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丰碑杨门 >

第435部分

丰碑杨门-第435部分

小说: 丰碑杨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上了城头的捧日军将士,被凶悍的辽人挡了下来。

    似乎差一点点,就能拿下铜台关。

    就差那么一点儿。

    于是乎,第三轮的攻击再次发动。

    ……

    第四轮。

    ……

    第五轮。

    ……

    耗时三天,组织了二十几轮的进攻,每一次似乎都差那么一点儿。

    每一次都要在拿下铜台关的时候,就被打退。

    双方僵持在铜台关前。

    ……

    而在遥远的应州城。

    耶律休哥真正的目的所在地。

    耶律大石率领着五万辽军铁骑,十万辽民,以最快的速度偷袭了应州城。

    应州城内防御的兵马并不多,仅有保信军的五千兵马驻守。

    五千厢军,面对五万辽国正规军,十万辽民,根本是不堪一击。

    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

    距离应州城不远的恒山缓坡上,杨七在观战。

    在他身侧,有彭湃率领的负责保护他安全的稻草人。

    在他身后,是杜青率领的铁骑军军卒。

    “应州城完了……”

    眼看着耶律大石麾下的辽军,一窝蜂的铺上了应州城城墙,杨七低声感叹了一句。

    彭湃略显惊愕的道:“少爷,您是怎么知道辽人会出现在应州城的?”

    杨七沉吟了一下,唏嘘道:“一点儿分析,一点儿判断,再加上一点儿感觉。”

    顿了顿,杨七在彭湃疑惑的眼神中,解释道:“瓦桥关的战事,猫腻很大。二十一万辽军,被十万宋军打的节节败退,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要么是耶律休哥在故技重施,诱敌深入;要么就是辽军的主力根本不在瓦桥关。

    飞狐口的战事打的也很蹊跷。

    那辽将萧干,也是个不错的将领,领兵打仗不在话下。

    可是飞狐口一战,萧干被石守信打的溃败而逃,死守在灵丘不出。

    这恰恰说明了,他手里并没有辽军的主力,所以只能趴在灵丘当乌龟。

    那么,辽军的主力去哪儿呢?”

    杨七自问自答,指着应州城,笑道:“最大的可能就是偷袭这个被人忽略了的应州城。我和萧倬那个女人有约定在前,所以不可能出兵帮大宋抵御辽人。那么应州城一线的防御,就全赖与雁门关的李继隆部的禁军。

    三万禁军,想要守住着狭长四百多里的边陲,根本不可能。

    所以说,这里是大宋边陲布兵,最薄弱的地方。也是辽军最容易偷袭的地方。

    正是因为有这个猜测,所以在来之前,我就想要先到这里看看,却没想到真的碰上了辽军攻城。”

    “少爷英明。”

    彭湃毫不知耻的拍了一下马屁,又问道:“少爷,我看这攻打应州城的辽军,其中的精锐只有五万多人。耶律休哥率领十万大军南下。而这里只有一半人,那么剩下的一半呢?”

    杨七低头思虑了一下,分析了一下战局,抬起头,沉吟道:“最大的可能就是耶律休哥选择了双管齐下。他在派人奇袭应州城的同时,还在诱敌深入。而且,耶律休哥很有可能就在铜台关内。”

    简单的几句话,杨七就把整个战局分析的七七八八了。

    他之所以能够看的这么清楚,主要是因为他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再加上稻草人和火山卫的情报支持,才能让他这么快的分析出整个的局势。

    就在杨七说话的工夫,应州城已经被耶律大石的人给攻破了。

    辽军冲进了应州城以后,烧杀抢掠。

    几乎一瞬间,在应州城内各处就升起了滚滚的浓烟。

    杨七望着被屠戮的应州城,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

    在古代,喜欢屠城的将军多不胜数,往往这些跋扈的将军们,都会在破城以后,纵兵烧杀抢掠。

    但是,杨七却不耻这种行为,甚至还有些厌恶。

    战争是国与国之间较量的行为,本身和百姓并没有多大关系。

    在战争结束之后,以屠杀来显示自己的威风,这是最下做的做法。

    正在杨七皱眉不悦的时候。

    杜青策马到了杨七身边,沉声道:“虎侯,辽人的斥候似乎发现了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杨七冷冷的道:“告诉他们,本侯是来观战的,本侯不会参与他们的战事。但是他们也别打扰本侯看戏的心情,不然别怪本侯不客气。”

    杜青觉得杨七很托大。

    明明就带领了一千人,居然敢跟人家十几万人叫板。

    这算是心大,还是狂妄?

