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107部分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07部分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左季皋看来,现在接手船政的丁雨生,很可能也接手了林义哲留下的同海外殷商及欧洲钱商的关系,因此在户部积欠船款多年的情况下,丁雨生还有银子造舰!

丁雨生不肯将船政的余银助协西征军饷,明显是要接着和林义哲一样,不卖他左季皋的帐,左季皋怎能忍受呢?

“老亮稍安勿躁。”曾伯恒想了想,说道,“你要是上折子参劾丁雨生,便是明说是你老亮在背后向船政要银子了,恐怕不妥。”

“那元符你说怎么办?”左季皋愣了愣,立刻问道。

“这事儿,只怕还要着落在户部身上……”曾伯恒上前凑到左季皋耳边,轻声的说了几句。

“元符所言极是,户部去和海署交涉,要比我这里上折子好得多!”左季皋连连点头,和曾伯恒相视一笑。

京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翁叔平一大早便乘了轿,急急忙忙的来到了海军衙门。

那天在收到了船政大臣丁雨生的复电之后,翁叔平一连数日气恨难消,正没奈何处,却接到了陕甘总督左季皋发来的电报。

左季皋这一次的电报里破天荒的没有谈“西征饷事”,只是在汇报了各地缴款情况之后,加了一句“西征事急,船政当缓,如何撙节,可商之海署”的话。

这句话虽然不长,但翁叔平一下子便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明白,这是左季皋在点醒自己。

想到自从海军衙门成立以来,大量的款项进出都不经过户部,翁叔平禁不住心中怒气暗生。

“早知如此,便不该让这个事儿成了!”想到当初成立海军衙门时清流言官们一片弹劾之声,而自己因为怕触怒太后而没有极力反对,翁叔平后悔不已。

但他也知道,自己那时就是拼了老命反对,只怕也无法阻止海军衙门的成立。

一想到林义哲把“园工”和“海军”、“洋务”捆绑在一起,每每使清流言官投鼠忌器,翁叔平便痛恨已极。

光旭元年3月10日,受日本入侵苔湾的刺激,仁曦皇太后发布懿旨:“海防海军事宜关系重大,著派纯亲王宜瑄总理海军事务,所有沿海水师,悉归节制调遣,并派大学士文博川、宝钧、直隶总督李绍泉、两江总督沈佑郸、筹办海军事务大臣林义哲会同办理。船政大臣丁雨生、福州将军文玉帮同办理。现当北洋练军伊始,即责成李绍泉专司其事。其应行创设筹议各事宜,统由该王大臣等详慎规画,拟立章程,奏明次第兴办”。根据这道任命,纯亲王宜瑄等一改以往推诿、观望之态,仅用6天即筹划就绪,奏请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同日懿旨允准。其速度之快,实属罕见。从此,大乾帝国近代化的海防力量由中央政府直接运筹。

海军衙门的设立是大乾帝国统治集团日益感受到列强来自海上的威胁,抵御外侮、加强海防的重大举措。尽管大乾朝廷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海军建设,但与乾国漫长的海岸线和面临的险恶的国际形势相比,大乾朝廷对海军的重视显然不够,所以海军发展很不理想,新式海军的发展极其缓慢。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全国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海军指挥机关,各支水师皆由当地督抚管辖,原本就很难协同作战,而各省督抚更将水师看作是自己的私产,不但难以调遣,更是不愿改变。象长江属南洋管辖,南洋大臣名义上有对长江水师的节制权,但当新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佑郸奏请将南洋各水师统一整编,去除旧式帆船,改换成蒸汽舰艇,对此,统管长江水师的长江巡阅使彭玉林竟然以种种理由推托。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号令都很难在自己所辖的长江水师中贯彻,全国海军的整体状况便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大乾朝廷仍是用管理传统水师方法管理近代海军,根本未意识到近代海军装备技术相当复杂,必须统一,系统管理高度远非旧式水师可比。但更为要命的是,朝野上下竟然有许多人都认为建立海军衙门这样一个中土王朝传统“六部”所没有、只有“夷狄”才有的新机构,是意味着“以夷变夏”!

