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升官决 >

第53部分

升官决-第53部分

小说: 升官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学东的最后一句话,几乎是振聋发聩,让每个班子成员都感到一种,在赵学东身上从来没有体会到的强势。几个精明的副职,甚至能从中体会到河湾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南振海同志已经莅临尉南乡,开始亲自督导此次工作了。

    任务分派下来后,作为尉南片的包村干部,原小生一直跟李清水在一起,接待来访的群众。尉南片除了李清水和原小生之外,还有三个人,一个是林业站的站长赵天德,尉南街村的包村干部;计生专干刘悦,小王庄村的包村干部;农技站站长钱胖子,岭前村的包村干部。

    刘悦坐在一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玩弄着手中新买的3g手机,看样子应该是赵学东给她的补偿,三星的牌子,款式很新颖,3。7寸的大屏,全触摸,价钱应该不会低于三千元,以刘悦每月一千六七的工资是不会舍得买这种手机的,也不知道她那当老师的男人见了之后,会做何感想。

    钱程则凑在刘悦跟前不时唠叨两句,奚落刘悦压根就不会玩,什么都不懂,把燕窝当粉丝,白瞎了这么好的手机。显然他对这种手机已经了如指掌了,不过还是免不了一脸羡慕、妒忌的神色。

    赵天德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跟李清水一样,一本正经地坐在桌子后面,手里拿个本子,不时替李清水做些记录,问些情况,如果对方说的是关于林业方面的问题,就更问的仔细了。用赵天德的话说,这就是老干部的素质。可是年轻干部一旦要给他帮忙,他又会说年轻娃娃不懂规矩,啥都敢管。他当然还可以说,这是老干部的资格。

    原小生并不管这些,一直站在旁边冷眼旁观,也不说话,只是不时注意一下赵学东和付颖脸上的表情。

    那些刚开始还叫嚷的群众,见乡政府已经摆开了阵势,也都乖乖地各往各片上反应问题去了。只不过情况跟早上相差无几,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事情,不是乡政府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就是说村里的低保不公平,发他的救济没有去年的好了,质问乡政府是不是贪污了,要不然就到县上去上访。几个副职、片长刚才受了赵学东的一顿训,现在心里也胆寒了起来,乖乖地一一认真解释。

    这样接待了一中午,上访群众的队伍不减反增。原小生就知道,尉永奎和尉贤臣也在加大砝码。同时尉南片的几个村长也相继过来了,给原小生递一个眼色,就匆匆离开了,他们也不愿意跟尉永奎发生正面冲突。原小生就知道,他们也已经安排好了。

    接下来,状告尉永奎的群众开始急剧增多。原小生发现,尉南片的几个村长不仅发动了本村的老百姓,还鼓动了北山片和北坡片的几个村长。马上就形成了三比一的趋势,尉南片、北山片、北坡片三个片区对一个南山片,群众的队伍浩浩荡荡,挤满了乡政府大院,状告尉永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加之尉永奎一贯在乡里为非作歹,强占硬拿,甚至让南山片受尉永奎和尉贤臣操纵的群众,都产生了一种如果不把尉永奎也一块捎带着告了,都是一种罪孽的错觉。

    原小生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就跑到坐在大厅前面的赵学东的跟前道:“赵书记,看情况,老百姓好像都是来告尉主席的,是不是让尉主席回来一趟。”

    赵学东点了点头,道:“你把李书记叫过来吧。”

    原小生正要转身去叫李清水,却发现付颖正对自己做出一副莞尔的笑容,或许是一种赞许,或许还有别的用意。原小生也笑了笑,急忙避开了。南素琴也在下面接访,万一看见了,想法恐怕就复杂了。付颖毕竟不同于闫小玲和苏婷婷,这两个女孩子除了年龄小之外,都还是学生,不存在跟她竞争的实力,而付颖就大不一样了。

    原小生过去给李清水传达了赵学东意思,就接替了李清水的位置,跟赵天德一起坐在桌子后面,拿起笔准备当赵天德的副手。

    走上前的是一位看样子有七十多岁的老人,老人穿了一身脏兮兮中山服,两只眼睛几乎被眼屎盖了起来,手里还拉了一根自制的拐棍,站在桌子前面用低沉的声音道:“我举报尉贤臣。”

    刚才的接访工作,原小生虽然没有参与,但也能听到一些情况,除了自己安排的状告尉永奎的人之外,都是些乌七八糟纯心找茬的问题,却并没有听说一个人要告尉贤臣。尉贤臣不是乡镇干部,只能算跟在尉永奎后面摇尾巴的狗,告他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原小生在给几个村长安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尉贤臣。想不到竟然有人主动告尉贤臣,明显这个人既不是尉永奎他们安排的,更不是尉南片的几个村长安排的,而是自己找上门的。

