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39部分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9部分

小说: 三国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大军连胜两场,成功焚烧了管亥积攒的粮秣,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按理说,刚刚吞下了一千多名降卒,正是收敛军心,稳步增加实力的最好机会,可李贤已经听说了,都昌的攻防战进行的如火如荼。

这时候,是进是退干系甚大。

为了攻下都昌,管亥再无保留,使出了压箱底的招数。

一时之间,都昌城内压力大增,要不是孔融颇有节操,一直坚守在城头,与军卒同甘共苦,说不定守军早就溃散了。

黄巾军的攻势一轮猛过一轮,好像完全不知疲倦,城头守军积攒的滚木礌石不要钱一般倾泻而下,可贼军依旧前仆后继。

孔融心中骇然,如果贼寇人人如此,别说都昌难保,只怕这大汉的天下都会倾覆于旦夕之间。

要知道,这些贼寇几个月之前还是最普通不过的黎民百姓呀。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温顺如羔羊的百姓变成了穷凶极恶的豺狼?

熟读儒家经典的孔融找不到答案,他想在自己的“治内”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不等麾下乡民过上几天好日子,管亥就来了。

李贤与徐庶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大军休整一夜,翌日向都昌开拨。

当天夜里,新近投降的贼寇找到周仓,让其趁乱杀了李贤。

周仓叹了口气,道:“如果我不答应呢?”

“哈哈,周统领说笑了,李贤是官,我们是贼,自古以来官贼誓不两立,哪有亲如一家的道理?”

周仓眉头轻挑,“李贤可是准许你们自立一营了,哪有半点逼迫的迹象?”

贼寇依旧狡辩,“不过是他的诡计罢了,官军假意招降,进而斩尽杀绝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周统领都忘记了吗?”

“你们已经想好了吗?”

“就等你一声令下了”

“唉,你们不仁,我周仓却不能不义”,周仓感叹了一句,忽而大吼一声:“来人呐”。

“喏!”呼啦啦,帐外忽然涌进来十多名劲装汉子,这些人马全都是周仓的嫡系。

“周仓,你要干什么?”

在几名贼寇惊恐的目光中,周仓挥了挥手,意兴阑珊地说道:“把他们叉出去!”

“喏!”

贼寇大惊失色,顿时狂呼出声:“周仓,你这个卑鄙小人,才吃了几天官军的粮食,就已经忘了根本了吗?”

周仓并不多言,他在帐内背着手,片刻之后才说道:“动手吧”。

侍立一旁的卫卒恭声应诺。

没过多久,周仓营中“大乱”,一队队军卒包围了营帐,然后挨个点齐了名字。

但凡被点到名字的军卒都会被军卒驱赶到一旁。

这些人当中,有在沐家堡外降于李贤的,也有白日里投降的新卒。

周仓没想到,自己麾下的两千人马,竟然有六百人心生异志。

将心生异志的家伙挑离出来之后,周仓独自找到了李贤。

降卒营中发生的动静,李贤早已经有所耳闻,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明知道周仓不可能作出令人寒心的时候,可正兵营、流民营、辅兵营三营人马还是严阵以待。

没过多久,躁乱平息,周仓登门拜访。

李贤与徐庶全都松了口气,既然周仓能够出面,那便说明情况还在掌控之中。

入了李贤的大帐,周仓微微抱拳,嘴里道:“李贤,我周仓还得向你讨要个人情!”

话一出口,周仓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同样的话,好像前些时日刚刚说过。

这时候,即便李贤出口拒绝,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李贤只是笑了下,便说道:“什么人情?莫非是为你的那帮兄弟们讨要一条生路?”

周仓瞪大了眼睛,好像一切都瞒不过李贤似的,也罢,既然对方已经猜到了,那就更不需要遮遮掩掩了,“是,刚才营中发生的动静你们应该听到了,有六百多个弟兄还想回到黄巾军,他们还想擒下你,不过被我提前发现,现在全部控制了起来。”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你的那一营人马,杀谁,放谁都由你自己决定,不用问我”

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周仓叹了口气,非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如载千斤,“那可是六百多人呀,全部放回去,你就不怕放虎归山?”

李贤自信满满地笑道:“我可以抓他们第一次,自然有把握擒他们第二次!”

何等的豪气!

周仓服了,“大恩不言谢,我周仓记下了”。

说罢,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波动,周仓大步离开。

帐内,徐庶笑着对李贤说道:“恭喜游缴,周仓已经诚心归附”。

李贤摇了摇头,道:“还差一些火候,你觉得太史慈如何?”

徐庶击掌赞道:“有勇有谋,可独当一面,是为大将之才”。

李贤深以为然,“不错,只可惜我这滩水太浅,只怕养不了太史慈这条龙呀”。

徐庶笑道:“不然,龙有逆鳞,蛇有七寸,只要恰到好处,谁都有心悦臣服的那一天”。

李贤喜上眉梢,“真要是有那么一天,我当与先生开怀畅饮”。

连番大胜,徐庶心情极佳,他笑着应道:“不醉不归!”