第二百五十六章“第二户部”

但这些反对声音终于不敌炮声,彤郅十三年6月的乾日琅峤海战,是乾国近代海军组建以来对外第一仗,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暴露出了乾国海军力量的单薄,使大乾朝廷开始重视海军建设,在光旭元年2月,大乾朝廷发布上谕,承认虽然也曾建立造船厂、建有海军,但“造船不坚、制器不备、选将不精、筹费不广”是导致日本胆敢悍然入侵的主要原因。表示“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而海军衙门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海军衙门的设立可以说适应了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当时乾国已初步具备建立海军的条件。大乾王朝自“英法联军”之役后,广泛设厂制械、造枪造炮、制造船舰,逐步改变着乾国军队陈旧落后的武器装备。这不仅使陆军由千年一贯的大刀长矛向近代先进的新式枪炮迅速转化,创建海军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海军衙门成立前,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乾国企业自制的大小船舰已达20余艘,均配备新式枪炮、分拨南北洋,为使旧式水师向新式海军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民用工业的迅速发展,如煤、铁资源的发掘,交通运输、电报通讯的相继创办,也无一不适应着这种转化。为加速海军成军,乾国政府开始筹措巨款向外国定造船舰,并积极谋求和外国合作,吸收外国先进技术,自制军舰。当时许多西方报刊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动向,预言:“由此观之,不数年间,乾国陆路之兵,将舍弧矢之戏,而专恃洋枪之威,水师之船,将舍风蓬之笨,而独取火轮之速矣”。

尽管背景颇为复杂,海军衙门的设立仍是乾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大乾王朝自禁烟战争屡遭列强打击之后,终于将加强海防、创建海军做为头等大事。纯亲王宜瑄虽然才识有限,但为光旭皇帝的未来和大乾王朝的巩固,还是将创建海军、加强海防做为尽忠报国的毕生事业。他受命之后,敢于抛弃陈腐观念,密切注视国际风云,虚心向洋务派请教,并以其特殊地位争取仁曦太后的同情与支持,为推进以海军建设为中心的近代化事业创造了有利环境。而在富有远见卓识的敬亲王宜欣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海军衙门遂成为指导洋务运动的中心。

海军衙门成立之后,翁叔平等保守派官员对其可以说有一种本能的敌视,他们认为海军衙门一旦“饷足”,便会“妄动”,是以翁叔平主管户部(户部尚书董恂因妄言“生番系化外之民,问罪与否,听凭贵国办理”致使日本找到了入侵苔湾的借口而获罪免职,新尚书人选一直未定,日常事务由户部侍郎翁叔平主持)之后,借口“饷绌”,故意拖欠海军衙门经费,想要将海军衙门搅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纯亲王和林义哲的主持下,海军衙门竟然办得风声水起。

因为海军衙门不光管理全国海军,和海军、海防有关的诸如电报、铁路、船运等事务也都归海军衙门管理,因而海军衙门便有了相当大的财务权力,虽然在翁叔平的“饷绌”借口之下,海军衙门无法从户部得到经费,但神通广大的林义哲却以“海防捐”的名义,从国内和国外筹集到了大笔的资金,使海军衙门顺畅的运行起来。

更为让翁叔平等保守派官员恼火的,是林义哲通过“海防捐”的名义,暗中为“园工”募集资金,不但把内务府和海军衙门拉上了一条船,还把两宫皇太后变成了海军衙门的保护伞!

现在“园工”的经费,全都由海军衙门和内务府经手,主管全国财政的户部被完全撇在了一边。对于海军衙门经手的银子到底有多少,翁叔平一直也搞不清楚,但民间传闻海军衙门是大乾国“第二户部”,却足以说明问题了!

上一次他借口为左季皋的西征军筹饷电函船政,要求船政将“余银”解部充饷,主要目的便是想要将造船的财权夺回到户部手中!

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船政大臣丁雨生根本不买他的帐,干脆利落的一口回绝了。

其实也难怪丁雨生如此,船政经费原本不足,在向户部请款时户部的答复从来都是两个字:没钱!结果时间久了,船政自然也不待见户部,自己想辙了,因而户部再想从船政抠钱,碰钉子是当然的事。

象这一次翁叔平接到左季皋的“点醒”电报,他一看便知道左季皋是要把自己当枪使,但他还是照着做了。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从海军衙门那里夺回财权的好题目。

翁叔平进到了海军衙门之中,下了轿便直奔纯亲王宜瑄的办公室而去。

“哟,翁师傅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了?”纯亲王看到翁叔平不经通报便径直的走了进来,心中便有几分不喜,但他表面上仍是十分客气,并亲手给翁叔平倒了一杯茶。

翁叔平注意到纯亲王的这间办公室并不大,面前的书案和周围的格架上摆满了文牍,几名主事都在忙碌,甚至顾不上和他打招呼,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和海军衙门比起来,他主管的户部,可以说太过“清闲”了。

翁叔平上前给纯亲王见礼,二人落座寒暄了几句之后,翁叔平便试探着问了起来。

“敢问七爷,船政的帐目,海署可曾有备案可查?”翁叔平问道。

“翁师傅怎么想着问起船政的帐目来了?”纯亲王听到翁叔平的问话,似乎是察觉了什么,没有回答,而是笑着反问了一句,“莫非是户部有银子了,可以给船政拨付了历年的积欠?”

