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尔虞我嫁 >

第636部分

尔虞我嫁-第636部分

小说: 尔虞我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失踪之后,太后之所以给他嫡长子封伯,又礼遇整个桓家,岂止是感激他当年力保今上的帝位?亦是为了安抚他这一派的人啊!”

    “倘若这会儿密贞处境艰难,又或者本身一无是处,孩儿与孟氏还有留人的可能。”

    “可是瞎子都能看出来密贞才貌双全前程远大,且已于西疆立下根基,可进可退!”

    “这情况,您说罗朴等人,但凡不想落下个罔顾师恩的名声的,能不起投奔他的心思?”

    莫太妃皱眉问:“罗朴还有郝隆室的合家都在长安,你那个不孝逆子却远在西疆,他们敢起这样的心思,莫非连一家大小的死活都不管了吗?”

    “他们又不需要这会儿就辞官跑去西疆给密贞做事!”高密王摇头,“私下里探听消息充当内应,朝堂上想方设法的给密贞说话……让那些不在长安的桓观澜门生跑去西疆给密贞做事不就成了?须知道密贞刚刚大败茹茹,据西疆的探子回报,他跟茹茹的那伏真似乎达成了什么协议,如今借着贸易的借口,从那伏真手里换了大批战马,正在夜以继日的调教西疆精骑!”

    “赵适派遣去西疆救援的曹岸部,如今正与他打下手。”

    “而他自己的嫡系,无论是乌衣营还是吉山营,都是作奸犯科的行家聚集地,最是悍勇好斗的。”

    “所以他手底下暂时不缺武人。”

    “倒是一干文职,有些捉襟见肘,虽然他曾经有状元之名,足以慑服寻常读书人。可是西疆那边毕竟荒僻,当地文风不昌,他如今固然已成气候,终究羽翼未丰,还没达到让自负有才的人长途跋涉过去投奔的地步……可是桓观澜关门弟子的身份一亮出来,您说这个问题能不解决?!”

    “到时候他要文有文,要武有武,除了指望天有不测风云之外,还能怎么阻止他?!”

    “那他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抬出这个身份?”莫太妃闻言,思索了会儿,忽然问,“桓观澜弟子这个身份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更让你们怕的死去活来的,他做什么不公布于众?!”

    高密王说道:“想来一则是还想继续利用舒氏姐妹,二则是怕孩儿与孟氏出于忌惮桓观澜的缘故,落实了这个猜测之后,联手率先对付他?”

    莫太妃摇头道:“这个不对,桓观澜城府很深,他不会料不到你们这会儿都还不知道他的存在!那么他怎么会保持沉默呢?这样岂不是把密贞底细揭露的主动权让给你们了?他可不是这种谦和的人!否则当初怎么会三番两次说的先帝哑口无言,到驾崩都没能改立储君成功?这人向来最爱把一切算计好,享受那种尽在掌握的感觉的。”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你这边担心密贞与桓观澜的关系公布之后,会助长密贞的崛起,不定他们师徒早已在暗中联络众人,拿着你跟孟氏给的好处,补贴密贞了呢?”

    “那么你不揭发他,不是等于放任了他们师徒的壮大?!”

    这话说的高密王微微变色,好一会儿才道:“母妃,兹事体大,这话不好乱说的。一旦传了出去,人心就要散了!”

    莫太妃的猜测,他岂能没有?

    只是容睡鹤那边没有公布,他又怎么可能率先猜忌罗朴等桓观澜的名声?

    毕竟桓观澜杳无音讯十几年,从蛛丝马迹推测,八成早已在海上遇害。是以朝堂上提到这位帝师时,固然嘴上都说盼望他太太平平的归来,实际上大抵认为他已经不在了。

    罗朴等人分别投靠之后,高密王跟孟氏既是爱惜他们的才干,也是看重他们“桓观澜得意弟子”的名头对于天下读书人的吸引力,都给予了重用。

    像高密王麾下的罗朴,如今任着翰林大学士,高密王一派的重要行动、密议,基本没有不参加的。

    女儿罗琬婳既与刑部尚书方安世的亲孙女熟悉,方安世乃是高密王这边的元老了,罗朴本人,与方安世等人又岂能生疏?

    那么如果高密王怀疑罗朴……罗朴这些年来接触过的人,岂非也有嫌疑?

    而罗朴跟同僚相处的一直很不错,这一怀疑,高密王手底下差不多没人清白了!

    毕竟刚刚甩了高密王选择容睡鹤的赵适,那可是打从先帝还没驾崩时就站队高密王的,还是高密王的大舅子!

    如此人人自危,人心涣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母妃,密贞一直没有公布自己的师门背景,八成也是打算让咱们自乱阵脚。”高密王深吸了口气,再次提醒太妃,“如今是非常时刻,赵适的叛变已经让咱们这边的人人心浮动了,倘若再怀疑罗朴,孩儿就真的要一败涂地了!”