    原小生看了一下赵天德,毕竟赵天德是林业站的站长,比自己这个通讯员在乡镇的地位要高一个档次,表现出起码的尊重也是理所应当的。当然原小生也知道尉贤臣这些年跟乡镇里这帮机关的干部混的也非常熟,而且没有大的过节,乡镇干部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其中是不是还牵扯一些厉厉害害的关系也说不定,赵天德护尉贤臣的可能性会很大。

第100章 接访中意外收获 4

    第100章 接访中意外收获 4

    赵天德果然很不客气用移花接木的方法转移了话题道:“老人家,你都这把年纪了,不好好在家里安享晚年,告这个告那个的有什么意思呢。难道还看不透啊?”

    似乎到了这个年龄的人,各个都应该坐在家里坐吃等死一样。

    老人显然被赵天德的一句质问,说的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哼唧了半天,也没有接赵天德的话茬,神情木讷地继续道:“十九年前,尉贤臣拿砖头扎人,我看见了。”

    十九年前?砖头扎人?原小生愣了一下,又回忆起,那天在卫生院父亲跟南振海之间的争吵。从两个人的争吵中不难听出,两个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仇恨,就是因为父亲认为十九年前南振海贪污、挥霍公款,而南振海则认为父亲为了报复他,曾经在他后脑勺拍了一板砖,而且差点要了他的命。

    时间、事件如此的吻合,不能不引起原小生的怀疑。原小生也顾不了那么多面子问题了,对赵天德道:“赵站长,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处理吧。”说着扶着那老人就往办公室走。

    赵天德心中虽有不悦,但也不能说什么,哼了一声道:“这么多群众上访,息事宁人是根本原则,你最好不要再搞出什么乱子来。”明显是在警告原小生。

    原小生笑了笑,道:“谢谢赵站长提醒,我会注意的。”说完也不再理赵天德,扶着老人就往办公室走。路过机关大厅,赵学东和付颖用疑惑的眼光看了原小生一眼,也没有说什么。

    原小生马上给南素琴打发了短信,让南素琴马上到办公室。

    不一会功夫,南素琴进来,开了自己办公室的门,又不解地看着原小生扶着的老人,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出状况了?”又见老人浑身肮脏不堪,难免要捏鼻子。原小生也没有理她,直接将老人扶进了办公室坐下来,又用南素琴的水杯给老人倒了一杯水,这才问道:“老人家,你说十九年前尉贤臣用砖头扎人,是你亲眼看见的吗?”

    南素琴虽见原小生竟然用自己的水杯给这么一位老儿倒水,心中早将原小生骂了一百几十遍。却也不好发作。

    老人端起杯子,往嘴上对了几次,才喝了一口,两眼痴呆的神情,似乎是在回忆一个非常久远的历史,过了一会才慢吞吞从一些不相关的事情上扯了起来道:“我是从越*战场上退伍回来的老兵,也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优待政策,我不明白我们这些人为什么享受不到国家的优待政策。没有享受到就没有享受到吧,咱也能自食其力。”

    老人的话好像应该是给民政办说的,已经说溜嘴了,顺嘴就开始了。

    老人说了半截又停了下来,南素琴正要说两句,却被原小生阻止了,耐心等待了一会,老人才接着道:“退伍回来以后,我就干起了倒卖水果的小生意。你们年龄还小,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情况。那个时候政策紧,不容许做小买卖,人家管做小买卖叫‘偷七盗八’。明着是不能干的。可是全家人总要吃饭吧。我就暗地里干,白天不敢出门,就晚上干,用自行车带上两篓子苹果,跑两三天,能挣五块钱。就是这样,也比在生产队争公分强多了。那时候一个公分才二分钱,一天争十几个公分,也就两毛多钱。就是怕公家的人逮住了。逮住了就全部没收了。”

    南素琴几乎要抓狂了,这都是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啊,可是见原小生听的很认真的样子,也只好忍了。

    老人说着笑了笑,道:“其实逮住没收了也没什么,只要把自行车还给我们就行。两篓子苹果也不值钱,几乎是白拿的。”

    原小生也感觉得老人有点祥林嫂的意思,大概是民政办跑多了,把这些词在脑子里都记死了,只要见了乡政府的人就说,原小生就只好插嘴道:“老人家,你刚才说你要举报尉贤臣,是怎么回事啊?你能给我说说吗。”

