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氏医女 >

第467部分

周氏医女-第467部分

小说: 周氏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皇子又是一拱手:“那告辞了。”
  周清媛抬起头见他真的转身走了,急的叫了一声:“殿下?!”
  四皇子微微蹙眉,不得已又停下脚步,回头问道;“七小姐还有事要吩咐?”
  周清媛莞尔一笑:“殿下下次再来,妹妹不给您备茶水喝,我给您备着。”
  四皇子笑了笑:“好啊,告辞。”
  周清媛抬起手来摇了摇:“您走好。”
  这下四皇子回过头去迈开了大步子,直到走到消失在周清媛的视线中也没有再回一次头。
  阳光如同细密的金线,从天空正上方投下来,落在贡院黑漆木的百年老匾上,黑色釉质被镀上一圈圈的斑斓,美丽就在那一明一暗之间。
  可惜这样好的画面并无人欣赏。
  匾额下,两排端着长枪的侍卫肃杀而立,虎视眈眈的防备前方穿着各色衣衫的人们。
  那些各色衣衫同样也回以他们防备的视线,甚至还带着愤怒。
  他们中间,有一个身着墨绿色夹袄的青年突然高举了拳头大喊。
  “我们要见主考官,不能取消春闱考试,你们说去叫人来,怎么还不来?”
  他这一喊,再一次打破了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安静,其他人不约而同的举起拳头:“主考官呢?管事的人呢?到底什么时候来?”
  守卫统领这已经是第七次领教这些人的暴躁了。
  黑着脸喊道:“跟你们说了不要吵,现在瘟疫盛行,大人忙的紧,等忙完了自然会来见你们。”
  “有什么事比春闱更重要?”
  是啊,这些人不是随便的贫民百姓,都是国之栋梁,有的人可能还是未来某个部门的大官,有什么事比他们的事还重要呢?
  统领编不出理由,哑着嗓子道:“总之各位公子再等一等,大人就要来了。”
  “他们就是在敷衍我们,一定是要取消春闱,所以韩大人不敢露面,我们闯进去。”
  “对,闯进去。”
  这些考生要找人要说法,有一个人带头,其他人就躁动不安了。
  贡院门口的侍卫再次围上,但又不敢打人,那些考生多数也是手无缚鸡之力,没打过架,所以想要闯也不敢。
  两边都跃跃欲试的僵持起来。
  这时沿着墙从过来一个小兵,他低声在统领耳边低语一番,那统领听了神色大喜,高举着长枪喊道:“各位,各位,你们闯贡院没用,韩大人马上就到。”
  他话音刚落,街口那边就走过来两队人,这两队人分别走在一顶官轿两侧,个个阴沉这脸,看着就很威严。
  “来了,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那些考生纷纷弃了现在的位置,都朝官轿那边涌过去。
  “韩大人,韩大人……”
  官轿里坐的正是韩刚韩大人,这些考生闹的这般厉害,就是因为听说了要取消春闱考试,但到底要不要取消结论还没下,恐怕也没人敢下,没有定论的东西最引人惶恐不安,所以这些考生要闹事,可又不能*,那怎么办呢?
  韩大人身为主考官,不得已就只能推他到前面来平息不安。
  他下了官轿,外面的喊声不仅没有消停,反而越演愈烈。
  “韩大人,不能取消春闱。”
  “我们寒窗苦读,朝廷不能弃我们于不顾。”
  “我们要考试……”
  韩大人整理下思绪,笑着脸举起双手:“各位学子,各位学子,请安静,听本官一言。”
  “听韩大人的,听韩大人说什么。”
  不满的声音随着上面的话渐渐的安静下来。
  韩大人肃然道:“我知道大家这时候都很不安,可朝廷没有说要取消春闱,大家不要因为道听途说的事就惶恐不安,现在瘟疫盛行,大家不应该扎堆聚集,这样对大家都不好,大家何不回到驿馆或者住所去等候消息呢?”
  “要等到什么时候?您说朝廷没有说要取消春闱,那是不是一直都不会取消?”
  “就是,如果我们回去读书,明天又说不能考了,那要怎么办?”
  “朝廷不让我们科考,还不如直接让我们感染瘟疫死了算了。”
  “誓死都要科考,决不能取消春闱,韩大人你要跟我们保证。”
  韩大人才说了一句话,那些学子的担心就止不住了,接下来七吵八嚷的,谁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陪同韩大人一起来的有一个翰林院的侍讲,也是考官之一,在韩大人耳边道;“不然大人就跟他们说一声,绝对不会取消春闱,让他们都会去,省的在这里闹事。”
  大家都是被皇上派过来的,当然韩大人更有话语权一些,可这种保证能乱下吗?
  韩大人看他一眼,知道他是薛大儒的门生,心问道,这人不会是薛大人派过来要他故意跟我说这些话的吧?