    太妃难过的说道:“我的儿,我何尝愿意叫你疑虑重重?只是这事儿未必没有可能啊!”

    她究竟病重之中,就算靠着药物提神,说了这会儿话,也觉得吃不消了,遂道,“这件事情,孟氏那边未必没有烦恼。要不你还是跟他们商议下吧,密贞此子不除,终究,是要害了你啊!”

    高密王苦笑了下,却是摇头:“母妃,之前孟氏愿意跟咱们合作,对付密贞,是因为他们也看到了密贞后来居上,与咱们双方平起平坐之后的威胁!”

    “但如今孩儿已露颓势,密贞却还稚嫩,对于孟氏来说,只怕会认为不如先铲除孩儿,然后再去对付根基尚浅的密贞啊!”

    “那么他们又怎么可能还愿意跟孩儿合作下去?”

    “不撕毁前番约定,拿密贞出身玳瑁岛之事对王府发难,将海匪之患栽赃王府头上,就是信守承诺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训

    高密王料的不错,此刻的孟氏,正在酝酿着对王府的致命一击:“高密王不中用了,区区一个失而复得的幼子,归回王府才几天?就将赵适都撬了走,这还是桓观澜弟子身份未曾揭露、桓门子弟尚未发动的情况下。倘若密贞他日再出什么底牌,高密王一败涂地,不过是转眼之间的事情!”

    “然而他毕竟是密贞的生身之父,不管是考虑到血脉亲情,还是密贞的野望,这些日子尽管反目成仇,他日化干戈为玉帛……至少在对付咱们时化干戈为玉帛也不无可能!”

    “所以,还是先解决掉一个的好!”

    郑侯抚着颔下长须,淡淡说道,“咱们家打虎亲兄弟也还罢了,可不能让他们上阵父子兵!”

    武安伯跟成阳伯都是点头:“大哥所言极是。”

    “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高密王毕竟是先帝爱子,这些年来跟咱们勾心斗角始终平分秋色。”武安伯跟着皱眉,说道,“就算这次赵适转投密贞,对他打击很大,然而归根到底,此事乃是赵适认为密贞比高密王世子更适合继承高密王的基业,却无背叛高密的意思。”

    “倘若这会儿咱们直接对着高密王而去的话,恐怕赵适不会坐视不说,还会找上密贞,为高密王出头?”

    “再者密贞虽然年轻,却非庸才。”

    “岂能不知道自己此刻根基未稳,根本没到能跟咱们家直接对上的程度?”

    “是以他就算恨不得亲手弑父,却也不会让高密王在这时候倒台的……他目前还需要这亲爹给自己做挡箭牌呢!”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笑,“不过眼下有个对咱们有利的地方,就是密贞如今人在西疆,而且轻易不好离开!千里迢迢的,就算遥控指挥,到底反应迟钝!因此,咱们只要速度够快,下手够准,一举击垮高密王,如此即使密贞接到消息之后对生身之父进行支援,也是晚了!”

    成阳伯摩拳擦掌的问:“二哥,你说了这么多,到底要怎么做?说实话,这段日子,成天看着满城风雨的议论,尽是来来回回的一些谣言,全没点真刀实枪,好生无趣!”

    “依我之见,还是从莫太妃入手。”武安伯说道,“一来这是高密王母子自己串通起来做的事情,咱们是推波助澜,比较不容易打草惊蛇;二来莫太妃身死,高密王父子都需要奔丧,倘若密贞必须返回长安的话,有理由弑父以接管高密王的基业,好弥补他此刻离开西疆之后造成的根基不稳的后果。”

    “要是当真落实了这位弑父的声名倒是好了。”成阳伯皱眉道,“只是这小子据说奸诈得紧,恐怕未必肯老老实实的随着咱们的步调走。”

    又说,“上林苑的消息,那俩贱婢不久前召见了高密王妃,跟脚就给莫太妃还有高密王送了信,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不过那俩贱婢不是一心一意给密贞做义母么?八成就是被高密王妃说动,要阻止莫太妃找死了!”

    “莫太妃当初在跟高密王妃的婆媳之争中败落,这些年来过的十分憋屈。”武安伯淡淡说道,“她本是先帝宠妃,从前先帝还在的时候,论宠爱论礼遇只在柔贵妃之下,叫先帝捧着惯着那么多年,结果在儿媳妇手里输了个灰头土脸,连亲自塞给高密王的侧妃莫氏都死的不明不白不说,前些年连莫侧妃的娘家人都去了个七七八八,这背后据说很有赵家的手笔。莫太妃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

    “偏生高密王不知道是真心爱慕还是出于需要赵家的考虑,非但没拿高密王妃怎么样,反而对她素来千依百顺。他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密贞,所有的重视,都是装给高密王妃看的。”

    “这些莫太妃都心里有数,多年煎熬下来,她这会儿不想活了实在理所当然,也未必全是为了给高密王帮忙,八成也是她觉得活着没意思了,可不是那么容易回心转意的。”

    “把指望放在她执意想不开上到底不是个事儿。”成阳伯说道,“这位太妃的安危一直都是高密王亲自督促的,如今高密王妃生怕她死掉,更是亲自在偏殿守着。前两日的枕畔匕首事件发生后,高密王更是差不多派人把整个偏殿围的水泄不通了!”

