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 >

第368部分

奸臣-第368部分

小说: 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挥薪系耐裨迹缃裾庠鏲hūn之际,除去王府之内,四下里竟是看不见多少绿sè……孤原本还想请诸位城外shè猎,奈何两个镇守太监全都是丝毫不肯通融,孤一个天潢贵胄,说起来也和囚徒差不多。”
    “殿下千万不要如此妄自菲薄,您品格贵重,只是如今还未遇到腾飞之机罢了。”
    宁夏卫学的廪生孙景仁早知道朱寘鐇的脾气,此时立时笑吟吟地奉承了一句。紧跟着,其他两个廪生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好容易把朱寘鐇逗开了怀,都指挥使周昂就沉声说道:“对了,刚刚得到消息,平北伯徐勋已经到了延绥镇,听说杨一清陪着正在巡视沿线各边防,不久之后应该就会到宁夏镇来。今早总兵府还在商议如何迎接,极尽殷勤之能事。”
    一个只有自己年纪一半的毛头小子,如今却凭着皇帝宠信权倾朝野,朱寘鐇这个货真价实的龙子凤孙自然想想就觉得憋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后,他就嗤笑一声道:“皇上年轻,信的不是阉宦,就是此等跳梁小丑,还一本正经让人前来巡边,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宁夏镇的这几个大将非但不知道节制,而且还一心想着巴结,这世道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殿下,这位平北伯虽是凭借圣眷起的家,但也是凭着军功才能在朝中站稳脚跟。依我看,他这次来陕西,恐怕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十有**是想借机再捞边功。”
    孙景仁这么一说,朱寘鐇的酒立刻醒了一半,使劲摇了摇头后,他就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此说来,这位平北伯此来,陕西又要打仗了?”
    见在座众人几乎都是同一反应点了点头,朱寘鐇立时叫来侍女服侍自己洗了脸,又叫来一碗醒酒汤灌了下去,他便目光炯炯地说道:“这几年陕西虽说太平了一阵子,可上头一会儿屯田,一会儿打仗,一会儿筑墙,卫所军士已经是不胜其烦。要是这位平北伯一来便一心想着打仗的消息传扬出去……”
    他不过是露出了个由头,下头众人立时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
    徐勋这一走便是将近一个月,京城上下最感惬意的是刘瑾,最焦头烂额的,却非李东阳莫属。倘若不是朝中林瀚张敷华屠勋谢铎这四位是结结实实的徐党,有些事情还敢据理力争,他和王鏊区区两个人要和好稀泥简直是做梦。这一天,当刘瑾又把一份边镇屯田的条陈通过焦芳丢到他的面前时,他简直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
    这个刘瑾……他知不知道这么多新政一一施行下去,下头是要翻天的?
    “元辅,皇上召见。”
    李东阳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排除掉脑海中隐隐约约的烦躁,跟着那位前来通报的内阁中出了直房,等到了文渊阁外头,见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小火者,他不免眉头微微一皱,这才开口问道:“未知皇上何事召见?”
    “平北伯送回来了大同边备图,皇上请元辅前去咨议。”
    一听到徐勋的名字,李东阳顿时又是脑袋隐隐发胀。徐勋人不在,朝堂上留着代理人,这对他来说总算有个扛压力的分担人,却是不坏,可徐勋频频用驿马加急送回来的这些图籍和边备情况,却让他很有一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他在阁十几年,不曾历事兵部,也不曾有过巡抚边镇的经历,即便不可能真的一点都不了解兵事,可终究谈不上专家。为了应对朱厚照层出不穷的疑问,他不得不从兵部职方司紧急调出了几份详细地图恶补,须知内阁可不是只料理兵事,他的案头堆满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了!
    话虽如此,李东阳仍是不得不打起jīng神。然而,从前弘治年间召见多在文华殿,接受顾命的时候则是在乾清宫,这都是在内宫中,往来还方便,可如今小皇帝动辄西苑召见,而内宫不得骑马,他这一程走到西华门,背上就有些汗渍了。等到出西华门上马后随行到了太液池边凝翠亭,他一看到朱厚照面前案头铺满的地图,忍不住就叹了一口气。
    要是小皇帝多多关心天下民生,而非仅仅边务,那该有多好?
    “李先生来啦!”
    朱厚照自然不会理会李东阳的郁闷和愿望,一如既往笑嘻嘻地招呼了一声,随即指了指一个位子让李东阳坐下,又一摆手让闲杂人等全都退开老远,他方才看着李东阳,一字一句地说道:“李先生,今天朕召你来,是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商量。你觉得咱们把河套收回来,怎样?”
    李东阳尽管早就习惯了朱厚照说大事亦是轻描淡写的口气,可此时此刻,听小皇帝仿佛在探讨下一顿吃什么的口气探讨一片千里之地的归属,他仍是忍不住一阵胸闷。可这事情毕竟是杨一清曾经写信和他探讨过的,因而他定了定神,便徐徐开口说道:“皇上,杨邃庵也曾经和臣商量过此事,此前既然允了他修筑边墙,此事自然可行,但还得缓缓图之。”
    “不能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眼下是最好的机会!”
