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东瀛娱乐家 >

第164部分

东瀛娱乐家-第164部分

小说: 东瀛娱乐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夕纪。

    因为唱片店和艾回达成了合作宣传的缘故,工藤保雄无法在店里播放叶昭的单曲。但是作为最忠实的歌迷,他还是趁着店里的营业高峰到来之前,将叶昭的两张单曲拆开,用自己的cd播放器分别先听了一遍。

    首先听的是《kiseki》,早在收到官方俱乐部的来信的时候,他就对这首叶昭特意提到的作为实验发行的单曲兴趣浓厚,想要知道他到底玩了怎样的点子。

    把唱片放进cd机,戴上耳机,摁下播放键,温暖而又元气的旋律响起,工藤保雄不禁想到,不愧是那位叶昭桑,在旋律方面,永远都不会让人失望。

    当然,他也仔细留意着那其中可能带有实验意味的部分,而用不着他刻意去感受,很快那部分有别于他从前发行的曲子的不同就出现了,那就是多重录音的处理手法,raprock的元素,以及有别于现在流行的畅销曲的旋律结构。

    “真有趣……”工藤保雄忍不住小声说道。

    明明听上去每一段之间的衔接都好像很松散,但是又很奇妙的紧紧相连着,就像是有什么魔法蕴含在其中似的。

    “歌词也很令人感动……元气满满的,配上这个旋律,感觉身体里充满了力量啊。”

    就在他思索着的时候,不知不觉,这首《kiseki》已经播放结束,但是就像是沉浸到了这旋律当中似的,直到第二首歌响起的时候,明明耳机里传出来的是另外的旋律,他却仍未从这首《kiseki》的余韵当中走出,脑中回荡着的,还是那带着魔法的旋律。

    听完这张《kiseki》,工藤保雄又把那张《大阪lover/永远にともに》放进了cd机。

    和这首新潮的《kiseki》比起来,《大阪lover》和《永远にともに》这两首歌就属于比较“正统”的那一种了。

    就旋律来说的话,这两首歌一点也不输给之前的那首《kiseki》,《大阪lover》朗朗上口却没有口水感,是首非常适合传唱的歌,《永远にともに》则抒情意味浓厚,歌词质朴感人,绝妙的平衡感让工藤保雄在心里再一次对叶昭感到佩服不已。

    ……这个人,还真的是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

    可是,尽管这两首歌非常优秀,让工藤保雄在心里生出这样的敬佩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他反倒更加喜欢这首《kiseki》。

    他甚至在心里想,《大阪lover/永远にともに》这张单曲,只能说是叶昭轻而易举就能找准流行,知道大众正需要什么,可是这首《kiseki》,说不定,是会引领流行的一首歌啊。

    ……

    把两张单曲听了一遍的工藤保雄,将碟片小心放回cd盒收起来。

    在新单曲开卖的这天,用来给他忙里偷闲的时间并不多,很快,第一波、或者说源源不断的人潮,便涌进了唱片店。

    虽然会在单曲发售的当天就出动的消费者,绝对是对这次的对决最上心、也是最忠实的那一批铁粉,所以,哪怕这家唱片店的宣传策略是主打hjungle,前来购买唱片的人还是几乎完全没有动摇,各自奔向想要支持的歌手的那边。

    但是,宣传这东西,针对的其实并不是这部分铁粉,而是那些观望当中的路人。

    一家唱片店,哪怕现在正处在两组当红歌手的对决当中,也还是会有其他歌手的歌迷、以及心血来潮过来逛唱片店的人光顾。

    身处在一家主打hjungle的唱片店里,这部分路人里,有不少都在买了其他歌手的唱片以后,又顺手拿了一张hjungle的唱片过去结账。

    仅仅是工藤保雄所在的唱片店都这样,何况都内和艾回有合作关系的唱片店还有那么多家呢?

