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927部分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927部分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几个骨感特别强的漂亮的少数民族女人跳舞,什么舞他不知道,只知道在简单的两支鼓和两支唢呐强有力的民族乐曲伴奏下,她们的舞姿十分优美、迷人。可她们告诉他说她们的舞跳得很一般,歌舞团跳得好,可惜太注重形式和表演,失去了民族舞的原汁原味。少数民族人跳舞是欢悦的心情的再现,纯粹的自我发挥,肢体语言的交流。有点像迪斯科,没有死板硬套的动作规定,想怎么跳就怎么跳,随心所欲自己高兴舒服就行。她们说到了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二道桥子是少数民族人聚集欢快的地方,可以在哪里一饱眼福。

肉孜节是木思林的小年,少数民族人要放假三天,正巧赶上双休日,林逸青就一个人跑到二道桥子看少数民族人跳舞来了。

二道桥子是少数民族人的居住地,也是民族工艺品的大市场,民族食品、土特产的大市场,畏吾儿族话叫“巴扎”,就像林逸青老家的“集”。二道桥子是薪疆最大的巴扎,人们习惯说“去二道桥子”或者“大巴扎”。

果然这里的人很多,衣着打扮贵贱不等新旧不一,甚至脏兮兮的少数民族人满街都是。卖嗞嗞流油的烤包子的、香味入心扉的烤馕饼子的、香味扑鼻的烤肉的、抹满孜然粉和食用色的烤鸡的,大大的馕坑里香气四射的烤全羊,一二三个人烤全驼的、五光十色的抓饭、冒着热气的手抓肉,还有如粉块一样,上面挂满黄色红色装饰物的奇异的异域美食,哪样食品都让他感到馋涎欲滴。

在街上叫卖的奶疙瘩还散发着奶香,林逸青叫不上来名字的奇形怪状的民族食品,都很诱人,听不懂的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推着平板车卖榨石榴汁的、卖哈密瓜的、卖油馃子的、卖切糕的的连招呼都不打,直往人身上撞。

相对来说规矩一些的是人行道上摆地摊卖布、卖鞋子、卖手工民族工艺品的、卖小商品的,还有抱着自制的皮制品来回走动叫卖的,他(她)们还避让一点行人。

这几天的焦点当然是跳舞,街上不少宽敞一些的地方都成了舞池。敲得震人心痛的羊皮鼓,吹得人耳朵痛的唢呐,满街都是。

好奇的林逸青先挤进第一个人圈,见男女老幼几十个人正随着乐曲,踏着鼓点欢快地跳着,耸肩扭腰神态自如,摇头晃脑得意洋洋,抖手摆臂欢快流畅,踏步点脚轻快欢悦,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都让人感觉到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让人心动。

他看见的那几个青年,舞姿不仅娴熟流畅,而且很欢快。而那几个姑娘,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欢乐的海洋里翩翩起舞。那几个亮丽的少妇,身穿洁白的民族衣裙,宛如一只只美丽的天鹅,一会儿引吭高歌,一会儿舒展玉翅,一会儿梳理洁羽,一会儿轻迈修长的玉腿,无不展示出优美的身姿。

再到下一个舞池,人们也是在尽情地跳着。有一个老者,白发苍苍、银须飘飘,半闭双目,双手高举,打着响指,扭动着身躯,轻快地舞着,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两三个三四岁的小巴郎,走路的脚步还不稳,也跳动着生疏纯幼可爱的小舞步,像模像样的在大人们之间钻来钻去。

这里的舞蹈,远比电视上有情调,有韵味,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假的表演。舞者男女老幼参差不齐,衣着各式各样五彩缤纷,舞姿花样繁多,犹如一簇簇盛开的野山花,烂漫缤纷。

那时的林逸青看到了民族大团结的欢乐融合,心里想到的词也只有两个: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但是不久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他后来的几次入疆,基本上都要带上几条人命。

