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211部分

大宋金手指-第211部分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座坟甚至没有完全封好,一只已经腐烂得只剩骨头的胳膊自薄薄的土中伸出,骷髅头偏向一边,也没有掩住。李汉云蹲了下去,盯着那骷髅,许久之后道:“此人应是村中最后一人,他病得重了,根本无力逃走,便在此处给自己挖了一个坟,想用土埋住自己,免得露骨于外……但到得一半,他病已发作,他死得极痛苦。”
    他平平淡淡说出来,赵景云却觉得一种惊心动魄的痛楚。
    “自尸骨腐化程度来看,他死了应有三个月以上了。”李汉云摘下自己地药锄,从周围刨了些土,盖在那人露出的胳膊、骷髅头上。就在土即将将那骷髅头埋住的刹那,那骷髅头喀的一声,突然偏了过来,空荡荡的眼圈正对着赵景云,赵景云吓得退了一步。
    “赵曼卿,还要随我去看么,这附近共有四个村子,这些村子世代相互联姻。”李汉云抬起头来苦笑道。
    世代联姻,却还有死人自己掩埋自己的惨剧发生,那么其余几个村子的情形也是可想而知。
    “要的。”赵景云咬牙切齿,两个字几乎是从牙齿间挤出来。
    他心中除了恐惧之外,便是一种愤怒了,这种疾疫竟然如此厉害,太平年岁里能将一个村子的人尽数杀死!
    “自二十年前我便开始寻思如何治这蛊症,我原本也读过诗书,在府城中应过试。但后来家人一一因这蛊症去世,我便断了功名心思,专心学医,只盼有朝一日能治好这蛊症。《黄帝内经》中记地鼓胀、《金匮要略》中说地鼓胀、《诸病源候论》所言的水蛊、当代刘河间《河间六书》之腹胀大,尽数是指此症也。”
    “这疾症,这数千年来,不知害了几千万人性命,若能治得此症,我李汉云便是立死亦心甘情愿!”
    赵景云肃然不语,二人离了这个村子,便又向下一个村子行去。
    行得半途之时,赵景云道:“一人计短,众人智长,当今天子仁厚,最重医术,故此广募贫儿为之发蒙,以备今后学习医道。此事不是一家一户之事,乃干系千家万户,汉云先生为何不报之官府,请其转奏天子,以天下之力,集天下之智,岂有不可治之疾症?”“此疾久矣,官府视其为疫,哪个官员敢来查看?我也是钻研多年,看了无数古代医书,才知道此症与水有关联。”李汉云叹息道:“天子……天子远在临安,如何能知道民间疾苦?”
    “汉云先生差矣,我赵景云不才,倒可以为汉云先生转奏天子。”赵景云忍不住为皇帝辩白道:“天子虽在深宫,却心怀黎庶,民间疾苦,他极关注,只是要让他知晓罢了。”
    “我知道,你说过,当今户部尚书魏华父是你座师。”李汉云还是摇头:“这等事情,求人不如求己。”
    自打有官府以来,官府都是收钱时积极做事时推诿,古往今来概莫如是,李汉云地说法不是没有根由。便是这水蛊一事,整村整村地死人,地方官府岂能不知,但朝廷邸报上却毫不知晓,这几年新兴的报纸上也避而不谈,想必上所欲下所好,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喜欢的都是好话,地方上的官员自然也是报喜不报忧了。
    “汉云先生,若是我能说动天子举国力以治此疾,先生可愿助一臂之力?”赵景云也不和他多辩,拉住他的手问道。
    “若是能……我给你磕头叩首都行,何况治这疾症原本就是我二十年来的志向!”
    注1:《黄帝内经》不必多说,《金匮要略》作者是张仲景,《诸病源侯论》作者是隋时巢元方,《河间六书》作者刘元素为金国人,西元一二零零年才去世。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三八、仁心妙手惊杏林
     更新时间:2009…6…4 23:05:32 本章字数:5342
    “果然不出朕所料,这个赵曼卿,到了哪儿总能惹出事端来。”
    看完赵景云的信,赵与莒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半是调侃地说道。
    魏了翁是实诚人,闻言行礼:“陛下,此事自古便有之,非赵曼卿所为也,陛下慎言!”