    “这会儿咱们想派高手依葫芦画瓢只怕不成是其一,其二就是这些年来,咱们跟高密王自有默契,就是绝对不会对对方的家眷要人玩暗杀!”

    “毕竟高密王膝下就那么几个子嗣,咱们家枝繁叶茂的,子孙多了去了,即使手底下人多也是保护不过来的。”

    “一旦流露痕迹,高密王以牙还牙起来,吃亏的肯定还是咱们!”

    “何况密贞对于这种情况必定乐见其成,以前咱们不知道他底细也还罢了,现在知道了,这人乃是海匪窝出身,自己就是擅长暗杀的。手底下的乌衣营,专精就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

    “回头别他们父子联手给咱们玩阴的,反倒是促成了他们化解恩怨?”

    武安伯道:“三弟你别急,我怎么可能在这么大的事情上抱着侥幸?”

    他眯起眼,“莫太妃之前求死之念十分坚决,以至于高密王妃几乎衣不解带的侍奉榻前,迄今也没有好转的趋势。就算舒氏贱婢忽然有什么法子劝住了她,她也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好起来的!”

    “莫太妃因为跟高密王妃的恩怨,这些年来基本就没怎么见过自己的孙辈、曾孙,对这些子嗣自然也谈不上多少感情!”

    “她亲自养大的孙女德平郡主已死,这个世上最重视的人除了自己无非就是高密王!”

    “这次愿意豁出性命去,也是为了帮高密王。”

    “所以只要高密王陷入危机,她必受刺激!”

    “就她这会儿的奄奄一息,就算这次不死,接下来得知高密王难以从危机中脱身,说不得也要去了!”

    成阳伯立刻提出疑问:“那么要怎么让高密王陷入危机?”

    “高密王夫妇这些日子不是经常入宫侍疾么?”武安伯说道,“太后、陛下还有舒氏贱婢如今倒是移居上林苑了,但是皇后跟陛下的一干妃子可都还在皇城里!”

    宣景帝这些年来盛宠舒氏姐妹,但后宫里并非只有舒氏姐妹。

    除了大婚时封后不久册立的一干妃子外,由于大婚之后膝下无子,不管是孟太后还是桓观澜,都曾再三劝他广纳妃嫔,以开枝散叶的。

    后来舒氏姐妹入宫,他爱若珍宝,很是宠夺专房了一段时间。

    不过这些年来,陆陆续续也添了点新人:要么是姐妹俩不适合伺候他的时候,要么是跟姐妹俩闹翻了的时候。

    也有就是纯粹的想尝鲜。

    总之这位天子如今的后宫里其实很热闹,只不过舒氏姐妹风头太盛,又是公认的狠毒,这些妃嫔根本不敢跟她们争锋,一个个蜷缩在各自的住处,鲜少出门,更遑论是主动到宣景帝跟前邀宠献媚了。

    早先孟皇后受册入主望春宫的时候,她们还幻想过孟皇后挟孟氏之力,能够为她们做主。

    不说怎么个雨露均沾法,好歹别叫她们一年到头的守活寡。

    无奈皇后压根就不是舒氏姐妹的对手,自顾不暇,最后连请安都免掉了,只好继续装鹌鹑。

    此刻武安伯提起这些外界连封号都不清楚的妃嫔,成阳伯愣了一下,咋舌道:“二哥,你的意思是……?这个也太明显了,有用吗?”

    武安伯冷笑道:“找个借口而已!关键就是趁高密王进宫的时候,直接动手!只要铲除了他,密贞人不在长安,就高密王世子的无能,能济什么事情?!至于赵遒、元流光、戚见珣、罗朴、方安世之流,虽然都是高密王麾下的得力干将,然而也正因为彼此都有才干有地位,没有人能够力排众议,主持大局!等西疆的密贞接到消息再做出决断的这点时间,咱们手脚快点,还怕高密王一派在朝堂以及京畿的势力,不土崩瓦解?!”

    他说到这里转向郑侯,“为了做的尽量好看点,还得请皇后娘娘帮忙……毕竟管束妃嫔本是皇后娘娘的责任。此事发生在皇城之中,若果不是皇后娘娘出面的话,一来世人必定要质问皇后娘娘治宫无方;二来也会怀疑咱们孟氏居心叵测,私自窥探宫闱重地!”

    好一会儿没说话的郑侯问:“二弟平时不像是这么冒险的人,这主意是二弟自己想的,还是底下幕僚献的?又或者是?”

    “……不敢瞒大哥,是伯慎的提议。”武安伯怔了一下,说道,“他说是他想为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