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强国梦 >

第68部分

乱世强国梦-第68部分

小说: 乱世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尔典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戴上礼帽,向袁世凯告辞,临别时很有深意地说道:“老朋友,或许象我这样审时度势,是个好的选择。在还有部分实力的情况下屈服,总比什么都没有之后再乞求好很多。”
    袁世凯心不在焉地将朱尔典送走,转身返回屋内,焦急地问道:“杏城,出了什么事情?”
    “湖北革命军突然发起攻势,由于使用了铁甲车,第一军猝不及防,三道桥失守,敌人分三路正向孝感合击。”说着,杨士琦将手中的电报向袁世凯一伸。
    “铁甲车?”袁世凯吃了一惊,接过电报,仔细看着,电报不长,叙述也不完整,看来连正在作战的冯国璋也没完全搞清楚是什么状况。革命军的力量在不断加强,这他是知道的,而冯国璋的电报中却是不断的战损,但他还是认为在短时间内,久经训练的北洋军能抵挡住拼凑的革命军的进攻。而电报中有些惊慌的语气却让袁世凯感觉不妙,难道军心士气真的如冯国璋所述,下降得如此严重吗?
    “发电报,询问详细情况。”袁世凯将电报将桌上一扔,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敌人有多少兵力,三路进攻哪路为主攻,连基本情况都没搞清楚就惊慌失措,冯国璋还算是个军人吗?”
    ………………
    第二卷 大潮 第九十四章 猛攻
     更新时间:2010…9…5 21:37:10 本章字数:2357
    枪炮声响成了一片,硝烟和火药味弥漫在战场上,铁甲车象一头无坚不摧的怪兽,周身喷吐着死神的火焰,嘶吼着,咆哮着,在高高的铁路路基上居高临下,开动着,用机枪,用火炮,屠戮着四散奔逃的北洋军士兵。
    事实上,当北洋军遭到了空前的火炮轰击和飞艇轰炸后,这辆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铁甲车又突然出现在北洋军面前时,所有人都蒙了。铁甲车就这样喷吐着子弹和炮弹,肆意屠杀着,将北洋军的防线捅了个窟窿。而紧跟铁甲车从突破口蜂拥而入的是粤军的两个旅,他们的目标是向前,向北,直捣孝感。湘军、鄂军、赣军、川军、黔军,两万多革命联军的蓄势已久的全面的凶猛进攻,完全不是王占元和陈光远的两个残破的混成协所能够阻挡的。加上火炮因为躲避空袭而被隐蔽起来,仓促之间难以投入战半,空中两架飞艇还在扔着炸弹,不断消磨的军心士气终于完全丧失。勉强支持了一个小时后,北洋军在三道桥的防线开始全面崩溃。
    兵败如山倒,丧失了战斗意志的士兵,就是一群落荒而逃的绵羊,脑子里就只会剩下逃命两个字而已。
    扔掉了枪支,背包,子弹盒,扔掉了身上的累赘,还有军人的尊严和勇敢,北洋军士兵象被恶狼追赶的绵羊,连回头的勇气也没有,仓惶地向北逃窜。身后是穷追不舍的革命军士兵,是不断响起的枪响,是闪亮的滴血的刺刀,是声震四野的喊杀声。
    败了,完了,王占元在几个卫兵的保护下,向北方逃跑,心里不停地发出哀叹。腿快的败兵不时从旁边超过,却没人再理会他这个协统。坚决守住三道桥,等待形势之变化,冯国璋的话语还在他耳旁回荡。果然,形势发生变化了,革命军利用这段时间加强了训练和组织,补充了足够的弹药,终于发起了凶悍的进攻。而北洋军在这段时间里则不断承受着空袭的打击,补给也因为孝感被轰炸或孝感至武胜关的铁路被破坏而时断时续,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而原来占优势的火炮不是被飞艇摧毁,就是被迫分散躲藏起来,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集团火力。更可恨的是飞艇还经常在夜间飞出来骚扰,弄得人连觉也睡不好。
    这些情况他和陈光远不是没向冯国璋报告,但得到的命令依旧是“坚决守住三道桥”。可笑啊,为第一强军的虚名所累,知己不知彼,嗯,应该是连自己的实力都不了解。堑壕战,空袭战,骚扰战,铁甲车冲击战,心理宣传战,水陆空协同战,对没有经过实战考验的北洋军来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第一强军,狗屁!在操演中动作整齐、井然有序,再加上装备精良、炮火猛烈,光有这些就足够了吗?王占元脚下麻木地走着,脑海里却不由得浮现起这个疑问。
    唯武器致胜论,当然不对;而唯精神致胜,也不全面。一支强军的标准应该是两个方面都需要完备的,但肖志华认为,精神和意志应该更为重要一些。简单地汇成一句话,当兵就别怕死。
    而此时,孝感的冯国璋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指挥部内踱来踱去。与前线的联系突然中断,而且很长时间没有恢复,这使他搞不清前线到底战况如何,只能派出骑兵,前去打探消息,并命令所属的北洋军加紧警备。