    “魏卿,你这人也特无趣,若是崔与之在此,必是另一番说法,便是葛洪,也至多默不作声,偏你要与朕较真。”赵与莒埋怨了一声。
    赵景云如今正在荆湖南路,不过他没有去那个李楚雄的故乡,而是停留在岳阳,因为他在此发现的情形,让他触目惊心。
    “荆湖一带,多有得蛊症者,其腹肿大,病作者哀嚎垂死,惨切无伦。学生随一乡野奇医踏访,十室之中,必有五六如此,民多苦之。学生以为,此必疾疫也,然则州县牧令习以为常,皆言此恶水之故,无可治也。”
    赵景云洋洋洒洒写了千余言,说的是在洞庭流域疾病大起之事,他是外人,进了洞庭便觉得这般生病比例实不正常,而地方官员则久知风土人情,说是由于“恶水”引发的地方症,没有办法治疗。
    赵与莒心中一动,从赵景云记录的症状来看,这很有可能是血吸虫病,血吸虫困扰江南时间非常久,如今大宋的经济重心在南方,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来对于劳动力的损害会非常大,二来医药费用对于患病人家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治疗血吸虫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先放一放了。
    他又继续向下看去,只见赵景云写道:“学生为此入返查问,方知二十年前,此症于岳阳重,其余诸府并不多闻,十年前荆湖南路重,荆湖北路、江南西路并不多闻。而今则不然,荆湖北路、江南西路亦似有疾起,学生极是惶恐,若是恶水引发。岂大江两岸处处恶水乎?”
    赵与莒目光立刻变得严竣起来,如果只是岳阳一地的事情,那么还可以缓一缓,可是牵连到如此多的地方,这血吸虫之疾已经威胁到大宋政权的安危,就不得不全力防治了。
    “魏卿。你户部有天下户籍。这二十年来荆湖南路人口滋长情形如何?”
    “人口倒不显如何。这二十年来。荆湖南路人口年增长约是千分有四。”
    对于人口增长数据。魏了翁信手拈来。根本不用去查看。赵与莒对此相当满意。真德秀、魏了翁是迂人。却不是蠢人。他们真正做起实务来。都是相当负责能干地。
    “与其余地方相比呢?”他又问道。
    “两浙为千分有六。”魏了翁简单地说道。也即是说。荆湖南路人口增长率。比之两浙要少千分之二。而两浙地狭人稠。增长率受地域限制大。可荆湖南路尚未完全开发。增长率原本应该比两浙高才是。这也从侧面证明赵景云地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赵与莒心中暗暗骂了自己一句。他穿越来地时代。血吸虫虽然还有。已经没那么严重。故此他并未重视此事。虽然在努力建立包括全国地基层医药体系。可那此将来要承担此重任地少年们现在还只是在学习。至少要过五到八年。他们才能派上用场。
    “时不我待也。”赵与莒半晌之后叹息了声。
    全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必须现在就开始,不能坐等时机成熟了。
    炎黄二年五月二日,《大宋时代周刊》刊发了天子亲自撰文的《荆南蛊病及其防治》之文,为了让官民都重视此事,这一次赵与莒没有再用“赵一”这个化名,而是用了“赵昀”这个名字,邓若水当然不敢将这个名字印在报纸上,于是这篇文章的署名最终变成了“当今大功复兴皇帝”,礼部想方设法想要让赵与莒接受地尊号。出现在报纸署名上。也算是赵与莒默认了“大功复兴”这个尊号的合法性。
    此文之中,对于民间称为蛊病的疾疫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之所以被称为“蛊病”,便是因为有肉眼所不见的虫子缘故,并且结合赵景元传回的资料,提出灭其滋生之源、积极防疫以免其扩散。原本对于蛊病和鼓胀之症,杏林便多有争论,特别是主攻派与主补派争执不休,但随着赵与莒这篇文章一出,全国名医尽皆哑然。
    倒不是他们真的服了赵与莒,而只不过是因为面对天子威权,他们不敢发声罢了。
    六月二十九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医因天子之诏齐聚岳阳,被他们围观的是李汉云和赵景
    “此蛊病也,乃寄虫为祟,虫卵若尘埃,肉眼不可见,游于水中,沾肤则入,循血而进,直至人腹。”
    面对这些天下名医,李汉云有些怯场,因此根本不看着他们,而是指着身后的图纸,那图纸上画着血吸虫的模样,看上去狰狞恶心。李汉云面上浮起一层淡淡地红光,他努力平抑住自己的心情,向赵景云看了一眼,赵景云点了点头表示鼓励。
    他神情一阵恍惚,觉得自己有如在梦境之中。
    赵景云写给他老师魏了翁的信很快便被转呈给了天子,天子不仅非常重视,延揽天下名医,探究治疗之法,而且还御笔亲写了一封信给了李汉云,专门指示他当如何去研究蛊病。
    李汉云原本就追踪这一病症二十年,以前因为方法不对,这才摸不着头绪,被赵与莒一指点,有意识往肝脾处去研究,没多久便寻着了那传说中的蛊虫。这让他看到彻底铲除蛊病的希望,也让他极为激动,原本对当今皇帝的怀疑,也立刻转变为死心塌地地忠诚来。
    “今日将与众为先达前辈一起,亲见这害死无数人命的蛊虫现形!”李汉云定了定神,然后又道:“这位便是来自流求的名医,姓秋名爽,字风清的!”