    老人这才好像马上醒悟了过来一样,道:“你看我这记性,说的高兴,差点给忘了。”又停顿了一下,这才接道:“大概是十九年前吧,对,应该是十九年前,那年我儿子整整十岁,跟个狼崽子一样,整天吵着要吃。没把人愁死。”老人说着,忽然又黯然神伤了起来道:“可惜后来出车祸死了。”

    这话明显又叉开了话题。南素琴有些无法忍耐了,不耐烦地问道:“老人家,你能不能先给我们说说举报尉贤臣的事情。刚才你也看见了,外面还有一大堆上访的群众等着我们接待呢。”

    老人看了一下南素琴,哦哦哦地应了两句,又停在那里似乎回忆了半天,这才说到了正题上道:“那天晚上,我把贩的苹果送到县城里的一家副食店,老板很痛快,当面就把钱给了我。可是白天不敢回家,害怕大队里的人看见了,把我抓起来批斗,就一直在县城里磨叽到晚上,才准备回家。就在我走到半道的时候,碰上了尉贤臣。尉贤臣手里提个装馒头的口袋,看上去沉沉的。我后来才知道,他那口袋里装的不是馒头,而是一块砖头。当时我和他正好打了个照面,躲是躲不过了,只好硬着头皮和他打了个招呼。他好像神色很匆忙,我问他干什么去,他也不说。我心里觉得奇怪,也没太在意。关键是我心里也有鬼,既然他不理我,我也不愿意理他。之后,他就拐进了一个小胡同里了。我继续赶路。可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啊地叫了一声,我还以为他不小心掉进城里的下水道了。那时候城里的窨井盖总是丢,路上到处都是黑窟窿,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犹豫了半天,心想,好歹是一个村的,就把自行车放下回头去找他。当我走进小胡同口的时候,却发现地上躺一个人,尉贤臣见了我,撒腿跑了,边跑着还威胁我说,如果我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他就把我到城里贩卖苹果的事儿告诉大队部。我就一直没敢说。”

    南素琴马上问道:“你记得当时在哪条路上吗?”

    老人想也没有想道:“记得嘛,咋能不记得,那条路我走了好多年了,叫红旗街,去县城里的副食商店必须走那条路,要不然就得绕远……”

    老红旗街,也就是现在的新开东路。南素琴上高中的时候,那条街还叫红旗街,改成新开东路,也是近些年的事情。南素琴不禁愣在那里。一切都明白了,或许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数一样,十九年前的一桩案子,十九年之后,却从一个老人的嘴里说出了真相。

    看来父亲的确是冤枉小生的父亲了。

第101章 年复年喜过大年 上

    第101章 年复年喜过大年 上

    新年的钟声,在尉南乡这块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准时敲响,挂灯笼、放鞭炮、吃年夜饭,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老三样,似乎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对于传统节日从来都不会感到腻歪,更别说要去创新和翻出新花样了。

    对于二十来岁的原小生,虽然对过年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期盼了,但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打发时间,也只好窝在家里一天一天地翻看外公送的那几本《官场方程式》,算是为来年能更上一层楼做些准备吧。

    临放年假的时候,赵学东已经把市委党校发到县里,县里又转发到各乡镇的参加市干训班的通知,让原小生看过了。除去前面的一堆例行公事的套话之后,名单的第七行赫然写着原小生的大名,职位是赵学东临时给封的:乡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刚刚得到通知,原小生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告诉南素琴,付颖就打电话叫原小生到她办公室去一趟。

    原小生也不知道付颖叫自己有什么事儿,就匆忙赶了过去。到了付颖的办公室,付颖就一脸微笑问原小生:“是不是已经得到了通知。”显然付颖早就知道了。原小生多少有点兴奋,点了点头道:“赵书记刚才已经给我说了。谢谢付乡长关心。”

    “高兴吗?”付颖突然问了这么一句,对于原小生而言,这句话问的,就跟给了小孩一个糖,然后问小孩子糖甜不甜一样。原小生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总不能跟小孩子一样说高兴吧,这也有点太离谱了,付颖能这么问,自己可不能这么回答,或许付颖压根就把自己当成他的弟弟看待吧。沉默了一下,原小生估计乡党委在研究推荐人的时候,付颖肯定给自己说了不少好话,就点了点头道:“谢谢付乡长的信任。”

    付颖也没有再客气,笑了笑道:“对你而言,参加干训班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好在这一步也算是已经迈出去了,而且还有个不错的开端。”付颖说着将一张自己手写的名单推到原小生的面前,接着道:“看看这个名单。”

    原小生看了一下,有几个人的名字就是刚才通知上的人名,不过付颖后面都已经做了注释。

    韩强:组织部部长韩云宝的儿子,现任农业局农资管理办公室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