  不会取消春闱这个保证是不能下的,如果最终还是要取消,这些考生能放过他吗?他在朝廷还如何立足,这种保证打死都不能下,但如果不把这些考生遣走了,差事也交代不了。
  韩大人看了侍讲一眼没表态,接下来维持了一下秩序:“各位请听我说,请听我说啊,各位如果就这么吵下去,对咱们谁都没有好处,大家都是读书人,应该明白事理。”
  他话说完,附近再次恢复安静。
  韩大人语重心长道:“我很能理解大家此时此刻的心情,可瘟疫之事岂能儿戏,稍有不慎就会送命,试问各位,如果命都没了,考了功名又有何用?”
  有一半的人开始沉思。
  也有一半的人立即反驳:“取得功名之后,就算死了也是死得瞑目,否则虽活犹死。”
  “大人,若是今年不能考试,学生就过了年限了“
  “就是啊,再者说我们这些人也没有人感染瘟疫啊。”
  因为皇上说只要有考生生病了,就要取消春闱,所以即便有考生病了,这些人也不会往上报,而且能站在这里的人,肯定现在来说是健康的。
  韩大人见对这些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本不管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得病,事情没有临头,根本不懂得瘟疫到底有多可怕。
  有的是即便知道也更想科考。
  想他也是苦读过来的,心中一软,顿时肃然起面容,高声道:“既然大家都想要考试,那此时更应到回到驿馆和住所,只要你们中没人感染瘟疫,春闱就不会取消,可你们集结在此,就不怕瘟疫找上头吗?”
  “我也可以跟大家保证,我会在个大驿馆留下人来,每日向大家传达上面的消息,上面一有决断,绝对不会隐瞒大家,所以大家也不要道听途说,去偏听偏信。”
  那侍讲听了一愣,在驿站通消息,这个他们来时皇上可没说。
  韩大人要在驿留人这件事让考生很心动,他们不安就是因为什么都不知啊。
  考生们都安静了,可还是没人带头离去。
  这时韩大人一个眼色,让下面人叫来侍卫,勒令这些考生尽快散去。
  韩大人下完命令就回身上轿,他要走,考生们知道再等下去也无意义,但就此离去还是不甘心,就都目送他的队伍。(未完待续。)


第114章 小兄弟巧遇
  这里韩大人如何走了,考生们何时散尽不提。
  且说在这群考生的最后排站着的,有一个身穿灰色粗布长袄的青年,他名叫做白梓岐,是山东籍考生。
  白棋子手抄到袖子里,垫脚听着前面的动静,突然听见耳边有不舒适的声音传来。
  白梓岐听见侧头一看,脸上一惊:“泽文兄你怎么了?”
  他身边站的是一位身着和他年纪相仿的寒门学子,手捂着嘴弯腰在哪里干呕。
  “您到底是怎么了?”
  那被称作泽文兄的学子道:“我浑身没劲,想吐。”
  他话音刚落,白梓岐就见附件有几束冰冷的目光向他们投过来,白梓岐忙扶住杨泽文,在他耳边小声道:“咱们一旁说话。”
  杨泽文身体好些没了筋骨,白梓岐避着人把他搀扶到贡院西墙下,好在那些学子的目光都缠在韩大人那里,贡院西墙这边又是个小巷子,没什么人走过,所以并没有人看见他们躲在这。
  杨泽文一到地方就扶着墙呕吐不止。
  白梓岐心中一凉,颤声道:“泽文兄,你不是感染了瘟疫了吧?”
  杨泽文强打着精神贴着墙根挪了几步,绕开他呕吐的秽物,然后倚着墙坐下去。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就感觉身上不对劲,我看院里死的那个老婆婆就是我现在这样,估计是没跑了。”
  杨泽文是浙江籍考生,跟白梓岐一样都是寒门学子,他二人进京赶考为了省钱,并没有住在国子监设定的驿馆里,而是在京郊附近的一个大杂院里落脚的,也因为如此,二人才会相识。
  白梓岐见杨泽文很是难受的捧着前胸,就道:“我背你去找大夫吧。”
  杨泽文急忙摆手:“不要找大夫,不要找大夫,我没有闲钱请大夫啊。”
  他还要说什么,那杨泽文忍不住又开始吐起来了。
  “你怎么样?哎呀,这可怎么办好?”
  杨泽文就吐了那么一会,白梓岐眼见着他的目光就暗淡下去了,人也越来越没精神。
  白梓岐想把把他扶到干净的地方:“你先起来,咱们还是得去看病。”
  杨泽文依靠在墙上,闭着眼睛摇头。
  白梓岐道:“不看病哪能成?再过几天科考了,你托着病体如何参加考试,不考试不是白来了吗?你不是说你娘还在家里盼着你高中呢吗?”