他现在还记得,那座小小的纵横也就五六条街道的县城。

就是在这个小县城里,

县城旁边有一个监狱,县里有一个看守所,县里驻守着武警一个中队,解放军的一个团部。那一年,境外潜回的极端分子与监狱里在押的几名被判刑的民族分裂分子秘密接上了头,策划了一次越狱。在下午外出劳动收工的时候在一个队里的数人突然向押送武警发起突然袭击,用预先带进的尖刀将两名武警杀害,夺取了两支自动步枪,40发子弹,然后对此队的服刑人员进行煽动,要求他们参与此次“起事”,在将拒绝参与“起事”的服刑人员杀害后,前往县郊的胡杨树林,与在此接应的极端分子汇合。得知消息后武警部队立即出动准备追击这批极端分子,武警部队的指挥员判断这伙极端分子很有可能将向喀什方向逃窜,遂全体出动进行堵截,出乎大家预料的是这群极端分子竟然没有向外逃窜,而是在公路袭击了警车杀死干警后杀回了县城,袭击了武警中队,将留守人员全部打死后,打开了军火库,取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包括自动步枪、手枪、手榴弹等,而此时的武警中队还在公路上准备设卡堵截。离武警中队两个街区的解放军团部听到了枪声,立刻进行了紧急动员,并向上级请示是否可以开枪,他们此时还不知道极端分子袭击武警中队得手并且沿街向东准备袭击县政府,极端分子沿街已经开始大肆屠杀,肆意开枪,有两名警察及数名群众被打死。解放军战士迅速占领制高点架起了两挺机枪,极端分子行进速度很快,已经进入了解放军的射界,此时林逸青和四名战士在未接到上级准许开枪的指示前,迅速用狙击枪和机枪开火封锁了前往政府的道路,事后证明他们这几个战士做的完全正确,否则极端分子一旦突破,不设防的政府必将被血洗,团部的另一部分战士也迅速的迂回到了极端分子的右翼,此时极端分子看到攻打政府的可能性已经没有并且后方已经被赶回的武警封锁,右翼和前方的解放军火力压制很猛,打死了他们很多的人,他们遂向北逃窜,最后被包围在了一个地势较高的牧场中,残余的几名极端分子借助地势不断开枪,投掷手榴弹,竟然一度使解放军的攻势被扼,但最终这些负隅顽抗的家伙全部被林逸青和另外两名狙击手狙杀。这次事件持续的时间很短,但造成了不少军警和平民的伤亡。以致于后来的追悼会上万人空巷,花圈从礼堂摆到了公路上,境外的极端组织也大肆宣扬此次事件,炫耀自己的功绩。但从那以后各自治州县吸取了血的经验教训,薪疆各地的驻防力量就变得很强了,再也没有给极端分子以可趁之机。

而这段难忘的经历,也是林逸青在平定薪疆叛乱时,坚决采取了铁腕打击的原因之一。

要想让薪疆获得真正的和平,就必须把罪恶产生的根源彻底清除!

“大人,抚台刘大人的遗骸,给找着了……”一名军官前来报告道。

“哦?在哪里找到的?”林逸青听到对方说找到了乌鲁木齐城破时力战殉难的薪疆巡抚刘金堂的遗骸,立刻追问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不能忘记的历史

《大乾帝国枪史》:节选:

“大乾帝国从近代至今装备、制造轻武器的历史中,机枪无疑是最灿烂辉煌的一章。帝国新海军的缔造者林义哲将他对自动机械的迷恋诉诸于武器制造,并孜孜不倦地从欧洲和美国顶级发明家手中攫取技术专利,尽管有时候手段不见得体面。”

“他的第一个成果是加特林式转管机枪。帝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蒸汽炮舰‘万年青’号搭载了三门最初型号的产品,在试航时便对福建省沿海猖獗的海盗们进行了可怕的打击。但据当时在舰上的法国顾问描述,这个显赫的战绩其实得来地凶险万分。这艘吃水很深的蒸汽炮舰忙于追击海盗却一头撞上了布满暗礁的浅滩,船身严重地歪向左侧,两舷火炮都失去作用。乾国海盗的快艇立刻四面围拢上来,展现出丝毫不亚于巴巴利海盗的凶悍劲头。然而‘万年青’号没有重蹈‘费城’号在的黎波里港湾的覆辙,束手待毙。林指挥水兵用安装在桅盘里的加特林机枪进行反击,短暂的一刻钟内,13艘海盗快艇沉没或被击毁,击毙了不下100名海盗。办到这一切的只是三挺加特林转管机枪。而此刻这种机枪的发明者,专利持有人理查德。乔丹。加特林却正在为他的机枪的销路而发愁。当他发现林用他的发明为自己博取了战功和荣誉后,感到既困惑又愤怒,便赶去乾国福州试图得到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在那之前并没有任何一家外国军火制造商向乾国出售过加特林机枪。”

“林是如何制造出第一挺加特林式手摇机枪至今仍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他肯定从通过在华的西方人知晓了加特林的发明,并搜集了不少信息。因为加特林从9062年起就不断地在为他的机枪做宣传,公开了很多构造和制造技术上的细节。综合帝国的各种档案记载就会发现林的手摇转管机枪完全是些七拼八凑成的货色。9065年,两江总督曾伯函从美国订购了一批斯普林菲尔德9065式后膛步枪用以装备他的湘系陆军。但第一批订货抵达上海后,被发现是用联邦军在内战中已使用过的步枪翻新改造的,于是后续订单取消了。这100支步枪,4000发。58口径米勒式边缘发火子弹就一直丢在南京军械库里无人问津。林通过他的家族与曾伯函的特殊关系索取到这批步枪,拆下枪管和击针,加上用船厂机器加工的零件拼凑出最早的一批加特林式机枪。这些自制机枪的可靠性无疑是值得怀疑的,。58米勒边缘发火弹也并不十分适用,当加特林博士到来时,它们的制造已经停止了。”

