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尔虞我嫁 >

第472部分

尔虞我嫁-第472部分

小说: 尔虞我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之前孟氏对于孟丽缥跟孟丽缇的处置。

    毕竟说句不好听的话,莫太妃要不是有高密王这么个儿子,别管年轻时候多么的容色倾城盛宠在身,早就在先帝去后,同那些无子的妃嫔去行宫待着等死了!

    如此即使太妃是个奇葩的把侄女跟侄女的亲生骨肉看的比自己亲儿子还紧要的人吧,出于为了自己处境的考虑,她也不可能坐视高密王出事啊!

    ……结果德平郡主都想弄死高密王了,莫太妃居然还要把这孙女儿留在身边?

    这是唯恐这孙女儿找不到第二次对高密王下毒手的机会,还是故意用不让她出阁的机会折腾这孙女?

    不管是哪一种,盛惟乔觉得这太妃……都有点……难以理解……

    不过她倒是知道为什么德平郡主后来会弄到媚药去坑孟归羽了,合着这位对于用药早有心得,头次还是用在弑父上头!

    “好像跟被父王赞许过的那个男嗣有关系?”戚氏说道,“那是德平的同胞长兄么,好像太妃要把德平送走时,德平提了那兄长……太妃应该对于莫侧妃母子几个都在‘时疫’里没了很是耿耿于怀吧,然后就心软了,许了她留下。”

    “不过也不敢给她说亲了,因为生怕她出阁之后,撺掇着夫家针对父王。”

    盛惟乔:“………”

    她冷静了下,提醒嫂子,“之前赏花宴,大嫂听说没有?德平当时盛装打扮出席的,还带了个绦环,舞阳姑母认了出来,说是先帝赏给太妃的,德平说是太妃为了赏花宴专门找出来赐给她的。”

    也就是说,莫太妃对德平郡主意图弑父……准确来说,是想用这种方式毁了整个高密王一派、同时拖太妃、王妃以及王妃的亲生骨肉,甚至还包括赵府、元家之类铁杆高密王派一块儿下黄泉的举动,就怨恨到容睡鹤归来,也就气消了?

    嗯,结合戚氏说莫太妃对莫侧妃母子之死一直耿耿于怀来看,当时盛惟乔猜太妃对德平郡主改变态度,乃是因为容睡鹤好好儿的回来之后心情大好,应该错了。

    真正的缘故,是太妃听说容睡鹤好好的回来之后心情特别不好,故意用对德平郡主好来恶心高密王妃母子吧?

    ……也难怪高密王妃到现在都不让莫太妃见容睡鹤。

    这么坑的亲祖母,她听着都想打人啊!

    “所以后来太妃问起三弟,母妃可不是就拦了,甚至连太妃想赏给三弟的东西,母妃都没让进门。”戚氏笑了笑,自觉陪弟媳妇讨论王府这些曾经的恩怨情仇讨论到这里也差不多了。

    此刻见盛惟乔沉吟,就趁机说道,“不知道弟妹昨儿个派人来说的事情……?”

    “瞧我!”盛惟乔被提醒,也有点尴尬,忙叫人取了那叠记录来,“密贞说怕转述会漏掉什么,故此叫人记录成文,这样大嫂您可以慢慢儿看,要是有疑惑的再问我,我给您说!”

    戚氏见那叠记录厚厚的,上头都是工整的小楷,写的密密麻麻,显然十分详细,就是欣喜,感激道:“可真是太麻烦你们了!”

    盛惟乔嗔她客气,又借口想去外面看看竹林,好让她专心阅读记录。

    戚氏于是专门派了个大丫鬟给她带路,这翠篁院作为王世子成亲之后的住处,占地自然不会小,不过里里外外种的是清一色的竹子,除了廊下几盆兰草、牡丹外,基本没其他卉木了。

    如此虽然风雅,但盛惟乔在南风郡的家里,也是有这么一大片竹林在园中的,所以转了两圈也就觉得没意思。

    这时候转过一个弯,正好看到建安郡君带着个四五岁模样的男童,站在一丛竹枝下。

    建安郡君半蹲在地上,女孩儿绾着垂髫分绍髻,斜插着两支镶羊脂玉红蓝宝石金累丝簪,竹叶滤下的光斑有恰好洒在簪头上的,折射出点点金斑;她上穿浅粉底撒绣茉莉花的短襦,底下却系了条大红石榴裙,裙底微露着云尖凤头履,在碧森森的翠篁院里格外打眼,正低声哄着那男童。

    因为戚氏跟容清酌最小的俩儿子就差一岁,盛惟乔也只在敬茶当日见过一回,当时并没有特别留意他们的长相差别,又隔了这么多天,这会儿就不太吃的准是容灵眺还是容灵睢,走近了点,就轻笑道:“建安,你跟弟弟在这里呢?”

    “三婶!”建安郡君本来是侧对着她的,盛惟乔身量窈窕,走路脚步轻盈,这会儿风过竹下,掀起迟缓的竹涛声,盖住了附近的其他动静,她就没注意有人靠近。听到声音顿时吃了一惊,赶紧站了起来,转头见是新晋的长辈,不敢怠慢,连忙拉着弟弟上来见礼,又低声说,“五弟,快给三婶问好!”