    朱厚照盯着李东阳,信手将一沓东西丢到了这位内阁首辅面前,“这是徐勋离京之前做的计划,还有杨一清的急递,你看看!”
第五百九十九章 烽烟乍起,歌舞疾
    第五百九十九章
    烽烟乍起,歌舞疾
    天下十三布政司,锦衣卫也在这十三个布政司各设有卫所,以千户总领一地侦缉事宜。至于其他各式各样领着锦衣卫衔头的百户千户甚至指挥使等等,往往都是和当初钱宁似的只领一份俸禄,丝毫没有任何实权。这榆林虽然是延绥镇的治所,可又不是陕西布政司的首府西安,在这儿管事的不过一个百户,下头却没有一百号人,总共也就是十几个人听吩咐
    如今京城里又是东厂又是西厂又是内厂,锦衣卫治小儿夜啼的名声早已经是过去式了!
    这会儿百户叶全便jīng打采地和几个手下玩着叶子牌,当他随手丢下一张牌时,其中一个总旗突然眼睛一亮,笑嘻嘻地将面前的牌一推道:“头儿,多亏了你这张好牌,我成了!”
    一听这话,其他两人顿时骂骂咧咧,而叶全瞪着眼睛盯着对方那一副好牌看了老半晌,嘴里骂了一声晦气,随即却懒洋洋地往椅背上一靠。三人作为心腹,都知道上司是费尽心机想要调到西安府去,却一直都没成功,刚刚那胡牌的总旗便劝道:“头儿,听说朝廷派来巡边的那位平北伯刚刚到咱们延绥镇。这是天子面前的第一红人,您与其在西安那一头使劲,不如在他上头下下功夫?”
    “那一位前头有多少人逢迎,你没见总兵府的门前有多少军官围着想要递手本入见?”叶全没好气地摇了摇头,随即意兴阑珊地说道,“再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我有多少斤两你们也都知道。人家少年得志,要的是有本事的人,我只是想着回西安府那边混着养老,腾出的位子来让祁老三顶上去。到总兵府去凑热闹,没来由让那些人继续取笑咱们锦衣卫!”
    “唉,听说就连咱们叶大人在京城也不大得意了,远不如东厂西厂内厂的声势。”叶全属意接位的祁老三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头儿,听说你还是叶大人的本宗亲戚,当初怎么就没想过走一走那门路调回京城去?”
    “叶大人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别说早已是出了五服的同宗,就是嫡亲兄弟,他照样不让人染指北镇抚司,我算什么!”叶全随手把面前那一堆臭牌一推,旋即就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道,“总而言之,锦衣卫在别的地方名头好使,在这延绥镇是个军官都比我大!与其如此,锦衣卫还不如撤了这延绥镇的分所,正好省两个钱!”
    话音刚落,背对着门口的他就觉得其他三人面sè有异。他突然一个激灵转过身来,却发现一个陌生的年轻人站在门口,而外头派着看守的那个校尉脑袋垂得低低的了,根本不敢看他的眼睛。此时此刻,他想到自己四人刚刚说的话兴许都让人给听去了,一时只觉得头皮发麻,好半晌才讪讪地上前两步,拱了拱手后就低声下气地问道:“敢问尊驾是……”
    “看来,这锦衣卫设在榆林的分所,倒是挺悠闲的。”
    曹谦和王景略带着十几个人从延绥镇出长城之际,杨一清和镇守延绥总兵官张安商量调兵事宜,徐勋却是轻车简从地来到了锦衣卫设在榆林的分所。他只瞥了叶全一眼,就把目光移到了其他三人身上。又扫了一眼桌子上那一副叶子牌,他这才淡淡地向叶全问道:“刚刚听你们几个说话的口气,这儿话事的人是你?”
    “正是卑职。”叶全此时已经品出了滋味,知道来人身份不凡,说话一时更加小心了些,“这位大人有什么吩咐?”
    徐勋见四下里没有什么别的椅子,索xìng就在刚刚叶全那张凳子上施施然坐下了。这时候,其他三个人方才恍然醒悟,慌忙一个个站起身来。而他沉吟片刻,就随手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片丢在了桌子上:“看看这个。”
    尽管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何方神圣,但叶全仍是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只手捻起了那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片,深深吸了一口气后,他方才将其展开了来。然而,内容如何他尚来不及看到,那一方北镇抚司的铜印就一下子让他骇得头皮发麻。
    谁都知道,尽管如今掌北镇抚司的是李逸风,可凡事都不会越过叶广做主。更何况,这一方铜印下头,还有那个龙飞凤舞的叶字!