    孝感作为清军第一军的大本营,革命军的飞艇当然没有放过这个目标。第一次空袭就把辎重仓库炸了个底朝上;第二次是夜间偷袭,使根本没有灯火管制概念的兵营发生了大混乱;第三次则得到了准确情报,对冯国璋的指挥部进行了斩首行动,可惜没成功,但也炸死炸伤了不少军官,使他切身地感受到了前线官兵的困难。
    而威胁不光是来自空中,数支小股武装的骚扰和袭击也令冯国璋极为头痛,不得不抽出部分人马确保铁路,保证大军补给线的畅通。但防得住地面,防不住空袭,孝感至武胜关的铁路频繁被炸断,调来的铁路工人修不胜修,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第一军的作战能力。
    仗是这样打的吗?这些日子,冯国璋不停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天上,地下,无所不在,这样的战争模式他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但对己方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重炮,把只有禁卫军才配备的重炮调来,就能扭转战局吗?恐怕空中的威胁足以让重炮也失去用武之地,对此,他搅尽脑汁,也没想到应对之策。
    战争中最郁闷的便是看得见敌人,却打不到。冯国璋走出指挥部,深深吸了口清新的空气,想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一些。由于担心轰炸,他的指挥部已经搬出了孝感,现在是在城外一个小山坡的树林里。
    老帅肯定不相信这些情况,不明白战争的双方力量和士气正在发生着变化。冯国璋搓着手,望着南面,革命军还有什么样的新武器没拿出来,这场战争,已经由平面转为立体,而我们有些轻敌,有些疏忽,甚至有些落伍了。
    远处突然冒起了一股黑烟,并且越来越近。那是铁路线,应该是火车,从南面开来的火车,冯国璋有些纳闷。但不等他想得太多,为防空而搭建的木制了望塔上便响起了尖厉的哨声。飞艇,该死的飞艇又来了。
    冯国璋伸手接过急步走出指挥部的一个参谋手中的望远镜,向天边望去。
    三艘飞艇以极快的速度正沿着铁路向孝感飞来,而随着尖厉的哨声四处响起,北洋军开始躲藏隐蔽,几次被炸多少也让他们长了些防空的经验。
    炮声突然响了起来,紧接着是密集的机枪,从火车喷出的黑烟来看,它的速度缓慢了下来,但正是那里,似乎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怎么回事?”冯国璋伸手一指,厉声说道:“马上去看看。”
    没等前去察看情况的参谋回来报告,一个满脸是血的军官在几个卫兵的搀扶下赶了过来,来到近前,嘶哑地汇报道:“统制大人,标下是骑兵队王大猛,在前往三道桥途中突遭乱军袭击——”
    “敌人有多少?”冯国璋吃了一惊,打断了王大猛的话,直接问道。
    “那个,是火车,哦,是全是铁板做的火车,里面有机关枪,有火炮——”王大猛比划着描述道。
    冯国璋皱着眉头,突然叫道:“铁甲车?你看到的是铁甲车——”他象是想到了什么,霍然回头,紧盯着枪炮声大作的方向……
    第二卷 大潮 第九十五章 大胜
     更新时间:2010…9…5 21:37:11 本章字数:2090
    “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象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在此次进攻中,革命军展示了非常大胆的战术运用,在飞艇和铁甲车的掩护下,两个精锐旅深入敌军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陷于瘫痪和恐慌。而革命军集中飞艇打击对方的重要军事目标,并造成敌人在供给、士气、装备上的损失,也显得卓有成效。一个弱国的战术引起各国列强的注意,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摘自德国军事顾问肯豪森《我在中国的六年》
    不管外界怎样评论,冯国璋和他的第一军败了,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败在铁甲车和飞艇的震慑下,败在革命军最能打的两个旅强袭下,败在通过铁路线迅速增援而来的革命军炮兵轰击下。
    不过,在败退之前,他还是匆忙发了描述大概情况的电报,并炸毁了一段铁路以阻挡铁甲车。即便如此,在革命军狂猛的追击中,在小股武装的不断袭击下,北洋军依然损失惨重,安全撤至武胜关的不足四千人。
    虽然段祺瑞的第二军还坚守着武胜关,虽然毅军正奉命由直隶南下迎战,虽然北京还有禁卫军,还有宗社党拼凑的一万多名旗兵,但此次大胜带来的冲击却是异常震撼,更影响着各地的局势。
