膀,漫不经心的说到。
    “什么?你说国内现在就已经有外资银行进入了?”刘东吃惊的问到,对于这个问题,他还真不知道。他一直以为,至少要在首长南巡以后,才会有外资银行进入华夏市场,没想到现在国内居然就已经有了外资银行的身影。
    看到刘东吃惊,罗伯特更吃惊:“难道老板你不知道,华夏国内,一直都有外资银行的么?”
    看到罗伯特这样子,刘东讪讪的说到:“我还真不知道,我原本以为国内还没有外资银行进入呢?”
    刘东对于外资银行在首长南巡之前的印象,一直都处于汇丰,还有民国那些外资银行的印象。而对于新华夏的外资银行,印象十分欠缺,他又不是搞金融行业的,所以,出现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并不奇怪。
    “其实华夏市场一直都有外资银行的身影,但由于长期被打压,正常业务很难展开,所以可能你们这些华夏的人,并不了解得十分清楚。但实际上,从清末开始,外资银行在华夏市场上就没有断过。当然,老板你也不用特别的忧虑,因为外资银行很难在国内展开业务,他们现在的业务范围,大多数都是围绕着政府展开的,至于民间业务,他们基本上没有插足,就算有插足,那也是很小的份额,轻轻一抹,就没了。”罗伯特安慰到。
    “这样的啊,看来我还是小看了这些外资银行,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环亚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算不上。正面和他们打对台戏,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既然他们在民间没有多少业务可言,那么我们就得尽快的把业务份额给抢过来,只有一个稳定而牢固的市场,我们才有能力和他们竞争。”刘东悻悻的说到。
    听到刘东依旧对那些外资银行耿耿于怀,罗伯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如果这些银行真能发挥作用,别说刘东这个外行人心惊胆战,就算是他这个内行人,把握也不大。但问题在于,这些外资银行在目前,的确对环亚没有任何伤害可言。与其担心他们,还不如更多的考虑该如何牢牢的把华夏国内民间的市场抓牢。只要市场在自己的手中,无论以后如何变化,环亚都有充足的回旋空间。
    “是的,我们必须要牢牢的把握好市场,不能让那些该死的混蛋把局面搅浑,这不符合我们环亚银行的利益,尤其是摩根大通,他们绝对不是什么好鸟。”罗伯特批判的说到。
    “但我们该如何牢牢的把握好市场?这点需要你好好的考虑,必须要符合我们华夏市场的国情,才能把客户抓牢,就算以后有竞争者,我们也可以从客户忠诚度入手。”刘东吩咐到。
    “这个我明白,老板。但你们华夏的国情,我这个外国人并不是很了解,想要从国情入手,就必须要老板你们这些华夏当地人,才能想得透彻明白。”罗伯特无奈的说到。
    如果是美国的国情,或者是欧洲的国情,罗伯特肯定会非常熟悉,做出详细的规划。但华夏的国情,却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够随意发表评论。在现在,华夏大陆对于大部分外国人来说,依旧是非常神秘的,要说最了解华夏的外国人,就是小日本。但可惜的是,罗伯特是犹太人,而不是日本人,所以尽管他在华夏人的公司里面做了那么久,对于华夏人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高。
    听到罗伯特这话,刘东才想到,这个指示对于罗伯特来说,好像有点强人所难。别说他一个外国人,就算是本国人,能够把国内的国情人情研究透彻的也不是很多。至少他刘东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就显得很白痴。
    但刘东却知道,如果不从国情人情上下手,就算环亚银行占据了一定的先机,想要最终占领国内高端贷款很大一部分的份额,也是非常困难。国内的人,很少有对产品什么的有忠诚度。
    就拿后世诺基亚手机来说,在国内风光了十多年,但苹果手机一出来,诺基亚手机马上就歇菜了。市场份额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比坐过山车都还快,到最后,还在用诺基亚手机的人居然被别人调笑,大多数人宁愿用华夏山寨机,杂牌触屏机,也不宁远用诺基亚。十多年的品牌信用度,马上就毁于一旦。
    从这个小小的案例就能看出来,国人对于什么品牌忠诚度,完全就是扯淡。如果不把握好潮流,就算你是这个市场的开拓者也会死得很难看,在诺基亚之前的爱立信,也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点。
    从后世的手机业务来看,刘东就不能把贷款业务的发展,和国情人情脱离。必须要牢牢的抓住国内客户的消费心理,要不然,就算一时间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到最后也是一场空,相当于一锤子买卖。
    虽然大额贷款这项业务的入场成本高昂,但并不是说全世界只有环亚能够做。能够做这个业务的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有非常多的,资金比环亚雄厚,人脉比环亚充足的比比皆是。想要独占鳌头,就必须要有一些闪光点。