话分两头,周仓离开李贤的大帐之后便径自回营。

那些被捆缚在一起的贼寇甫一见到周仓便破口大骂,有骂他见利忘义的,也有骂他不顾旧情的。

对此,周仓不见喜怒,他只是淡淡地说道:“我去为你们求了情,过了今夜,我就会放了你们”。

贼寇鸦雀无声,咋会这样?周仓咋不按套路出牌?

不是应该拉出去全部斩了的吗?

怎么峰回路转了?

惊讶是惊讶,不过心中的欢喜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哈哈,我就知道周统领仗义无双!”

“是呀,周统领怎么会抛下我们这帮弟兄呢?”

“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呀”

……

周仓不置可否,道:“明日之后各为其主,再有相见之日,便是拼命搏杀之时,诸位,好自为之!”

说罢,周仓洒然离去。

一种降卒面面相觑,半晌,没有人敢再多说什么。

。。。

第八十二章给你指出一条明路

翌日一早,三千五百名介亭官军往都昌开拨而去,剪除了心怀异志之辈,兵勇们士气大振,军心也凝聚到一起了。

昨夜里试图反水的六百名贼寇,周仓还是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虽然麾下少了六百人,可李贤并不恼怒,如果能够用这六百人来换取周仓的效忠投靠,那这笔买卖就赚大了。

同样,对于周仓麾下的降卒来说,他们在昨天夜里的“躁乱”中表明了立场,用实际行动告诉李贤,并不是所有的贼寇都心怀黄巾,降卒营中依旧有一千四百名可信之兵。

一个忠贞的战士远比十个首鼠两端的墙头草要有战斗力。

简而言之,昨天晚上那场未遂的兵马非但没有削弱李贤兵马的战斗力,反而让全军上下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原本,正兵营、流民营、辅兵营的人马对周仓的降卒营多多少少有些偏见,可昨夜里,周仓用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揪出心怀叵测之辈,顿时让人刮目相看。

今时今日,李贤麾下的四营人马才真正有了上下一心的迹象。

此处距离都昌不过十里,隔着老远,似乎都能看见贼寇成片的大营。

接连攻打了两日,管亥还是没能拿下都昌。

城头的守军早已经疲了,麾下的兵马还有可战之力,只要再给一天的时间,管亥有八成的把握攻破都昌。

然而,大军无粮了,整整两万人马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秣数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辎重营被尽数焚毁的消息,管亥昨天就知道了。

本想一鼓作气破了都昌,可却还是差了些火候。

是拼死一战,还是知机撤退?

管亥一夜未眠,终于作出了决断。

李贤率领兵马抵达贼营之外的时候,管亥披挂整齐,他铁青着脸,径自来到两军阵前。

李贤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虽然身子长的格外高大,脸上也看不出青色的痕迹,但是,直觉告诉管亥,这李贤年轻的很。

张饶的万余人马就是败在了此人手中?周仓也是中了他的奸计?被焚毁的辎重营,被歼灭的四千兵马……

只是想一想,管亥就觉得头皮发麻,牙根直痒。

算起来,短短的一个月的功夫,已经有两万多黄巾部众败在李贤手中了。

这等战绩别说是一个小小的游缴,就算是骠骑大将军也不过如此!

“李贤!”管亥咆哮一声,径自出阵。

李贤身披双甲,手握长枪,听闻管亥叫阵,他纵马前行,嘴里道:“介亭游缴李贤久闻渠帅大名,不知有何指教?”

话虽礼貌,可神情却不见半点恭谨,尤其是那双眸子,看上去便让人心生疑惧,管亥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可却从未在一个年轻人身上看到过这样一双久经世事的眼睛。

此子不凡!

管亥头缠黄巾,浓密的八字胡颤抖了一番,“你这小贼,放着你的介亭游缴不做,跋涉几百里的来这里淌什么浑水?”

这么说,难免有些色厉内荏了。

管亥对李贤恨之入骨,可却也知道,当前的这种情况,即便杀了李贤也于事无补。

之前,各地的世家豪强只不过是为了对付董卓才没有功夫理会黄巾军,一旦他们缓过劲来,可供黄巾大军生存的空间就寥寥无几了。

纵横中原这么多年,管亥早已经不是那个一怒杀人的莽汉了,他身上担负了太多,不敢再去轻易搏命。

李贤似乎看出了管亥的顾虑,他笑道:“我是来给渠帅你指出明路的”。

“什么?”别说是管亥,就连徐庶、周仓等人都是瞪大了眼睛。

只有胡庸得意地扬起头颅,似乎在说,瞧,我家的游缴就是厉害,连管亥在他面前都不敢造次!