    首先是正在南下的第二十镇,在辽南停下了脚步,明显观望起来。姜桂题的毅军的行动也缓慢起来,逡巡于直隶,迟迟不进入山东解济南之围。与革命军正在潼关作战的清军赵倜部,在得知有湖北革命军从襄阳进入河南境内后,立刻向洛阳撤退。
    北洋军是最强的,起码现在名义上是清朝的最强军,它的失败极大地震慑了忠于清朝的各路人马。而对于革命军来说,则是振奋士气军心的良药。
    紧接着,好消息接踵而来,西路军在乾州击溃陕甘总督丰允所部,马安良率部分甘军反正,击杀甘肃提督张行志,引导革命军攻入甘肃,追着丰允的脚步,向兰州挺进。东路两军会师济南,猛烈攻城,城内革命党也趁机响应。城内原来驻军以代理统制吴鼎元为首,标统张树元、管带方玉普、教练官孙家林等,见革命军势大难敌,深恐受张勋所累,为革命军所不容。巡抚胡建枢也在寻找出路,与这伙人一拍而合,假意宴请张勋,然后席间突然发难,擒拿张勋后,开城投诚。济南被革命军攻取,北上直隶的大门已经打开。
    酽酽的一片夜色,分不清哪里是江面,哪里是天空;哪些是天上的星星,哪些是江中的灯火。睡着的长江,虽然恬静,毕竟少一点阳刚之美,这种怅然一直萦绕在杨度的心头。
    “武胜关虽仍在段祺瑞手中,但是否夺取已经不重要了。”肖志华缓缓地说道:“后路有被我军切断的危险,恐怕段祺瑞正在策划撤退的事情呢。但他能撤到哪去,回北京继续给满清当狗?呵呵,袁项城此时若还没有决断,我想以后也没有再谈的必要了。”
    以势压人,这是强者的权利。杨度对此很是无奈,但他和袁世凯私交颇深,关系非同一般,又怀有知遇之感,还是想替袁世凯多争取一些条件。
    “袁项城有深谋远虑,且早有归顺之心,只是革命军逼之甚紧,又关闭停战谈和之门,方才至此,非项城之过也。新政府初立,也正需要袁项城此等老成且阅历丰富之人。”
    “这些说起来很是没趣。”肖志华冷笑道:“早有归顺之心,便会让冯国璋猛攻革命军?至于停战谈和,不过是想为北洋军和袁项城自己谋取利益。有些事情,一揭开盖子,便是掩不住的龌龊,还是不提为好。你且看看现今向革命军投诚的各位将领,临时政府都既往不咎,给他们一个自新的机会,也因人酌情作了适当安排。袁项城先谈条件后投诚,本身就是存心不良。北洋军横亘于前,已经给革命进程造成了阻碍,与革命军激战,更是犯下了严重罪行。多少革命战士为此牺牲了生命,多少财产因此而损失,若是都一一统计出来,杀袁项城十次亦不为多。如今还要讨价还价,未免太不识相了。”
    “那总要给个保证吧,否则袁项城,北洋军将士如何安心?”杨度坚持道。
    “革命军的纪律就是保证,革命党人的胸怀就是保证。”肖志华毫不客气地说道:“如果袁项城想步张勋之后尘,北洋军若想学辫子军,那就继续迁延下去好了。”
    杨度无声地叹了口气,革命军真是得势不饶人,难道就不能退一步,把优惠条件先拿出来。
    “不过,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些私密消息,这样皙子兄也好向袁项城有所交待。”肖志华稍微缓和了语气,说道:“如果北洋军反正投诚,并能在迫清退位上立功,政府中一个总长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杨度眼前一亮,虽然这是私下透露,但依肖志华的地位,那就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这样自己就可以勉强向袁世凯交待了,无条件投诚,跟无条件投降也没太大区别。他试探着问道:“如果再加上毅军呢,还有东北的第二十镇。”
    肖志华皱起了眉头,沉思了半晌,说道:“最多再加两个次长,这是最后的底线了。但第二十镇不能离开东北,那里需要中国军队。”
    “明白了。”杨度点了点头,肖志华将中国军队这几个字咬得很重,傻子都能听出来在防着东洋小鼻子,也只有他们在东北的势力最大。
    北洋军的威风已被打下,如果再能将其改造成真正的国家军队,倒也是一件幸事。中国人的血,流得已经够多的了。
    第二卷 大潮 第九十六章 中英会谈
     更新时间:2010…9…5 21:37:11 本章字数:2159
    中国有句古话:闻名不如见面。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与临时政府外交全权代表肖志华终于在武汉开始会谈,一方是在中国势力最大的列强,一方是即将执掌中国政权的新政府,会谈的内容和成果必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
    审视,两个人都在审视着对方,气氛很凝重,见面后惯例般的寒喧客气后,会谈便陷入了沉默,谁也没有抢先说话,但两个人都从对方的表情和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别样的感觉。
    朱尔典稍显无奈,但还带着一些固有的傲慢,不过他下意识地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