    盛惟乔听这话,就知道这会儿的男童是老五容灵眺了,睨他一眼,这年纪的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本来是调皮居多的,但大概是戚氏管教有方,容灵眺此刻纵然嘟着嘴,不太高兴的样子,还是乖乖儿行礼,有些哽咽的问候:“三婶好!”

    “这是怎么了呀?”盛惟乔看出这孩子刚刚哭过,自然要问。

    “婶母,是这样的:侄女跟弟弟说这段路不好走,叫弟弟让我牵着,或者叫乳母抱着,然而就是不肯听!”容灵眺闻言正要说话,建安郡君已经代答道,“结果可不就摔了?”

    盛惟乔忙关切道:“那要紧不要紧?”

    建安郡君笑道:“婶母放心吧,没什么大碍的,就是他自己觉得委屈了。”

    盛惟乔打量了下容灵眺,见他果然除了双眼红红、小脸上满是委屈外,身上都很齐整,不像有伤的样子,这才松了口气,微笑着叮嘱:“灵眺以后还是要听姐姐的才是!”

    容灵眺大概有点怕生,听了这话,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怯怯的点头。

    盛惟乔还想跟他们说两句,展现下一个慈爱婶母的形象的,但这时候戚氏那边已经看完记录,派人出来找她了。

 第四十五章 宁威侯府出事,大事!

    据容睡鹤对黄无咎的彻查结果,黄无咎这会儿房里已经有了两个通房丫鬟,都是他在蜀中时就收房的。

    通房原本都是他祖母跟前伺候的,因为模样俊秀又讨他祖母喜欢,前两年他祖母看孙儿才华横溢却一直没娶妻,专门安排了照顾他起居兼解闷的。

    不过黄无咎虽然碍着祖母一片好意收了下来,偶尔也去她们房里过夜,倒没什么格外宠爱的意思,只是照着寻常通房来。每次过夜之后,都有身边的老姑姑亲自熬了避子汤送过去,盯着通房喝下才走。

    由于这个缘故,戚氏暗松口气,跟盛惟乔说:“看来黄家还是有规矩的,我就怕碰见个打小青梅竹马长大的丫鬟,仗着往日情分使劲儿给正室添堵,做夫婿的呢还使劲儿偏心!”

    盛惟乔笑而不语,心想就黄无咎这种没成亲房里先搁了俩通房的,就算不是很看重,换了自己爹娘那是绝对不会考虑的,再神童都没门……否则当初徐抱墨也不会在初梨的事情出来后就引起盛家的震怒了。

    要知道按照这时候普遍的观念,徐抱墨虽然拈花惹草的程度比黄无咎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房里可是没有正式收房的人。就是初梨几个,实质上已经在给他做通房了,名份上却从来没被承认过的。

    而黄无咎那俩通房是长辈所赐还过了明路,对于正室来说,这种通房比初梨那种没名没分的大丫鬟可难弄多了。

    单是为了照顾长辈面子,不可轻动这点,要是那俩通房是个老实的,正室还能劝自己大度点;要是碰见个喜欢搞风搞雨、长辈还老糊涂的听着身边人的话的,正室若是手段差一点,只怕会有受不尽的闲气。

    盛惟乔自己心里想着,要是自己将来有女儿,黄无咎这种她也是看不上的。

    当然她也知道戚氏这会儿说黄家有规矩,不是戚氏要求低或者不是那么疼女儿,归根到底是戚氏知道自己没法违抗公爹的决定,除非是完全没法接受的情况,不然只能往好处想往好处说了。

    “这种丫鬟,要是没意外的话,成亲之前黄家会主动处置的吧?”盛惟乔这么想着,就说,“我记得之前我还没来长安前,我爹娘才打算给我说亲时,就提到过有几家公子也是有通房的,但都保证一旦定下正室,就会将之遣散。其实现在稍微有点规矩的人家,都会这么做的。到底婚姻结两姓之好,打发几个通房换取亲家放心嫁女,这么划算的买卖,正常人都会算呢!”

    戚氏闻言脸色果然缓和了不少,叹道:“但望黄家将来也这么做就好了。”

    “建安是郡君,嫁给黄子越,是下嫁了。”盛惟乔说道,“黄家人只要不犯糊涂,不可能不这么做的……究竟是父王亲自做的媒呢!”

    她其实觉得戚氏是关心则乱了,因为高密王将孙女许给黄无咎固然意在笼络,不会太介意黄无咎在女色上的品行,然而黄无咎从此也是被绑上容清酌这一脉了,将来容清酌倒台他跟着悲剧;容清酌上台的话……黄无咎敢亏待容清酌的嫡长女?

    不过见过盛兰辞夫妇在自己婚事上的操心,盛惟乔对于戚氏此刻的心情很能理解,故此又笑,“再说大嫂您也看到了,这黄子越幼时号称神童,这会儿也是高中榜眼,应了幼年时众人的期许,八成是喜欢妻子贞静娴雅的,我看建安可不就是这样子的女孩儿吗?”