  杨泽文听见同窗说起妈妈,眼睛忍了忍,还是流出一滴泪来,他睁开眼有气无力道:“这能这就是命吧。”
  “什么命?你现在不是还活着吗?我带你去找大夫。”
  白梓岐认了真,弯下腰去就要背杨泽文,可试了两下都没背起来,再回头看杨泽文又闭了眼,他抬起他的胳膊晃了晃,发现一点力道都没有。
  “这个怎么办好?”
  “两位小哥,你们怎么了?”
  正当白梓岐发现自己一个人好像没办法挪走杨泽文的时候,不知从那边街道突然过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那少年生的剑眉星目,穿着天青夹绉纱褶子,脚下丝鞋净袜,行走矫健,身形直板,甚是英俊。
  少年走到他们面前问道:“这是怎么了?”
  白梓岐见有人来心中一喜,下一刻又有些懊恼,官府已经说了,一经发现有考生染病,就要取消春闱考试,如果让这少年知道他们的身份怎么办?
  白梓岐一紧张,变得支支吾吾起来:“我,我们……”
  那少年朝他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好牙:“你们是今年科举子吧?”
  白梓岐大惊,惊恐的看着那少年。
  少年一愣:“怎么了?你好像很害怕我?”
  白梓岐没有吭声,少年又是一笑:“不是举子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现在的老百姓都不出门,就你们这些考生才敢这时候扎堆闹事呢。”
  白梓岐听他说话不像是坏人,试探问道:“那小公子您也是您年的考生?不然怎么会在这呢?”
  少年提溜着眼睛直摇头:“我不是,我大伯没空管我,家里人也都帮去了,学院放假,我闲来无事听说这里有热闹,所以就跑过来瞧瞧,没想到也没什么好看的。”
  白梓岐都让他逗笑了:“您还真心大,这个节骨眼还跑出来看热闹。”
  “那也比不得你们啊,命都不要就是想考试。”
  他言语中已经认定了他们的身份,白梓岐不好再遮掩,尴尬笑道:“也是被逼无奈,我三年前已经试过一次,可惜落选了,若是这次再考不上,真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
  少年听了不住的点头:“都有难处。”
  他话应刚落,那已经病的抬不起头的杨泽文又开始吐上了。
  白梓岐和少年反应过来,忙扶着他,少年手背扶向杨泽文的额头,哎呀一声:“好烫啊,他病的不轻,咱俩得带他去看大夫。”
  白梓岐也知道要去看大夫,可去哪里呢?
  他道:“我们都是寒门出身,身上带的钱只够几日温饱了,不知道哪里有大夫诊金便宜一点。”
  少年道:“现在是闹瘟疫,实在没钱去合剂局找大夫啊,这个病官府他有义务管。”
  白梓岐也知道官府在组织大夫给百姓看病,他讪讪然一笑没说话。
  少年楞道:“怎么,你不知道啊?真的管的。”
  白梓岐点着头:“知道,知道。”
  “知道咱们就去吧。”少年看看附近:“这附近还真有个救治点,咱们过去看看。”
  少年说着就要去背杨泽文。
  白梓岐忙道:“小公子您是热心人,但咱们不认不识的,怎么好劳驾您呢?”
  少年道:“我叫周敬之,你叫什么?”
  “白梓岐。”
  那他呢?周敬之指向杨泽文。
  “这位仁兄是姓杨,名泽文。”
  周敬之拳掌相击:“你看,这不就熟悉了吗?走吧。”
  可白梓岐还是跟他客气,周敬之双眉一蹙,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啊?”
  白梓岐见实在躲不过,叹息道:“周兄那我就不瞒你了,我们都是今年进京赶考的举子,上面想要取消今年的春闱,上面有令,如果发现有考生染病,就会取消春闱考试,我们三年赶来一次把这科举看的比命还终于,如果去救治点的话,这种情况肯定会被报上朝廷,那岂不是春闱的事就要泡汤了?”
  这时杨泽文也微微睁开眼,固执道:“我不去看医生,就这么挺一挺没事的。”
  “挺怎么能行呢?”周敬之急道。
  白梓岐又是一叹:“可是不挺,我们也实在拿不出银子请大夫。”
  “那也不能等着病死。”周敬之斩钉截铁命令道:“你跟我走,我有办法。”
  “您有什么办法?”
  周敬之刚要跟白梓岐解释,这时不远处又传来急促错乱的马蹄声:“什么人在那呢?怎么还在街上闲晃?”
  周敬之和白梓岐听见粗声粗气的喊声心中一惊,二人同时回头看,就见一队穿着宫中警卫服的人已经到了他们面前,这些人是盘查街上行走的人的,若是被他们发现了杨泽文的病情和身份,也一定会报上朝廷的。
  “你们是什么人?”
  为首的那位统领是个俊的傲气的少年,十*岁的样子,一身白色劲装,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