    出奇的是,杜青派人把杨七的话原封不动的传给了辽人以后。

    辽人并没有生恼,也没有派人驱赶杨七。

    只是派遣了一队两千人的骑兵,在杨七所在的地方四处游走。

    似乎是为了警戒。

    当然了,杨七也不会认为那些骑兵只是单纯的在警戒。

    辽人是狼。

    狼就没有放过猎物的时候。

    他们是看出了铁骑军的彪悍,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才没有轻举妄动。

    而且耶律大石带兵以稳健著称。

    杨七既然挑明了说不参与战事,他也不愿意在他的任务没有达成之前,横生枝节。

    耶律大石一边防卫者杨七,一边纵兵在应州城内劫掠了三日。

    第四日的时候。

    耶律大石带着手下的兵马,撤离了应州城,南下进入到了恒山内。

    而在耶律大石撤出了应州城,进入到恒山一日后。

    驻守在雁门关的李继隆部才赶到了应州城驰援。

    他们进入到了被劫掠一空的应州城内,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

    反正,杨七是看不到的。

    他率领着麾下的铁骑军,紧跟着耶律大石的步伐,一路渡过了恒山。

    越过了恒山,耶律大石率部奇袭了满城。

    满城内。

    当耶律大石率领着五万辽军,十万辽民突然出现在满城以后,大宋的百姓们全都震惊了。

    “辽人来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大声嚎叫着想要逃离满城。

    有人质疑这个信息的真假。

    他们根本不相信辽人会出现在满城。

    等到他们登上了城头一看以后,慌神了。

    满城内的守卫兵马并不多,除了本部的三千乡勇外,根本没有其他的兵马。

    距离他们最近的广信军,守在遂城,想要赶到满城驰援,恐怕也得到两日之后。

    耶律大石散开了麾下的五万铁骑,让他们进入到满城四周的村庄内四处抢掠。

    而攻打满城的事情,则交给了十万辽民。

    十万辽民虽然没有五万铁骑那么强横。

    但是他们有一颗土匪一样的心脏。

    富裕的满城,足以让他们从一夜赤贫,变的一夜暴富。

    满城的三千乡勇,在十万辽民的攻伐下,根本没支持多久。

    三个时辰,满城告破。

    凶残的辽民,远比辽军铁骑更加残忍。

    他们冲进了满城以后,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

    一座附属的满城,在经过了他们的烧杀抢掠之后,无一活物。

    在远处观战的彭湃、杜青,已经掩饰不住他们心中的怒意。

    杜青赤红双眼,单膝跪在杨七面前,声音颤抖的道:“虎侯,辽贼太可恨的,卑职请战。”

    杨七面色阴沉的可怕,他几次抬起手,想要命令杜青出击,可是又几次放下了手。

    “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杨七长叹了一声。

    他的话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

    可是杜青却听不懂。

    杜青愤怒的咆哮道:“虎侯,难道我们就要看着他们如此残忍的屠戮百姓吗?”

    杨七紧握着拳头,沉声道:“我说过,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虎侯!”

    杨七冷哼道:“闭嘴!”

    杨七冷着脸,吩咐彭湃道:“派人把此处的消息,速速传到汴京城去。同时再派人去雄建军中,给呼延赞传信,让他们速速撤出铜台关,回援瓦桥关。

    再派人去告诉飞狐口的石守信,让他不要再装死了,再装死,保雄二州就要姓辽了。

    还有,再派人去把消息告诉广信军、安肃军、保信军三军的主将。

    最后,派人去告诉李继隆,雁门关不用他管,自有我大同军坐镇。让他速速领兵前来对付辽人。”

    彭湃果断抱拳,道:“属下这就去办。”

    差遣了彭湃去传递消息,杨七看着仍旧跪在他面前的杜青,轻叹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我又何尝不是想把这些辽人碎尸万端。可是,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你若有怨,就藏在心里;你若是有气,也藏在心里。他日我若征辽,必派你为先锋,让你出这一口恶气。”

    杜青瘫坐在地上,双眼垂泪。

    “满城的百姓,没了!多少万人!没了!”

    杨七痛苦的闭上了双眼,颤声道:“你知道每年,辽人从大宋掳走的百姓有多少吗?几十万!”

    “错!不在你我!”

    杨七睁开眼,说道:“你若真看不下去,那就派人回去到大同府,告诉寇准一声,让他派人过来,接纳一下这里战乱过后,流离失所的百姓。”

    杜青盯着杨七,质问道:“你明明可以帮他们的,为什么不帮?”