“七爷说笑了,户部的银子,西征饷银、河工和赈济灾荒这三大项,便早掏得干干净净,哪里有多余的银子给船政。”翁叔平在心里暗暗咬牙,但却仍不得不装出一副笑脸来。

第二百五十七章找骂丢差

“呵呵,也是,户部管的都是要事,用银子的地方太多,总是入不敷出,船政每月五万两的运营费用,还得闽省海关报解,以至船政和户部没有往来帐目。”纯亲王笑道,“不知翁师傅想要看甚么?”

听到纯亲王的回答,翁叔平的脸上现出一丝尴尬之色。

纯亲王明里是说船政的运营经费少得可怜,实则是在暗讽户部不给船政银子,以至于船政和户部连往来的帐目都没有!

“船政现下正为法国造船,不知七爷可曾听说此事?”翁叔平知道纯亲王已然明白他今天来的目的,索性打开天窗说起了亮话。

“确有其事,”纯亲王点了点头,“不知翁师傅怎么想起问这事来了?”

“船政一直以经费无着为由,申请部款,怎么有银子给法国造船呢?”翁叔平问道。

听到翁叔平问起船政给法国造舰的事,纯亲王心中暗暗恼火,但表面上仍是耐着性子答道:“船政给法国造船,自然是法国人付银子啊!”

“法国人在船政订造兵轮,除定金之外,船款得陆续拨付吧?开造之费,需得船政垫付,那船政所垫付造船之费,又从何而来?”翁叔平问道。

“船政垫付造船之费,乃是商民捐助而来。”纯亲王听到翁叔平喋喋不休的抓着船政不放,心头渐渐火起,“户部不给拨款,船政又不能不办,不接受商民捐助,翁师傅说该如何办?”

“接受商民捐助,自无不可。”翁叔平听到纯亲王将话头又转到了户部身上,心里一惊,赶紧答道,“户部款绌,亦是实情,只是船政如此办理,造船之款数目不清,只怕易生贪墨之弊吧?”

“呵呵!易生贪墨之弊?”纯亲王哼了一声,道,“翁师傅原来担心的是这个啊!”

“七爷,非是户部多事,船政所收法人之船款,及商民之捐助,如此办理,无有监管,日后必当流弊丛生。”翁叔平以为自己抓到了纯亲王的软肋,立刻说道,“前番户部函文至船政,要其将多余款项解部充饷,船政竟称无银可拨,这里头明显是有问题的!”

“船政所得商民捐助之款,皆经海署拨付,法人船款也是经海署收付,帐目清楚,并无贪墨之事!”纯亲王瞪了翁叔平一眼,语气转趋严厉,“翁师傅就不必操心了!”

翁叔平觉察到纯亲王语气不善,心知不妙,但他犹自强辩道,“七爷,非是户部多事,如此巨额款项,不经户部监管,总是不妥。”

“本王和你直说了吧!翁师傅!不经手户部,是皇太后的意思。”纯亲王毫不客气的将翁叔平的话顶了回去,“至于为何船款不经手户部,便是为了怕被户部挪做它用!”

听到纯亲王直斥户部之非,翁叔平禁不住气息一窒,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翁师傅,你心里头清楚!不光是船政,自海署成立以来,户部可给过海署一分银子?连海署衙员的薪俸都是本王薪俸里先行垫付的!哪个衙门成立时如同海署这般寒酸?”纯亲王怒道,“本王自打主管海署,也没少管你户部申请库款,结果户部给了多少?你翁师傅难道不知道吗?本王申请库款,是为了办海军!海军是定国是诏里明令要办的要务!户部给的那点儿银子,办公经费都不够,也能办成海军么?翁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则驳诘,临事而问船政,问海军,试问如此办理船政海军,倘日人再度以兵轮来犯,果足恃乎?”

“事诚急,复请便是了。”翁叔平朗声道,“计臣以撙节为尽职,我掌管户部,自然要仔细度量,将此有数之款,用于必须之处!而今海军已成,日人胆寒,再不敢来犯我海疆,自当缓办。现下非是户部不给海署拨款,实是户部无款可拨,户部但凡有款,是一定会拨给海署的!而今海署有款,而户部无款,移有余而补不足,理所宜然,还请七爷以江山社稷为重!”

“大胆!翁叔平!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教训本王了?”一向好脾气的纯亲王罕见的暴怒了,猛地一拍桌案,以手戟指翁叔平,怒骂道,“你一介腐儒,庸碌无能,把国库弄得如此空虚,还敢在本王面前逞口舌之能!早知你们这班人不过只会空谈,一任实事便现了原形!你干不了户部的差事,便回去好好的教你的四书五经!休要在本王面前罗唣!”

可能是过于气愤的关系,纯亲王的唾沫星子竟然溅到了翁叔平的脸上。

“户部要管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