    就这样,在艾回方面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唱片开卖的第一天,虽然双方的铁粉支持者不相上下,但这部分受到宣传影响的路人们,还是让天平小小的倒向了hjungle那边。

 第二百九十六章 感到可怜又好笑

    第二天的唱片店,情形和第一天差不多,仍旧是叶昭和hjungle之间的缠斗。(全本小说网,https://。)

    因为这场对决声势浩大的缘故,所以等到碟报释出以后,不想掺和进这趟浑水里的唱片公司们,都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帮助旗下实力相当的歌手避开了这一周的档期。

    毕竟,在大肆渲染了半个月“对决”的两个歌手正面缠斗的一周里发片,很大几率会成为双方斗争下的牺牲品,还是一个水花也打不起来的那种。

    就算他们派出一组强大的歌手、或者说在这一周发片的歌手刚好走了狗屎运爆冷拿下了周冠军现在叶昭跟hjungleg跟小室家族,摆明了是要一决胜负,这时候跑出来截胡他们抢了戏……

    本来这俩人感觉都来了,结果跑去哐哐哐敲门借酱油,弄得人家上不去下不来,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嘛。还是一口气得罪两家的那种。

    这种事,对于唱片公司来说,自然是能不做就不做的。

    不过,相比第一天,工藤保雄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那就是,在这一批排队的消费者当中,单纯只是为了hjungle而来的人变少了一些,之所以还有那种和昨天不相上下的感觉,是因为那部分受到宣传影响的路人买了这张单曲,从而填补了和叶昭的支持者之间的差距。

    从这件事上,工藤保雄也深刻的体会到,宣传对唱片销量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这件事。

    宣传的效果自然是很好很强大的。

    得益于艾回方面铺天盖地的宣传,许多原本处于观望和漠不关心状态的路人们,都被带向了hjungle。

    但是,如果想要让这股势头保持下去,被宣传的那一方就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看到广告后生出的那份期待感。否则的话,就会因为不符合实际预期遭到报应。

    毕竟,期待感这种东西,用好了是可以帮助歌手越走越远的良方,用不好的话,就会成为反噬歌手的毒药。

    ……

    “太厉害了!”

    单曲上架的第三天一早,回到在六本木的事务所的时候,田村由贵这样对叶昭感慨道。

    “这句话已经是第二次说了哦,田村xiaojie。”叶昭提醒道。

    第一次说这句“太厉害了!”是在昨天,也就是单曲上架后的第二天。为了支持自家老板的田村由贵,在单曲上架的当天晚上,下班的时候到车站旁边的新星堂去买了这两张单曲。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店里几乎都要被挤满了,放眼一看,大家手里都拿着您和hjunglegle桑的。”

    通过她的话,倒是让叶昭想象到了一些关于唱片上架以后的情景。对于他这个没办法亲眼去看一看的人来说,能够从身边的人嘴里得到一些情报,倒是也不错。

    “因为真的很厉害嘛。”田村由贵说。

    “那么,就请你告诉我哪里厉害好了。”看她神情这么郑重,叶昭也认真对待了起来。

    “其实,是昨天下班以后,我和朋友一起去了涩谷。”田村由贵道,“叶昭桑的那首《kiseki》,涩谷到处都在放,从到了涩谷开始,一路上总是不断听到这首歌,等到逛完街,我的脑子里已经什么都不剩,只有反复回响的那首歌的旋律了。”

    涩谷作为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自然是最高的地方,这首《kiseki》会在这里风靡,似乎也是件顺理成章的事。

    作为流行歌曲来说,最需要的东西就是“风靡”,一时的期待感和话题度支撑起来的事最初的销量,想要持续大卖,必不可少的就是传唱度。

    因此,从田村由贵这里,得到《kiseki》正在涩谷流行的消息,叶昭的心情一下子也跟着好了起来。

    “而且,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还有意思的事。”田村由贵接着说,“叶昭桑也知道吧,现在涩谷109那栋楼的广告位,被hjungle桑的单曲封面占据了。”

    “这个当然知道。”叶昭点点头,“不仅如此,还知道了那个广告位的广告费没有想象当中那么贵……”早知道没那么贵,就抢先一步,也去租来过把瘾好了。

    “那种事不重要啦。”田村由贵继续往下说,“那栋楼的广告位上不是挂着hjungle桑的单曲封面吗?可是旁边的店却在不停的放叶昭桑的《kiseki》,一起去的朋友看了看那块广告牌,突然说了一句‘真可怜啊……’”

    “我本来也想随声附和一下的,不过想到我是叶昭桑这边的工作人员,就这么直接说出来不太好,就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可是过后想起来,也觉得很可怜。虽然有点可怜,但是也有点好笑。”

    确实,明明是在自己的宣传主场,结果旁边到处都在放对手的新歌,想想那情景确实有种凄凉又搞笑的感觉。

    在涩谷的大街小巷,《kiseki》的旋律不断循环重复着,而远在京都的渡边陆,则为叶昭带来了另一个消息,那就是,在大阪的街头巷尾,现在正到处播放着那首《大阪lover》。