    “这个问题我会考虑的,到时候我会安排更加专业的人士来配合你的工作。我现在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就是要让你明白,在华夏开展贷款业务,凭借的绝对不仅仅是几个小小的优势。我们环亚银行,更加需要的是人性化的服务,还有更加贴近华夏国情人情的服务,只有牢牢的抓住这几点,我们公司的业务,才能够长久持续的在国内站稳脚跟。如果情况允许,我会尽快的在国内把环亚银行的业务展开,方便你开展业务。”刘东说到。
    如果不是罗伯特,刘东还以为银行业务进入华夏市场有多难,但听到罗伯特说国内有不少的银行都在开展业务后,刘东就觉得,这个事情肯定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多努努力,说不定这个缺口就被刘东给打开了,以环亚银行的实力,再加上那些未来的客户支持,想要进入华夏市场,应该不是特别的难。
    “如果真能把环亚银行开到华夏大陆来,那肯定是对环亚银行最好的支持。对于老板您说的国情人情的问题,我希望老板您能够尽快的解决,还有,如果我们能够在华夏国内开展业务,以我们环亚银行目前的规模来看,就需要加派更多的人手,要不然,会造成人员不足的后果。”罗伯特听到刘东的承诺,高兴的说到。
    “加派人手这些小问题,你就不要对我说了,你要招人就招,这是你们环亚银行内部的问题,我不多掺合。但有一点我需要告诉你,在华夏市场开展业务的同时,你也不能把苏联那边的事情落下。苏联的事情,对于我们公司来非常重要,重要到如果苏联方面的业务和华夏市场的业务有冲突,我宁愿你放弃华夏市场的业务,都不能放下苏联的业务。这点,你懂么?”刘东严肃的问到。
    “明白,老板。我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下,我们环亚银行一定会发挥出璀璨的光芒。”罗伯特又开始拍那不太靠谱的马屁了。
    “你能明白就好,我希望你能够尽快的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出来,最好是在我旅游完回来,就能立马开始工作。好吧,现在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好的,老板,你总是那么的残忍。我可怜的假期旅游废掉了,我可爱的沙滩,美丽的少女,还有那些比基尼。但你却能够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这并不公平!”罗伯特一边咕哝,一边出了刘东的办公室大门。
第四百二十三章 环亚科研的技术储备
    (昨天生日,感谢书友想起了你的祝福,感谢书友大头123123的祝福,感谢书友寂寞落霞的祝福,感谢书友偶然缘一世份的祝福,谢谢大家了,蒹葭太感动了。)
    对于罗伯特的抱怨,刘东压根就不去理会,因为他多少有些感觉,自己的旅游计划,多半也是会报销的。果然,等到第一队旅游回来以后,他这个本来可以参加第二梯队旅游的老板,却再也没有机会去旅游了。比起罗伯特旅游到一半就跑回来,他这个老板连出去旅游的机会都没有,谁比谁悲惨,这完全不用说。
    当然,并不是说刘东就一定不能出去旅游,他在环亚里面好歹也是一言九鼎的角色,真想出去,谁能拦得住他?只不过在国内贷款这件事情,不仅仅是需要罗伯特的努力,还需要他刘东坐镇指挥,如果他走了,那些潜在的客户,罗伯特也不好招呼。
    与其出去旅游还惦记着贷款的业务,刘东还不如干脆不去,等这段时间忙完以后,再出去走走,那样不但轻松一些,还能玩得更长久。于是,第二队的人出去以后,刘东这个老板依旧在京城待着,等着那些得到消息的人前来询问贷款的事宜。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刘东做不到每天早上都努力,也就只有在春天的时候忙活一下。由于年前很多的任务都压到了年后来处理,之前第一批人出去以后,暂时是放下了,但现在第一批人回来了以后,原本停滞的工作,也开始慢慢地恢复起来。
    不论是继续完善产学研体系,还是各个工地的开工建设,抑或者是原有的工厂扩建的问题,甚至包括了刘东一拍脑门就决定要上的环亚银行贷款的业务,现在都要一一的实现。好在第一批出去旅游的人是大头,而第二批人仅仅是一小部分,同时开工这么多项目,以现在的人力物力,环亚还能顶得住。
    再加上那些舒舒服服旅游回来的人,由于旅游而带来的高昂士气,这个时候也可以利用一下。所以,虽然同时开工这么多项目比较辛苦,大家也能乐呵呵的接受,不至于出现没人想干活的事情。
    陈志豪和崔晓明这些人,是属于第一批次出去旅游的人,所以他们回来以后,就可以马上开始工作。在他们回来后的第三天,刘东就把他们召集了过来,商讨一下关于八八年上半年的工作安排。
    要说前世刘东在研究所的时候,最讨厌的几个事情当中,会议绝对要占到前几位。虽然科研所不至于像地方工作那样文山会海,但一个星期开四五次会议,那绝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个时候,刘东就非常厌恶那些外行领导每次都能讲好几个钟头不喘气。
    而现在,刘东自己做了老板以后,却发现有的时候,不开会根本就做不了工作。如果没有高层会议决定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的工作安排,直接让下面的人做了再说,不但工作会弄得乱七八糟,还会影响到公司的既定目标。所以,就算刘东再厌恶开会,现在他也不得不成为开会的坚定支持者。
    原本陈洁和刘东一样,是做为第二批次出去旅游的高层,而现在刘东没有时间去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