“理查德。加特林博士在访问林之前事先与美国驻福州的领事见了面。无疑,他原是企图通过美国领事向林和其他乾国官员施压,迫使他们就侵犯自己专利一事作出赔偿。但已经欠下一大笔债务的加特林博士最后却改变了初衷,将手摇转管机枪的专利出售给了林。这以后所有福州生产的加特林式手摇转管机枪都被冠以‘林加特林’式机枪的名称。”

“第一种量产型,又称9071式林加特林机枪由福州马尾的船政局公司枪炮厂生产。这家日后名满天下的军火公司当时还只是造船厂附属的一个小车间,生产能力相当有限,所以首批量产机枪的枪管和撞针都从雷明顿公司进口。9071式林加特林机枪有10支枪管,发射。5070中央发火枪弹。林义哲的机械设计才能表现在他为机枪设计了与枪机回旋装置同步转动的弹盘,最初可以容纳200发。5070弹。如果全速摇动手柄,20秒钟就足以打光一个弹盘。这种供弹方式比原有的重力式供弹具优越得多。”

“9071年式机枪完全是为海军设计的,但大乾帝国的陆军将领们也争先恐后地订购这种‘像雷电一般迅猛暴烈的枪’。架设于独轮手推车上的加特林机枪很快成为在乾国的西方人眼中最古怪而有趣的景致。可是林的小工厂即便满负荷运转也不可能满足陆军将领们的需求,他们便转而向柯尔特公司够买。58口径和1吋口径的加特林机枪,也就是当时美国陆军装备的型号。1吋口径的柯尔特机枪特别受到一些帝国陆军将领的追捧,因为在他们眼中机枪就是一种轻型火炮。当然在马尾工厂推出1。57吋(40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式机关炮后,1吋加特林式机枪很快除了美国陆军以外便无人问津了。”

“为了确保自身利益,林义哲索性将林加特林机枪的生产特许权转交给位于法国乐魁索的施奈德公司,因为它同福州船政局公司有紧密的商业合作关系。施奈德公司迅速将此种优良的武器推向全世界。比如9082年入侵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军在泰勒凯比尔击溃阿拉比帕夏的军队,英国人发现从埃及人手里缴获的9071式林加特林式机枪全是施奈德公司的产品。”

“奇怪的是法国陆军对在本国生产的林加特林机枪视若无睹,他们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改进早已落后的利飞式排枪,原因是它曾使9070年面对普鲁士精兵的法国陆军转败为胜。然而利飞排枪在漫天黄沙的北非表现得极其糟糕。在9081年占领突尼斯的行动中,一些法国军官只得自费购买施奈德制造的机枪装备给自己的团,因为后者即使在恶劣的沙漠环境里也能可靠工作。法国海军倒是对林加特林机枪颇感兴趣,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样出自福州的哈乞开斯五管机炮。”

“日本在9074年对乾国苔湾岛发起的那次冒失的入侵失败后,被迫支付高额的战争赔款。赔款中相当一部分被帝国朝廷拨为海军军费和造船厂的建设费用。船政局公司枪炮厂终于得以从造船厂中分离出来。他们制造的9076式林加特林式机枪在同年费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全世界的瞩目。9076年式机枪的枪管减到5支,枪身减重到90磅,装配在简单而又稳固的三脚架上以便向四周迅速回转扫射。减少枪管的机枪运转地更快了,能持续稳定地达到每分钟700发的射速,为此新设计的弹盘把容弹量增加到了400发。机枪的三脚架上还增添了锁定装置,可以在射击时将枪身固定在某个俯仰角上,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船政局枪炮厂为9076式机枪特制了大威力、后座力巨大的。50口径枪弹。”

“配备9076年式林加特林机枪的枪弹是用。5090夏普斯猎牛弹改造的,弹壳加长到3。25吋,容纳140格令黑火药。其威力之大,在美国举行的公开表演中,射手操作机枪一轮速射便将400码远处一株粗大的山毛榉拦腰打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海军所用的机枪弹配备了特制的穿甲弹头,其实是将硬钢弹芯包裹在铅质被甲中,露出淬硬的弹尖,足以在600码距离上穿透鱼雷艇薄弱的船壳。”

“帝国陆军与海军对机枪这一威力巨大的武器的运用起初是相同的,即将其视为野战炮火力的补充。9074年台湾战役中,帝国海军陆战队便运用9071式机枪成功压制了日本军队的炮兵阵地。但这一战果是在特殊条件下取得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远征军仅带来了射程较近的山炮。西方军事观察员们更为注意的是,林加特林机枪猛烈的火力轻而易举地遏制了日军的决死反击。当陷入绝境的日本士兵挥舞着步枪、军刀,以一种陷入毁灭前的狂热发疯似地冲上来试图进行白刃战的时候,一些帝国淮系陆军的官兵吓得逃离了阵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