    “最近真的是走到哪里都是叶君的歌,”在电话里,渡边陆这样说道,“尤其是那首《大阪lover》。其实,关西人对自己的关西腔被故意模仿是有一点在意的,但是在这首歌里,那种为了能接近喜欢的人笨拙的去模仿的感觉,刚刚恰到好处。所以,在这边人气特别高。”

    “是吗?听到渡边哥这么说,真是安心。”虽然在宣传的力度上,being比不上艾回的财大气粗,但是这样的传唱度,无疑是一种胜过广告十倍的最佳宣传方式。

    “不过,这张双a单曲的歌虽然都很不错,但是我个人的话,反而更喜欢那张《kiseki》。”渡边陆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怎么说呢,唱《大阪lover》或者《永远にともに》的叶君,是在延续着从前的道路,但是唱《kiseki》的叶君,却是在走一条新的路。”

    “《kiseki》这张单曲,的确是一种尝试。”叶昭附和了一句,又补充道,“虽然所使用的新的元素,也未必就够格被称作新元素。”

 第二百九十七章 胜券在握

    实际上,在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流行音乐当中的“新元素”,已经很难再说它是真正的“新元素”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各种才华横溢而又大胆的实验音乐人们,早在更久远的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尝试着在自己的音乐当中融合各种“非主流”的另类元素。

    只不过,这些“非主流”的另类元素,在当时并没有找到和主流市场的那个平衡,没有和时代完成融合并被接纳,所以才无法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而已。

    除了这一点之外,还要考虑到年代与流行的问题。

    从八十年代再到九十年代,从九十年代再到千禧年以后,流行音乐在作曲、作词、旋律的结构、以及歌手本身以怎样的形式出现,都是有所不同的。

    就像最初的电影演员们是由电影公司自己选拔新人来培养,派出专门的剧本家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量身打造剧本那样。

    最初的歌手们,也是通过唱片公司的培养,根据他们自身的形象和个人特质,以及嗓音和唱功,请作曲家为他们量身打造词曲。

    只不过,到了后来,电影公司因为电影产业不景气,纷纷进行整改,撤销了制片厂,不再自行培养演员,电影演员们存在的形式也就因此跟着发生了改变。

    从前专门为电影公司服务的演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游走在电影和电视剧两种不同屏幕的演员,以及跨界进入到电影业的偶像歌手们。

    而那些原本隶属于电影公司的导演和剧本家们,也因为制片厂不再存在,脱离电影公司后成立自己的制作公司。由于不再受制于从前电影公司设定的框架,电影的题材和内容也随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有深度的电影随之出现。

    在流行音乐方面,大致上也走了和电影差不多的路线。

    当偶像歌手的路走到顶点以后,这种量身打造的歌手渐渐失去了对大众的吸引力,而词曲作家们也不再仅限于只当个幕后之人,唱作人们纷纷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到了台前。

    同样的,因为脱离了量身定做的框架,这些唱作人们可以在自己的音乐里随心所欲的表达那些从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时候无法表达的东西,歌词和旋律也因此变得多样化,歌手存在的形式也变得五花八门,流行音乐在九十年代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

    等到进入新千年以后,网络配信时代到来,彩铃业务疯长,歌曲片段这样的东西也跟着出现。为了配hécǎi铃的时间,从前那种大段的比喻和连绵的长句子相应的跟着减少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九十年代和新千年,不同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歌词的书写形式也跟着发生了改变。

    在某一时段里流行的东西,拿到另外的,背景完全不同的时段里来,未必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功。而在某一时段里过时的东西,也许拿到更早一些的时候,反倒正中流行。

    但是,就像时尚是一个轮回,颜色有一个十二年改变的周期那样,电视、电影、或者音乐,都是一个不断兴起,慢慢沉寂,之后又再度兴起的过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从前那些在九十年代卖座的歌手们突然变得不再受欢迎了,那未必是因为他们的音乐水准下降,而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方式,或是宣传模式等等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不再符合当今大众的口味,所以才会被抛弃,跌落一线。

    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去文抄那些在九十年代大放异彩,一直到新千年以后都没有完全沉寂的歌手们,其实是个非常稳妥的办法。

    因为这些老牌歌手们,既有着多年来积攒的对流行音乐的经验和残留在他们身上的属于九十年代的余味,又有着为了追随时代潮流实验性的往自己原有的风格里融入的新元素。

    正因为如此,叶昭对于《大阪lover/永远にともに》这张单曲会不会成功,是不存在任何怀疑的。他相信,这张单曲一定可以大卖。

    可苦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