李贤自信满满地说道:“渠帅应该知道当今天下大势,黄巾是再难有席卷天下的机会了”。

管亥沉默不语,却是默认了。

李贤又道:“渠帅统领三五万兵马围困都昌,看上去威风赫赫,可实际上呢,大军停留月旬,徒劳无功,军心糜废,如今粮秣断绝,我料定,用不了三五日,你麾下兵马必将溃散!”

一番话说的管亥脸色大变,他所担心的正是这个。

麾下的兵马一旦没了约束,他管亥就是千古罪人。

时至今日,管亥麾下的嫡系人马一直谨守本分,他们极少劫掠良家,即便杀人越货,行的也是劫富济贫的勾当。

管亥还记得天公将军张角当年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成立黄巾军,为的可不是劫掠孤苦百姓,而是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可实际上呢?黄巾军的成长轨道完全偏转了,他们过惯了烧杀劫掠的日子,成了十足的暴民。

对此,管亥无力约束,他只能尽力管好自己的麾下。

如果真的放纵麾下去劫掠,真的泯灭人心,管亥早就驱赶百姓攻城了,可管亥没有这么做。

身为一个大贼,偏偏心怀一颗为民之心,想想就觉得有些讽刺。

然而,管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李贤虽然对管亥了解不多,可却也不想让莱州成为黄巾溃军的后花园,他必须想办法祸水东引。

让黄巾军去哪里呢?

李贤早有谋划,只是却摆出一副并不多言的样子。

管亥等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问道:“小小年纪,故弄玄虚!”

李贤笑道:“我听说辽东高句丽为塞外之地,渠帅去那里,可有一番大事业”。

“高句丽?是在辽东郡以南吧?你这小子莫非拿我开涮?”

李贤好整以暇地说道:“渠帅可以走海路,三五日即可抵达”。

“船只还可以想办法,粮秣呢?”

李贤大笑:“我要你营中的一样东西,有了他们,粮秣我给你去寻!”

管亥不喜反惊:“你要什么?”

“我要你营中的金银细软!”

这倒是有些困难,毕竟,金银细软多数都是黄巾贼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们不少人劫掠了大半辈子,就指望着那些金银存活了。

从这些人手中讨要金银,只怕比杀了他们还要难。

然而,管亥犹豫一番之后还是说道:“你要多少?”

李贤伸出一根手指。

管亥松了口气,“一千斤?”

李贤摇了摇头。

管亥大怒,“一万斤?”

李贤方才颌首。

管亥怒目圆瞪,手指李贤,半晌说不出话来。

。。。

第八十三章孔北海的惊喜

李贤这么狮子大开口不是毫无来由的,之前,介亭官军连胜数场,杀伤贼寇四五千人,缴获了金银两千斤,其后,在管亥的辎重营中,又缴获了一千多斤的金银钱货。

换而言之,只不过是四五千人就能有两千斤的钱货,如果是四万人呢?岂不是会有两万斤的钱货?

之前缴获的三千斤钱粮李贤全部交给了辎重营看管,如今,他麾下的兵马可以说是轻装上阵。

只不过是两千人马,就敢跟管亥的三四万人马叫阵,这已经不能用“胆大妄为”来形容了。

跟着李贤从介亭一路北上,介亭的兵勇们早已经炼就了一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信心,对面不过是几万贼寇罢了,有游缴在此,又算得了什么?

周仓的降卒营在官军后阵,他没有想到,李贤竟然真的赶来与管亥叫阵。

是谁给了他这种悍不畏死的勇气?

在周仓看来,李贤麾下的官军勇则勇矣,可真要是与管亥麾下精锐对拼起来,最后撑不住的一定是官军。

只因为李贤麾下的人马还是太少了。

然而,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是,管亥见了李贤,原本是天雷动地火的场景,可两人却面对面地谈了起来。

贼寇惊异,官军却觉得与有荣焉。

管亥如何?还不是被李游缴几句话就拿捏住了?

小贼猖狂,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管亥恼怒交加,可却有些无可奈何。

不当家不知道粮秣的重要性,李贤说的没错,再没有粮秣补给,大军马上就要饿肚子了。

掉头再去攻打都昌城?

援军已至,城内守军必将士气大振,这郡城只怕更难攻下了。

犹豫一番之后,管亥沉吟道:“一万斤钱货,一千石米粟”。

李贤摇头,伸出五个手指,一字一句地说道:“没的商量,五百石粮秣,多一石也没有”。

管亥大怒,“你不如去抢!”

李贤悠然一笑,嘴里道:“抢哪有敲竹杠来的快?”

“你,你这小贼!”厚颜无耻,实在是太过无耻了!管亥走南闯北还从未见过李贤这般厚脸皮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