    秋爽默默从人群中走出来,抱拳向在场的数十位名医、御医行礼。
    “秋风清?可是《东游记》作者?”医儒不分家。名医往往也是大儒,故此便有人想起这两年来风行大宋的《东游记》来。
    “不敢,正是秋某。”
    秋爽再次抱拳,他是接着赵与莒之令。自流求赶到岳阳,中间风尘卜卜,若不是蒸汽船,他还未必能在这么短地时间到来。
    原本众人见他年轻,还对他有几分不屑:医术比不得其余学问可以有神童天才,行医都是靠着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但听过他名声不由都肃然起敬,远赴海外扬威万里,这岂是常人所能为之!
    “秋先生刀术之精天下无双,晚生亲眼见过,故此须得秋先生执刀。为众位先贤前辈演示。”李汉云道。
    不一会儿,便有两个力士抬来两头牛,两头牛已经死透,被放在台上,众名医都是面面相觑,不知是何意思。
    “左边之牛便是蛊症而死。”李汉云又道。
    秋爽戴起一双皮手套…………这种用杜仲胶制成的手套价格昂贵。然后他又拿起小刀、剪,一个戴着口罩穿着白衣地少年在旁边为他托着木盘。秋爽按着流程,破开左边牛腹,取出牛肝、脾,举给众人看。
    紧接着他又破开右边牛腹,取出肝脾,有戴着口罩地白衣少年上来,用木盘托着两副牛肝、脾在从人面前一一呈过。很明显,得蛊病而死的那头牛肝部肿大。众医生都频频点头。
    当众人都看过之后,秋爽又将那副坏的牛肝剖开,自其中用夹子取出数条小虫,李汉云指着那蛔虫般的虫子,浑身发抖,声音发颤:“便是这个……便是这个坏了无数人性命了!”
    众医生不由得围了上去。他们能闯出这般名声,被官府招来,当然对蛊症也有所研究,知道这蛊症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看着那些虫子,众人都不觉心中发毛。
    “我想起了,《宋书•;顾凯之传》中记有一事,沛郡相县唐……唐……”那名医想得一半,却又忘了。
    “唐赐之事!”有人提醒道。“正是。正是唐赐!”
    众名医都是议论纷纷。正这时,李汉云与秋爽交换了一个眼色。秋爽点了点头,接着两名力士将牛抬出去,倒是一僧一道进得这屋中来。
    “僧人道士来做甚?”众医都是惊讶。
    片刻之后,两个力士以门板抬着一人过来,那人面色焦黄身体僵硬,早就死得透了。众医生都惊得呆住,那僧人道士开始念经,念过一番经文之后,秋爽、李汉云都是捻香对那人拜了三拜。
    “以牛为证,尚不足说明,故此须以人为证。此人为蛊病而死,我等虽为救人,但仍得毁其尸骸,故此延请名僧道德之士,为其念经讼德超度往生,其捐一躯,必救人无数。天子怜其不幸,钦命褒赏其德,为其树碑扬名,也特恕我等之过。”
    “诸位请看。”
    行完礼之后,秋爽换了一副刀具,掀开盖在那死者腹部的布,只见那人腹胀如鼓,正是蛊病症状。秋爽一刀而下,动作迅捷流畅,那些名医都是见惯了生死地,可看了秋爽这刀法,都不觉得身上发寒。
    刀法如此娴熟,分明是练过许久的,无怪乎那个主持此事的李汉云不亲自主刀,而让这位流求名医来主刀。就凭这一手刀功,也不知用了多少人练出来。取出死者肝脏之后,仍是呈给众人观看,接着刮开肝脏,又取出其中蛊虫来。确认真是这种虫子每年都造成大量死亡之后,天下名医都是一阵唏嘘。
    “竟是如此……竟是如此,若不得剖尸,如何得见之?”一位名医叹息道:“顾凯之误矣,误天下苍生八百年矣!”
    “《广武行记》亦曾载绛州僧事,亦如是乎?”
    秋爽将肝又放回死者体内,然后飞快地做了缝合,片刻之后,名医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完成了整个过程,然后洗手。捻香,再度三拜,力士又来要将那尸体抬走。
    “此人虽死,德泽后世。吾等医者,岂可不拜?”一个医生大声道。
    “正是,正是,当拜之以完其德!”另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医生道。
    秋爽示意力士暂缓抬走尸体,在场的名医无一例外,都是恭恭敬敬地对着那尸体三拜。
    这次事件《周刊》也进行了全程报道,直接后果之一便是对天下医生起了一次启发。原先靠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靠阴阳调和五德始终来治病地,现在才发觉在这套理论之外,竟然还可以通过解剖来判断病因。秋爽的刀术让他们疑惑。也有人试探着问起,对此秋爽也不讳言,直道是在战场之上用敌军阵亡兵士尸体练的刀,并说流求医者以此之术,在台庄大捷中活我大宋忠勇官兵无数。
    历代以来,残损尸体便是不道不法之事。但敌我双方食其肉寝其皮尚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