    戚氏闻言展容一笑,说道:“这可多亏了你们。”

    她倒不是很确定黄无咎恰好喜欢自己女儿这一类,但容睡鹤提供的这份记录非常的详细,不仅有黄无咎后院的记载,还有黄无咎本身喜好、忌讳上面的一些观察跟推测。

    这种小细节,就算高密王也未必知道的……毕竟黄无咎身份权势年纪都远不如高密王,到了高密王跟前少不得要各种警醒,未必肯露出真实的想法跟做派来。

    而戚氏如今既然知晓,回头这门亲事敲定之后,自可指点建安郡君有的放矢,不说从此宠夺专房吧,至少也能跟黄无咎有个好的开端了。

    她现在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要是她自己选女婿,这种没成亲就有通房的,除非拿出实质上的保证只是将通房当个摆设,没有任何感情,而且回头就会打发掉,不然她肯定是直接拒之门外的。

    这会儿心里暗叹一声,也不想再说女儿的亲事了,就主动提到盛惟娆的事情:“我前几日叫人送东西去娘家,顺带跟我嫂子问安,又说到上次那人呢。”

    之前盛家那边认为可以后,派人跟盛惟乔说明,盛惟乔也是及时把这层意思转达到戚氏跟前的。

    这会儿戚氏就说:“那人在重五之前会回长安公干,大概会在长安停留半个月多的样子。我娘家嫂子说,不知道今年太后会不会还把重五宴开在上林苑,如果是的话,我大哥打算带上那人一块去。”

    盛惟乔会意道:“说到重五宴,我娘家祖父祖母前几天还念叨着呢!因为南风郡遥远,我祖母这两日有些乏,近期我娘家外祖父外祖母还有娘家爹爹记挂我那幼弟,打算动身回去了,祖父祖母倒还要待上段时间。”

    “老人家总是身子骨儿最重要。”戚氏表示赞成,“而且你这才出阁,那两位暂时只怕也是舍不得走。”

    “主要也是我堂哥跟我堂弟这段时间功课很有长进。”盛惟乔不愿意给戚氏留下盛家急着将盛惟娆嫁出去、以至于老太爷老夫人为此都改了行程的印象,特特说明,“我爹说南风郡文风不昌,没有长安人杰地灵,有点建议我堂哥、堂弟长留长安来着。我祖父祖母正在犹豫,所以打算陪着住上段时间。”

    说到课业这个问题,戚氏也认真起来,点头道:“盛大夫这话说的不错!毕竟三年一榜,天下才子,寒窗十年,归根到底图的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帝都到底是汇集了举国菁英的所在,论到文风昌盛跟对眼界的开阔,其他地方都是比不上的。”

    “再者现放着三弟这个状元之才,得空也方便指点一二。”

    “若是盛家没要紧事情要你那俩兄弟回去,我看也是让他们留下来的好!”

    “反正宅子你们家已经买了,要说照应,有你,有徐家,还有王府,也不愁他们留下来会举目无亲。”

    “最重要的是,长在长安,对于朝中可能主持春闱的诸臣的喜好、禁忌更方便了解,单这一件,将来中榜的指望就要大很多!”

    盛惟乔是知道自己的堂哥堂弟的,盛惟彻或者有这指望,盛惟德是能中个秀才就谢天谢地了。

    不过这会儿还是颔首:“大嫂说的很是,回头我得派人去跟我爹他们说下才好,终归不能耽搁了我兄弟们的前程。”

    两人就这个问题再稍微说了两句也就作罢,看看时间快到正午了,戚氏就邀盛惟乔用饭。

    午饭之后,虽然戚氏还想留盛惟乔说会话,然而盛惟乔想到之前看到容灵眺摔倒的事情,跟戚氏说了,戚氏嘴上说:“小孩子嘛,摔摔打打,才长的健壮。”

    神情却分明有点担心的,盛惟乔看了出来,就坚持告辞了。

    这天她还幸亏从王府走的早,因为才回到郡王府,堪堪将外衫脱下,还没换上家常穿的衣裙呢,外头就有丫鬟急急忙忙走进来,禀告道:“宁威侯夫人派了人来,请娘娘速速前往,道是有要事商议!”

    盛惟乔听了这话暗吃一惊,忙问:“可知是什么事?”

    丫鬟却摇头:“奴婢看传话的那位姐姐的神情,似乎很急的样子,但是什么都不肯说,只说请娘娘尽快过去!”

    盛惟乔于是无心更衣了,将才脱下来的外衫穿了回去,冲到铜镜前看了眼,见妆容、钗环都还可以,就转身朝外走:“去看看!”

    南氏虽然出身不高,却向来很会做人,对盛惟乔也是真心疼爱。这会儿盛惟乔出阁都还没满月,正经的新婚期间,哪怕容睡鹤这会儿也不在郡王府,按说她也不会轻易打扰的。

    如今派了人来,还十万火急的样子,十成十是出大事了。

    不过盛惟乔去宁威侯府的路上,也有点疑惑:“爹爹、祖父都在长安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