    杨七愣了愣,低声道:“求人不如求己。我可以帮他们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辈子。他们要学会的是自强。”

    杜青站起身,怜悯又沉痛的看了一眼满城,头也不会的离开了。

    他要去给寇准写信,他要让寇准拯救满城的百姓。

    满城内的百姓虽然被辽人祸害了,可是满城外还有许多没有被祸害,却流离失所的百姓。

    杨七怀着沉痛的心情继续观战。

    他心里已经对大宋失望透顶了。

    准确的说是对那个坐在千里之外,喜欢玩遥控指挥的皇帝,失望透顶。

    辽人在满城内劫掠了一番后,满载着抢夺来的财物和粮食,转头向遂城进军。

    满城只是一个小城。

    但是遂城却是一座大城,而且还是一座半兵城。

    有近五万多的广信军驻守。

    耶律大石率领着兵马到达了遂城外五十里处的徐水河畔,撞上了准备去驰援满城的广信军。

    耶律大石第一时间,就对广信军发起了冲锋。

    五万骑兵,十万辽民,跨马在广信军的阵营中纵横穿插。

    广信军将领刚稳固的军阵,就被冲杀溃败。

    广信军大败。

    耶律大石俘虏了三万广信军。

    他押着三万广信军直逼遂城。

    ……

    就在耶律大石押解着三万俘虏前往遂城的时候。

    应州城、满城被屠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到整个大宋。

    同时也传进了汴京城。

    垂拱殿内。

    赵光义脸色阴沉的可怕,怒火促使着他额头上的青筋节节暴起。

    “嘭!”

    “谁能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辽军会突然出现在应州城?为何辽军会出现在满城?数十万百姓被祸害,数十万啊!”

 第0657章 惨败

    (全本小说网,HTTPS://。)

    “保信军是干什么吃的?广信军是干什么吃的?安肃军是干什么吃的?”

    赵光义一连三问。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问的满朝文武哑口无言。

    “废物,一群废物。朕要这一群废物有何用?”

    赵光义破口大骂了一句,沉声道:“传令下去,命令石守信、李继隆二人统领兵马,速速把这一支侵入到我大宋境内的辽军给朕剿灭。”

    曹彬脸色一变,大叫道:“陛下,不可。如此一来,正在铜台关作战的高处恭部,可就成了一支孤军了。”

    赵光义脸色一冷,“亏你还是枢密使,难道连这都看不出来,侵入我大宋的这一支兵马,才是辽军的主力。铜台关内的辽军,肯定是一群杂军。

    高处恭真是个废物,率领着最精锐的捧日军,却连一群杂军都对付不了。”

    曹彬正色道:“陛下,铜台关内的辽军兵力尚未可知,不能断定就是杂军。一旦李继隆、石守信两人率部回援。那高处恭部的捧日军,可就危险了。”

    赵光义冷声道:“你在质疑朕?”

    曹彬低着头,躬身道:“臣不敢。”

    赵光义眯着眼,冷声道:“那还不照着朕说的办?”

    曹彬咬牙,不甘道:“臣……遵旨。”

    ……

    赵光义的圣旨还没有送到石守信、李继隆手里。

    杨七的信件就已经送到了他们二人的手里。

    李继隆二话不说,率领着他麾下的三万禁军,直逼遂城。

    石守信并没有回援遂城。

    杨七送的信,让他看清楚了局势。

    耶律休哥此次用的计策就像是一个双头蛇一样。

    一头奇军突袭,一头诱敌深入。

    无论合力打那一个头,都会引起另一个头的反击。

    所以想要战胜耶律休哥,就必须同时对付两个头。

    李继隆回援,负责对付耶律大石这一支奇军,加上边城的诸多厢军,即使不能一击剿灭耶律大石这一支奇军,也能把他们逼出大宋境内。

    石守信则负责策应铜台关的高处恭,一起对付龟缩在铜台关内的耶律休哥。

    石守信虽然不能回撤,也不能去驰援铜台关,但是他却能侧面的去支援高处恭。

    在拿到了杨七信件的那一刻,石守信就毫不犹豫的奇袭了灵丘。

    以五万禁军,对付一万辽国骑兵,十万辽民。

    以石守信的能耐,自然是手到擒来。

    石守信仅用了三日,破了灵丘,活捉了萧干。

    同一时间。

    铜台关前的呼延赞,也接到了杨七的书信。

    在他仔细阅览过杨七的书信以后,就匆匆的找到了正在中军大帐内思量破铜台关策略的高处恭。

    “高贤弟,大事不好!”

    呼延赞一进中军大帐,就惊呼了一声。

    正在行军地图上勾勾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