    于是,他根本没有去看上头的内容,直截了当地奉还了那张纸片,又屈膝下拜道:“卑职参见上差!”
    叶全这个头头都跪了,刚刚玩牌的另三人也好,那门口的军士也好,全都慌忙一块跪了。这时候,徐勋方才直截了当地问道:“宁夏镇锦衣卫分所的情形,你们谁知道?”
    这位不知根底的贵人居然在延绥镇锦衣卫分所问到宁夏镇那边的事,一时众人不禁面面相觑。百
    度
    搜
    索快速进入本站然而,察觉到气氛仿佛有些僵冷,叶全连忙抬头说道:“回禀上差,宁夏镇锦衣卫分所比咱们这儿的人还少,统共也就是不到十个人,百户万流芳年前病死了,至今还未有人递补百户。那边宗室藩王极多,总兵府和宁夏镇的军官素来又桀骜,rì子素来很不好过。”
    没想到素来名声在外的锦衣卫,在延绥镇宁夏镇这样的边镇,却是如此吃不开!
    徐勋的脸sè一下子yīn沉了下来。他建立军情局,旨在军情而不是侦缉官民,本意是他手中还有锦衣卫和西厂能用,用不着重复浪费资源,可没想到关键时刻竟是派不上用场。
    他这脸一yīn,叶全却是更加战战兢兢了起来,犹豫了好一会儿就硬着头皮说道:“启禀上差,当年王越王总制经略陕西的时候,曾经用咱们分所中的校尉和卫所中的一些老军为间者,剪除虏寇侦骑,还有截获他们的辎重等等。后来王总制坏事的时候,因为卑职的前任和几个下属那会儿担心为他连累,所以多有向巡按御史科道言官等等提供王总制冒功的罪证,一度还连累了不少卫所军官,所以延绥镇也好,宁夏镇也好,咱们锦衣卫素来不受待见。”
    竟然还有这样的过节!
    徐勋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沉声问道:“王总制已经去世多年,如今陕西三镇仍是敌视锦衣卫?”
    “是……”说到这个,叶全只觉得有些难以启齿,可联想到万一这位贵人要办的事情却办不成,到时候迁怒于自己,他索xìng《《》》道,“要说王总制当年在陕西的时候,胜仗打了不少,又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但使为他赏识的,从一介军士直接提拔为千户的都有,打完仗向朝廷请功时亦是不遗余力。如今三镇总兵府中的不少百户千户,都是他麾下出来的。自打他走了之后,军中军纪败坏,冒功糜饷,cāo练怠惰……而那些军官因为都是他提拔上来的,之后升迁之路很不顺利,所以不少深恨咱们锦衣卫的同时,也都对朝廷颇为不满。”
    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啊!
    徐勋在心里感慨了一句,随即想起几个人已经在地上跪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说道:“起来说话!”
    有了这么一句话,叶全方才心头稍安,谢了一声后扶着有些僵硬的膝盖起了身。偷觑了徐勋一眼,他又低下头毕恭毕敬地说道:“上差若是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卑职。虽说卑职麾下人少,但一定尽力而为。”
    徐勋正要开口,就只听外头传来一阵响动,紧跟着,却是一个护卫亲兵快步进了屋子来,按着刀柄一低头后朗声说道:“大人,总兵府来人,杨总督请您立时回去!”
    一听是杨一清让人来请,徐勋知道必然有什么大事,收好此前离京之前向叶广讨来的这一张纸便往外走去。临到门口时,他方才停下脚步,头也不回地说道:“回头你把这些下属都收拢了,然后你自己到总兵府来一趟,我有要紧事情吩咐你!”
    “是是是!”叶全连声答应,眼见徐勋提起脚要迈出门去,他陡然之间想到了最重要的一节,慌忙开口问道,“敢问上差尊讳,卑职到总兵府该如何说?”
    “就说是平北伯徐勋让你来的!”
    直到那一行人已经都出了屋子,叶全方才如梦初醒。眼见其他几个下属都看着他,他才使劲拍了两下脸,很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刚刚他自称……是平北伯徐勋?”
    “头儿,你应该没听错,我也听见了!”
    “我也听见了……”
    “老天爷,原本就听说这位主儿年轻,谁知道竟然能年轻成这个样子!”
    就算再年轻,就算是别人口中的暴发户,可那身份天差地别摆在那里,刚刚叶全答话的时候,只觉得腿肚子都有些抽筋,此时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他反而释然了。然而,想到徐勋并非锦衣卫的正管上司,自己却吐露了那么多要命的话,他忍不住又生出了几分惴惴然来。
    而徐勋一路快马加鞭赶回总兵府的时候,却一直都在思量叶全所说的那些话。
    陕西三镇一直都是虏寇入寇的重灾区,几乎大仗小仗年年有。而由于秦汉唐几代都是把国都定在这附近,数砍伐早已将这片昔rì的沃土变成了如今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每年转运陕西的粮食要耗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